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锅走长征的感人故事

2016-11-17 19:29孟红
文史月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廖承志行军草地

孟红

在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许多红军战士为了保障部队的基本生存,身背沉重的行军锅负重走长征。现在各地所留存的身上带枪眼的行军锅、17个补丁的行军锅等红色文物上,使我们仿佛又看到了身背行军锅走长征的战士和许许多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

在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展厅里的一口锅格外显眼,灰铜色,敞口,折肩,深腹下敛,平底,除口沿处有4个对称铜系外,还有两个铜环拉手,但是锈迹斑驳中显得有些“苍老”的这口行军锅,却意外与众不同地带有枪眼。

1935年元宵节后的一天早晨,驻扎在于都县黄麟乡井塘村的中央分局负责人项英把房东钟伦扬叫起了床,说要把一口行军锅送给他:“我们这次行军要轻装上阵,这几天给你们家增添麻烦了,这口锅就当是红军的一份礼物送给你们了。”推让再三之后,钟伦扬最终高兴地收下了锅。

红军走后不久,国民党军队气势汹汹地来了,把该村的老表全赶到晒谷场上集中训话,命令把红军的伤病员和物品主动交出来,否则查出来格杀勿论。

老表们一个也不吭声,国民党兵只得挨家挨户进行搜查。

为了这口锅不落入他们手里,钟伦扬顾不上这口锅滚烫热人,背上它就往屋后的大山跑。

“站住,站住,再跑就开枪了。”国民党兵发现有人往山上跑,举枪就朝钟伦扬“啪”地打了一枪。只听“当”地 一声,子弹打在锅上,钟伦扬应声倒地,国民党兵以为他被打死了,就没有追上去。

幸运的是,子弹穿过锅并没有击中钟伦扬的要害,钟伦扬只是受了点轻伤。

背着大锅长征的女红军

国民党军撤离后,钟伦扬把被枪打了个洞的锅背回了家,由于没法再用了,他便留起来做纪念。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钟伦扬去世了,他儿子钟正予把这口锅交给了于都县博物馆。

为了一口行军锅,于都人民不惜冒生命危险。难怪当年周恩来总理会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长征中一路艰辛跋涉背锅造饭的炊事班故事,则更具代表性,更令人感慨万分、感人肺腑。

长征途中,随着行军条件越来越艰苦,总部要求各部在确保必要的粮食弹药外,必须减轻负重,争取轻装行军,以节省体力,提高行军速度。并特别规定:炊事兵每人只准挑20千克。

这一规定下达后,立即遭到了红军各连队炊事兵们的反对,他们纷纷找干部提意见:“上级只知道照顾炊事兵,却不关心战士。行军找不到粮食,我们如果不多挑点东西,战士们吃什么?”

他们的心里头,装的是战士们的饥饱,装的是自己的职责,而不计较自己肩头的重量。他们偷偷地违反“规定”,悄悄地把粮食藏进了行军锅中,担着和原来一样沉重的担子,保障着战士们的基本生活。

然而,在过草地之前,由于粮食非常缺乏,红军战士们都自己携带炒制的青稞麦子,没有多余的粮食让炊事兵们挑了。

红3军的一个连队的炊事班,原来有9个人,有2个长眠在大雪山的冰雪中,过草地时只剩下7个人。这时上级又一次要求轻装,炊事兵们狠狠心,减掉了盆盆罐罐,但无论如何都舍不得丢掉那口铜制的行军锅。他们商量说:“没有粮食做饭,我们总可以给大家烧点开水吧!”于是,一位炊事兵背起了沉重的行军锅,踏入了举步维艰的草地。

进入草地的第二天,炊事班长向谢司务长提议:“司务长!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

谢司务长不是没有想到这一点,而是觉得,草地行军炊事员比战士更辛苦,担米、做饭已经够受的了,怎能再加重负担呢?再看看炊事班战士们一个个瘦削单薄的身躯,实在不想让他们劳累了。况且草地上整日阴雨连绵,根本找不到干柴,考虑到这些,谢司务长自然没同意,就一句话也没说。

可是,一到宿营地,炊事员们就忍着疲惫,不知从哪里弄到了几根半干的树枝和柴草,满满地烧好了一锅开水。战士们烫着脓肿的脚,舒服多了,无不异口同声称赞炊事班“真是大家的贴心人”。炊事兵们个个欢喜满面,决心再苦再累,也要将这口行军锅背出草地。

