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滇西北实业教育初探

2016-11-15 10:03陈惠菊马银行
大理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滇西北剑川实业

陈惠菊,马银行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云南丽江 674100)

清末民初滇西北实业教育初探

陈惠菊,马银行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云南丽江674100)

清末实业教育获得蓬勃的发展,地处边疆的云南实业教育也获得充分发展。在滇西北民族地区,实业教育逐渐兴办,分别创建了初等农业学堂、中甸县乙种蚕桑业学校、剑川乙种蚕桑学校、鹤庆县立乙种蚕桑学校等。实业学校的创办,为地方培养了一批经济发展专门人才,也开启了滇西北地方职业教育的先河。

清末民初;滇西北;实业教育

[DOI]10.3969/j.issn.2096-2266.2016.05.014

清末由于国势不振,内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外有列强入侵,为了挽救垂亡,清政府不得不进行变法,推行新政。教育改革是推行新政的主打项目之一,公元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公元1904年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把教育划分为童蒙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并对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实业教育也是新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办实业教育之目的是为了国家经济发展及个人生活生计所需。各地方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创办各类实业学堂。丽江府依据地方产业结构,在丽江、鹤庆、剑川、中甸等地设置了蚕桑学校,为地方社会发展、经济转型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清末滇西北教育改革状况

清末,滇西北各地为响应清政府教育改革要求,陆续创办了具有近代性质的各类地方学校,如中学堂、高等小学堂、初等小学堂、蒙养院、初级师范学堂等,可谓是层次较为齐全,涉及从学前教育到中学教育的各个方面。有些学校由原有的书院、义学等改建而成,也有些学校为新创之校。尽管新式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旧式教育并未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全部取缔,而是任其在偏远地区继续发挥教育作用。新式教育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或地方政治中心地,如丽江府所在地,剑川、鹤庆州县所在地等。在此背景下,地方实业教育也蓬勃发展,丽江府、鹤庆县、剑川县、中甸县先后开办乙种蚕桑学校,为地方桑蚕养殖、桑树栽培、蚕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二、清末民初滇西北各地实业教育兴起

(一)实业学校的创办

滇西北各职业学校创办首推丽江府初等农业学堂。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丽江府在旧时“考棚”内开办初等农业学堂(蚕桑科),招收初等小学堂毕业生,学制三年。第一班招生32名,毕业后续招第二班,校址迁至原府中学堂。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由丽江实业所开办蚕桑传习所,附设于初等农业学堂后院。宣统三年,初等农业学堂迁府中学堂校址,于旧“考棚”内续办蚕桑传习所。学员由丽江府所属五州县(丽江、鹤庆、剑川、维西、中甸)调送,对入学条件要求不高,惟求文理粗通。学制六个月,属短期职业培训类型,前后共创办三期〔1〕。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学校改称“丽江府五属初等农业学校(蚕桑科)”。民国二年学校又改名为“丽江六县乙种蚕业学校”。此后由于办学经费无着落,学校至公元1917年停办〔2〕。该校从开办到停办共毕业学生3班,有80余人。此外,在春夏养蚕期内附设修业六个月的别生科,学员来自丽江、剑川、鹤庆、维西、中甸、兰坪六县,名额由学校统一分配,就学员来源状况来看,鹤庆、丽江、剑川居多,中甸、维西、兰坪较少。学校共办过两期,其课程设置为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等。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秋季,中甸同知冯舜生提给官款,在江边境开设了中甸县乙种蚕桑业学校,校长由吴绍伯担任,招收初小毕业生及私塾生25人入学,经费由官款下开支。开设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实习课等〔3〕。至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由于养蚕所需要的新品种桑苗未广泛种植,喂养桑蚕所需的桑叶全靠采集野桑,蚕业难以发展,迫不得已,只好将原有的蚕种分发给学生及当地民众,以作推广,中甸县乙种蚕桑业学校就此终结,学校改为高等小学〔4〕。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鹤庆依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创立乙种蚕桑学校,校址在县城内西门后街(资料来源于杨友基1989年《鹤庆县教育志》)。民国元年二月开始招生,招蚕业科生一班,学生37名;至民国二年,又招蚕业科生一班,学生33名。于是分为甲乙两班,准预定三年毕业,招生对象为初小毕业生。该校校长由阮大有担任,同时兼任主任一职;分科教员由张延鉴担任,同时兼任管理一职;另有教员并杂役共3人。蚕桑学校开设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习课程等。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剑川县根据本县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开办乙种蚕桑学校,招收二年制一班学生。由本县实业员张育安兼所长、省林业实习团副团长彭启瑞(剑川金华南门人)兼经管员、杜家琨(剑川金华东门人)为教员。至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由于丽江六属(丽江、鹤庆、剑川、中甸、维西、兰坪)联合中学开办,在经费尚有余裕的情况下,丽江又创办了一所乙种蚕桑学校。从此,剑川县凡报考蚕桑实业的学生,旋即转赴丽江就读,剑川乙种蚕桑学校遂告停办。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因剑湖边公私地种植桑树17 000余株,且已高大成林,从无虫害。而全县养蚕户数达百余家,每年度产茧3 400余斤,可制丝330斤,蚕丝每斤价格四元五六角,并且蚕丝在大理、鹤庆各县颇受欢迎。由于利润可观,桑蚕实业在剑川尚有发展前途,为扩大养蚕制丝范围,提高技术质量,剑川县劝学所、劝工所在县城蚕桑实验场(县城东北角)开办女子蚕桑实习所,学制一年,每年招收一班,学生30人,由省甲种农业学校毕业生张延法(金华旧寨人)任教员。课程设置为基础课、专业课、实习课等。

