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使用者行为特征和期望的城市社区绿道调查研究
——以长沙为例

2016-11-17 01:58叶安琪张宏志毛颖霞韩若熙吴正鹏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绿道被调查者使用者

叶安琪, 彭 淼, 张宏志, 毛颖霞, 韩若熙, 吴正鹏, 易 拓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8)

基于使用者行为特征和期望的城市社区绿道调查研究
——以长沙为例

叶安琪, 彭 淼, 张宏志, 毛颖霞, 韩若熙, 吴正鹏, 易 拓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8)

绿道实践正在国内火热展开,其中社区级绿道作为绿道网络的最末端,与公众关系最为紧密,但目前有关社区绿道建设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长沙为基地,通过行为测绘、问卷调查与现场访谈的方法展开调查与研究,以了解使用者在社区绿道中的行为特征与活动情况、对社区绿道的现状评价以及未来建设期望形式和建后影响等的看法,以期为绿道规划建设实践提供借鉴。

社区绿道; 使用者; 行为特征; 长沙市

“绿道”这一概念最早在1959年由美国人威廉.H.怀特提出,并于1987年由美国户外总统委员会(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Americans Outdoor)定义为居民提供居住地周边的开放活动空间、连接乡村和城市,并将其串联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1-2]。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在国际低碳环保行动的影响下,绿道建设迅速发展,全球范围内已启动数千个国际、国家、区域层次的绿道项目,“绿道”这一概念现已发展为国际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3]。

我国的绿道建设研究起步较晚。自1998年全国绿化委联同多个部门发出兴建绿道的倡议之后[4],2000年,我国首次出现进行绿道研究的论文[5]。文中对当下国内绿道研究的主要导向进行了论述,并认为不能仅停留于绿道设计的假设阶段,应加强对绿道实践阶段的关注;2008年,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6]的提出正式拉开了国内绿道建设活动的帷幕,其“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构建“区域绿网”的规划构想[7-8],尤其是社区绿道的建设丰富了小尺度、低级别的绿道网络建设实例,也为绿道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2012年,长沙市出台绿道专项规划中提出“一心两纵、八射四联”的绿道布局结构,其中,社区绿道正是“一心”即都市区范围内的城市绿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9]。

社区绿道是指串联社区公园、街头绿地、学校和居民主要活动场所等[10-11],为市民提供具有日常出行、通勤和游憩健身等功能的安全便利的绿色景观道路[12-14]。在对其相关的研究上,我国较早关注到社区绿道节点即社区公园以及社区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上。近年来,随着国内研究的不断深入,公众活动需求的日益凸显,人们意识到大力建设社区绿道是改善人居环境的良好对策[15],而大量的实践项目落成后得到的使用后评价却不尽如人意[16、17]。如何使下一步的社区绿道建设更为贴近我国城市现状、使绿道真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怡人场所,适应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是值得探索的新课题。

1 研究总体情况

1.1情况概述

为准确把握社会公众对长沙市社区绿道的需求情况和建设期望,笔者以行为测绘、问卷调查和现场访问的形式,对长沙社区绿道使用者的基本情况、行为特征、现状评价、未来期待等展开调查,并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统计和整理分析。此次调查共印制问卷210份,长沙市五大行政区每区各发放42份,收回问卷201份,回收率95.71%,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98.51%。被调查者基本信息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被调查者基本信息表Tab 1 Basicinformationofrespondents序号项目选项人数/人百分比/%1性别男8944 95女10955 052年龄18岁以下2412 1218~35岁6633 3336~55岁8140 9155岁以上2713 643职业企事业单位3115 66科教文卫147 07务农经商5829 29军人63 03学生3517 68离退休人员2311 62其他3115 664常住地长沙市区13970 20长沙各县(市)3718 69湖南省内其他地区147 07其他84 04

此次调查中,使用人群性别比例基本平衡,女性稍多;年龄构成上,主要集中在18~55岁区间内,而18岁以下和55岁以上的使用者都较少;从职业情况来看,各行各业均有分布,其中务农经商者最多,军人最少;就常住地而言,主要在湖南省境内,长沙市常住人士最多,少数为其他地区。

