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散建模走向整体建模

2016-11-15 11:12张卫星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植树间隔线段

张卫星

2015年9月,我参加了浙江省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培训,选择的项目是小学数学交互式教学的初级水平。根据要求,我校至少要有一位数学教师拍摄40分钟的教学视频。由于我调到白塔二小担任分管教学副校长不足三个月,为了营造教研氛围,我决定承担40分钟的教学视频这一任务。选什么内容呢?我思索了好几天,最后确定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植树问题》第一课时。

《植树问题》我在2008年11月就上过。当初我是采用分散建模教学的,在教学时做了两个处理:一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简化。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有三种情形,但我为了突出基本模型的构建,只教学了一种情形——两端都种。这样,学生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建模体验。二是充实建模过程。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模型,我把建模过程分成八小步进行,即:创设原型,理解间隔与间隔数;解读问题中蕴含的数学信息;教师模拟栽树;学生第一次利用泡沫和牙签模拟栽树;学生利用画线段图的方式第二次模拟栽树;学生第三次模拟栽树;信息汇总,植树问题基本模型水到渠成;解释植树模型中“1”的含义。

七年后重新执教这一课,我不可能重走老路。七年前我也曾想过用整体建模来教学这一课,但自己说服不了自己,最终选择了分散建模。七年后,我的经历更加丰富,理应给自己一个挑战。于是,我决定用整体建模的策略演绎这一课。

一、纸上谈兵——预设整体建模思路

整体思路已定,如何展开?我又陷入了沉思。如果在一节课内同时构建植树问题的三种基本模型,肯定要创设一个集中的探究平台。而要让这个探究平台有效,只能选择一种模拟植树的方法,否则时间无法保证。经再三斟酌,决定采用画线段图的方式进行模拟植树。而要让学生经历画线段图的模拟过程,又必须要解决间隔、间隔数、棵数等基本概念,还要让学生事先感受三种植树类型的特征。经过这样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推考,整体建模的思路就理顺了。

二、牛刀小试——检验预设是否可行

事先预设思路是否可行,终究要经过课堂检验。于是,第一次试教便开始了。当教学进行到学生画线段图探索三种植树规律时,却发现很多学生的思维出现混乱,找到的植树规律偏差较大。这样一来,笔者只能一个模型一个模型轮流着导过去,结果得出三个模型后,下课铃就响了。

事先我已经引导学生解读过棵数、间隔数,也示范过画线段图,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得私下向几个学生进行了解,原因渐渐明朗,经梳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学生不知道如何画线段图,不知道该画几个间隔。另一个是学生不知道在一端栽一端不栽和两端不栽的情况下,棵数和间隔数如何确定。

既然找到原因,就要想办法去破解。针对第一个原因,我专门做了一张动态模拟画线段图的幻灯片,到时让学生模仿着画。针对第二个问题,我在教学植树三种情况时,就让学生亲身经历数间隔数和棵数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秘。可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手段!只有经过实践,才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才能找到补救的措施。

三、真枪实弹——正式拍摄教学视频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一次试教后,正式教学视频拍摄便开始了。课前忐忑不安,课后却成功满满,我不得不为自己点个赞。其中最引以为自豪的是如下这一幕:

在学生厘清了植树类型及经历了模拟植树后,我及时抛出任务: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有几种栽法?请在表格内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同时完成表格其他任务。接着,我又提出四个要求:1.先想一想要画几个间隔才是20米;2.每个间隔尽量一样长;3.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4.线段图要求用直尺画。

学生都开始动起来了,认认真真地画线段图并努力思考相关任务,不到5分钟就有学生完成了任务。不一会儿,教室便由静转动,大家争着要发言。

于是,我把一位小脸发红、眼睛发亮的小女生的作品放到展台上,轻轻地问道:“你画的全长是20米吗?”这位小女生斩钉截铁地说:“是呀!一个间隔5米,我画了4个间隔,就是20米。”我假装怀疑,不相信地说:“好像不对,你上来数数看!”这位小女生快速走上来,面对全体学生,边指边说:“1个间隔;2个间隔;3个间隔;4个间隔。1个间隔5米,4个间隔就是20米。”我微笑着点了点头,小女孩一脸自豪,同学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你画的第一条线段图属于哪一种类型?”我趁势问道。这位小女生响亮地说:“两端都有一棵树,属于两端都栽!”“那么里面有几棵树?几个间隔?”我继续追问。这位小女生不慌不忙地说:“里面有5棵树,4个间隔。”“棵树和间隔树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我又迫不及待地追问。小女孩自信满满地说:“棵树=间隔数+1。”至此,我不得不说:“感谢你的精彩回答!相信你以后定能成为数学明星!大家掌声鼓励!”旋即,教室里的掌声此起彼伏。

“那第二条线段图属于哪种类型?棵树和间隔树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谁来回答?”我趁势继续问道,并把问题简化了。学生抢着回答:“第二条线段属于两端不栽,棵树=间隔数-1。”

“那栽法3有什么特点?”我继续补问,问题进一步简化。学生有条理地回答:“栽法3是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数=间隔数。”

接着,我又和学生一起验证这三个模型,结果准确无误。

最后,课件呈现如下内容:

