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信任对矿工自主安全行为意愿的影响分析

2016-11-15 05:09章大林
中国矿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矿工煤矿安全意愿

祁 慧,章大林,张 静,陈 红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制度信任对矿工自主安全行为意愿的影响分析

祁慧,章大林,张静,陈红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信任的内涵与结构。矿工的安全管理制度信任是矿工基于对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观认知而产生的积极心理预期,包括制度设计信任、制度执行信任和制度遵从信任三个维度。矿工的制度信任能够促进其形成利益相容、刚性约束、责任交换的认知机制。对306名矿工的调查发现制度设计信任、制度执行信任和制度遵从信任均对其自主安全行为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相关的管理对策,以期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制度信任;自主安全行为意愿

制度是博弈的规则,是人类设计制约行为的约束条件[1]。在组织情境中,制度是管理者意志的体现[2],是组织与员工交互的重要载体。制度有效的实质不仅体现在制度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还体现在制度与制度相关人的行为在特定环境下的契合关系[3]。理性行为理论(TRA)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其采取的行为意愿所决定的,行为是行为意愿的外部表现,因此矿工的自主安全行为意愿能够预测其自主安全行为。制度信任是依据信任理论发展而来,信任是一种心理状态或心理预期[4-5],也可以是一种行为选择[6]。人际间的信任以情感为纽带,情感的强弱会影响信任的强弱程度,而信任的强弱则会直接影响彼此间合作行为的发生与否。只有个体与个体间呈现出高信任状况,才会有效推动双方合作行为的发生[7]。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差异化思维的日益渗入,信任已经从人际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8]。制度信任是基于法律、政治等制度环境建立的不依赖于人际关系上的信任,是个体行为意愿或行为选择的重要影响机制[9]。现有研究表明,制度信任对个体的行为意愿有显著地预测作用,如何可等(2015)[10]研究制度信任与农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关系,发现制度信任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合作机制和约束机制,使农民掌握更丰富的信息,从而对农民的环境治理参与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杨哲和王茂福(2016)[11]研究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信任对其参与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得出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信任正向影响他们参加“新农保”的意愿。综上分析,制度信任对行为意愿具有预测作用,本文拟对矿工的制度信任进行探讨,辨明制度信任促进自主安全行为意愿的内在机制,并提出安全管理对策建议。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制度信任

制度信任的研究始于西方,Rousseau等(1998)[12]指出制度信任是心理预期,是对信任对象正面积极评价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是对信任对象的“善意感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学者李丹婷(2006)[13]指出,制度信任的内涵是制度作为人们相互交往过程中的一种行动机制,也就是嵌入社会结构和制度之中的一种功能化的社会机制,使人们之间能产生合理的相互预期与认同。王茂福(2011)[14]认为制度信任是制度相关人对某种制度的主观感知,其不仅仅是客观的体现,更是一种主观行为建构。学者吴俣丹(2015)[15]则指出制度信任由信任主体、信任对象以及信任载体共同构成。信任主体是赋予信任的一方,即制度作用对象;而信任对象是被信任的一方,即制度制定者;由于人类无法脱离自身去信任某个抽象存在的制度,所以制度信任产生的过程需要通过载体,即“制度的执行者”实现转换。

综上研究,本文认为矿工的安全管理制度信任是矿工基于对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观认知进而产生的积极心理预期。由于矿工的认知水平有限,导致矿工认知的低“复杂性”和高“聚焦性”,矿工对制度的认知主要依赖同事与管理者的行为,以及制度的文化背景。根据制度相关人主体及制度认知评价的不同,将制度信任分为制度设计信任、制度执行信任和制度遵从信任。制度设计信任是指:制度作用对象相信制度的设计是遵循科学、适用、导向积极目标且关注利益相容的基本原则的;制度执行信任是指:制度作用对象相信制度的执行是刚性的,且执行信息是公开的,即执行者将严格、规范、公正、公平地执行相关制度;制度遵从信任是指:制度作用对象相信其他人在制度约束下有相同的收益机制,都会选择制度遵从行为。

1.2自主安全行为意愿

根据陈红(2008)[3]提出的自主安全行为概念,自主安全行为是矿工在复杂的煤矿作业环境中始终能做出个体自主意识主导下的安全行为选择,并不是指永远不发生不安全行为,而是指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处于可控状态。对于矿工而言,自主安全行为要求矿工在复杂的自然性生产作业条件或衍生性生产作业条件下,了解行为可能导致的行为结果,持续地选择正向促进的行为,及不发生故意性的不安全行为并能持续保持这种状态。行为是行为意愿的外部表现,行为意愿能够有效预测行为,然而行为的测量具有主观性,难以测量,因而本研究针对矿工的自主安全行为意愿进行测量。

1.3制度信任与自主安全行为意愿

信任是双方建立积极关系进行积极互动的基础[16]。煤矿安全制度信任能够促进矿工形成利益相容、刚性约束、责任交换的认知机制,进而提升其自主安全行为意愿,如图1所示。

