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萨布兰卡午后
对于像我这样第一次去摩洛哥的人来说,卡萨布兰卡是那种此前惟一听说过、并且执意要去看看的地方。尽管那些去过一次摩洛哥的人都说,卡萨布兰卡没什么意思,与其去卡萨布兰卡,不如去丹吉尔、菲斯、马拉喀什,或者去阿特拉斯山徒步,去撒哈拉沙漠骑骆驼。他们还进一步举出例证:那部由亨弗莱·鲍嘉和英格丽·褒曼出演的同名电影,是在好莱坞的摄影棚拍的,和现实中的卡萨布兰卡并没什么关系。但我想,这终究是一种博学的无趣,如此旅行不免反受其累。相比之下,我倒是更欣赏李·察德(Lee Child)小说里的杰克·李奇。他选择去一个地方,仅仅因为那地方的名字好听。他在无人的小站下车,在名字好听但仅有三四条街道的小镇游逛一圈,自得其乐。
卡萨布兰卡的名字相当动听,尽管在漫长的岁月里,这儿一直是海盗横行的港口。据说,由于海盗常常攻击葡萄牙商船,忍无可忍的葡萄牙人终于一举攻占了此地。他们管这里叫“卡萨布兰卡”,在葡萄牙语中,是“白色房子”的意思。
在老城区麦地那,依然有当地人居住的白色房子,其间夹杂着店铺和土黄色的清真寺。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在小摊小贩之间,大部分是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也有穿着艳丽服饰的西非女人。一个身材瘦高的塞内加尔小伙子在兜售假名牌手表。“从广州进的货,”他直言不讳。
在这里,你能看到中国小商品市场里的全套货物,堪称全球化贸易的缩影。我还遇到一个福建晋江的姑娘,来卡萨布兰卡考察拖鞋市场,打算推出自主品牌。不过,在堆积如山的干果店里,在卖袍子的铺子里,在摆着大圆面包和蝴蝶结形状甜品的柜台上,依然可以看到阿拉伯世界的繁盛。
相比菲斯和马拉喀什的麦地那,卡萨布兰卡的老城只能说小得可怜,也缺乏纵横交错的小巷。1830年,这里才不过八百多人口,自然形成不了中世纪的老城。这大概就是很多人觉得卡萨布兰卡没有“景点”的原因。但当你走出麦地那淡黄色的围墙,就会有趣地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座充满时间感和衰败感的“欧洲”城市。那些笔直宽敞的呈辐射状的大道统统被称为“boulevard”。两旁是典型的法式拱廊,充斥着换汇的店铺、私人诊所和咖啡馆。每根柱子旁都坐着擦皮鞋的小贩,花上3块钱,就能让你脚下那双被老城弄得风尘仆仆的皮鞋焕然一新。咖啡馆里的法式咖啡相当不错——卡萨布兰卡人早就习惯了法国人带来的饮料,只有在更传统的内陆地区,阿拉伯人的薄荷茶才大行其道——茶里加了过多的方糖,味道如同高露洁牙膏。
殖民时代的建筑散落在城市里,夹杂着已显破旧的公寓。卫星电视的接收器伸向天空,从大西洋刮来的海风吹拂着又高又直的橡胶树。经过一条以圣埃克苏佩里命名的大道,我才想起这位《小王子》的作者曾作为飞行员在卡萨布兰卡驻扎过。他在附近的小酒馆里消磨过大把时光,而这家小酒馆依然健在,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没有因为作家的造访变成“景点”。
变成景点的是里克咖啡馆——一个美国外交官仿造电影《卡萨布兰卡》里的同名咖啡馆而建,被出租车司机们戏称为“游客都爱去的地方”:高高的穹顶,复古的装饰,洁白的餐巾,还有打着领结的服务生。背景音乐是《时光流逝》,电影在二楼的屏幕上循环播放。菜品过于平庸,但是咖啡馆里还是坐了不少前来怀旧的游客,仰慕这里的气氛和环境。在这里,人们对卡萨布兰卡的固有印象,或多或少地重现了。窗外,哈桑二世清真寺,正在北非的午后闪闪发光。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第23期 刘子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