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顺友
摘要:思想品德是一门较为重要的课程,它是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效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他们明辨现实生活中的是非黑白。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存在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回归于生活的策略,以便提高其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课 回归生活
小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所以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成效不甚理想,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不能学以致用,导致思想品德教学效率越来越差。因此,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思想品德课存在的不足
思想品德课对小学生思想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格外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师没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课堂教学缺乏浓郁的生活氛围,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学模式比较落后,教师只单纯地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不多,教学也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教学内容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难以理解;最后,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只是强调目标评价,不重视形成性教育评价,难以给予学生全面、合理的评价。这些问题在很大限度上影响了小学思想品德课回归现实生活,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的策略
为了能使思想品德课更加贴近生活,让小学生更容易理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应适当改变教学手段,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生活情境。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现代先进手段,根据教材内容制作《我的一家人》等与家庭生活相关的视频,选择在恰当地时机插入课堂,引导小学生讲讲家里发生的趣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组织游戏、小品等活动。如在教学《团结合作》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组装变形金刚”等游戏,引导学生认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拓展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课本内容渗透到集体活动中,并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适当引入教学内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使课程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第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不能只重视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小学生的日常表现情况,了解小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品德言行。通过评价和激励,可以使思想品德课更加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帮助小学生理解课本内容,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三、结语
为了让小学思想品德课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应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适当改变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引入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游戏,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生活情境,帮助他们有效理解所学内容。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拓展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开展课外活动,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观察他们是否在不同阶段获得了进步,从而逐渐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方翠美.让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J].考试周刊,2012,(12).
[2]杨生贵.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J].新课程(小学),2014,(3).
(作者单位:湖南省新宁县清江桥乡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