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剑,李 莹
(1、江西省肿瘤医院急诊科,江西南昌330029;2、江西省血液中心,江西南昌330077)
血液成分分离机两种版本程序分离血液效率分析
杨 剑1,李 莹2
(1、江西省肿瘤医院急诊科,江西南昌330029;2、江西省血液中心,江西南昌330077)
目的对血液成分分离机两种版本程序分离血液进行效率分析。方法对比分析血液成分分离机使用7.4.5.21和7.4.5.25版本程序分离全血的时间。结果对于200ml、300ml及400ml血液的分离,7.4.5.25版本程序所用的时间均小于7.4. 5.21版本程序,两个版本进行比较其分离时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成分分离机使用7.4.5.25版本程序进行血液分离,其效率优于7.4.5.21版本程序,且分离的血液符合国家标准。
血液成分分离机;版本程序;分离时间;效率
近年来,使用血液成分分离机进行仪器自动化制备已成为成分血液制备的发展趋势[1-6],通过不断研究分离操作程序的优化,在保证制备的血液产品质量的同时,也需要提高分离效率。我中心使用LMB SEPAMATIC-SLⅢ血液成分分离机进行自动化血液制备,对其中7.4.5.21和7.4.5.25两种版本程序分离血液的效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数据来源本中心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期间,血液成分分离机分离明细表和统计分析表。
1.2 样本来源本中心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无偿献血者所献全血,包括400ml、300ml及200ml三种规格。
1.3 仪器与耗材全血成分分离仪LMB SEPAMATIC-SLⅢ(深圳普特公司),Q-400五联袋、T-300四联袋及200四联袋(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
1.4 血液成分分离机分离血液程序
1.4.1 分离原理将离心后分为血浆和红细胞层的全血安装在血液成分分离机上,各个血袋挂在相应的血袋挂杆上,将导管卡入相应的热合头中,在液晶显示操作屏上选择分离程序,通过挤压、热合头的开闭,以及探测器的界面探测,来实现血浆层和红细胞层的分离、营养液的添加及空气的排放,制备红细胞和血浆[7,8]。其中血浆和红细胞层的界面分离通过颜色传感器探测控制,该界面探测区域由上至下分为M1、M2、M3及M4区。
1.4.2 7.4.5.21版本(以下简称“版本1”)该程序版本在挤压分离血浆层和红细胞层时,设定红细胞界面到M4-M3的区域时,挤压速度由7g/s到1g/s变化,变化梯度为777521。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部分全血使用该仪器程序版本制备。
1.4.3 7.4.5.25版本(以下简称“版本2”)该程序版本在挤压分离血浆层和红细胞层时,设定全速挤压分层全血使红细胞界面从M4到M1区。2015年5月至2015年6月本中心采集的全血部分为该仪器程序版本制备。
1.5 统计学分析使用STATA 12.0统计学软件包,采用t检验对两种版本的血液分离时间对比分析。
2.1 采用两种版本程序制备出来的红细胞和血浆产品,依照国家标准[9],质量均合格[10]。
2.2 通过t检验,分别对两种版本程序分离200ml、 300ml及400ml的时间对比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表2及表3。
表1 两种版本程序分离200ml血液时间的对比分析
表2 两种版本程序分离300ml血液时间的对比分析
表3 两种版本程序分离400ml血液时间的对比分析
由表1~3可见,用于200ml、300ml及400ml的分离,版本2所用的时间均小于版本1,两个版本进行比较后,其分离时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使用血液成分分离机的不同版本程序对离心后分层的血液进行分离,在营养液的挤压和热合头的控制方面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其效率差异主要体现在分层全血的挤压方面。而既要保证红细胞和血浆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又要提高效率,对分层全血的挤压速度及颜色传感器对分层界面的探测至关重要。挤压速度越快,分离时间越少,但挤压速度加快,血浆红细胞混入和红细胞的破坏可能性也加大,挤压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颜色传感器的探测也很重要,仪器上的探测区域从下往上分别为M4、M3、M2和M1区,当挤压分层全血时,血浆层被从下往上挤压出分层全血袋,血浆和红细胞的分层界面也随着挤压从下往上即从M4区往M1区推进,当分层界面被探测抵达M1区时,探测器传递信号停止挤压。挤压速度越快,红细胞越容易在停止挤压前混入血浆。版本1和版本2的不同即在挤压速度上,版本1的挤压速度由快到慢呈梯度变化,而版本2的挤压速度一直设定为最快即7g/s,因此版本2的分离速度快于版本1。
两种版本程序使用时制备的红细胞和血浆产品质量经分析后均符合国家标准,但因其影响因素除了血液成分分离机的分离过程外,还有离心过程、制备时间以及人员操作等,质量指标的差异并不能完全说明是由版本程序差异所致,因此质量的具体分析未纳入本文。
综上所述,血液成分分离机使用7.4.5.25版本程序自动分离200ml、300ml及400ml血液,分离效率均优于7.4.5.21版本程序,两种版本程序制备的红细胞和血浆产品均符合国家标准。
[1]杨丽美,何博,曾四海.全自动血液分离机和传统手工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43.
[2]王飞,王良华,卢舜华,等.血液成分分离机分离全血工作效率的评估[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1):1080-1081.
[3]李建民,张雯,戚海,等.血液制备信息电子一体化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3):335-337.
[4]秦艳兰,刘景春,刘仁强,等.自动和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评价[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1):33-34.
[5]何宝红,郑拉让.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仪分离血液成分的参数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5):439-440.
[6]李莹,杨剑,黄丽红,等.仪器自动化批量分离全血不同人组的效率评估[J].江西医药,2016,51(8):854-855.
[7]姚玉峰,黄博,王建卫,等.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系统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8,19(6):667-670.
[8]王平江,周彬,刘标.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转移方法及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3):10-14.
[9]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1-19.
[10]李莹,杨剑,黄丽红,等.三种方法批量全血制备的血浆产品质量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6,34(2):260-262.
R457.1,R193.3
A
1674-1129(2016)05-0694-03
10.3969/j.issn.1674-1129.2016.05.057
2016-06-06;
2016-09-14)
江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编号:2015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