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涛
摘 要: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计算机的操作技术的支撑。因此,要加大对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培训力度,尤其是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应该让他们学习更富有时代性的技术,促使他们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计算机课程教改的比对方案、教改比对方案的讨论两个方面加以展开。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设计与实施
随着我国信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课程的相关培养也不断得到深化,我国各个行业也需要熟悉计算机技术的人才。各个高校针对这一现状,纷纷对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课程进行改革,以使得这些知识技能更符合时代的发展,更有利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技能的提升,更加适应社会上的需要。本文采取实验的方式,区分计算机课程教改的对比方案的实施效果。授课教师带着自己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导学生,比对他们在不同的教改方案下,学生计算机技术知识掌握水平。实验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主要出于被动的状态。乙组,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从实践中找到计算机各项操作的技巧。乙组的教学的内容和教材都比甲组广泛,更具有时代性。
1 计算机课程教改的比对方案
(一)对比方案的实施形式—采用分组形式
为了能够更加区分计算机教改的对比方案的实施效果,采取分组实验的方式。具体如下: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80名,分为两组:甲组和乙组。这两个小组的学生男女比例及计算机的掌握相似,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同时,甲组和乙组在上课的时间一样,都为40课时,上课地点相同。但是,甲组和乙组的授课教师不一样。授课教师带着自己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导学生,这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相同的教育环境的情况,比对他们在不同的方案下,计算机的知识掌握水平。采用实验分组的方式,有利于看出教改前后效果,进而决定推行何种方案,这里运用到实验法和分层法。
(二)比对方案的具体内容
在方案的采取的方式中,专业的学生除了授课教师不一以外,其他的教学资源都一样。而教师会采取不同的授课模式、计算机的授课进度、不同的教科书、交作业的方式等几个方面内容。下面一个图表就是比对方案具体内容的示意图。
比对的内容 甲组 乙组
授课形式 采取以往教课方式:即老师讲授课程的重点内容,学生操作。老师布置课堂或者课上作业,老师由学生提交上的作业来估量学生的掌握情况。 采取新型的教学方式:即老师首先在布置任务,让学生去探索,接着老师将学生在做任务时出现的问题加以讲解,总结,这样一来,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科书的选择 教材选择由周猛主编的教科书。 除了选择由周猛主编的教科书外,也结合郭晔主编的教科书。
交作业的方式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的练习,不需要提交作业。 按照老师讲授的课程的进程来提交不同的作业。
(三)比对方案学生的考试成绩
通过上述不同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了40课时学习任务之后,进行统一的考试,进而真正了解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下面一个图表就是学生考试的实际情况。考试的范围是相同的技术操作,试卷的分数是百分制。
图中,甲組的男生总分与女生总分都低于乙组的分数,同时,乙组平均分远远高于甲组的平均分。因此,可以得出乙组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掌握情况远远高甲组,也说明了课程教改的可操作性。从中可以分析出原因,首先,甲组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主要出于被动的状态,即老师教,学生学,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反观乙组,教师布置任务,由学生练习,从实践中找到计算机各项操作的技巧。同时,乙组不管是教学的内容和教材都比甲组的多,更为广泛,更具有时代性,这样一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求。
2 改比对方案的讨论
随着信息技术影响力不断扩大,大学生入学之前,都对计算机的相关技术有所掌握。因此,学校应当结合社会的需求,通过对课程进行一定的改革,从而促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找我更多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甲组和乙组的对比,可知,调整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水平。因此,学校也应该立足自己学校的实际,推行新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学内容和教材也应该根据社会的实际,不断扩充,使之具有时代性。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推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我国计算机课程的改革。
通过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分组实验的方式,来观察不同教学形式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实行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导学生,一组是让学生被动的学习,一组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同时,选择的教材及教授的内容也有所拓展,这样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学校选择较为有效的教学形式,进而带动学生兴趣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3 结语
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校应结合社会的需求,通过对课程进行一定的改革,要加大对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培训力度,尤其要加大对计算机技术的培训力度。通过实验分组的方式,来观察甲组与乙组学生计算机技术掌握情况。经过相同的课时学习,甲组的男生总分与女生总分都低于乙组的分数,乙组平均分远远高于甲组的平均分。由此说明了课程教改的可操作性。因此,学校也应该立足实际,结合时代的需求,推行新的教学模式,使得计算机专业学生真正掌握符合时代需求的知识技能,带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水平,对促进我国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越,李华,周虹,等.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多维立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3,06:54-56.
[2]张开利.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建设[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294-298.
[3]胡海燕,赖林弟,孟晓佳,等.高职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需求分析与教学探索[J].计算机时代,2014,0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