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今年是延安《解放日报》连载赵树理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70周年。同时,也是罗工柳、杨君为该小说所作木刻插图发表70周年,赵树理诞辰110周年,罗工柳诞辰100周年。
著名作家赵树理、著名美术家罗工柳,他们的小说、木刻、油画以其鲜明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分别奠定了各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美术史上的杰出地位。1946年延安《解放日报》对赵树理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的连载及罗工柳、杨君为之所作的木刻插图,则可以说是珠联璧合、交相辉映。
赵树理,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描写农村和农民的“铁笔”“圣手”,开创的文学“山药蛋派”是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
《李有才板话》结尾标“1943,10,写于太行”。这部小说于1943年12月由华北新华书店出版,标为“大众文艺小丛书”之三,次年3月再版,以后多次重版、翻印。此前的1943年9月,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出版,1945年又有《李家庄变迁》问世。三部小说都是一经出版就引起轰动,好评如潮。三部小说“是三幅农村中发生的伟大变革的庄严美妙的图画”(周扬语)。其中,《李有才板话》塑造了地主阎恒元、贫农李有才、农村干部老杨等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艺术感染力,形式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是新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
正是这个原因及即将在解放区开展土改斗争的需要,1946年6月26日至7月5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25周年前后,中共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延安《解放日报》用9天在第四版连载了《李有才板话》。其中6月28日未载,还特别标明:“《李有才板话》停刊一日,特启。”在6月26日《李有才板话》连载首日,《解放日报》同时刊登作家冯牧的文章《人民文艺的杰出成果——推荐〈李有才板话〉》。推荐文章说:“《李有才板话》是我们所看到的最早成功地反映了解放区农民翻身斗争的作品。虽然它发表于1943年,已经是3年前的作品,直到目前,它却仍然是这类作品中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这样的作品应该得到我们的赞扬和大大的重视。”
《解放日报》的推荐和连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1946年8月5日,《解放日报》刊登吴文遴的文章《大家看看〈李有才板话〉——反省和检讨自己的思想与工作》。8月26日,《解放日报》用一整版刊登了文艺评论家周扬的文章《论赵树理的创作》,称赞赵树理“是一个在创作、思想、生活各方面都有准备的作者,一位在成名之前已经相当成熟了的作家,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而《李有才板话》:“这是一篇非常真实地、非常生动地描写农民斗争的作品,简直可以说是一个杰作。”“在被解放了的广大农村中,经历了而且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农民与地主之间进行了微妙而剧烈的斗争。”“它正在改变农村的面貌,改变中国的面貌,同时也改变农民自己的面貌,这是现阶段中国社会最大最深刻的变化,一种由旧中国到新中国的变化。”“这个农村中的伟大变革过程,要求在艺术作品上取得反映。赵树理同志的作品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个要求。”赵树理的创作“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创作上实践的一个胜利”。11月2日,《解放日报》刊登作家茅盾的文章《关于〈李有才板话〉》。文章称赞“《李有才板话》是一部新形式的小说,(这是和章回体的《吕梁英雄传》不同的)然而这是大众化的作品。”1947年2月23日,《解放日报》刊登李富民的文章《学习“老杨”——重提〈李有才板话〉》称,在土改中《李有才板话》“成了一本百读不厌的手册”。
丈地的人物
罗工柳,现代美术家、美术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原副院长。有木刻《鲁迅像》《马本斋母亲》《李有才板话》、油画《地道战》《整风报告》《毛主席在井冈山》《前仆后继》等传世之作,主持了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工作,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驱。年轻时受到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影响开始自学木刻并加入“文艺研究会”。1936年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后弃学从戎,投身抗战,奔赴延安,成为延安鲁艺木刻工作团成员。