图1 制度信任对自主安全行为意愿作用机理

首先,制度信任通过建立利益相容机制影响矿工的自主安全行为意愿。利益相容是个体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选择恰好与企业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17]。矿工对安全管理制度的信任使矿工感知到制度本身是科学、适用、导向积极目标的,且制度的设计关注企业与矿工的共同利益。当矿工获得了或预期将要获得其希望获得的收益,即个体收益与组织收益相容,个体会淡化安全行为可能付出的成本,从而形成自主安全行为意愿[3]。

其次,制度信任通过建立刚性约束机制影响矿工的自主安全行为意愿。一方面,制度信任有助于矿工明晰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理解制度规范与内容,这些制度规范对个体行为选择具有约束作用,从而产生自主安全行为意愿。曹庆仁(2011)[18]等研究表明,安全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沟通会影响员工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能够抑制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制度执行越规范、信息越公开,个体逾越制度的心智成本就越高[19],自主安全行为意愿越强烈。

最后,制度信任通过建立责任交换机制影响矿工的自主安全行为意愿。信任是交换的基础,能够促进合作的达成[20]。矿工通过感知周边人的行为选择对组织责任的承担进行认知,在此基础上形成组织责任预期,员工通过预期组织承担责任的情况继而选择是否履行员工责任[21]。当矿工对安全管理制度信任时,表现出较高的组织责任预期,个体会形成较为稳定的高员工责任履行意愿,由此达成“高组织责任-高员工责任”的心理契约状态,提高矿工的自主安全行为意愿。正如Mearns(2008)[22]的研究结论,组织与员工的关系是相互的,当员工感受到组织对其安全的重视后,他会以积极的态度、行为等反馈于组织。

2 研究方法

2.1研究样本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皖北煤电集团下的煤矿企业,主要调查对象是一线煤矿工人,调研方法主要是现场集中填写问卷,一旦被调研对象对问卷有疑问,调研人员可进一步与被调查对象进行沟通解释,并进一步对问卷修改,以确保调研数据的有效性。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06份,有效回收率为76.5%。调查样本均为男性矿工,其中井下一线作业人员180人,占58.82%,井下辅助作业人员104人,占33.99%,地面工作人员22人,占7.19%,矿工的工种主要集中于井下作业人员。关于年龄的分布结构,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21岁,平均年龄35岁左右,其中30岁以下111人,占36.27%,30~40之间105人,占34.31%,40~50之间85人,占27.78%,50岁以上5人,占1.64%。关于学历的分布状况,初中及以下163人,占53.27%,高中或中专90人,占29.41%,大专30人,占9.80%,本科及以上23人,占7.52%。由此可见,矿工的学历主要集中于高中或中专及以下,学历情况普遍偏低。

2.2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量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矿工的基本信息进行了测量,包括性别、年龄、工种和学历;第二部分是制度信任和自主安全行为意愿的测量量表。制度信任的测量量表为研究者自制,在前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信任的内涵及结构维度,包括制度设计信任、制度执行信任和制度遵从信任三个维度。针对每一维度进行量表题项设计,每一题项均与本领域的专家反复讨论与修改,确保问卷题项的简洁性和准确性。自主安全行为意愿采用的是由陈红(2008)[3]编制的成熟量表,共包括6个题项。

在样本数据收集后,对问卷测量量表进行质量检验。首先,采用SPSS19.0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巴特利球形检验,KMO值为0.924,表明该问卷适合做因子分析,进而对其进行主成分提取,采用方差最大旋转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碎石图显示正好提取3个主成分,且每一题项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45,累计方差解释量达到52.94%。其次,采用Lisrel8.7软件对提取的因子结构进行验证。模型的拟合结果参数中Chi-Square为550.34,自由度df为183,χ2/df为3.007,RMSEA为0.053,NFI为0.89,CFI为0.96,GFI为0.98,AGFI为0.96,各项参数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由此可见模型的拟合较好[23]。最后,对测量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制度信任、自主安全行为意愿的alpha 系数分别为0.919、0.747,其信度系数均大于0.7,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3 模型检验与结果讨论

采用Lisrel软件对制度信任(制度设计信任、制度执行信任、制度遵从信任)与矿工自主安全行为意愿的影响关系进行探讨,经多次拟合选择最优的拟合模型,见图2。

T>1.96,P<0.05,用*表示;T >2.58,P<0.01,用**表示;T >3.29,P<0.001,用***表示。图2 模型检验及路径系数

由图3可知,制度设计信任(β=0.46,p<0.001)、制度执行信任(β=0.25,p<0.01)和制度遵从信任(β=0.37,p<0.001)对矿工的自主安全行为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信任水平越高,自主安全行为意愿越强,员工就越偏向于自主安全行为选择。由此,煤矿企业可通过增强矿工的制度设计信任、制度执行信任以及制度遵从信任来增强其自主安全行为意愿,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首先,制定科学、适用、导向积极目标的安全管理制度。煤矿安全管理规定和行为规范的不科学、不明确或者存在错误会影响矿工或管理者的不安全行为选择[24]。因此,科学、适用且导向积极目标的安全管理制度是规范矿工行为的关键,也是提高制度信任水平的前提。总体而言,煤矿企业在制度设计时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准则,在关注煤矿企业经营目标实现之外,同时也要充分关注矿工的价值及其利益维护,优化物质条件,提高精神关怀。一方面为矿工提供良好的生活基础设施,解决矿工在生活上的困难;另一方面在安全管理中尊重矿工、信任矿工,摒弃“煤矿工人素质低下”的认知理念,更要禁止在工作中对工人的辱骂。