然而,情况越来越严重。草地行军比往日要艰难百倍。炊事兵们每人和其他战士一样,所带的干粮十分有限,有的人偷偷把自己的干粮送给了伤病员,所以他们的身体都非常虚弱。两天之后的一个早上,在艰难的行进途中,背着行军锅的炊事兵走着走着,突然身子一歪栽倒在地,一声不响就牺牲了。后面的一位炊事兵疾步走上前去,脸上挂着悲伤的眼泪,二话没说,解下牺牲在身边的战友身上的行军锅背到自己身上,继续前行。

草地的天气变得也太快了,实在捉摸不透、瞬息万变: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

果然,背着行军锅走着走着,老天又刮风又下雨,正午,雨下大了,战士们在风雨中冻得浑身哆嗦。于是,部队停下休息,炊事班赶忙找个地方用油布遮挡风雨,支起了行军锅,用另外一名炊事兵一直背在身上的干柴,烧开了一锅辣椒、生姜汤,又挨个送到停下来休息的战友们面前,给战士们解寒。

第二个背锅的炊事兵刚把一碗姜汤递到战友手中后,便倒在了风雨中,停止了呼吸。仅仅半天工夫,战友们眼睁睁地看着牺牲了为大家尽心尽力服务的两个炊事班同志,怎能不伤心呢?战士们手捧着滚热的姜汤,泪水直流,无法下咽。

被姜汤暖热了身子的队伍恢复了生机,又重新上路了。第三个炊事兵背起了行军锅。傍晚宿营时,炊事班照旧给战士们先送来了热姜汤,又送来了烫脚水。

由于没有工夫歇息,炊事班现在仅剩的5个人身体明显非常虚弱。第五天晚上宿营时,连长要给炊事班补充几个战士。这事让炊事员们知道了,他们推荐钱班长去见连长。班长对连长说:“连长,绝不能从连里抽人,影响部队的战斗力。牺牲同志的担子,我们担得起!”

连长饱含热泪,答应了他的请求。其实连队也实在是无兵可抽了,由于长途征战,这个连经过几次战斗,100多人只剩下30多个,也实在不能再往炊事班里调了。

刚到后半夜,炊事班长老钱就偷偷爬起来,悄悄为同志们烧开水。谢司务长知道他昨天还发着高烧,劝他去休息,但他怎么也不肯放手,说:“这是我的任务!明天早晨大家起来后,没有开水喝,我这个炊事班长就太对不起大家了!”他反而一个劲地劝司务长去休息。

红军长征时经过雪山——川康边界的夹金山

于是,谢司务长便起来帮助他,借着火光,谢司务长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

只见炊事班长他脸色惨白,用微弱的声音对司务长说:“给我口水喝吧……”司务长连忙去舀水,刚把锅盖掀起来,还未待把水舀起来,就忽然听见身边“扑嗵”一声,回头一看,炊事班长已经倒在行军锅旁一动也不动了!谢司务长急忙走前几步伏在他身上叫着、喊着。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却在谢司务长的胸前渐渐变冷了。有的人死在战场上,有的人死在酷刑下,而这位默默无闻的英雄——炊事班的钱班长,却牺牲在自己的岗位上——锅灶前!

炊事员们醒了,连首长、战士们都来了,大家都沉痛地淌着泪,在钱班长烈士面前静静地默哀良久。

转过夜,天亮了,战士们喝了炊事班长生前烧开的水,浑身热乎乎的,又开始了一天的跋涉。炊事班收拾好东西,另一名炊事兵默默地背起了那口行军锅,默默地前行。一天又一天,每当休息和宿营时,连队照旧可以用上热水,可炊事兵却一个接一个地倒下,长眠于茫茫的草地中。

当这个连队终于走出草地、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制的行军锅已经背到了司务长的肩上。连长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流出了眼泪。大家虽然嘴里不说,可是心里都清楚:炊事班的同志们已经全部牺牲了,他们的骨骸将永远地埋葬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中……在最艰苦的长征中,这个连的战士除了战斗减员以外,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而那口标志着烈士们功绩的铜锅,仍被珍贵地保留在这个连里。

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长征期间9名炊事员用过的打火镰刀也在陈列之内。它背后讲述的是“抬石磨行军9炊事员牺牲”的故事,耐人寻味。

