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林波,李雪婷,乔花云
(燕山大学a.公共管理学院;b.里仁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国内“问责制”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NKI数据库2003—2015年收录文献关键词共现的计量和可视化
司林波a,李雪婷a,乔花云b
(燕山大学a.公共管理学院;b.里仁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以2003—2015年CNKI(中国知网)收录的“问责”为篇名的3845篇关于问责的国内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引文分析软件Ci teSpace III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发现,国内学者对问责研究的热度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形成了行政问责、教育问责、社会问责、网络问责、审计问责等若干热点研究领域,涌现出一些核心学者和研究机构。研究表明,当前问责制研究全面繁荣背后呈现出分散化、碎片化等特点,表现出研究领域由行政问责向其他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由定性开始向定量转化、研究内容由宏观为主向微观过渡,以及本土化探索逐步加强等发展趋势。与此同时,问责制研究也表现出研究队伍分散,学术资源的整合能力不足,学术研究视角较窄,对问责共性问题的学理性建构不足,以及缺乏本土化理论创新等突出问题。未来对问责的研究应该加强跨机构和跨学科的交流合作,引入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分析工具,把研究重点放在理论视野的拓展、学术观点的创新和本土化问责理论及实践体系的建构上,从而更好地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作用。
问责制;知识图谱;核心作者;关键词共现;CiteSpace III;文献计量
问责制自2003年在中国启动以来,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随着其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随之开展了对问责研究的总结,但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文献综述方法。如学者韩志明[1]、王成兰[2]、普永贵[3]、高萍[4]、钟裕民[5]等通过对一段时间以来关于行政问责制研究的主要文献的梳理而撰写了综述性文章,对问责制研究共识的达成、深入和继续推进做出了贡献。但这些成果即使是同一年度的文献在综述主题、分析文献的选择,以及主要观点和结论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或差异。这表明学者在采用传统文献分析方法时将个人的偏好带入研究中,主观性色彩较强,而且传统文献综述方法只能通过筛选出的有限的文献分析得出问责研究的显性特征和趋势,难以揭示文献间隐藏的实质性话题及其相互的关系。由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可以对前沿术语进行寻径运算,动态识别共引聚类,找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文献,发现研究热点。通过对热点内容内在知识逻辑关系的整合,分析学科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6]。知识图谱研究分析方法是近几年新出现的研究文献的新路径方法,主要是从文献的主要内容、时间、引文、摘要、关键词等方面对一段时间内相关主题论文的整体情况进行客观统计的分析,发现隐藏在大量数据背后的实质内容,客观性较强,从而更具有科学性。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关于“问责”的全部文献。以“问责”为“篇名”检索条件,期刊来源类别为全部期刊,时间从2003—2015年并以模糊查询为检索条件,检索到3845条结果。本文选择版本CiteSpace v.3.8.R8(64—bit),绘制过去13年以来我国问责制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通过对相关问责研究的期刊来源文献的关键词(Keyword)共现知识图谱及聚类分析,结合二次文献检索,从而确认我国问责制研究所涉及的主要话题及发展演进过程;通过对突现词(Burst Terms)的查询与追踪,确定我国问责研究在不同时期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
运行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3.8.R8(64—bit),建立新的运算目录界面,设定单个时间切片为1年,即共有13个单个时间切片。在节点类型中选择关键词(Keyword),通过反复的调节阈值使之能够得到满意的知识图谱并最终将阈值设置在4,4,20,即在单个时间切片内关键词出现次数大于4,关键词词频的共现次数大于4,关键词相似系数大于0.2。勾选最小树突算法,其余的选项选择为系统默认的参数,最终形成111个节点,125条连线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
在图1中节点(圆圈)的大小表示关键词在所有文献中出现次数的多少,节点圆圈越大则表示关键词出现的次数也就越多。圆圈位置可用中心度来表示,如果一个关键词拥有比较高的中心度,则表示该关键词与其它的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共同出现的概率就会越高。中心度越高则圆圈阴影越明显。一般来说,词频和中心度较高的关键词很可能是一段时间内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即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所在[7]。
