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源”开闸,“玻璃门”消融

2016-11-15 07:22李月清
中国石油企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油源炼油成品油

“油源”开闸,“玻璃门”消融

“三权”放开,使制约地炼发展的原料和成品油出口问题迎刃而解。

石油行业是我国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政府一贯强调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国资要百分之百控股。即便处于油气产业链下游的炼化板块,属于充分竞争性行业,没有资质和准入门槛,任何资金雄厚的民营企业似乎都可以涉足。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这个看似开放的市场,“油源”却是一道“玻璃门”,将民资挡在门外。即便在油气产业链终端市场,掌握了上游成品油来源的国企同样处于主导地位,甚至不需要建大量的加油站,也可以“控制”市场。不难看出,在我国石油产业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有国资把守,社会和民营资本难以染指。

然而,一切都在瞬间发生了改变。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国企改革做出顶层设计之后,我国油气领域改革进入快车道。多个重磅改革政策相继出台,其中“三权”放开尤为引人注目。2015年5月,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成为首家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的民营地炼企业,每年可以使用进口原油750万吨。扼制民营石油“咽喉”的油源问题就此破题。

作为目前全国唯一具有千万吨炼油能力的民营炼油企业,山东东明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李湘平颇有感触地说,多年来,制约地炼发展最大瓶颈是原料。由于国家政策限制,地炼没有原油进口及使用资质,只有很少一点原油配额,如山东地炼企业2013年的国内原油资源计划仅有122.2万吨,而当年山东地炼的产能已超过1亿吨。地炼只能从韩国、俄罗斯、中东等地进口燃料油进行深加工,燃料油原料一度高达80%。而燃料油黏度高、密度大、出油率低,并且硫含量、残炭值、金属含量高,汽煤柴油收率只有50%,不仅成本高,而且生产的油品质量也差。“三权”的放开,使制约地炼发展的原料和成品油出口问题迎刃而解,这对地炼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称:“‘十三五’时期,国家在电力、油气等领域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电力、石油等竞争性环节将真正放开。”

“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表示,从行业准入角度看,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在监管到位的情况下,都可以适度让民企来参与。对于其他一些垄断性行业来说也是如此,特别是自然垄断行业,随着技术进步、垄断行业改革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某些原来的自然垄断业务或环节已经不再具有自然垄断属性。这时就完全可以放开这些业务或环节,让民营经济充分参与进来。事实上,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据测算,地炼开工率若提至6成

成品油产量可能提高2成

新增年产量1000万吨。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所高级工程师金云表示,“三权”放开将在量价两方面深度影响成品油市场。最为直观的是,国内总资源量会增长,特别是地炼的资源占比会更多。据测算,地炼开工率若提至6成,成品油产量可能提高2成,新增年产量1000万吨。目前所有符合进口原油使用权条件的地炼达20多家,去年至今已有14家地炼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市场担心,进口主体从原来的5家迅速增加到20多家,可能导致多头对外,损害整体利益。因此,要鼓励获得原油资质的地炼和国企合作,建立进口协调机制,避免多头对外。

毋庸置疑,地炼的优质资源也有利于整个炼油行业的优化和升级。例如会促进两极分化,产生强者愈强、弱者恒弱的现象,有助于落后产能的淘汰。以前通过行政命令进行关停并转,效果并不明显,但通过市场之手,更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加之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安全环保的严格监管,地炼需要加大对环保的投入,一些小地炼可能生存堪忧。

在油价低位徘徊、政策“开闸放水”、炼油利润上升的今天,一向对市场反应灵敏的地炼是仍然按预先的规划走,还是转型升级,走内涵发展之路仍有待观察。但短期内产能大幅增长难以避免,国内炼油产能过剩还将加剧。目前地炼普遍认为国内炼油产能过剩不是问题,产能过剩本身是个相对概念,一方面是产能,另一方面是需求。需求增长若无法期待,产能才成为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稳步推进,汽车保有量持续较快增长,由此将拉动石油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即便存在产能过剩也会被消化掉。况且,地炼和国有炼厂相比具有成本优势,没有感到产品销售的压力。

种种迹象表明,“三权”放开将激活蛰伏已久的民营石油投资这“一池春水”。

猜你喜欢
油源炼油成品油
不同油源沥青的老化性能聚类分析与对比
下生上储式与上生下储式油源断裂油气输导差异性
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
成品油管道运行优化的研究进展
风洞油源控制系统的设计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从小到大,由大走强—40载炼油节节高
塔中隆起奥陶系储层与油源断裂复合控藏模式
石油成品油销售业务发展的一些思考
“剩”况空前 炼油之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