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勇,,张德志,曹立亭,熊仲良,吴柏青,左福元
(1.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医系,重庆 荣昌 402460;2.重庆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重庆 渝北 401120;3.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科系,重庆 荣昌 402460)
重庆三峡库区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的调查
李前勇1,,张德志1,曹立亭1,熊仲良2,吴柏青1,左福元3
(1.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医系,重庆 荣昌 402460;2.重庆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重庆 渝北 401120;3.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科系,重庆 荣昌 402460)
采用牛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结合γ-干扰素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结试验及ELISA法分别对重庆三峡库区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该区域肉牛结核病阳性检出率为1.2%,布鲁菌病阳性检出率为1.04%。其中,库区东北部区县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阳性检出率均为最高,分别为1.83%、1.14%;3种肉牛养殖规模条件下,个体散养农户牛群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阳性检出率均为最高,分别为2.21%、2.94%;所调查的3个年龄段牛群中,19月龄以上牛群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91%、4.85%。
重庆三峡库区;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
牛结核病和布鲁菌病是由牛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布鲁菌属细菌(Genus Brucella)所引起的两种重要人畜共患传染病,流行较广,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对养牛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均构成了严重威胁,是世界卫生组织(OIE)列为强制通报的疾病,我国列为B类动物疫病[1-3]。牛结核病、布鲁菌病在我国养牛业生产中较易发生,每年都有相关报道,但多偏向于奶牛,而对于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的报道却很少。我国是世界第4大养牛国,牛肉年产量达679.5万吨,近年来肉牛养殖发展势头较好[1];重庆三峡库区位于我国西南肉牛主要产区,可利用草资源丰富,2001年市政府实施了草食牲畜百万工程项目,促进了该市肉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据报道,2010年重庆市肉牛存栏量已达140余万头[2],但尚未见我市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的调查报道。为此,我们于2012-2013年对重庆三峡库区肉牛结核、布鲁菌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为该区域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制定科学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
1.1调查牛只以重庆三峡库区巫山、奉节、云阳、开县、万州、梁平、忠县、石柱、垫江、丰都、长寿、涪陵、渝北、巴南、江津等15区县肉牛为调查对象,按规模化牛场(存栏牛>500头)、肉牛养殖专业户及个体散养农户3种养殖方式,丰都、云阳、石柱3个肉牛养殖优势区县各选择规模场2个、养殖专业户5个、散养农户5个,其余区县各选择养殖专业户5个、散养农户5个,按抽样比例5%确定调查牛只,共得1 249头牛只作为调查试验对象。
1.2试验试剂牛提纯结核菌素(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批号:201007);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检测试剂盒(瑞士进口分装,北京测迪科技有限公司);牛布鲁菌病阳性、阴性血清(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批号:201104);虎红平板凝集诊断抗原、试管凝集诊断抗原(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批号:201110);牛布鲁菌病ELISA检测试剂盒(美国IDEXX公司产品,P04130-2)。
1.3试验方法
1.3.1结核病的检测按照《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GB/T18645-2002)》,采用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对参试肉牛进行检测,依据国标规定进行阳性判断。对阳性病牛再用γ-干扰素试验[3]进行复检。
1.3.2布鲁菌病的检测依据《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 18646-2002)》,对参试肉牛先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再用试管凝结试验对初筛阳性样本进行复检;对凝集试验呈现阳性、可疑样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4]进行最终检测。
2.1重庆三峡库区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检出情况1 249头参试肉牛结核病分别采用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PPD皮内注射试验)、γ-干扰素试验的检出情况,见表1。PPD皮内注射试验与γ-干扰素试验检出牛只的阳性符合率为78.95%。
表1 重庆三峡库区肉牛结核病调查结果
参试肉牛布鲁菌病分别采用血清虎红平板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检出情况,见表2。比较3种检测方法,试管凝集试验与虎红平板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为81.2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与试管凝集试验法的阳性符合率为100%。