从图1中可以看出,国内问责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行政问责”,包括高官问责、政府问责、官员问责等都属于行政问责的研究范畴。从本质上来讲中国问责制的诞生也是从官员面对突发疫情的管理不善而引起的。行政问责一直是问责领域研究的热点,与此同时也呈现出向更广泛的横向领域研究拓展的趋势。结合图1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可以从中得出2003—2015年间3845篇问责文献的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和中心度以及关键词的突现率等数据指标(详见表1、表2)。基于表1和表2的数据以及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对近13年来国内问责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从中不难发现在问责制研究中从行政问责不断向其他领域拓展和深化的研究趋势。
图1 国内问责主题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表1 2003—2015年国内问责主题文献前15位高频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
表2 2003—2015年国内问责主题文献关键词突现率(前12位)
由图1和表1、表2可知,近13年来,随着行政问责的研究深入,逐渐衍生出教育问责、社会(公民)问责、审计问责、网络问责等4个研究热点领域。虽然这几个研究热点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还没有在各自领域内形成比较成熟的体系,但是其在表2中的突显率却很高,可以视为当前关注度比较高的前言主题。图2显示了问责热点领域发文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图2 国内部分问责制热点关键词期刊发文量随时间变化情况
(一)行政问责研究
“行政问责”是出现频率和中心度最高的关键词,在图1中与行政问责相连的重要共现关键词还有 “责任政府”、“政府执行力”、“问责主体”、“问责程序”、“问责体系”、“同体问责”、“异体问责”、“政府公信力”等。可见行政问责在责任政府、政府执行力和政府公信力建设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对行政问责研究较早、发表论著较多并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主要有周亚越、张创新、宋涛、黄健荣、王学军、施雪华等。周亚越最早开展了行政问责的理论研究,认为行政问责制“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的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结果的一种规范。”[8]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行政问责的主客体、行政问责范围和程序,以及行政问责的责任体系和后果进行了解析,认为行政问责不仅是一套实体规范,同时也是一套程序规范。周亚越对行政问责这一基本内涵的界定基本上确定了国内学术界对行政问责内涵理解的基本范式。张创新对行政问责的关注几乎与周亚越同步,他最初将行政问责的性质界定为:“对行政责任进行定向追究的一种事后监督手段。”[9]这一性质界定反映了当时行政问责引入的时代背景,但在这一观点上也与后来学术界的观点存在不一致的地方,行政问责不仅仅是一种事后监督手段,而是全程预警与防范机制。这也反应了学术界对行政问责内涵和性质理解不断深入的过程。
随着行政问责的发展,在取得积极成果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国内学者开展了积极的应对性研究,将研究重点聚焦到行政问责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提出解决途径上来,成果数量在2009—2010年间达到了顶峰,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是总结问责实践的结果,也反过来进一步指导问责实践。此外,中国的行政问责研究还表现出鲜明的理论研究超越于实践的现实特点。早在2007年,韩志明通过对国内成果的梳理,曾指出:“在短期之内,行政问责制的理论探讨基本上可以告一段落了。”[10]虽然定论稍显过早,但也反映了国内问责理论研究的超前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理论上的成果还没有在实践中发挥很好的指导作用,制度设计还没有跟得上理论蓝图的美好构建,问责实践必将倒逼制度的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可以预见,源于实践的需要,行政问责制的研究还将继续。
(二)教育问责研究
教育问责研究在关键词图谱中还没有形成与其它研究领域相互联系的态势,但是在关键词突显上却很明显。由图2可以看出教育问责在2011年期刊发文量达到顶峰(33篇),可见国内学者对教育领域问责的研究十分关注。教育问责制是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行政问责实践向教育领域扩展的结果[11]。对教育问责制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多,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李树峰、高耀丽、司林波、辛涛、储宏启、贾继娥、王淑娟等。
教育问责制在我国的兴趣起始于义务教育领域的乱收费治理。从CNKI收录的关于教育问责的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对教育问责的研究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对国外教育问责制产生背景、实践经验的述评以及对国内的启示分析。李树峰、王淑娟、高耀丽等在比较教育问责领域研究成果影响较大,特别是高耀丽对英美国家高等教育问责的机构、问责模式、问责内容、问责利益相关者及诉求者进行了充分的阐述[12-14],并且对英美两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在学术立场、市场力量及政府权力这三种因素上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比较[15]。可以说,高耀丽对国外高等教育教育问责研究较为系统。
