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究竟是什么?
我对中国经济是从全球比较的角度进行观察的。过去三十多年里中国人均GDP的增长率比其他国家高出许多,近几年经济下行比较严重,这将是中国增长的常态,还是一时的经济波动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了解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究竟是什么。许多流行的解释既不符合基本的经济理论,也与全球比较后的经验事实不符。经济学里经济增长指的是持续的生产能力和产出水平的提高,是个中长期概念。产能增加叫经济增长,产能下降叫经济衰退。我们用人均GDP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表现。长期的经济增长是个生产供给问题,而不是需求问题。根据这个定义,决定国民经济长期增长的直接因素只有三个——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增加和技术进步。
从这个角度看,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就是投资、教育和技术进步。这和我们平时说的“三驾马车”—出口、消费、投资不一样,后者的说法是很有误导性的。需求不足,会影响到短期的GDP增长,但它并不能决定长期的经济增长。很多落后国家增长之所以慢,不是因为需求不足、不肯消费,而是生产不足,缺少投资,教育质量低下,没有技术进步。决定长期经济发展的是投资、教育和技术进步,而不是消费!
中长期来看,投资、教育和技术进步这“三驾马车”还会继续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首先,中国人的投资率仍然是世界上最高的,这是建立在我们高储蓄的基础之上的,比依赖外资的模式更具有可持续性。
再看教育,我们的基础教育质量是很高的,以具有可比性的国际PISA考试为例,上海学生连续两年排名全球第一;虽然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培养还有不足,但这几年也在提高。最后看技术进步,我们的专利申请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一,国际学术期刊论文数已经超过日本,人均水平是发展中国家最高的,正在快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创新投入约占GDP的2%,与欧盟的水平相当。所以我们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动力是足够的。如何尽快度过当前的经济下行阶段对政府和企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根据其它东亚经济体在相似发展阶段的经验,中国今后十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应该仍然可以达到6%的水平。中国最大的挑战还不是经济增长,而是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尽快缓解环境负债、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建立一个更加民主法治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