1.2研究对象及地点

在长沙市五大行政区中每区各随机选取一处较为集中的新旧居民区,具一定面积的社区公园、小游园等公共绿地,未来有建设社区绿道潜质的地块作为调查地点。经综合考量与筛选,确定地点为长沙市开福区北辰三角洲、北桥新村;岳麓区南家塘社区、城西公寓;天心区广厦新村、万事佳景园;雨花区山水豪园、圭塘一小区;芙蓉区望龙新城、韶光社区及其周边社区级环境节点空间,于2015年4月至6月间穿行于研究地块,以其中的活动人群作为随机抽样调查对象展开相关的调查研究。同时,为保证调查样本能够覆盖到不同的使用人群,选择天气状况良好的同一周内的2个工作日和1个周末的08∶30—17∶30时间段同时进行。

1.3研究方法

1.3.1 行为测绘法 行为测绘是一种系统的记录使用者位置和活动程度的方法,操作性优良,被广泛应用于公园、旅游管理领域[18-19]。为掌握使用者基本情况及行为特征,测绘的基本程序依据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自然学习创新中心的“行为测绘方法2011”(Methodology for Behavior Mapping by Natural Learning Initiative,2011)进行[20-22],记录接受调查的社会公众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活动类型等。

1.3.2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中结合文献阅读和实地考察情况进行问卷设计,以简洁易懂、精简全面为原则[23-24],从被调查者的使用频度、交通方式、区位关系、活动内容、现状评价、期望形式等多角度设计问题,尽可能迅速掌握使用人群对现有社区绿地的具体使用内容、使用评价以及社区绿道改造期望,并且考虑以这一小部分人群调查的数据来合理推测长沙社区绿道建设的普适要求。

1.3.3 现场访谈法 在行为测绘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实地情况,用心理学相关知识,以一对一的访谈形式灵活增补调查内容,从而深入了解使用人群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亦能切实感知社会公众对社区绿道建设的看法和诉求。

2 结果与分析

2.1行为特征及使用情况

2.1.1 出行情况 在对社会公众使用社区绿道的出行情况调查中,76%的被调查者从自家出发能在20 min内到达绿道,其余被调查者使用最近的社区绿道要经过20 min以上的跋涉(如图1);在针对使用交通工具的调查中,76%的被调查者主要以步行方式到达社区绿道,15%的被调查者借助于自行车、电动车及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但仍有大约10%的被调查者表示需要通过公交、地铁、轿车等前往(如图2)。

图1 前往临近社区绿道路程耗时

图2主要交通工具

Fig.2Maintransportation

综合上述两项调查,笔者认为30 min以内步行抵达最近的社区绿道进行活动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而在访谈中发现,选择公共交通或私家车前往社区绿道的被调查者往往对临近的社区绿道的配套设施建设、风景资源或规模不太满意,或有探访亲友的需要,因而选择较远的社区绿道作为主要的活动场所。

2.1.2 时间相关特征 对于社会公众使用社区绿道的频率、时间、时长的调查显示:70%的被调查者每周至少去社区绿道1次,更有36%的被调查者表示每天都会前往,不过2成的被调查者“偶尔”或“从不”使用社区绿道,其中从不使用者占比1%;而在有使用经历的被调查者中,46%的被调查者通常在18∶00-20∶00时间段来社区绿道休闲,选择15∶00-17∶00时间段到此活动的人占13%,有8%的人主要在11∶00-14∶00时使用,而偏好于“其他”时间段者占7%;在被调查的使用人群中,近9成人的停留时间不超过2 h,其余使用者的单次使用时间在2 h以上(如图3、图4、图5)。

图3 使用频率Fig.3 Use frequency

图4 使用时间

图5单次使用时长

Fig.5Singleuseduration

以上调查表明,社区绿道的使用频率较高、日使用时间较长、人均单次使用时长集中在2 h之内,是社会公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活动场所。

2.1.3 活动情况 关于社会公众在社区绿道中活动情况的调查采用多选形式,在对活动内容的调查中,休闲散步、慢跑/骑自行车、聊天赏景的频数依次为133、86、67,位居前三,其次为遛狗/鸟、棋牌娱乐、奏唱舞蹈,另有20人选择垂钓或有其他活动;问及活动目的,锻炼健身、个人兴趣爱好、欣赏风景被选次数最多,分别为89、60、55,选择与人交流和参与娱乐活动的人数分别为44和31,还有23人有其他活动目的(如图6、图7)。

