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恢宏的《长征组歌》诞生始末(连载)

2016-11-17 19:27孟红
文史月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萧华组歌长征

孟红

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组歌》那深沉优美的旋律又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的耳边一遍遍激越韵长、荡气回肠地唱响与飞扬,使我们情不自禁地又回顾和缅怀起那场千古卓绝、壮怀激烈的伟大长征及其英勇无畏、浴血奋战的先烈们,回忆和怀念起曾经呕心沥血情系《长征组歌》创排和演出的周恩来总理、那位创作了这首空前绝唱的从烽火硝烟中成长起来的将军和人民艺术家的萧华等相关人物。由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自1965年首演以来,至今已历经半个世纪了。这部反映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壮举的合唱作品,以其恢宏的气势、浓郁的诗意、真挚的情感、独特的风格,生动全面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激昂深情地讴歌了红军的崇高理想、钢铁意志、超人胆略、不畏艰险、坚韧不屈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部音乐史诗在体现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同时,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史诗性与抒情性相结合的创作技法及演唱风格,成为一部脍炙人口、人人爱唱、魅力无穷而久唱不衰的合唱经典,那难忘的旋律已深深地铭记在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中,响彻中华大地,每每唱起它就有一种昂扬和振奋的力量鼓舞人心、澎湃激荡!

亲历长征的词作者付出无数心血创作,终圆讴歌长征多年梦

《长征组歌》的词作者萧华,不是舞文弄墨的专业作家,而是解放军威名赫赫的上将。

萧华(1916-1985),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者。萧华1916年1月21日生于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萧屋村。聪颖好学的萧华,以每年考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祠堂的奖励,得以读至初中一年级。萧华12岁参加少共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3岁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14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担任少共国际师政委时,还不满18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特务营政治委员,第十师三十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陕甘支队第一大队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长征途中,萧华率少共国际师充当开路先锋,一路斩关夺隘,突破封锁线,血战湘江,夺取娄山关,屡立功勋。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扎西整编,少共国际师并入红一、二师。萧华奉命率一支抗日先遣队,充当全军开路先锋。

乌江天险,萧华率先遣队雨夜偷渡。清晨强攻时,萧华亲自吹响了冲锋号,为全军夺取了胜利的道路。

借道大凉山,萧华率工作团与彝民交涉,亲自深入彝民区,同彝族首领小叶丹的四叔商谈,让刘伯承与小叶丹结拜兄弟,使全军在彝民夹道欢迎中通过大凉山。

萧华率部装扮国民党中央军,直取岔罗街,星夜赶到大渡河的渡口安顺场,不费一枪一弹,夺取渡船和渡口,组织17名勇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强渡大渡河,率一个团沿大渡河东岸北上,攻抵泸定城下,有力地支援了泸定桥战役,使蒋介石堵截红军的阴谋彻底破产,中央红军很快翻越大雪山,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长征途中,一位年仅20岁的小战士吴宗汉,去给萧华任警卫员,吴宗汉刚见萧华时,有点胆怯,不敢抬头。萧华问他:“你几岁啦?”“20。”“比我还大一岁哩,还害羞?”吴宗汉抬头一看,萧华原来是个年龄、个子都比自己还小的首长。

抗日战争期间,萧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副主任,三四三旅政治委员,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鲁西军区政治委员,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南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萧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军委总干部部副部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兰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长征途中,萧华是红军中年龄最小而独当一面的将领,他经历了长征中的主要战斗,是这场艰苦卓绝征战的见证人。他亲眼看见身边的无数战友倒下,但红军队伍仍像铜铁长龙,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从危难走向胜利。长征的历史,一直在萧华心头激荡,但数十年的戎马倥偬,他无暇诉之笔端。

机会终于来了。而且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1964年2月,从长征的血雨腥风中走来的新中国将军、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萧华,染上了严重的肝炎。4月下旬,经组织安排,他由妻子王新兰陪同去杭州疗养。

在杭州,萧华除对总政工作进行电话遥控之外,也制定了一个休息方案,即读书、练字,晚上写点想写的东西。他是一位颇负盛名的将军诗人,喜欢诗词歌赋,因而部队文艺单位约他写歌词的不少。由于工作忙,答应后都无法兑现,这次正好利用难得的这个治病闲暇来还这笔文字债。

1965年,全军各部队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的部署准备筹办一些主题纪念活动。萧华作为长征的亲历者且又擅长舞文弄墨,文艺界的同志自然想到了他,多次约他写些有关长征的作品。其实,对于讴歌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光辉一页、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堪称奇迹的长征,萧华是早有创作意愿的。