原来,一个连有9名炊事员,为了让连队战士能跑能打,这个炊事班成员每到一个地方进行补给的时候,尽量多给自己连队带点粮食,每个战士的标准粮吃完之后,还能将多余的一点点粮食给大家熬粥喝。

当时在藏区,打下来的粮食是原粮,即没有脱壳的粮食。恰在这时,炊事班发现了一个废弃的石磨,为了让战友吃上去壳的粮食,9个炊事员就将五六十斤重的石磨背上了。

就是带着这个石磨,9个战士在长征途中,有的饿死了,有的累死了。到了走出草地的时候,9个炊事员全部牺牲了。

在军队里,炊事员整天围着锅灶转,与那些冲锋陷阵、杀敌夺旗的战斗岗位比较起来,似乎是一种很平凡的工作。但是,在过草地时,那7位炊事兵,用最后的一点精力背着那口沉重的行军锅,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这个岗位,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长眠于草地中的那7个炊事兵,谁能不说他们伟大呢?谁能不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呢?

还有一个背行军锅的故事,则更令人潸然泪下。

有一位媒体记者曾经访问过一个参加长征的领导同志。在谈论了很多事情之后,这位“老革命”说起了一个关于锅的故事,令记者永远难忘。为了叙述的方便和更能打动人心的亲和手法“第一人称”,记者用她的口气写成了下面的文字——

你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长征中一口锅对于我们来说有多么的重要。我们用双脚走出了两万多里。停下来首先要做的是什么?是用热水烫脚。热水从哪里来,还不是我们自己烧?刚开始那半个多月,烧水烫脚是头等大事。然后才是做饭吃饭。

长征出发时,我们团部炊事班用的是一个铸铁的锅。那是一个死沉死沉的黑锅。烧水、炒菜、做饭,我们都用它。队伍要出发了,谁来背这个锅就成了问题。我们的炊事班总共5个人,挑粮食炊具都有人干,锅却是谁也不愿意背。不知是谁想出个办法,谁表现不好,谁就“背黑锅”。特务连表现差的,被罚背三天“黑锅”。刚开始,还有表现差的,走了一个多月后,就没有人来了。——这就全靠我们炊事班了。我们这5个人,谁去背呢?大家都说,那就是大郭了!

大郭其实不大,那年也就25岁。全名叫郭春花。她是两年前参加红军的,丈夫被白匪杀了,她就跑到了队伍上。没文化又没有什么特长,就到了我们炊事班烧火。她个子大,说话嗓门大,走路动静大,干活动作大。还有个特点,就是不会说好听的,经常是正话反说,惹别人不高兴,所以常和人吵架拌嘴。

那天,她洗菜时把一个盆摔了,我说:“大郭,今天你背锅。”她老大不高兴,梗着脖子说:“班长,你欺负我。”我说:“怎么是欺负你,谁做错事谁背锅。我做错了事我背。”

第二天早起出发时,大郭谁都不理,自己背上锅走了。一连三天,她谁也不理。大家背后说她闹情绪了,甚至还有人提醒我,当心她“开小差”。有一天,我们刚刚上路,就下起雨来,大家正在骂天气的时候,她把锅顶到头上当了雨伞。一会儿突然下起雹子,砸在锅上,叮当作响。我们东躲西藏,她却很是得意地唱起了小曲……

当我们走到贵州桐梓时,路上突然碰到了情况。敌人从两边包抄过来。我们边打边退。忽然,只听当地一声。就听郭春花大叫:“妈呀!”连锅带人倒在了地上。

我想:完了,她一定是……谁知过了一会儿,锅在动。她起来了。拍拍身上的土,把锅卸下来,我忙过去看,她却还是大咧咧的样子,说:“吓了一跳,你们不愿意背这锅。嘿,它还救了我一命。”再看那锅,被弹片崩了一个大窟窿。由于是铸铁的,已经裂了两道纹,根本不能再用了。

到宿营地可麻烦了,没有了锅,水也没法烧,饭没法做。团长发了火,非要给她一个处分。刚好上级特派员到我们这里了解“纯洁队伍”的情况,对此事特别重视,非要查一查,她是不是故意破坏。她被叫去谈话,回来后一言不发。我知道,是路上碰到了敌人,她不会是故意破坏,就去安慰她,她却说:“你不用跟我说,就是你们叫我背黑锅!”她那口气和眼神,分明是一种不被信任的委屈。

