书讯

2016-11-17 07:17
船山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船山士大夫儒学

《几与时——论王船山对传统道学范式的反思与转化》获2015年上海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8月出版。本书由陈焱所著,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卫平教授作序。本书指出,王船山通过对“几”“时”这两个中国哲学史上古老概念及其内涵的挖掘与诠释,反思了道学传统在明清易代之际的思想使命,并力图排除佛老思想在道学中的影响,构建了一套全新的道学思想范式。

全书以船山在易学中对于研几趋时、乾坤并建的方法性诠释作为导论,继而从船山哲学中的宇宙论、人性论及圣人观念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书中指出,船山的理论逻辑与传统理学尽性知天的线索相反,是以宇宙论为基础转而构建心性论。其整个学术体系没有一个道学传统上的道德形上学基础,反而有一个一元论宇宙论的动态内核。再者,与近代以来因船山对自然哲学的重视而将其认作是启蒙思想家的观点不同,本书认为,由于船山所处的思想与历史背景,在某种程度上说,船山思想在开放包容性上比起朱子和阳明要弱得多,但船山思想的启蒙与进步意义也正蕴含在这种保守主义倾向之中,其对于先秦经典的重新整理、诠释与崇尚实际的学风,其关键的着力点与创新处依然是宋学式的而非朴学式的。

最后,由整个明清哲学的发展来看,特别是以明清易代之际及清初的儒家士大夫的思想取向来看,当代的研究已经表明,下层民众之中的儒学世俗化与宗教化思潮其实一直在发展,其时之士大夫阶层也乐观其成并加以推动。因此,整个船山学致力于绝对清除佛老之学对于道学传统的影响或可谓“逆历史潮流而动”,而本书认为,船山的这一思想立场代表着甲申变局之际儒学自我扬弃的一个潜在方向,具有超越时代的思想价值意义。而这也是船山之学为什么能在清末传统儒家学术面临西方意识形态冲击与挑战的局面下再次复兴的首要原因。

猜你喜欢
船山士大夫儒学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中山君有感于礼
阅读拙著需要回到历史现场
浅谈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服饰的演变
民国时期《船山学报》办刊宗旨发覆
2015 年新儒学“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和谐文化与船山学研讨会暨2008年船山学社理事会综述
新时期船山文学研究之得失及其展望
谈儒学的“复兴”
“气”与船山心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