原来,早在1938年,享誉文坛的著名文人阿英在上海出版了一本由24幅漫画组成的、名为《西行漫画》的长征画集。由于画稿是由萧华让人带给阿英的,所以阿英以为这些画是萧华所作。此书印了2000册,大部分流散于上海和新四军活动地区。时隔20年,也就是1958年夏,总政文化部的一位同志在北京图书馆发现此书。萧华见到此书,如获至宝,带着书找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建议重印此书。人民美术出版社答应了萧华的要求并请他作序。萧华直陈,此书不是自己所作,但想不起谁画的,只知道是一位搞宣传的同志画的。1961年,黄镇大使从国外回来,李克农向他提及这本画集,才知道,此画集是黄镇创作于长征途中。1962年,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再度精印这本画集,并正式改名《长征画集》,而这次萧华又应黄镇之约再次作序。这件事对萧华触动很大,他在与有关方面的负责人交谈时曾说:“除了画册,应该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长征。”他还对夫人王新兰十分感慨地数次提及:“如果有一整块时间,一定要写写长征。”到杭州治病疗养,萧华终于有机会潜下心来施展这一抱负了,以缅怀在长征中牺牲的无数战友。

《长征组歌》剧照

落笔之前,萧华先思考一番:该用什么艺术形式来表现长征呢?他长于诗词歌赋,到杭州后,又集中精力大量阅读了唐宋诗词中的名家之作。中国古典诗词的凝练、概括、含蓄和极强的表现力,加之优美的格律和高度的形式美,对他启发很大。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用组诗的形式来表现长征,并根据舞台表现通俗性的要求,确定了总体创作原则:有一定的格律,但又不囿于格律。最后,他确定在借鉴古诗词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新的体例,即“三七句、四八开”的格式,就是每段诗歌用4个3字句、8个7字句,共12行68字组成,一诗一韵,押一个统一的韵脚。这种形式,既有统一的格律便于朗诵、谱曲及演唱,又不受平仄、对仗的限制,比旧格律自由。

萧华根据自己长征时的亲身经历和搜集整理的大量资料,从长征极其丰富而又富于传奇的斗争生活中,选取了12个(后来确定为10个)最具概括性的典型场景进行组诗创作,用叙事的方式,从中央红军自江西出发一直写到三个方面军在陕北会师,即告别、突破封锁线、进遵义、入云南(后改为遵义会议放光辉)、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会师献礼、誓师抗日。

从1964年9月11日起,萧华忘记了自己病人的身份,进入了忘我的创作境界,室内的灯光常常亮到午夜。回忆长征那段历史,这位长征时没有流过一滴泪的坚强战士,打开了感情的闸门,所写的稿纸常常被泪水打湿而无法写下去……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身体、意志与情感的洗礼,萧华饱含热泪终于完成了这一组长征诗歌的创作,并初步起名《长征组诗》。

后来萧华摘取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第一句,将组诗取名为《红军不怕远征难》。其后总称《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这部反映红军长征题材的作品可以说是词作者萧华的呕心沥血之作。在创作《长征组诗》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病中的萧华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也经历了一次艰难、煎熬的“长征”:转氨酶升高了4次,体重降低了数斤。据著名词作者石祥回忆:“组诗于1964年4月开始酝酿,9月至11月进行诗词文学创作,初稿10月完成,后又经过广泛反复征求词曲专家们的意见,经过近10次的修改,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为总题目的长征组诗于1964年11月中旬基本正式定稿,完成文学创作阶段的工作。”《长征组诗》文字精练、形象生动、感情真挚、起伏跌宕、动人心魄,为随后音乐创作的成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长征组诗》的精美歌词分别为:

(一)告别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

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

(二)突破封锁线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

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

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

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

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

(三)遵义会议放光辉

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

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

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

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四)四渡赤水出奇兵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五)飞越大渡河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六)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地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七)到吴起镇