第二天我们到了一个很大的村庄,打了一个土豪。别人在忙着分东西,我和郭春花却直奔了那家的伙房。她拿起铲子就撬下了蒸锅。这个锅是铜的。锅沿还闪闪发光。我说,这下子可好了,谁也不用背黑锅了!特派员却找我们几个人开会,要我们监视郭春花,叫副班长看住她,不要叫她把锅给背跑了……

路越走越艰难了。连续一个多月,天上有敌人的飞机,地上有敌人的追兵,我们的体质也严重下降,就炊事班的几个人走起路来,也要落上两三里。

准备做饭的红军战士

那天,郭春花和负责监督她的副班长走在前面,我们离他们也就一里多路。忽然敌人的飞机来了,在我们的路上丢下了不少炸弹。躲过飞机,我们又匆匆赶路。当我们赶上他们时,我看到了一个永远也无法忘记的场景——山路上被敌人的飞机炸了大大小小的弹坑,来不及躲避的战友被炸得身首异处……

我找到了郭春花和副班长。副班长已经牺牲,郭春花仰面朝天,胸前流着血。看见我过来,她喘了两口气,说:“班长,锅没有事……”

我明白了,她是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我们的那口锅呀!我赶忙解下了她身下的锅,鲜血滴在了黄色的锅沿上……

我抱起她说:“春花,大郭,你要挺住,卫生员!卫生员!”还没有等卫生员上来,大郭的手一垂,就再也没有了反应。

另一则背着大锅长征的女红军故事,也同样感人落泪、值得一书,这位长征烈士也值得永远铭记。

贾德福是红四方面军妇女工兵营里年龄最大的一位。说是最大,其实当时也不过二十七八岁,她是妇女工兵营炊事班班长。由于她对年纪小的战士特别爱护,日子久了,大家不知不觉中就把她的辈分抬上去了,都喊她“贾老婆”。大家这样叫着,她也就真的把自己当婆婆辈啦。

做长征前的准备时,“贾老婆”简直想把伙房都搬走。粮食、菜、油、盐统统装满后,还在自己的干粮袋子上缝了许多小口袋,里面装着姜、蒜、辣椒、胡椒等调味品。她一边使劲往里填一边还惋惜地唠叨说:“装不完,咋个办哟。”有人取笑她,这是行军打仗,不是搬伙房。她说:“妹子们哟,行军打仗也要吃饭嘛。”

“贾老婆”就是这样背上几十斤的食物和一口大铁锅,踏上漫漫长征路的。

渡过嘉陵江,走在剑阁古道,从石崖上凿出来的小路,上是望不到顶的峭壁,下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又逢阴雨连绵,脚下路滑,稍不小心掉下去就会摔得粉身碎骨,加之头顶上敌机不断地轰炸、扫射,这时贾德福背着大锅真有点不堪重负了,一路上她总掉在队伍的最后。

为此,大家要抢她的锅背,她却打趣地说:“背这个锅好处可多着咧!像背了乌龟壳,又落不到雨,又落不到鸡(飞机)蛋!”

大家都忍不住笑起来,这一笑将紧张的气氛驱走了不少。

就这样,“贾老婆”的锅成了长征途中妇女工兵营的一面旗帜。大家看到她的锅时,感到的是安全和希望。

过草地时,一些战友因饥饿病倒了,贾德福暗下决心,一定尽最大的努力让每个病号吃上一碗“病号饭”。可当营长林月琴病倒时,她捧上一碗放了一点盐的“病号饭”,林月琴却说什么也不吃。贾德福哀求着,她的泪流出时,顺着因操劳过度而刻下的深深的鱼尾纹滑下,林月琴再也不忍心推让了。

春天的党岭山,时而大雪纷纷,时而飞沙走石。爬山前,贾德福把火烧得旺旺的,在沸腾的锅里将珍藏的辣椒和生姜倒进去。她搅着锅里辣辣的汤,边盛边吆喝:“快爬雪山啦!大家多喝一点,驱赶驱赶风寒。”大家喝过辣椒汤,身上添了热量和信心。

两翻雪山,三过草地,走在最后的永远是贾德福。

然而,一次惨烈的战斗过后,贾德福的那口大锅下,血殷殷地流着,她的生命悲壮地定格在长征路上的这口铁锅下。

长征中炊事班及炊事员感人肺腑的故事并未随着长征的胜利结束而画上句号,紧接着又传奇动人地在抗日战争时期被进一步引人涕泪地续写着——八路军总部使用的长征行军锅身上继续演绎了一段令人深思的故事。