图6 活动内容Fig.6 Activity content

图7 活动目的Fig.7 Activity purpose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在社区绿道的活动内容以散步、慢跑、骑自行车、聊天等为主,部分集中于个人兴趣爱好活动,少数有露营野炊等其他活动需求;综合来看,使用者的活动目的主要在于锻炼健身、个人爱好和赏景等方面。因此,社区绿道既要求有为公众提供的群体活动场所,又需要开辟独自休闲的私密空间[25]。

2.2评价、期望与影响预估

2.2.1 现状评价 从现状满意度评价来看,被调查者对于社区绿道的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安全性评价较好,超8成被调查者表示“十分满意”或“满意”,而在对自然环境、配套设施和管理维护的评价中“不太满意”的比例较高,接近半数;就目前社区绿道存在的问题来看,绿化面积太少、 管理维护缺乏和服务设施不足这三项难分伯仲,分别占比33%、27%和25%,另有15%的被调查者认为“无地方特色”或“其他”看法。(如图8、图9)。

图8 现状满意度评价Fig 8 Statussatisfactionevaluation图9 现状主要问题Fig 9 Mainproblems

由以上调查可知,目前社区绿道的自然环境、配套设施以及后期管理维护方面与社会公众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实地调研时也发现老人与儿童活动的场地中设施较单一,且多有损坏,规模上也稍显局促。然而,社区绿道的使用人群分布于各个年龄层,尤以老人小孩居多,在日后的建设和改造中应引起重视,切实提高社区绿道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2.2 期望形式 在对未来社区绿道的滨水、绿化和景观小品的期望形式调查中,37%的被调查者选择滨水步道,而余下滨水广场、亲水平台和自然驳岸依次占比22%、21%和19%,另有1%被调查者有“其他”选择;对于绿化情况,近8成被调查者喜好自然生长与人工修剪相结合的绿化形式,选择自然生长者占14%,其余偏好于人工修剪形式;而在景观小品的选择上,以生态自然为主题的景观小品、体现现代生活的抽象景观小品和体现区域历史文化的景观标志这三项被选概率分别为36%、35%、29%,难较高低(如图10、图11、图12)。

综上可见,社会公众对未来社区绿道建设的喜好形式丰富多样,不少被调查者对其选择进行了补充说明;而在各种期待中,人们共同的愿景在于社区绿道应展现自然生态与现代生活的相互融合。

图10 期望滨水形式

图11期望绿化形式

Fig.11Expectedgreenform

图12 期望景观小品形式Fig.12 Expected landscape sketch form

2.2.3 影响预估 关于社会公众对社区绿道建后益处及隐忧的预估调查采用多选形式。根据建后益处的调查结果可知,最受认同的有利影响为美化城市、改善空气质量和提高市民身体素质,频数分别为136、118及72,改变出行方式、促进亲友间交流这两项紧随其后,还有29人认为社区绿道建设将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另有5人持“其他”观点;而对于建设所带来的隐忧,垃圾乱扔、机动车非法进入和景观破坏位列前三,此外,成为流浪人群集中区、人群拥堵、自行车飙车现象同样为人所担心,还有9人提出如提供打劫财物等违法犯罪的场所等“其他”忧患(如图13、图14)。

图13 建设益处预估Fig.13 Forecast of benefit

图14 建设隐忧预估Fig.14 Forecast of harm

由以上预估调查不难发现,社会公众对社区绿道修建成果持双面态度,既肯定其有益身心、美化环境等益处,又认识到了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扬长避短,通过前期合理的设计,如绿道中场地的性质和功能的定位考虑、设置完善的标识系统和服务设施、植物层次丰富而不郁闭等都能在前期及时避免日后弊端的出现[26],而后期的管理维护亦十分重要,既要造好,又要管好[27]。更有被调查者提出,社区绿道建设应注意与居委会等组织的沟通与联系,多渠道宣传,让居民都参与其中,共同关注才能共同维护。

3 结语

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城市中心区域公共空间尤为狭小,绿道网络正是城市绿地系统的血脉[28],需有效地组织起零散的绿地,开辟活动空间。目前,长沙市的绿道建设刚刚起步,而社区绿道作为绿道网络体系的“毛细”组成,深入到各个城市居住板块,最为贴近市民生活,也最能使人感知由绿道带来的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国内各城市的绿道建设活动宜注重进一步强化社区绿道建设,立足于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和实际需求,充分发挥绿道网络引领绿色生活、激活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载体作用[29-30]。

[1] 谭少华,赵万民.绿道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园林,2007(1):85-89.

[2] 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9):3108-3114.

