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霞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要重视开发、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实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目标。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形象的插图,它们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插图往往被教师忽略,导致资源浪费。教材中的插图及视频资料是语文的第二语言,是教材编写者独具匠心之处,能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一、自主观察,概述文本,促进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文本内的插图,通过解读插图掌握文本内容,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恐龙》时,学生一看见题目,便对课文产生了阅读兴趣,男生的兴趣尤为浓厚,因为男生都比较喜欢恐龙,平时对恐龙的关注较多,甚至有的男生还积累了许多有关恐龙的书籍、图片和模型。在课文排版设计时,编写者配备了生动形象的插图,通过精美的插图展示了课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笔者先让学生关注插图、观察插图,并用自己的语言介绍恐龙。这样的学习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开始自主观察、组织语言,在充分准备后,学生根据插图,介绍了恐龙的外形及生活习性。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了解、掌握了文本知识,还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文本插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让学生获得自己的感受,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为深度解读文本做好铺垫。因此,巧妙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和插图、文本进行心灵对话,是学生走进文本的有效方法。
二、小组讨论,充分补白,促进想象
语文课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小组的讨论过程是学生审读、解读文本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认知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品味插图,放飞想象,有效补充插图的空白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经典之作,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精妙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向人们展示了庐山之美,让读者陶醉其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深刻理解和体会庐山云雾的形态之美作为教学重点。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描写庐山云雾的句子,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找一找插图和文中哪些句子相匹配;其次,教师要求学生为其他句子配上合适的图画,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大胆讨论,合作交流,合理的想象补白了文中的插图,使文本内容变得更加充实;最后,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己绘画,描绘了庐山云雾的其他形态之后。教师请每个小组选出本组最优秀的作品,由绘画者讲述思路,让学生充分体会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
在教学实例中,教师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有效补白了文本插图,让学生体会了如何描绘庐山云雾的重点,并在模仿插图的基础上自主创作,画出了自己理解中的庐山云雾。这不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还让学生悟情入境,受到了情感熏陶。
三、读写结合,随堂练笔,促进写作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依托文本资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利用插图,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产生写一写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随堂练笔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如在教学《黄山奇松》时,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描写三大名松的写法,并引导学生找到自己认为写得最生动、最精彩的地方,同时与相关图片资源相联系,认真体会文字所要表达的美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生动与修辞手法的使用、合理想象密不可分。基于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搜集“黄山奇石”的资料,用学会的写作方法,描写黄山奇石,最终实现随堂练笔的目的。
在写作训练中,教材是最好的例子,教师可结合图画资源进行教学,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图文对比,让学生更轻松地解读文中语言表达的精髓,再指导学生写作,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不管是文中的插图,还是补充的资料,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工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和利用插图,以图促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吕四港镇陈尚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