二是对教育问责制内涵、特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相关理论探讨。在国内教育问责理论研究方面,司林波认为教育问责制是政府通过立法确立参与教育活动各方的责任与权利,通过责任客体对主体的解释、描述或证明等形式来实现并辅之以奖惩措施的制度体系,并从教育问责在实践中表现出的向度全程性、形式多元性、内容普遍性、效应两重性、结果多样性等特征来进一步阐清教育问责的内涵,奖惩只是问责的手段,教育问责的本质在于改进教育绩效,提高教育质量[16]。
三是对我国教育问责建构路径的探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国内学者对教育问责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中国探讨如何建构教育问责制也提上了日程。贾继娥等针对教育质量应如何提高以及由谁负责等问题上,提出了通过对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问责来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进而建立以质量为本的教育问责制度体系[17]。辛涛在对国外问责机制和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对建构和完善我国教育问责制过程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重点解决,其中包括将多重测量纳入问责系统,对分数变化进行测量,问责机制中阶段性目标的设定,问责中的效度问题[18],从而对教育问责制的科学设计提供了论证。
尽管教育问责制在建构的过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其对于改进教育绩效的功能作用毋庸置疑。司林波对教育问责制发展趋势做出总结,即国内教育问责制呈现出价值与效率的动态平衡,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问责的衔接,可测量性的教育评估加强,国际化与本土化共同发展,以及教育问责模式多样化等发展趋势[19]。我国的教育问责制正经历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历程,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对教育问责的探讨仍然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热点领域。
(三)社会问责研究
由图2可以看出社会问责在期刊上的发文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与这些年来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社会问责和行政问责制密切相关,是行政问责发展中出现的一种异体监督形式。社会问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其作用力也在逐渐彰显。目前,社会问责研究的作者群相对分散。对社会问责的探讨最初是在慈善组织中引发的,进而在不同的领域内起到作用。林闽钢2006年在《慈善组织社会问责探讨》一文中初次探讨了社会问责的涵义,并对慈善组织社会问责的内容、目标、评估指标体系等做了详细阐述[20]。目前国内学者对社会问责的研究大体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问责的理论基础、产生条件、特点及功能等方面的理论性探讨;二是针对社会问责在实践中出现的弊端及补救性措施的探讨。
在社会问责的理论研究方面,管前程、赵淼等学者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管前程认为社会问责是一个开放的事前和事中多元主体参与和监督的过程,应该将其视为一种社会预警机制,而不仅仅将其视为一个封闭的事后奖惩的过程[21]。赵淼从国家与社会关系出发将问责粗略分为政府问责和社会问责,从而在内涵上将社会问责与其它问责区分开来,并指出社会问责的内容包括公民参与、媒体监督和社会利益集团的影响与作用。社会问责一经产生所具有的针对性和监督性是其他问责机制不可比拟的,可以用来弥补政府权力运行中必不可免的缺陷[22]。在责任政府构建的前提下,社会问责更体现民主与法治的本质。随着网络时代的带来,社会(公民)问责与网络问责在交融中逐渐呈现出合流的趋势,网络问责的高效便捷性使得社会问责的功能进一步彰显,公民通过网络参与社会问责成为一种新的趋势,网络问责逐渐成为社会问责的新载体和新手段。
(四)网络问责研究
从CNKI中收录的问责文献和网络问责的突现率可以看出,网络问责研究也逐渐成为问责领域一个悄然兴起的研究热点。从图2中可以看出网络问责是近几年兴起的,但在网络问责研究方面的成果还相对比较分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者如周亚越、宋涛、司林波、骆勇、廖阔、冯勇等。2009年被称为“网络问责年”,一系列网络问责事件触动了国内学者对问责研究的敏感神经,当年及之后发表了大量与网络问责相关的论文。目前,学术界对网络问责的研究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网络问责的理论基础、条件、特点及问责流程等方面的理论探讨;二是对网络问责正反两方面的效应的分析及风险化解的研究。骆勇于2009年发表的《网络时代下的网络问责:一种新型民主形态的考量》是当年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该文首先对网络问责的特点及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描述,认为“网络问责已经开始逐步搭建起了一种公众的话语民主,真正的‘草根时代’已经来临。”[23]周亚越对网络问责的行动逻辑、基本要素,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24-25],另外还对网络问责中意见领袖的价值功能以及问责官员的权利保障问题进行了研究[26-27],可以说周亚越对网络问责领域的研究成果卓著,贡献最伟。