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

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

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八)祝捷

大雪飞,洗征尘。敌进犯,送礼品。

长途跋涉足未稳,敌人围攻形势紧。

毛主席战场来指挥,全军振奋杀敌人。

直罗满山炮声急,万余敌兵一网擒。

活捉了敌酋牛师长,军民凯歌高入云。

胜利完成奠基礼,军民凯歌高入云。

(九)报喜

手足情,同志心。飞捷报,传佳音。

英勇的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

历尽千辛万般苦,胜利会聚甘孜城。

全军怒斥张国焘,高歌北上并肩行。

边区军民喜若狂,红旗招展迎亲人。

(十)大会师

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

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

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

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

将军给曲作者忆长征细节,同他们热泪沾衣融情谱曲

1964年11月中旬,萧华通过总政文化部将为长征组诗谱曲的任务交给了总政歌舞团团长时乐蒙和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团长晨耕,分别组成《长征组歌》谱曲创作的两套班子,并形成鲜为人知的两种版本。这两种版本,一个是由总政歌舞团创作并演出的《红军不怕远征难——表演大合唱》,简称“总政版”;另一个是由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创作、后来摄制成彩色舞台艺术片并广为传唱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称为“战友版”。战友歌舞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37年的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1949年改名为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1955年5月,被正式命名为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该团先后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如《众手浇开幸福花》《学习雷锋好榜样》《看见你们格外亲》《歌唱光荣的八大员》《我和班长》《打靶歌》《一壶水》等。与此同时,该团还凝聚云集了像马玉涛、马国光、贾世骏、张振富、耿莲凤、晨耕、生茂、唐诃、李遇秋、洪源、石祥、唐江等一批著名艺术家。

这两套创作班子,都是在周恩来和萧华的亲自关怀和指导下进行创作和排演的。

总政版的《红军不怕远征难——表演大合唱》,于1966年2月在北京京西宾馆礼堂为当时在北京召开的全军高级干部会议汇报演出了两场,演出非常成功,并且曾经决定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成舞台艺术片保存下来,但由于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拍摄计划夭折。据当时参加“战友版”《长征组歌》演出的马子跃评价,总政歌舞团的节目很壮观、很有气势,既有合唱也有舞蹈和表演,音乐的交响性比较强,运用的美声唱法和西洋音乐元素更加丰富。

观看演出后,周总理问萧华,这两个版本哪个更好?萧华感叹地说:“各有千秋。”

后来,战友版的《长征组歌》,作为普及作品,由战友歌舞团排演、推广,为观众喜闻乐见,流传甚广。

关于《长征组歌》的音乐创作,作为创作者之一的战友歌舞团著名作曲家李遇秋回忆道:“我们晨耕团长当时接到一个任务,军区通知他去总政那儿取一个稿子,萧华同志写的词,具体怎么回事,反正是总政那边会给说的。后来听说在交任务的时候,萧华同志说了: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的几位作曲同志,对民族音乐的形式比较熟悉,写了不少群众喜爱的歌曲,他们又有一批较好的独唱演员,先请他们对长征组诗谱出一个比较通俗、易学易唱、具有民族特点的曲子,争取明年七一或八一演出,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

从1964年12月起,战友歌舞团曲作者晨耕、唐诃、生茂和遇秋开始初稿的创作。这4位音乐才子从青少年起就参加了革命,既有战争年代的切身体验,又有丰富的作曲经验和深厚的专业功底,而且在长期的合作中,形成了一个取长补短的创作集体。他们从组诗选出10首谱成组歌,将10个不同的战斗生活画面环环相扣地结合在一起,把江西采茶调、苗家山歌、湖南花鼓、云南花灯、川江号子及陕北秧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浑然天成地有机运用到谱曲创作里,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第一稿。

1965年4月下旬,4位作曲者带着初稿来到杭州,向萧华逐段试唱谱曲的效果。唱后,萧华沉吟了片刻,没有提出任何意见,只是说邀请大家和自己住上一段日子。其间,他不断神情凝重地给他们讲述那些长征中颇为感动的人与事,来进一步启发和感染他们的谱曲神经。很快,4位作曲者感同身受、齐心协力地圆满完成了旋律部分的创作。

