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明旭
秋日的脚步来临,国内出版传媒类上市企业也终于在资本市场迎来了收货的季节。
尽管在过去的2016年前半年,国内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资本市场起起落落,但出版传媒类上市企业却整体表现稳中有升。其中,成功回归A股市场的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华文轩)无疑是颇为亮眼的一家。
8月8日,伴随着上交所内的一声锣响,新华文轩正式登陆A股,随后连续13个交易日涨停,最高报35.42元人民币,较发行价格7.12元人民币大涨近4倍,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其的高度认可。
2007年,文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港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9年后,文轩成功回A股,成为国内首家“A+H”的出版传媒企业。从维多利亚港湾到黄浦江畔,汹涌的资本洪流中,新华文轩正奋力构建起一个横跨境内外的资本运作平台。
“借势回归A股,新华文轩将发挥‘A+H上市优势、出版发行全产业链经营优势、数字业务领先发展优势、全国性分销网络优势和多元业务协同发展优势,精耕主业,转型发展,依托互联网和资本市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文化服务集团,为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新华文轩董事长何志勇说。
首家H股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
九年前的5月30日,无论对于新华文轩还是整个中国书业来说,都是值得铭记的一天。
当日上午9点,香港联合交易所,距离当天港股开盘的时间越来越近,新华文轩各股东代表兴奋又紧张地等待着。“十、九、八、七……”随着全体代表激动的倒数声,新华文轩终于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内地第一家在港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欢呼、举杯……交易所内一片欢腾。
该次IPO,文轩以5.8港元/股的价格了发行4.02亿股,共募集23.3亿港元。开盘当天,不巧逢国内印花税上调引发“股灾”,恒生指数受连累跌176点。文轩以5.50港元开盘,最终收报5.55港元。
事实上,始自2003年的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是该次新华文轩赴港上市背后最大的推动力。在那段轰轰烈烈的改革历程中,上市成为出版业的一道独特风景。
强悍的驱动力影响下,上海新华传媒有限公司率先在2006年通过借壳华联超市,成为中国出版发行业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新华文轩2007年成功登陆H股,无疑也在当时成为出版发行企业“借资本市场提升竞争力”的改革标杆。
2007年7月24日,文轩赴港上市后的第55天,股价一路飙升至7.96港元,达到历史新高。
但这种强势的表现并未持续太久。在随后长达6年的时间内,港股持续低迷。尽管在2014年5月6日,随着回归A股招股书的正式发布,新华文轩的股价再次上涨至5.33港元,但始终未突破原始发行价。
事实上,2012年年底,文轩便首次披露了回归A股计划。随后的2013年9月,新华文轩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已受理公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的申请。2014年5月5日晚,文轩发布回A招股书,欲登陆上交所主板发行不超过9871万股新股,募集资金11.8亿投资于西部物流网络建设项目、零售门店升级拓展项目、教学云服务平台项目、中华文化复兴出版工程项目和ERP建设升级项目五个项目。
从新华文轩近几年的业务表现不难看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持续保持增长,2013年和2014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1.79%和2.36%,201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率达10.88%,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超97%。
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新华文轩在港股的估值水平大大低于A股同类公司。这一方面与内地资本市场和港股市场对于企业投资价值的不同判断标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近些年文化传媒板块在内地火爆的境况不无关系。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沪深两市文化传媒类股票估值普遍较高,文化传媒行业的发展红利凸显。
“相对于H股市场而言,A股市场整体享有更高的估值水平。新华文轩回归A股市场,不仅能为新华文轩提供新的融资平台,也为新华文轩国有资本提供了境内的估值平台,为其市值管理提供了新途径,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率,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新华文轩的主要发起人和大股东,四川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朱丹枫说。
回归A股具有战略意义
与此同时,回归A股对新华文轩还有着多方面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各省纷纷组建出版传媒集团并成功上市,新华文轩作为最早一批上市的出版传媒企业,先发优势逐步丧失,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竞争加剧。“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新华文轩回归A股市场将有利于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借助规模日益扩大、制度日益完善、环境日益成熟的A股市场,公司的资本运作能力将大大增强,从而为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本支持,实现资本和资源的有效融合。”何志勇表示,回A股有利于公司推进传统业务战略转型和新业务拓展的战略布局。
作为出版发行领域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在港上市公司,新华文轩在沪港两地资本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拥有稳定的客户基础。“回归A 股后,借助两地资本市场平台,新华文轩可以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有利于公司产品和服务向全国范围推广,形成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效互动,夯实国有资本经营的产业基础。”何志勇说,回A将稳步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8月31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16上半年,新华文轩实现营业收入27.20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0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9.50%、2.65%。公司以出版传媒主营业务为主干,实施“实业经营+资本经营”协同发展,依托互联网和资本市场,推动集团主营业务的深度整合和升级,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初步形成以出版传媒为主业,多元文化产业实体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发展的产业格局,集团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效益继续稳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愿景:布局大文化产业
新华文轩旗下主营业务涉及出版、发行、教育服务、零售、电子商务、印制、物流等板块。据何志勇介绍,在回归A股后,新华文轩将巩固出版发行主营业务,推动主营业务的升级转型。
“在出版业务板块,公司通过经营机制创新,全面激发出版活力。一方面创新内容资源获取方式,运用互联网、资本组合、对外合作、人才吸纳等方式,聚集优质内容资源,形成出版优势和品牌;另一方面,还将打破单一纸介质出版形态,以内容资源经营为核心,创新出版组织方式,按照市场需求多载体呈现、多渠道传播内容资源,打造内容资源的多方式变现能力。”何志勇说。
教育板块是新华文轩最有竞争力的业务板块。回归A股之后,新华文轩将持续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服务,巩固四川省内教育市场绝对优势,形成在全国中小学教育服务市场的领先发展优势。
受电子商务及数字化阅读等新兴文化消费业态的冲击,传统图书零售市场增幅持续放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华文轩回A股后将转变经营理念,以大数据和新媒体为手段,从经营产品向经营用户转型。通过控股子公司文轩商业连锁,开拓中国商超零售市场;新建文化商城、主题书店等,推进零售门店的布局、业态和经营模式升级。
另外,新华文轩还将拓展和巩固互联网销售渠道,加强商品经营和渠道网店经营能力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文轩网”;利用出版发行业务资源,吸引并大力拓展行业资源,构建面向行业全供应链环节、符合行业标准、开放的专业互联网协同服务平台。
除主业外,近年来新华文轩还着力布局大文化产业,发展资本经营业务,分享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包括涉足影视、艺术、音乐等文化娱乐行业;同时设立了文轩投资有限公司,开展基金、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及资产管理。
“回归A股后,新华文轩将继续借力资本市场,寻求跨媒体、跨区域的联盟合作及资本运营新突破、并利用公司的相关优势,稳步拓展影视、艺术、音乐等相关大文化产业,构建多元化的产业价值链体系。另外,在传统出版发行产业经营的基础上,将发展资本经营业务,构建股权投资、资产管理及金融投资等多种形式业务经营格局,形成短中长期投资项目与收益结构的合理布局和逐步完善的投融资体系。”何志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