网络问责的兴起离不开网络环境健康有序的良性发展和公民参政热情的逐渐升温以及权力监督机关的跟进,显然网络问责是为补充传统行政问责的缺点而出现的。网络问责改变了传统的上问下责的问责方式以及问责范围过于狭窄等问题,是一种新型的下问上责的问责形式,是一种更加符合政治民主要求的问责的方式。网络问责不仅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渠道,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政治参与渠道,同时强化了问责主体中异体问责的功能。然而,随着网络问责的深入发展,其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而引起了学术界的积极关注。故周亚越、司林波、冯勇、廖阔等学者对网络问责的积极效应、负面效应及其化解途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其中,司林波认为“网络问责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发挥监督公共权力的同时,由于缺乏规范和秩序,也同样成为舆论暴力场和侵权行为的重要推手。”[28]周亚越则对网络问责的有效性、有限性及偏差性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因网络问责固有的不足,制度问责才是我国问责制建设的根本出路[29]。冯勇、廖阔等也专门对网络问责的负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网络偏激问责、迫害性问责及网络“多数人暴政”等问责行为异化的主要根源在于网民素质良莠不齐、幕后推手恶意炒作、网民的非理性倾向、网民主体结构缺陷等。为了规范和矫正网络问责中的异化行为,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强化公民教育,持续提升公民的网络素养和理性问责的能力。 ”[30-3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力度空前增强,网络反腐也成为一种重要而强有力的反腐形式,网络问责作为网络反腐的重要工具将逐步深入。如何有效规避网络问责的负面效应,发挥网络问责的积极功能,加速推进新兴的网络问责方式与传统的行政问责方式之间的有效对接,促进网络问责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不仅是实践部门要着力的解决的紧迫问题,更是理论界将在接下来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
(五)审计问责研究
审计问责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管控手段,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审计问责都占据很重要地位,也是行政问责在审计领域的拓展和深化。由图2可知审计问责在2011年期刊的发文量有所下滑,但在之后其发文量一直在上升,可见学者对政府审计问责的研究在不断的深化。国内学者对审计问责的研究大多也是建立在行政问责的基础上对其在审计领域问题中展开研究的。早在2006年,审计作为国际上公认的反腐败工具就被写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此来强化审计问责制,使其成为各个国家的共识。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审计问责的有《审计法》和《审计实施条例》等。
2004年爆发的“审计风暴”,揭露了大量的经济腐败违规行为。目前学者对审计问责的研究大体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审计问责的理论基础、特点、功能及要素等方面的理论探讨;二是针对审计问责的困境所进行的解决措施的研究。冯均科、张灵芝、王娟等作为第一批关注审计问责的学者对审计问责展开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张灵芝认为政府审计问责是一种社会交待和责任追究体系,向“社会交代”的内容主要是个人或组织使用的国有资产的流向、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责任追究则是指相关个人和组织基于审计结果而承担的相应后果。为了保障这种“社会交代”和相应审计后果的实现,张灵芝进一步从“问”、“责”、“制”三个方面构建了政府审计问责的制度框架[32]。张灵芝关于政府审计问责的含义及制度框架设计被后来的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所广泛借鉴和引用。与此同时,冯均科提出问责政府是民主社会国家审计的天职,并从问责政府的角度提出了国家审计制度改革的思路[33]。
审计问责制的产生使得政府审计工作开始向监督政府行为转变,进而增强了政府官员的责任感,党和政府的形象得到了提升,显示出了党和政府对构建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的决心。对于我国审计问责在问题上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是从“权力”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王娟就曾提出对审计监督责任制度的安排,即通过明确人大监督的权力、促进依法审计和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来实现“以权制权”[34]。“以权制权”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已基本形成共识。冯亢就目前的审计问责模式存在缺少权力制衡的问题,提出了对现有审计问责制度的转变,由行政审计问责模式转向立法型审计问责模式[35]。立法型审计问责模式的形成,会让审计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近几年来,国家反腐力度空前,审计问责的作用逐步彰显。在未来的时间里,作为国家治理手段的重要工具,审计问责在建立清正廉洁、高效以及负责任的政府方面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国内问责来源期刊作者合著知识图谱分析
按照上述对问责关键词形成的共现知识图谱构建的方式,可生成有关问责制研究作者的分布知识图谱(见图3),图中节点代表作者,节点的大小与作者发文数量成正相关关系即发文量越多节点越大,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表3列出了国内期刊记录的有关问责文献发文量≥5篇的重要作者及其所在单位。
图3 国内问责研究作者分布的知识图谱
表3 国内期刊记录的有关问责研究的重要作者发表文章分布(发文量≥5篇)