在山西省武乡八路军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口特别的行军锅。锅沿已经开裂,在锅底有几道很长的裂缝,整整修补了17个“补丁”。关于这口锅,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1938年春,日军出动3万余人,由洪洞、太谷、榆次、邢台、邯郸、涉县、长治、屯留等分9路向晋东南根据地围攻,妄图把八路军主力消灭在辽县、榆社、武乡地区。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动员第2战区东路军部所属晋东南部队,展开反“九路围攻”的长乐村战斗。

当时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村李焕兰的男人身强力壮,参加了抢救伤员的担架队。他在里庄沟山坡上发现一位八路军炊事班长,满身鲜血,伤势严重,马上抬他上担架,但这位老班长抱着这口行军锅宁死不放。他泣不成声地说着:“这口锅从长征到现在跟随我好多年。过草地煮草根皮带,救活过战友,今天掩护着我打死了鬼子兵,要我上担架,我实在不忍心把它丢掉。”后因这位班长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牺牲了。牺牲前,他用尽全身力气指着这口锅,再三请求:“一定要把这口锅保存到最后胜利。”李焕兰丈夫含着眼泪冒着危险把这口锅背回家中。不幸的是,李焕兰的丈夫在转移这口锅时,正好赶上日军“扫荡”,被日本鬼子杀害了!

1939年10月,八路军总部驻扎在王家峪村。彭德怀副总司令和夫人浦安修住在李焕兰家。彭总和夫人常到李焕兰家问寒问暖,亲热得跟一家人一样。有一次,焕兰发现八路军总部来了一批客人,因为锅不够用,很着急。李焕兰便火速去附近的襄垣县西营集镇上请了一个小炉匠补锅,补好后,送给浦安修,让八路军总部使用。每当八路军总部培训干部、接待客人时,炊事班用这口锅做好饭后,彭德怀副总司令总要讲讲它的来历,大家当时都很受感动。

直到八路军总部离开王家峪村时,彭德怀副总司令数了数,这口锅整整补了17个补丁。他风趣地说:“这口锅为八路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啦,待到全国解放后,送到博物馆,让它好好休息吧!”

1988年3月,相关工作人员从武乡县王家峪村李焕兰家征集到了这口锅,1999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一级近现代文物专家鉴定组专家鉴定,这口行军锅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现陈展于八路军抗战史陈列馆第2展厅。

最后,借用陈广德刊发于2015年9月《成都晚报》上题为《行军锅》的诗文,来作一个精练抒情式的总结咏赞,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行军锅

锅沿局部已经裂开,锅壁和锅底有几道裂缝,还有大大小小17块补丁;八路军战士曾背着它转战太行山。——题记

从一块补丁到另一块补丁之间,

是大块的根据地。需要用行军的

速度,让远方渐渐靠近。

——在山地的皱褶里寻找

可以充饥的草根,锅,常常是

一个符号,或者是船,

摆渡泥泞到干爽的彼岸,为

不息的烽火运送柴薪。

——那些补丁,是在子弹的

偷袭之后,用生命凝结的

伤疤,记录着站起来的人们

走过的艰辛——

在水的怀念里有苔藓的

泪滴,在火的记忆中找得到

锅里的星辰……

如今,需要用皎洁的月光擦拭

锅底的暗色,用警钟连缀锅边的

裂痕。让后来的人知道,

这只行军锅,曾经

背起了这片国土的信心。

茫茫长征途中,精神层面上的背锅却道出了一段令人感慨反思的另类遭遇:有这样一位特殊的“罪犯”一路上“背黑锅”而行——因批评张国焘的错误而被囚禁,并被押解着参加长征。他被监视使用,备受煎熬,但仍然乐观豁达,积极参加宣传工作,后经周恩来解救才重获自由。他就是著名民主人士廖仲恺、何香凝的儿子,建国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廖承志。

1933年,廖承志离开上海,用“何柳华”的名字来到川陕革命根据地,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担任第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