(二)桑蚕学校课程设置

滇西北各地实业教育依据专业性质、专业需求、生源状况、实验场建设,影响了各学校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习课程的设置。尽管各学校课程设置有所差异,但总体变化不大。见表1。

三、清末民初滇西北实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一)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创办相适应的实业学校

滇西北各县在蚕桑等产业经济上有共同的发展模式,也是深受当时整个云南的实业教育发展的影响。云南的实业教育一方面受当时中央政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依据自身特点,合理调整实业教育的规模和类别。在光绪三十三年的《本司叶分条筹拟滇省各学堂改良办法详文并督宪批》一文中,对云南学堂、教员、学业期限、课程科目、考试考核、学生生源、师范教育、师范传习所等作详细的规定和要求,而其中对云南实业教育也单独进行相关规定和要求〔5〕。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地形及多样的气候特点,在当时缺少教员的情况下,农业学堂设置与内地有很大的差别,“原办之蚕桑学堂议办之森林学堂裁撤之体操学堂,现已将三堂合并为一,改为中等农业学堂,并附设农业教员传习所。”在此背景影响下,丽江创办了农业初等学堂。但按照《奏定学堂章程》中对中等农业学堂的规定,农业学堂种类应分为五科,分别是农业、蚕桑、林业、兽医、水产,由于云南缺少兽医、水产教员,只开设农业、林业、蚕桑三科。而丽江各地依据当时的产业发展形势及经济结构,在实业教育中优先发展蚕桑教育,先后创办蚕桑校6所。

表1  学校及课程设置统计情况

(二)实业教育的实用性与区域经济相结合

丝绸是滇西北的特产之一,清代滇西北地区是重要的丝绸原料生产基地。在传统社会里由于物轻价昂,便于运输,成为贵族消费的奢侈品之一。清代滇西北地区生丝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鹤庆、剑川等地。因气候适宜,降雨充沛,雨热适期,为大面积种植桑树提供了环境基础,为养蚕提供了原料。光绪《鹤庆州志》《剑川州志》《鹤庆县志》《剑川县志》等都有种桑养蚕的详细记载,从一个层面反映出滇西北地区桑蚕业十分发达。至清末,因受市场丝绸价格波动,生丝出现了价格上扬,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生丝生产,这也为鹤庆、剑川等地养蚕业蓬勃发展提供了经济背景。丽江、中甸等沿江热带地区也有桑树种植,为桑蚕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背景下,为了传播养蚕技术,提高生丝产量、预防桑蚕病害等,在滇西北各地陆续创办蚕桑学校,培养桑蚕养护的专门人才,在当时来说这种教育模式与滇西北产业发展相适应。