查阅CNKI(中国知网)可知国内期刊记录的有关问责文献发文量≥5篇的重要作者共有28位。成果比较集中的学者主要有周亚越、宋涛、司林波等,可以说他们对国内问责研究进行了持续性关注,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图3中可以看出节点之间连接比较密切主要是以燕山大学司林波为主体对问责领域研究的团队,在图中清晰可见的作者之间连接密度比较大;宁波大学周亚越与天津师范大学的韩志明在相关问责研究上有合作关系,以及吉林大学张创新与上海大学赵蕾、上海交大吴建南与西安交大阎波之间因师生传承关系形成的合作关系。同时可以看出大部分作者在图中的分布比较分散,作者之间的连线非常稀疏或者彼此之间没有连线,这说明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强或者并不存在合作关系,具有内在联系的跨机构和跨学科的核心作者群尚没有形成。
(二)国内问责来源文献的研究机构合作知识图谱分析
用上述同样的方法生成国内问责研究机构的知识图谱(见图4),表4列出了国内期刊记录的有关问责来源发文量≥10篇的51个重要机构。
图4 国内问责研究机构分布的知识图谱
表4 国内问责研究文献的机构发表文章分布(发文量≥10篇)
从图4和表4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一是国内有关问责的发文10篇以上的机构一共有51所,这些机构的类型主要是以高校为主,尤以高校中的公共管理学院为重点发文机构,还包括其他的机构如研究所、报社等。这51个机构共在期刊上发表相关的文献1121篇,占总发表文献的29.15%。这些研究机构基本上代表了国内学者对问责研究的整体实力,其所属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且北京高校居多,成果集中的高校主要真有北大、人大、北师、中央党校等。北京高校对政治的敏感性比较强,因而对问责的关注度比较高。
二是从图4可以看出国内有关问责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比较薄弱,仅仅存在的几个合作关系也仅局限于各个机构的内部之间,如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仅是与其所在学校的廉政研究中心节点之间有连线关系,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等之间有连线关系;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深圳大学香港政治行政发展研究所和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之间有连线关系。有的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仅局限于本地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如天津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和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以及燕山大学与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这两个节点之间有连线。只有少数机构之间存在着跨地域的合作,例如,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中南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和复旦大学三个研究机构有连线,但连线也不是很粗,这表示三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并不是很强。研究机构之间不明显的连线关系,表明国内学者在问责制研究方面没有实现资源的共享与重组,核心作者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学术交流与合作较少,不利于问责制研究理论体系共识的达成。
(三)国内有关问责来源期刊的分布
国内共有45种核心期刊发表问责的载文量≥5篇,这45种期刊的学科范围(按照知网学科分类)分别属于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政治学、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行政法及地方法规、新闻与传媒、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等6个学科领域,说明国内对有关问责的研究呈现的是跨学科的特点。
下表5列出了问责研究载文量≥5篇的45种核心期刊。这45种核心期刊一共发表527篇问责论文,占总发文量的13.71%,这表明问责论文刊载期刊的分布相当分散,特别是在核心期刊的发文量偏少。
(四)国内有关问责文献被引用情况分析
被引情况同样可以反映出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是作者和期刊学术声誉的重要指标之一。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文章的水平越高,而高频被引的文章几乎都是来自于核心期刊。下表6列出了国内问责研究的41篇被引超过70次的论文的题目和作者,从中可以了解到问责研究中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或者问题。从被引文献可以看出对问责的研究主要是从政府行政领域开始,即对行政问责的研究进而延伸到各个领域。可以看出高频被引的论文仍然是以对行政问责各个方面的研究为焦点。
从高被引文献的论文选题可以将问责的热点主题分为五类:一是行政问责制的基本内涵及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二是我国行政问责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的研究;三是国内学者对有关行政问责的研究与建立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探究;四是问责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在教育、绩效、审计等领域内的问责研究。引用频率较高的论文基本都是与行政问责的基本概念及内涵的理论研究成果有关,而对行政问责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的高频研究成果也开始出现,这从侧面反映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对行政问责的研究具有向不同领域延伸的潜在趋势。因此对问责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官员问责、政府问责以及高官问责等行政问责领域,而是像更深层次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研究,从而丰富问责的研究类别及形式,使问责在各个领域内发挥实际作用。