《李有才板话》于1946年在延安《解放日报》连载时,署名为“赵树理著,工柳、杨君插图”。工柳,即罗工柳。杨君,又名杨筠,为罗工柳的妻子,延安鲁艺木刻工作团成员,解放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馆长。小说及插图均见于第四版,插图说明文字横排从右至左,竖排右为上。插图共有木刻17幅。其中,6月26日4幅,分别是:(1)“放牛老头李有才,住在东头土窑洞。”(2)“老村长阎恒元,住在西头砖楼房。”(3)“小明说:‘喜富的村长撤差了!小顺从炕上往下一跳道:‘真的?再唱三天戏!”(4)“得贵把嗓子放得低低的说:‘老村长的意思让选广聚!”6月27日2幅,分别是:(5)“七手八脚把喜富捆成了个倒缚兔”(6)“刘广聚当了村长,送走章工作员。”6月29日两幅,分别是:(7)“恒元躺着,广聚毕恭毕敬的作报告。”(8)“丈地的人物”。6月30日2幅,分别是:(9)“送小元去受训”(10)“广聚对李有才下命令:‘即刻给我滚蛋!永远不许回阎家山来……”7月1日1幅:(11)“小元穿上新衣服,小口袋插上水笔,坐在庙上不下来。”7月2日2幅,分别是:(12)“老杨不耐烦,便道:‘你们忙得很,等一回会闲了再说吧!”(13)“广聚呶呶唧唧地说:‘不等谁了!说着就走了”7月3日2幅,分别是:(14)“老杨同志把有才叫回来。”(15)“‘小字辈集会。”7月4日2幅,分别是:(16)“参加农救会”(17)“斗争老恒元”。插图说明文字横排的有(1)(3)(6)(8)(9)(15)(17),竖排的有(2)(4)(5)(7)(10)(11)(12)(13)(14)(16)。
有趣的是,插图说明文字并不与小说文字完全重合,而是对小说文字叙事的简明概括,画龙点睛。例如第⑧幅“丈地的人物”,7名身份不同的丈地者形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地主阎恒元摇着芭蕉扇,儿子家祥嘴里叼着烟趾高气扬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村长广聚端着水烟袋毕恭毕敬紧跟其后;妇救主席桂英肚里怀着孕挺着个大肚子,想拔些新鲜野菜,也捎着个篮子;工会主席老范捎着一张镬;青救主席小林捎着个镰准备割菜;只有得贵背着丈地弓、扛着木牌,拿着算盘、笔砚,走在最后面。小说交待因为这几天他在恒元家里吃饭,自然要多拿几件东西。插图将小说描写的情景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出来,大众化的风格和幽默的表达方式,与小说融为了一体高度一致,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美术评论家刘骁纯在《罗工柳艺术对话录》中对这些木刻插图这样评价:“这些作品能够传世可以用‘风、神、趣、韵四个字来说明。”“风,就是基本风格是那个年代的乡土味道,很朴实的艺术”;“神,包括一个艺术家的风神和对象的精神,像李有才很有傲气,是一种农民的傲气”;“趣,是这种结构、黑白、线、刀法结合在一块,有一种灵趣在里面”;“韵,就是节奏感。” 罗工柳曾亲身聆听过毛泽东同志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从“小鲁艺”长期走到人民群众斗争生活的“大鲁艺”中去。他生前对创作《李有才板话》木刻插图曾有过深情的回忆。他说:“我从1938年夏末到延安直到1949年进入北平的10年间,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农村和士兵、农民一起生活。《李有才板话》是1946年日本投降后在延安刻的。”“塑造李有才难度很大。李有才有他的性格,他是很傲慢的,是硬骨头。很简洁的几刀要表达出这些难度很大。”“那时艺术家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没有那个生活,没接触那些人,可能也刻不出来。我刻《李有才板话》是经过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又下了乡,到农村里当乡文书,整天跟农民在一起。这好处很大,我熟悉很多的朋友,了解很多他们的性格和个性。我经常画他们,他们的形象都活在我脑子里。所以我画起来很自然,形象自己便出来了。”“那时主要考虑的是让普通观众便于理解。”“比如我画《李有才板话》,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事情,让农民一目了然。”“特定时期产生特定东西,没有那个时代,没有那样的激情是不会产生那些作品的。”
《李有才板话》木刻插图之所以成为现代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不仅因为内容接地气,为根据地农民所熟悉、亲切,而且因为它在艺术创作技法上也进行了大胆创新,实现了版画语言的巨大变革,是解放区木刻这种全新意义的艺术成果的代表作。在战时农村物资匮乏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木刻反而得到了其他画种所得不到的发展可能。罗工柳回忆说,最初“我们的木刻是跟外国人学的,群众看不惯”。“外国的木刻都是阴刻,讲究明暗,而我们的任务是发动群众参加抗战,群众不接受怎么办?我们后来学习民间木板年画的形式,改造为阳刻,搞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水印套色木刻。”对于西法中国化、由“洋”变“土”产生的解放区木刻,中央美院教授钟涵评价说“这个成果在现代美术史上的意义,可不能由于事过境迁而低估或是淡化了。例如罗工柳的《李有才板话》,那微型小块上用极洗练的阳刻刀线作具象造型,把根据地正在觉醒中的北方农民形象刻划得生动鲜活,完全可以说是小幅里显出一个新天地。现实主义在这里有了新质,有了出自中国民族生活底层的气派”。
放牛老汉李有才,住在东头土窑洞
《李有才板话》及其木刻插图,都是艺术性与大众性高度结合的典范。作为同一时代成长起来的人民艺术家,赵树理、罗工柳坚持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在各自的领域创作出了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他们的创作呈现出许多共同的特质:一是革命的自觉。他们不是革命的旁观者,而是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和解放区革命斗争,扎根群众,扎根生活,挖掘素材,进行创作。二是艺术的自觉。他们尊重艺术规律,努力寻求符合大众审美情趣、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在创新中发展,在普及中提高。三是文化的自觉。洋为中用,变“洋”为“土”,主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作品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民族化鲜明。
“人民、祖国、传统”,面对后生晚辈如何创作出传世之作的提问,罗工柳在《〈讲话〉原理绝不过时》一文中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这六个字也可以说是作家赵树理、美术家罗工柳艺术人生一直践行的六字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