[3] 王婕,李庆卫,彭凌迁.广东社区绿道建设启示——以深圳福荣绿道为例[J].中国园林,2014(5):97-101.

[4] 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交通部、铁道部.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的通知.全绿字〔1998〕1号[Z].1998-01-27.

[5] 胡剑双,戴菲.中国绿道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10(12):88-93.

[6] 广东省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厅.珠三角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Z],2008-01-27.

[7] 姚睿.广州市社区绿道可行性策略研究[J].广东园林,2012(3):12-14.

[8] 何昉,锁秀,高阳,等.探索中国绿道的规划建设途径:以珠江三角区域规划为例[J].风景园林,2010(2):70-73.

[9] 长沙市城乡规划局.长沙市绿道专项规划(2012-2020年)[Z],2014-01-27.

[10] 赖寿华,朱江.社区绿道:紧凑城市绿道建设新趋势[J].风景园林,2012(3):077-082.

[11] 张润明,周春山,明立波.紧凑城市与绿色交通体系构建[J].规划师,2010(9):11-15.

[12] Lindsey G,Drew J H S,Galloway S.A study of trails in 6 Indiana cities [R].Indiana University,Eppley Institute for Parks and Public Lands,2001.

[13] Lindsey G,Nguyen D B L.Use of greenway trails in Indiana[J].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2004,130(4):213-217.

[14] Lindsey G.Use of Urban Greenways:insights from Indianapolis[J].Landscape Urban Plann,1999,45:145-157.

[15] 黎秋萃,胡剑双.社区级绿道实践使用后评价研究——以佛山市怡海路和桂城东社区绿道为例[C]//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1.

[16] 陈建华.城市开放空间及其环境使用后评价[J].建筑科学,2007(9):102-105.

[17] 罗晓莹,黄耀君,梁艳萍,等.社区绿道系统使用后评价(POE)研究——以韶关市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4(25):273-278.

[18] Sommer R,Sommer B.Mapping and trace measures[M].A practical guide to behavior research:Tools and techniqu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63-81.

[19] Furuseth O J,Altman R E.Who's on the Greenway:socioeconomic,demographic,and l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way users[J].Environ Manage,1991,15(3):329-336.

[20] 芦迪,芦建国.探索绿道可达性和使用者活动程度的关联:以美国巴尔的摩市“TCB”绿道为例[J].中国园林,2013(7):73-75.

[21] 刘婧,秦华.“让城市慢下来”——绿道可达性与使用者活动调查研究[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上册),2014.

[22] Coutts C J.Greenway Accessibility and Physical Behavior in Two Michigan Cities[D].Flint: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6.

[23] 张西林.肇庆星湖绿道使用状况调查及评价[J].热带地理,2012(7):429-436.

[24] 黄晶.社区绿道设计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中小城市社区绿道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25] 肖雄方.绿道与城市公园使用者游憩特征对比研究——以北京市绿道与城市公园为例 [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

[26] 王萱.基于老年使用需求的城市社区绿道景观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27] 李红光.基于使用表现和使用者评价调查的郑州城市开放空间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28] 王朝晖.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的决定因素——公园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统一协调[J].中国建设信息,2004(15):50-53.

[29] 熊文.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基于人的空间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30] Wolfgand F E P,Harvey Z R,Edward T W.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M].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1998.

Investigationbasedonuser’sbehaviorandexpectationofthecitycommunitygreenway——Taking Changsha City as an example

YE Anqi, PENG Miao, ZHANG Hongzhi, MAO Yingxia, HAN Ruoxi, WU Zhengpeng, YI Tuo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College of Hunan Agir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Greenway practice is hot in China,where the community level as most end greenway network,is the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eople,but relatively few theoretical studies on community greenway construction.This paper,taking Changsha as an example,through behavioral mapping,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research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to understand user behavior and activities in the community greenway,evalu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future expectations in the form of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the impact and so on,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and support for the greenwa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actice.

community greenway; user; behavior; Changsha City

2015-11-05

湖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XCX1534)。

叶安琪(1994-),女,湖南省长沙市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园林规划设计。

彭 淼,讲师,在读博士;E-mail:34172209@qq.com

TU 985.122

A

1003-5710(2016)01-0071-06

10.3969/j.issn.1003-5710.2016.01.000

(文字编校:龚玉子)

猜你喜欢
绿道被调查者使用者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环湖绿道游憩机会谱构建及应用——以南京市玄武湖为例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抓拍神器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
梦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