由于红四方面军的主要负责人张国焘实行“左”倾路线,廖承志与罗世文等人批评了张国焘的错误,张国焘因而怀恨在心。1934年底,窃取川陕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一职的张国焘,竟污蔑廖承志是“蒋介石特务”。这样,廖承志被撤职囚禁,开除了党籍,监视使用。当时鄂豫皖红色苏区创始人和四方面军里的知识分子党员,大多数都被张国焘枪杀了,但廖承志却幸免于难。这除了因为廖承志父母(父亲廖仲恺是国民党著名领袖,母亲何香凝是著名民主人士)的声望之外,更主要的就是因为廖承志的绘画才能。铁竹伟在《廖承志传》一书中说:“张国焘之所以没杀廖承志,除了他的家世,除了共产国际和党中央的压力,顶实际、顶重要的还是他会刻蜡板,会画画,张国焘在根据地要印行钞票,都离不开他。”

长征中补了17个补丁的行军锅

长征中,红四方面军被张国焘带着过了三次雪山、草地,历尽千辛万苦。一路上,作为“犯人”,被押着随军长征的廖承志的处境更是苦难重重,但他革命意志坚定,照样乐观豁达,坚持真理,积极工作。当时红军中能画会写的美术人才极少,每当开大会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画像,沿途张贴各类政治宣传画、写标语,就叫廖承志出来。而画完写完后,就又把他关起来。即便如此,廖承志仍然积极投入宣传鼓动工作,哪怕再苦再累,也要完成任务。他承担为刊物刻连环画的任务,更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天送去的连环画的文字说明,他不完成刻图任务哪怕再晚也不休息。每天行军几十里,夜里别人都进入了梦乡,他仍然在油灯下工作到深夜。他常对战士们说,刻图任务很紧急,宁愿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尽快刻出来,部队当前急需精神食粮。廖承志当时吟诵的《戴枷万里行》,就表达了自己遭受冤屈的无奈心情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莫蹉跎,岁月多,

世事浑如此,何独此风波?

缠索戴枷万里行,天涯海角任消磨。

休叹友朋遮面过,黄花飘落不知所。

呜乎,凭他沟壑填,

腐骨任它荒郊播。

宇宙宽,恒星移,

地球还有亿万年,百岁人生一瞬过。

笑,笑,笑,何须怒目不平叫?

心透神明脑自通,坦怀莞尔心光照;

绳套刀环不在手,百年自有人照料。

廖承志在红四方面军里的活跃表现是出了名的。他风华正茂,能文能武,会写会画,用自己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才思,将政治宣传工作搞得生动有趣,影响俱增。战地鼓动、战地快报、战地歌声,廖承志的身影不光出现在前沿阵地的堑壕里,还出现在担架队的行列中,辎重队的车轮间。他演唱的法语《国际歌》歌声,曾使伤员们从包扎所冲回阵地,重新投入战斗;他撰写的一篇又一篇战地专访、社论,使前方将士豪情大增;他画的一幅幅政治宣传画,使广大军民意志坚定、觉悟提高。出色的政治宣传鼓动工作,使“何柳华”这个名字被许多人所熟知。看到被关押前行的廖承志,很多了解他为人的红军将士心有不平,知道是好人受了冤屈。

在长征中,廖承志遇到了红军总司令朱德。当朱德得知廖承志是“囚犯”时,就问他犯了什么罪?廖承志回答说:“他们说我父母是国民党,我也便是国民党,是国民党派进苏区的奸细!”“乱弹琴!你父亲是革命烈士,你母亲是巾帼女杰!”朱德坚定地说,并宽慰廖承志:“要坚强,乌云就会过去的!”“每一个红军战士就是一颗革命种子,党需要你们!要坚持活下去!”廖承志听了,感动得热泪盈眶。

1936年9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黄河边,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一次下部队,看到了被押着的廖承志,意识到了他的处境,只是紧紧地握了一下廖承志的手,然后上马走了。到了晚上,周恩来派人把廖承志叫到司令部,当着张国焘、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人的面,佯装发怒地说:“廖承志,你认识了错误没有?”廖回答:“认识了。”“改不改?”“改!”“改了就是好同志!张主席还是欢迎你的。”周恩来机智地将张国焘的嘴堵起来。张国焘本来要处决廖承志,见周恩来站在自己这边训斥廖承志,觉得周恩来给了自己面子,心头的火气也消了,下令说:“不杀廖承志,以观后效!”

就这样,经周恩来睿智巧妙解救,廖承志重新获得了自由。

猜你喜欢
廖承志行军草地
行军蚁
可怕的行军蚁
Laughing song
行军蚁
草地
大郭小郭行军锅
长征中廖承志给人画像“混饭吃”
周恩来巧救廖承志
一片草地的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