表5 国内问责研究的核心期刊分布(载文量≥5篇)
(一)问责研究热点由行政问责向其他领域延伸
国内对问责研究起始于2003年重大疫情的“SARS”事件,当时涉及到的问责是官员的被问责,随后学者对行政领域内的问责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出版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行政问责的研究包括官员问责制、高官问责制、政府问责制及公务员问责等,在这一领域中学者对问责主体、问责事项、问责机制以及我国问责研究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等方面做了详细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对官员问责、政府问责等的研究几乎处于一种饱和的状态,对该范围的研究已经相当彻底。可以说,直接针对行政问责研究的热潮已经呈现出逐渐冷却之势。而与此同时,在其他领域的拓展性研究逐步成为新的热点。
表6 国内问责制究期刊来源论文被引用情况(被引次数≥70)
问责制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对行政部门的研究,而是在不断地往横向领域发展,从而衍生出在环境、社会公民、教育、审计及绩效等领域内与问责的结合,出现了环境问责、社会(公民)问责、教育问责、审计问责等等。这些问责的出现丰富了行政问责领域的研究内容,并在各自的领域范围内发挥着相应的作用,从而促进该领域内相关问题的解决,例如对生态环境的问责,就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对造成环境重大污染等行为进行问责。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环境问责的成果逐渐增多。问责在其他领域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问责理论体系,推动问责实践。
(二)问责研究方法由定性向定量转化
国内学界对问责的研究基本都是基于定性的研究方法而展开讨论的,定性的研究方法是学者对有关问责研究内容和观点的一种提炼总结。国内学者运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将13年来问责研究的内容归纳为问责内涵辨析、价值建构、发展现状及路径构建等角度,并在这四种角度下展开对问责的学理性分析和应用指导性研究。国内大部分问责文献都是属于此类。国对问责的定量研究很少,而采用量化的方法已经成为西方问责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产出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成果[36]。在问责理论研究方面,定量研究可以利用文献的关键词、作者、主要内容、引文、摘要等方面对一段时间内有关问责研究的文献,进行整体情况客观统计的分析。在定量的研究方法中,运用相关的可视化工具或其他分析工具,进而得出问责的关键词、作者、机构等的知识图谱,进而分析总结问责的潜在的发展领域。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定性研究的偏主观性的缺陷,使得问责制的研究比较具有科学性。定性研究却是定量研究的基本前提,国内学者对问责的定性研究基本处于成熟阶段,而有必要对问责进行相应量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挖掘问责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容。胡洪彬的《国内问责制研究的定量定性分析与评价》[37],将定量的分析法与定性的分析法相结合,使得问责的研究方法不再局限于固有的模式,可以说在研究方法上领先于国内其他学者。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学者在问责的研究方法上应予以高度的重视,从而使得问责研究水平能更上一个层次。
(三)问责研究内容由宏观向微观过渡
国内有关问责的研究成果中宏观研究较多,基本上涵盖了对问责宏观方面研究的主要内容,并且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趋同比较明显。如在问责立法规范的研究中对问责主体、客体及问责范围等的研究,国内学者已基本达成共识。在对问责进行一般讨论后,国内学者开始研究对问责具体机制的设计,也就是对问责主题的变迁由宏观探讨转向微观研究。在对行政问责、教育问责、生态问责、社会问责、绩效问责等研究的一般性探讨后,基本都转向对行政问责机制、教育问责机制、生态问责机制、社会问责机制、绩效问责机制等的具体构建和设计上,从而使得相关问责研究更具可操作性,对实践也更具指导价值,在相应的领域内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在问责理论相对成熟,宏观研究结论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对问责相关领域微观细致的研究将成为问责研究的重点。
(四)问责研究的本土化探索
问责一词本是“舶来品”,中国最早出现问责一词来自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所实施的高官问责,随后因“非典”事件于2003年在大陆流行起来。问责在中国大陆产生之际,便引来学者的高度关注,在探索吸收国外与香港问责成功经验的同时,学者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问责理论、制度与实践体系的建构问题。问责研究的本土化探索有助于国内相关问题的解决,行政问责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官员、领导人员在有关重大责任事故或常态化问题中不负责任、不作为的问题,同时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国内问责研究在致力于本土化探索的同时也应注意将相关问责成果与国际问责相比较,从而使之逐渐与国际接轨,而具有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特点。