其次,提高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的规范性,严格遵守制度规范。管理者的执法规范性能直接约束矿工的行为,是制度有效的重要条件。对此,煤矿企业管理者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来进行管理工作。此外,执法还要公平、公正,保证信息公开透明,对于矿工的罚没资金和安全奖励要公开化,确保制度执行的公正性。

最后,提高矿工的集体安全认知水平。煤矿安全是公共性产出,具有完全主体贡献特性[21]。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目标是安全产出,煤矿安全绝不仅仅是单方的事,而是参与各方行为共同努力的结果。安全是系统中所有行为主体一致稳定的安全行为选择,具有完全主体贡献特性,即安全是煤矿生产系统众多产出主体共同承担的一项不可分割的产出任务,是一种依赖于“全部主体安全行为选择结果”的公共性产出。因此,煤矿企业需通过安全培训、安全信息宣传等渠道提高矿工的集体认知水平,使矿工熟知并正确理解自己的安全管理职责和行为规范,熟知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了解自己的行为选择可能导致的结果状态,从而控制自己安全行为选择。

[1]North D C.Istitution,Institution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London,1968:7.

[2]齐善鸿,程江,焦彦.道本管理“四主体论”:对管理主体与方式的系统反思——管理从控制到服务的转变[J].管理学报,2011,8(9):1298-1305.

[3]陈红,祁慧.积极安全管理视域下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4]Deutsch M.Trust and Suspicion[J].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958,2(4):265-279.

[5]Worchel P.Trust and Distrust,in Austin & Worchel(eds),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M].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79.

[6]Messick D M and Kramer R M.Trust as a Form of Shallow Morality,in K.S.Cook(ed.),Trust in Society[M].New York:Russel Sage Foundation,2001.

[7]Luhmann N.Trust and Power[M].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79.

[8]杨哲,王茂福.农民“新农保”参与意愿:基于制度信任分析范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1):146-151.

[9]张苙芸,谭康荣.制度信任的趋势与结构:“多重等级评量”的分析策略[J].台湾社会学刊,2005,35:75-126。

[10]何可,张俊飚,张露,等.人际信任、制度信任与农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为例[J].管理世界,2015(5):75-88.

[11]杨哲,王茂福.农民“新农保”参与意愿:基于制度信任分析范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1):146-151.

[12]Rousseau D M,Sitkin S,Burt R S,et al.Not so different after all:A cross-discipline view of trus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3):393-404.

[13]李丹婷.论制度信任及政府在其中的作用[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8):33-36.

[14]王茂福.新经济社会学的价格理论论析[J].社会学研究,2011,(5):225-242.

[15]吴俣丹.论制度信任的类型及发生机制[J].教育评论,2015(12):50-53.

[16]Cook K S.Networks,Norms and Trust: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ocial Capital[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5,68(1):4-14.

[17]肖兴志,王钠.转型期中国煤矿安全规制机制研究——基于激励相容的视角[J].产业经济评论,2007,6(1):1-19.

[18]曹庆仁,李凯,李静林.管理者行为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11(6):69-78.

[19]陈红,刘静,龙如银.基于行为安全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5):813-816.

[20]Blau P M.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M].New York:Wiley,1964.

[21]陈红.煤炭企业重大事故防控的“行为栅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2]Mearns K,Reader T.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safety outcomes:An uninvestigated relationship?[J].Safety Science,2008,46(3):388-397.

[23]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4]曹庆仁,李爽,宋雪峰.煤矿员工的“知—能—行”不安全行为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2):19-25.

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trust on coal miners’ safety behavior intention

QI Hui,ZHANG Da-lin,ZHANG Jing,CHEN Hong

(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institutional trust in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oretical analysis.The coal miners’ institutional trust is the positive expectations relied on the subjective percep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Trust of institution design,trust of institution implementation and trust of institution compliance was distinguished as three dimensions of institutional trust.The institutional trust of coal miners promoted the cognitive mechanisms which contains benefits integration,rigid constraint and responsibility exchange.The investigation of 306 miners found that the trust of institution design,trust of institution implementation and trust of institution compliance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hoice of safety behavior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the measures raised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institutional trust;safety behavior intention

2016-0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煤矿职业源性心理损害产生机理与管理”资助(编号:713032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矿安全心理生态的交互结构、演化机理与引导政策研究”资助(编号:714732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不安全行为防控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资助(编号:71173217)

章大林(1991-),男,江苏建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安全管理与安全心理学方面。 E-mail:1426187253@qq.com。

祁慧(1983-),女,江苏建湖人,博士,2010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安全管理与安全心理学。 E-mail:msqihui@126.com。

C936

A

1004-4051(2016)10-014-04

猜你喜欢
矿工煤矿安全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金牌挖矿工
矿工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煤矿安全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老矿工的家国情怀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