四、及时反思——分析建模成功原因

为什么学生能够这样有效地整体建构出这三个模型呢?其实,经过第一次试教后,我重新调整了对策。我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三个阶段模拟植树的过程。第一阶段是教师模拟。教学伊始,我的第一次模拟植树形象地展示出植树的全过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间隔及间隔数。我的第二次模拟重在让学生认识植树的类型及特点。我的第三次模拟重在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模拟植树,为下面学生的模拟做好准备。第二阶段是学生模拟。由于有前三次的示范,学生基本上能完成模拟任务。在模拟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提炼出三个植树模型。这样的模型,学生记忆特别深刻。第三阶段是模拟验证。学生提炼出的模型是着眼于一种情况的,能否通用必须要经历验证的过程。为此,我在学生得出模型后,借助课件和学生一起验证这三种模型。经历验证后,学生对这三个模型就深信不疑。可见,整体建模前需要做足功课。

与前一次相比,这次教学主要有如下三个改变:

一是教学策略的改变。前一次的教学策略是分散建模,主要建构一个模型,后一次教学的策略是整体建模,也就是说在第一节课整体建构三种植树模型。事实表明,在教师的引导下同时建构三种模型,学生能够领悟,而且对植树类型及相应的模型印象深刻。

二是探究内容的改变。前一次教学主要探究两端都栽的情况下,路长、植树棵数、间隔长度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而后一次教学却探究三种类型的植树情况下,路长、植树棵数、间隔长度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因此,用线段图画出相应类型的植树模型是后一次教学的难点所在。由于有事先的示范模拟,学生基本能画出。特别是探究表格的设计,让学生的探究思路更加清晰。同时,为了让学生相信自己得出的三个模型,我教学时还安排了一个交互式的验证环节,让学生对自己的发现深信不疑。

三是教学媒体的改变。前一次教学主要借助简易多媒体,后一次教学主要借助电子白板。为此,我苦练课件制作水平。特别是模拟植树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想制作动态植树的课件,但却一直找不到窍门。后来无意间想到用插入文本框的方法,从而制作出模拟植树的动态课件,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为了充分尝试交互式教学,我还努力钻研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并设计了以前从未设计过的流程图(如下图)。可以说,教学媒体的改变使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学策略的改变。事后我努力分析分散建模与整体建模的优劣,两者主要区别有三点:

一是视野不同。分散建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分散建模可以让学生建立稳固的“两端都栽”的植树模型,但却不能沟通与其他植树模型之间的联系。学生见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模型——“树”,很难见到模型之间的联系——“森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错误百出。整体建模,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整体建模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理解教材的过程中尽快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由于教师一下子把全部问题或主要问题交给学生,学生就会从整体上想办法解决,而不是解决一个再等老师布置下一个。学生在整体建构的过程中只要找到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模型和方法,就能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二是效率不同。分散建模用时较多,效率低下。分散建模着眼于单个植树模型的建立。如果后续教学要沟通这些模型,至少还要花一节课的时间去梳理。因此,按照分散建模的策略教学完植树问题至少要5课时。而这在数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着实不划算。整体建模,用时较少,效率较高。有了比较,学生能快速认识植树问题的三种类型及特点,能较好地厘清三种植树模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解决问题时,只要思考一下属于哪一种类型,就可以用相应的模型去解决。这样一来,植树问题3课时就能学完。

三是程度不同。分散建模不信学生,缺乏挑战。采用分散建模的原因是怕学生一下子掌握不了这么多模型,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不相信。“植树问题”已从四年级下册编排到五年级上册,如果再用原先的方法,真的就和学生的现实能力脱节,也就缺乏挑战性了。整体建模相信学生,学有所成。敢于以整体建模的策略进行教学,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的相信。事实上,只要教学贴近学生的真实思维,学生的整体建模就会有成果。如最后的问题:树还能换成别的事物吗?促使学生努力寻找生活原型。事后,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认识到植树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拓展植树问题的应用范围。

那整体建模为什么会有如此力量呢?原来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先整体后部分,经过几个循环往复,最后形成对事物的清晰认识。系统思维也告诉我们,统揽全局,着眼整体,才谈得上循序操作,层层落实。与分散建模教学相比,整体建模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学习的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强调数学活动的整体推进。因此,整体建模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主流。通过前后两次教学对比,我最大的收获有如下三点:

一是通读教材,合理分块。数学知识的单元编排,是将有内在联系的、具有共同主题的内容构成一个整体,并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编排。但如果教师对教材解读不当,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则容易步入“教学雷同、环节反复、练习重复”的局面。因此,通读教材,用整体的视角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准确定位、合理分块,是实施整体建模的一个必要环节。如“植树问题”这个单元,主要内容分成两块,一是线段植树,二是环形植树。而线段植树的三种类型难度系数相近,完全可以分在一块。

二是有机整合,创设基点。有时候一节课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这时候就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有机整合,力求把这些知识点融合在一个探究平台中。然后以这个探究平台为基点,顺势解决所有的知识点。如四年级《三角形的分类》这一课,可以先让学生统计教材上提供的6个三角形中锐角、钝角和直角的个数,然后以这个统计表为基础,从中发现角的个数规律,从而揭示出三种三角形的概念。接着,通过这张表来揭示这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最后还是回到这张表,让学生回答为什么有了直角就不会出现钝角。为下一节课《三角形内角和》埋下伏笔。这样以统计表为基点展开建模,整体感明显,效果显著。

三是提炼任务,整体解决。即要求老师一下把全部任务交给学生,要求学生一次性思考解决这些问题。如后一次的《植树问题》教学就是把构建三个植树模型的任务一次性布置给学生,学生在模拟植树的过程中整体建构,并通过比较,深刻领会各模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猜你喜欢
植树间隔线段
植树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间隔问题
间隔之谜
怎样画线段图
植树鸟的来信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上楼梯的学问
头夹球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