自2003年问责制在国内启动伊始,便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时至今日,问责制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成果丰富的同时,也伴随着对问责制基本理论共识的达成度、规范性等问题上的学术争鸣。目前,国内学者对问责制的研究主要围绕哪些基本话题展开讨论,哪些主题又是当前问责研究的热点话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到学术界在问责研究领域内已取得的成果和不足,而且对今后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和完善都具有重要理论价值。通过对某一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发展趋势的归纳与展望,是学术界对该主题进行理论升华和总结的一种重要途径。传统对社会领域发展趋势的研究在方法上相对比较落后,学者们为了把握一个社会研究领域的整体情况,就必须查阅在该领域内几乎所有的文献资料,并且由于查阅人在文献选择与分析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最终可能造成其研究结果的不公正性。知识图谱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热点内容内在知识逻辑关系的整合,可以有效分析学科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给我们追踪和把握学术理论前沿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一个更为客观准确的分析工具。
通过本文对问责制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可以得知,近十三年来我国国内学者对问责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问责研究的热度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并形成了若干热点研究领域,成长起来一批长期关注该领域研究的有影响的核心作者。但是,相比国外对问责的研究,国内的问责研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研究队伍分散,更缺乏跨机构的合作,学术资源的整合能力不足,问责研究的门槛较低,相关作者和发文数量不少,但重复性研究较多,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形成具有高度共识和代表性的问责理论概念或观点,缺乏本土化的理论创新;二是研究视角较窄,主要集中在政治学、行政法学及公共管理学领域,相对缺少来自于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化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研究视角,问责研究存在重具体问题分析,而忽视对一般问责共性问题的学理性建构,在理论上也缺乏对问责制度顶层设计的关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力度和效度不够,符合中国国情的问责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因此,我国国内学者未来对问责的研究应该加强跨机构和跨学科的交流合作,引入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分析工具,把研究重点放在理论视野的拓展、学术观点的创新和本土化问责理论和实践体系的建构上,从而更好地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作用。
[1]韩志明.当前行政问责制研究述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2):157-162.
[2]王成兰,定明捷.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述评[J].山东社会科学,2007(6):148-150.
[3]普永贵.我国行政问责问题研究综述[J].行政论坛,2008(4):30-33.
[4]高萍.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综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6):32-34.
[5]钟裕民.行政问责制研究述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2):103-107.
[6]Chaomei Chen.CiteSpaceⅡ: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3):359-377.
[7]杨海燕.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基于CSSCI数据库2004—2014年收录文献关键词共现的计量和可视化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4):46-56.
[8]周亚越.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其意义[J].理论与改革,2004(4):41-43.
[9]张创新,赵蕾.从“新制”到“良制”:我国行政问责的制度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112-117.
[10]韩志明.当前行政问责制研究述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2):157-162.
[11]司林波,孟卫东.教育问责制在中国的建构[J].中国行政管理,2011(6):24-27.
