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极简”

2016-11-17 01:54
中欧商业评论 2016年9期
关键词:董会极简案主

让问题“极简”

近期连续参加了两场“私董会”。最让我有收获的,不是对于某个具体问题的支招和解答,而是在界定“到底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某种奇妙感受。

譬如在一场私董会中,“案主”企业家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我的高管团队总是那么不给力,很难执行我的战略决策?看上去需要解决的是高管团队执行力的问题。但随着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层层剥解,发现问题下面还有问题:你的战略是什么?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策?是否给予团队足够的赋能和授权?这时,矛头开始指向企业家本人了,原有的论题“如何让高管团队更有执行力”已经更换为“如何确定公司的战略节奏,并让高管团队能够理解和跟上”。随着问题的进一步深入,大家渐渐发现,战略节奏背后的症结在于这位“案主”企业家的心态,他对行业、对竞争对手的认知。再来分析这其中有没有他自己并未察觉、但非常关键的问题?渐渐地,议题由一个普通的管理问题延展到了“刀刀见血”的实质性症结,不容回避。

这就是让我感到过瘾的地方。它就像外科手术那样,剥开皮肤,肌肉层,见到骨骼,直至内脏。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一种“观看悬疑片”的心态,不着急下结论,静观逻辑的演变和发展,最终水落石出。在这方面,有着多年私董会实战经验的张伟俊先生很有心得。他曾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这样说:私董会上,当“案主”把问题阐述完之后,旁观者们都往往忍不住去支招,这时必须压住他们,不准他们支招,只准提问。往往在提问一段时间后,大家就会发现,最初的问题并非问题的实质,只是表面症状,如果急于支招就上当了。最终也许我们并不能得出一个所谓的“答案”,但仅仅是这样的探询过程就非常有价值了,能够产生顿悟。

有感于此,推演开来,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先问一句:“这是真命题吗?已经问到了最根本上了吗?”层层剥离之后,看问题会将我们指向何方。某种角度看,这像一个遵循“奥卡姆剃刀法则”的过程,寻找最为简洁的命题而非将其复杂化。因为,最简洁的意味着“不再可分,可约”,这是洞察问题的抓手,也意味着成本最小,没有冗余浪费。

这样的思路可以用来评判诸多纷争。不久前“破坏性创新理论”的提出者克里斯坦森与一些学者产生了不小的争论。如果只停留在“定义”本身的表面,你会发现各方都是自说自话,不能进行实质性讨论。本期我们刊登了《什么是“破坏性创新”的本质?》一文,希望能够先去厘清定义本身。作者认为,企业通过定义具有根本性差异的竞争维度,使得传统的竞争维度失效,重构竞争格局,这才是“破坏性创新”更本质的定义,因为这个假设前提更具普适性,更符合极简原则。

猜你喜欢
董会极简案主
谁来帮企业家破除“心中贼”
匹克体育:成为国际一流的品牌
匹克体育:成为国际一流的品牌
光映经典
案主自决原则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
极简的背后
浅析计划阶段的案主自决
纯味“香精”
重掌生活主导权
——认知行为治疗介入精神障碍康复案例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残疾人个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