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辞世50周年:家书,我们时代的奢侈品》
(北京青年报 2016.08.105)尚晓岚 张知依
手写的书信,无论会不会彻底消失,都将变得越来越奢侈。人类的思维和写作必然受到工具的影响。若干年后,谁还会阅读我们匆匆写下的电邮?数字的海洋里,还能编出一本类似《傅雷家书》的经典,惠及万千读者吗?
《“虚无颓废”的安妮宝贝,为何畅销那么多年?》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6.08.13)
柏琳
安妮宝贝,或者已成庆山,其个体修行之路纵然美好,但当她为了追寻仁波切,而“涤荡”自己全部的过往,曾经那个与我们欲挣脱而不得的疼痛青春牢牢捆绑的女作家,消失在了人海中。
《郝景芳:再擒雨果奖的80后作家》
(三联生活周刊 2016.08.22)
徐文齐
郝景芳说,这部小说引起关注使她觉得忧伤,因为那意味着我们正深切地感受着不平等,对此却又无能为力。世界是荒诞的,但我们仍然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忙着。
《为什么阅读活动越来越多,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腾讯文化 2016.08.29)
陈阿娇
阅读是一件私事儿,而阅读活动则是面对公众的社会行为,寄望于通过办活动提高社会整体阅读率,恐怕收效甚微。很多阅读活动本来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要么意在做生意,要么意在装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