后来,每当谈及与萧华将军的沟通以及与另外三位作曲家的配合这段难忘的经历,李遇秋依然能够记得起几乎每一个细节,仿佛一切只是昨日刚刚发生:“萧华同志留我们在那儿住了10天,每天搞一个上午,一天一曲。第一天第一曲,第二天第二曲地这样讲。他向我们讲解为什么要这样写,当时怎么出发的,为什么说是‘热泪沾衣叙情长,为什么说是这样,为什么说要那样……我们一开始理解红军长征要革命,要北上抗日,那自然是浩浩荡荡的,红军从来都是英雄好汉。红军离开根据地时怎么可能让人觉得有牵儿挂女、难解难分的感觉呢?但是后来萧华同志说:‘听周总理讲那个时候长征是不得已啊!不是什么浩浩荡荡的。当时,上哪儿去、能不能回来,萧华说连我这样的师级干部都不知道。所以,萧华出发前与姐姐告别,姐姐哭成了泪人,不断地问:‘去哪儿?萧华说:‘不知道。姐姐又问:‘什么时候回来?萧华回答:‘不知道。所以才有这个送别,告别应该是比较低沉的这么一个效果。第二曲,他跟我们介绍,‘路迢迢,秋风凉。这几个字,从字面上看,很难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他一讲,我们才知道:那时红军长征,两个地方死人最多。一个是过封锁线;一个就是过雪山草地,那死人是最多的。敌人是有准备的,机关枪扫过来倒一大片,然后又冲上去……就是这样子过的封锁线啊!当时过封锁线的时候,连我们的朱老总都亲自甩上了手榴弹……1949年建国以后,50年代初,有关部门专门组织了一个小部队,当时配备了非常精良、最好的装备,重走了一遍长征路。看到的当年最壮烈的场景依然是这两个地方。建国以后,我们的战士从那里走的时候还看到:草地上,风雨中,摆躺着烈士的尸骨、武器、马灯和刺刀……听了以后,对我们曲作者感受很深……所以对我后来的后期创作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一个感情的铺垫。然后第三曲、第四曲……萧华同志就这么一直讲下去……我当时完全进入了红军长征当中的一种状态。所以进入后期创作以后,非常非常快。最后在写总谱的时候,我基本上是3天一首3天一首。当时也就是吃吃饭、困极了睡一会儿觉而已。3天一首,现在如果让别人来抄总谱,他一天也不一定抄得完,他得抄一天半。我还得构思呢!所以这个创作速度,在我这一生里边,创作速度是最快的,并且创作质量也是最高的。”

这部大型声乐套曲表现了十个不同的战斗生活画面:

一、《告别》(混声合唱);

二、《突破封锁线》(二部轮唱、合唱);

三、《遵义会议放光辉》(女声二重唱、混声合唱);

四、《四渡赤水出奇兵》(领唱、合唱);

五、《飞越大渡河》(混声合唱);

六、《过雪山草地》(男高音领唱、合唱);

七、《到吴起镇》(齐唱、二部合唱);

八、《祝捷》(领唱、合唱);

九、《报喜》(领唱、合唱);

十、《大会师》(混声合唱)。

这十首歌环环相扣地结合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长征的壮阔图景,展示了革命军队的光辉形象,构成了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使《长征组歌》成为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象新颖、风格独特的合唱经典。

《长征组歌》的曲目中,不少是吸收和采用了长征途中所经省、地区不同风格韵味的民歌所写成的。红军长征从江西出发途经福建、广东、湖南、贵州、广西、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陕西十一省和地区。作曲家巧妙地利用了这些地域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使作品更加形象生动、别具特色、贴近群众、易于传播。例如:《告别》这段音乐用江西革命根据地的音调加以变化发展而成,女声二部合唱写得非常成功;《遵义会议放光辉》则是运用了多种民间艺术的手法来描写毛主席掌舵后全军振奋、万众欢腾的景象。女声二重唱选用了西南地区苗族、侗族民歌的旋律加以提炼、糅合、凝结成重唱的旋律,使人耳目一新;第七曲《到吴起镇》的民族韵味更是浓烈。歌曲的引子用竹笛吹出了陕北“信天游”的音调,清脆悠扬的笛声伴着琵琶、二胡、三弦在管弦乐的衬托下,给历尽千辛万苦、流血牺牲终于到达陕北根据地的红军战士一种“到家了”的亲切感觉,这首歌在配器上以民乐为主,西洋管弦乐为辅,保持了地方特色,既表现出了边区军民对中央红军的热烈欢迎,又展示出了他们淳朴真挚、热情奔放的性格;第八曲《祝捷》采用了湖南花鼓戏的音调,它表现了红军庆贺毛主席亲自指挥的直罗镇战斗取得胜利时,一位湖南籍的红军战士唱起了家乡的花鼓戏的情景,歌曲绘声绘色地表现出了红军胜利完成奠基礼后的欢乐心情;第九曲《报喜》用了江西民歌的音调,塑造了胜利到达陕北的红一方面军战士的形象,表现了他们对兄弟的二、四方面军的关切与怀念。歌曲还以节奏、节拍、曲调的自由变奏形成了带有藏族民歌风味的优美曲调,热烈庆贺二、四方面军在甘孜城胜利会师。 (上)

猜你喜欢
萧华组歌长征
萧华和罗荣桓的良师益友情
萧华与刘白羽的一段往事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师生同台演绎
智珠二则
智珠
《长征组歌》背后的故事
萧华满含热泪创作《长征组歌》
二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