(三)清末民初滇西北实业教育的启示

1.走产学结合的路子

清末民初滇西北各地依据本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特点,发展栽桑—养蚕—丝绸加工业的路子,依据产业结构布局的这一特点,创办适应的桑蚕学校,培养技术人才,引进先进的理念,促进桑蚕业发展,做到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也为地方提高民众教育质量和提高人民收入创造了条件。

2.课程设置合理

清末民初滇西北的实业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基础课、专业课、实习课等。从表1统计来看,尽管课程设置有极强的时代背景,但对今天的职业教育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以丽江初等农业学堂为例,基础课程开设为修身、国文、数学、博物、理化大意、体操实习、地理、历史、经济、图画等课程,囊括了当时社会所需要的人文社科、数学理工等基础知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了基础;而专业课开设为养蚕学、蚕体生理解剖、蚕体病理学、制丝法、桑树栽培法、土壤肥料学、气象学及蚕业法规等课程,包含桑蚕种养殖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及行业法规,突出专业性;实习课则有专门的实验场地,供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鹤庆县创立乙种蚕桑学校的实习课程则更为全面、详实:共开设有蚕具制作、蚕食蚕具消毒、养蚕法、蚕蛹实验、杀蛹干茧制丝、创种及验种、茧及生丝、化学分析、桑树栽培、细菌实验、蚕种解剖学实习,与所开设的专业课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特点。

四、结语

经过社会各个阶层之士的大力支持,清末民初的滇西北实业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创建6所校区,培养了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数百人。可以说,清末民初的实业教育开启了滇西北职业教育的先河,为后期各地开展职业教育奠定了基础。尽管因各种原因实业教育曾出现过中断和停止,但在解放后及20世纪80年代,因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滇西北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某种程度上是实业教育的延续。然而清末民初的实业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各州县所创办的学校均为蚕桑学校,而无其他专业与类型,难以培养适合经济发展多样性的人才,以满足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这也成为清末民初滇西北实业教育存在不足所在。

〔1〕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教育委员会.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教育志〔M〕.丽江:云南丽江印刷有限责任公司,2001:155.

〔2〕剑川县教育局.剑川县教育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195.

〔3〕云南省中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甸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864-865.

〔4〕迪庆藏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迪庆藏族自治州教育志〔M〕.昆明:昆明市教育印刷厂,1998:28.

〔5〕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清末官报汇编:第62册〔M〕.云南教育官报,第一期,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二十日,2006:30743.

Analysis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of Northwest Yunn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Chen Huiju,MaYinghang
(Department of Science of Education,LijiangTeachers College,Lijiang,Yunnan 674100,China)

With the flourishing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the industrial education in frontier area of Yunnan also got the development as well.Industrial education w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in northwest of Yunnan inhabited by ethnic groups,for example,Elementary Agricultural School and B Type Silkworm Industry School of Zhongdian,Jianchuan,Heqing County. Thus the industrial education offered a batch of professionals to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it was also the beginning of the loc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northwest of Yunnan.

late Qing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northwest of Yunnan;industrial education

G719.29

A

2096-2266(2016)05-0067-04

(责任编辑杨朝霞)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2014Y518);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科研团队建设项目(丽师政发〔2014〕71号)

2016-02-01

2016-03-15

陈惠菊,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民族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滇西北剑川实业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千年繁华后的平淡剑川弥井村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滇西北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体育课程改革关联性研究
剑川娃
心无旁骛做实业 扶贫助困为人民
旅游精准扶贫实施策略和绩效评价
剑川花椒的主要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异质型村庄共同体何以维系——一个滇西北民族村寨的互惠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