[12]高耀丽.英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107-111.
[13]高耀丽.英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度的新进展及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0(3):85-89.
[14]高耀丽.由被动到主动: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度的发展与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4(2):95-101.
[15]高耀丽.美英高等教育问责制度比较分析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0(9):105-108.
[16]司林波,郑宏宇.教育问责制的理论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7):28-30.
[17]贾继娥,高莉,褚宏启.构建以质量为本的教育问责制度体系[J].中国教育学刊,2012(3):21-24.
[18]辛涛.我国教育问责制建立的几个关键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64-171.
[19]司林波.教育问责制发展的特点及趋势[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27-130.
[20]林闽钢.慈善组织社会问责探讨[J].东岳论丛,2006(6):29-32.
[21]管前程,郭冬岩.社会问责刍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7-121.
[22]赵淼.社会问责:基本意涵与制度构建[J].理论与改革,2009(3):24-26.
[23]骆勇.网络时代下的网络问责:一种新型民主形态的考量[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4):64-66.
[24]周亚越,韩志明.公民网络问责:行动逻辑与要素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
[25]周亚越.中国公民网络问责的现实基础追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5.
[26]周亚越.论网络问责意见领袖及其价值功能[J].社会科学战线,2014(3):165-168.
[27]周亚越,姚蕾,李雁斌.论我国网络问责中官员权利的保障[J].江汉论坛,2013(7):79-83.
[28]司林波,郑宏宇.网络问责的风险及其化解[J].党政论坛,2012(9):32-34.
[29]周亚越.网络问责的效应:有效性、有限性及偏差性[J].社会科学战线,2013(9):169-173.
[30]冯勇.网络问责的负面效应及防控路径[J].领导科学,2014(14):60-61.
[31]廖阔,李国华.网络草根问责行为的异化、根源及矫正对策[J].理论导刊,2014(12):28-30.
[32]张灵芝.论政府审计问责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3):13-15.
[33]冯增科.以问责政府为导向的国家审计制度研究[J].审计研究,2005(6):13-18.
[34]王娟.谈审计问责制[J].财会研究,2005(11):63-64.
[35]冯亢.审计问责制度的完善路径探析[J].人民论坛,2013(11):60-61.
[36]谷志军.西方问责领域的定量研究及理论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2015(4):41-48.
[37]胡洪彬.国内问责制研究的定量定性分析与评价[J].湖北社会科学,2016(2):43-50.
责任编校:万东升
The Mapping Know ledge Domain Analysis of the“Accountability System”Research in China——Based on themeasurement and visualization of the keywords cooccurrence of the papers included by 2003~2015 CNK IDatabase
SILinboa,LIXuetinga,QIAO Huayunb
(a.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b.Liren School,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 066004,China)
This paper takes 3845 research theses of“accountability”from the year of 2003 to 2015 included by CNKIdataba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theweb citation analysis software CiteSpace III is used to build the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at of the domestic scholars for the research of accountability has been showing a rising trend,some hot research fields have been formed such as the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education accountability,social accountability,network accountability,and auditaccountability,etc.and some core schola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havemerged.The research finds out that the currentaccountability research ow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fication and fragmentation behind the comprehensive prosperity and shows the following development trends.First of all,the research field of accountability is being expanded from the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 to other fields.Secondly,the research methods of accountability starts to transform from the qualitative to the quantitative.Thirdly,the research content of accountability begins to change from the macro to the micro.Finally,the localization research of accountability is gradually strengthened.Meanwhile,the research of accountability ha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as well,such as scattered research team,insufficient academic resources conformity ability,narrow academic research perspective,and lack of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for the common problems of accountability and localization theoretical innovation,etc.Future research of accountability should strengthen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across agencies and disciplines,integrate themulti-disciplinary theorymethods and analysis tools, and focus on the expansion of the vision of theory,the innovation of academic points,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accountability theory and practice system,and thus better play the function of the theory guiding practice.
accountability system;mapping knowledge domain;core author;keyword co-occurrence; CiteSpace III;bibliometric
D630.9;G20
A
1672-8580(2016)05-0001-17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2BZZ043);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5YJC810013)
司林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lbsi@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