2.2不同饲养规模下,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阳性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饲养规模下,重庆三峡库区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阳性检出率表现为散养农户牛群>专业养殖户牛群>规模化养殖场,见表3。
表2 重庆三峡库区肉牛布鲁菌病调查结果
表3 重庆三峡库区三种饲养规模下牛结核病、布鲁菌病调查结果
2.3不同年龄肉牛群结核病、布鲁菌病阳性情况结果表明,重庆三峡库区19月龄以上牛群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阳性检出率均为最高,6月龄以下犊牛群所检两种病的阳性率最低,其中布鲁菌病阳性率为0。见表4。
表4 重庆三峡库区不同年龄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调查结果
2.4不同地理区域牛群结核病、布鲁菌病阳性情况对重庆三峡库区东北部(包括巫山、奉节、云阳、开县、万州、梁平)、库区中部(垫江、忠县、石柱、丰都、涪陵)及库区西南部(有江津、渝北、巴南、长寿)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库区东北部区县肉牛群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阳性率为最高,库区西南部肉牛结核病未检出,但该区域布鲁菌病阳性却高于库区中部。见表5。
表5 重庆三峡库区不同区域牛群结核病、布鲁菌病调查结果
据记载,牛结核病于1955年在我国牛群中的检出率高达36.4%[5],1952-1982年间,我国牛羊布鲁菌病的血清阳性率高约41.27%[6]。以后,我国兽医科技人员对上述两种疾病均有较多报道。重庆三峡库区是我国牛业生产的主要区域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在市政府实施“草食牲畜百万工程”项目的带动下,库区肉牛养殖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截止目前,该区域年存栏肉牛已达到180万头,但尚未见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流行病学的报道。本试验对重庆三峡库区15区县肉牛群进行了牛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结核病的阳性检测率为1.2%,布鲁菌病的阳性检出率为1.04%。本调查结果比新疆[7]、青海湟中地区[8]、陕西[9]等我国养牛业优势省区奶牛结核病感染率的报道略高,但却显著低于郭开彬[5]对四川某县奶牛场结核病的阳性检出率(25.57%)、程振涛等[10]对贵州省某种牛场牛结核病感染率(9.32%)和布鲁菌病感染率(2.48%)的报道。我国《动物布鲁菌病控制技术规范》(NY/T907-2004)及《牛结核菌病防治技术规范》(2009)规定,牛鲁杆菌病省级控制标准为牛群布鲁菌病的阳性率应低于1.0%(试管凝结法);牛结核病省级控制、净化标准为牛群的阳性率应低于0.05%(PPD法),由此说明,重庆三峡库区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防控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或净化标准。
我国动物结核菌病诊断技术(GB/T 18645-2002)规定,牛结核病的检测应使用牛结核分支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进行。然而,采用牛结核分支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检查牛结核病存在检出假阳性[12],γ-干扰素试验法是一种新型的牛结核病诊断方法,已被OIE认定为惟一的辅助诊断试验,该法检测牛结核病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11]。本试验过程中,采用了γ-干扰素试验法对PPD法检出阳性牛进行再次检测,共剔除假阳性牛4头,PPD皮内注射试验与γ-干扰素试验检出牛只的阳性符合率为78.95%。这一结果与陈祥等[3]的报道基本一致。动物布鲁菌病诊断技术(GB/T 18646-2002)规定,牛布鲁菌病应使用虎红平板凝集结合试管凝集试验进行检测;但是,目前研究认为,这种方法存在特异性、敏感性不高的缺点[12],牛布鲁菌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法是OIE2002年列为用于牛布鲁菌病检测的一种新方法,该法具有快速、方便、特异、敏感等特点[4],并有逐渐代替传统经典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的趋势。本研究在试验过程中,对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出的阳性牛血清样本,采用美国IDEXX公司出品的牛布鲁菌病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了再次检测,结果该法与试管凝集试验检查的阳性符合率为100%,这一结果与宫晓炜等[4]的报道一致。
对重庆三峡库区不同饲养规模、不同年龄、不同区域肉牛群牛结核病、布鲁菌病的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库区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阳性检出率均表现为散养农户牛群>专业养殖户牛群>规模化养殖场;19月龄以上牛群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阳性检出率均为最高,6月龄以下犊牛群所检两种病的阳性率最低;库区东北部区县肉牛群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阳性率均为最高,库区西南部肉牛结核病却未检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库区属于高山地区,肉牛饲养个体农户分散,牛疫病防控知识传递不畅,开展结核病、布鲁菌病检测工作有实际困难;19月龄以上肉牛多为种牛和繁殖母牛,这些牛群经济价值高,即使过去表现检疫阳性,也因经济上的原因实行淘汰有困难,同时该牛群饲喂时间长,易与羊、猪等结核病、布鲁菌病易感动物接触,致使感染几率升高;库区东北部是重庆市的偏远山区,信息到达不畅,养牛户牛疫病防控意识淡薄,因而造成了该区域内牛群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阳性检出率最高的局面。
本结果表明,重庆三峡库区肉牛群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防控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或净化标准,并存在一定的疫病流行风险。建议当地应切实开展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的检疫,加大宣传力度,搞好活畜的市场监管,有效控制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的蔓延。
[1]曹宾海.我国的肉牛产业及其发展展望[J].饲料与畜牧,2012,5:6-7.
[2]陈红跃,熊廷奎,左福元.重庆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牛业科学,2010,3:31-33.
[3]陈祥,徐正中,时振华,等.γ—干扰素试验与皮试变态反应对检测奶牛结核病的比较[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27(2):97-100.
[4]宫晓炜,邱昌庆,蔺国珍,等.牛布氏杆菌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科学,2010,40(6):598-602.
[5]郭开彬.奶牛结核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J].草业与畜牧,2008,12:39-44.
[6]胡森,步志高.布氏杆菌病概括及其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3,12:9-11.
[7]李爱巧,赵建国,胡德江,等.乌鲁木齐市奶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J].中国动物检疫,2012,29(10):52-54.
[8]李海基,梅以赛,田生花,等.青海省湟中地区奶牛布病结核病感染情况调查[J].养殖与饲料,2008,8:25-26.
[9]段旭基,张鹏,王波,等.陕西关中地区奶牛结核病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09,26(7):50-52.
[10]程振涛,王开功,冯杰,等.4种牛主要传染病的血清学调查[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23(3):220-223.
[11]蒋柏茂,李文平,刘从松,等.奶牛结核病实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奶牛,2009,4:38-39.
[12]Nelsen K,Smith P,Yu W L,et al.Second generation competition enzyme immunoassay for detection of bovine antibody to Brucella abortus[J].Vet.Microbiol,2007,24(12):173-177.
Investigation of Tuberculosis and Brucellosis in Beef Cattlefrom ThreeGorges Reservoir of Chongqing
LI Qian-yong1,ZHANG De-zhi1,CAO Li-ting1,XIONG Zhong-liang2,WU Bai-qing1,ZUO Fu-yuan3
(1.The Department of Veterinary Medicine,Southwest University Rongchang Campus,Chongqing 402460,China;2.Center for Animal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 of Chongqing,Chongqing 401120,China;3.The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Southwest University Rong-chang Campus,Chongqing 402460,China)
Detection of tuberculosis and brucellosis in beef cattle from three gorges reservoir of Chongqing was performed by methods including bovine purified tuberculin intradermal allergic combine gamma-interferon test,rose bengal precipitation test,standard tube agglutination test,and ELISA.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rate of tuberculosis was 1.2%,and brucellosis was 1.04%.The positive rates of tuberculosis and brucellosis in beef cattle from northeastern counties in the reservoir area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libraries in Central and Southwest,which were 1.83%and 1.14%,respectively.The tuberculosis and brucellosis positive rates in individual backyard farm-raised cattles were the highest,which were 2.21%and 2.94%,respectively.The positive rate in cattle older than 19 months was also the highest,which were 2.91%and 4.85%,respectively.
Three Gorges Reservoir of Chongqing;Beef Cattle;Tuberculosis;Brucellosis
S858.23
A
0529-6005(2016)04-0003-03
2015-03-0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6B01);重庆市科技支撑示范工程项目(jcsf121-2012-01-1)
李前勇(1966-),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肉牛疾病防控,E-mail:qianyong_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