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仓+刘静+马蓉+韩春晓
摘要:中国人教人向善,讲究“善有善报”。教育人要感恩,讲“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90 后”是当今高校里的主流群体,感恩意识缺失是当代“90后”高职生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种感恩意识的缺失危害到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影响高职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以及阻碍当代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本文作者以新疆伊犁地区高职生为研究对象,并且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并且与小部分“90 后”高职生单独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问卷结果以及交流分析后,对现阶段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Abstract: The Chinese teach people to be good and believe in retributive justice. “Post 90s" is the mainstream group in today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lack of a sense of gratitude is a serious problem of the contemporary "post 90"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lack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gratitude will do harm to th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influence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hinder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of Yili, Xinjiang,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work, a questionnaire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were summarized, and 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 was also carries out on a small part of the "post 90"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results and the communication results,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problems in gratitude education.
关键词:“90 后”高职生;感恩;感恩教育
Key words: "post 90"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gratitude;gratitude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9-0169-03
0 引言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与方法,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人的情感教育,也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的人性教育[3]。”2004年中共中央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感恩教育”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疆伊犁高职生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学生,目前伊犁高职生主要是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以及少部分的其他民族组成。对他们进行感恩研究很有必要,笔者按照伊犁高职生民族人数配比发放调查问卷416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16份,其中汉族学生调查问卷108份,哈萨克族学生调查问卷108份,维吾尔族学生调查问卷164份,其他少数民族调查问卷36份。本次调查问卷有高职各个年级学生还有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学生。当前“90后”高职生感恩意识普遍不高,感恩教育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希望通过对本次调查问卷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能对“90后”高职生的感恩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1 “90 后”高职生感恩现状调查分析
1.1 缺乏对父母的感恩意识
父母养育子女不易,子女理所当然有孝敬父母的义务。调查中发现,“90后”高职生大部分心里明白父母养育自己不易,而且很辛苦,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对父母行动上的关心和孝敬又非常的少。部分学生甚至认为父母既然生了我就应该养育我,这是非常自私的表现。在问及“您如何看待自己父母的生日”这一问题时,有71.2%的“90后”高职生回答“记得很清楚并且会主动为父母过生日或者表达自己的心意”。更又可悲的是4.3%的“90”后高职生回答“都不记得”以及3.3%的“90”后高职生回答“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个问题”,在是否主动为父母洗头或者洗脚的问题中,36%的同学选择了经常,34%的学生选择了偶尔,26%的学生选择了想过但没有洗过,4%选择了想都没有想过。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90后”高职生对父母感恩意识较淡,需要加强。
1.2 缺乏对教师、同学朋友的感恩意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帮助别人的同时还会接受别人的帮助,目前高职学生都是以寄宿制为主,这样每年他们在学校的时间接近9个月,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和同学朋友,尊师重道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显然成了“90后”高职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而当前个性独立的90后高职生尊师重道的感恩意识严重缺乏,他们对老师的教导,同学朋友的帮助有时表现出不理解,并且缺乏体谅理解之心,有时甚至表现出来抵抗和叛逆的心理。在问到能上大学是否得感谢自己的老师、同学和他人时,44.2%学生选择了完全赞同,46.6%选择了基本同意,9.2%选择了不同意。另外。老师在上课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旷课、迟到、睡觉、吃东西,以及上课出现玩手机甚至接听电话的现象,老师发现进行教育,它们就会顶撞老师。为传承“尊师重道”感恩意识以及创建良师益友的关系,很有必要提升“90后”高职生对教师、同学朋友的感恩教育。
1.3 缺乏对社会的感恩意识
在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下才能让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然而,调查问卷结果却让人担心。在问题“是否对社会有感恩之情”时,79.3%的高职生选择了有,而20.7%的高职生选择了无,也就是有五分之一的学生是对社会没有感恩之情。进一步调查发现,在有关回报国家、社会的一项调查中,有59.8%的学生表示可能会感谢社会对自己的培养之情,并愿意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而还有11.3%的高职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回报社会。从以上数据来看,持认可社会的学生比例接近六成,而持否定想法的比例也很大,这种否定的想法是非常可怕的。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90后”高职生能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一员,但是在实际行动中缺乏对社会的感恩意识。
2 加强“90后”高职生感恩教育的建议
“90后”高职生使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他们感恩意识缺失的问题明显,“90 后”高职生感恩教育的提升,不仅仅关乎着他们自身身心的健康以及今后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今后一个特定时代民族道德水平的高低与发展的未来。感恩教育的实施就离不开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他们在培养高职生感恩意识中的作用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因此,只有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融洽,才能真正培养出“90后”高职生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2.1 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提升孩子实践能力
如今的“90后”高职学生大部分是在“4+2+1”或者“4+2+2”模式下成长的,孩子在爷爷奶奶或者姥爷姥姥的溺爱下以及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这样溺爱的结果就是他们的实践能力较差。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到的是孩子,而且这种影响是最直接、最深远的。调查显示,孩子感恩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孩子受到的家庭教育好坏成线性关系,所以,要提高“90后”高职生的感恩意识首先要以良好的家庭环境为载体,体现家庭教育的效果。比如,父母利用寒暑假让孩子进行勤工俭学、帮助亲戚朋友干一些农活等等,通过实践锻炼,使孩子懂得劳动是辛苦的,从而它们理解父母的艰辛的同时也锻炼了实践的能力,也慢慢培养了孝敬父母、感激父母的意识。此外,在QQ、微信等网络交流软件盛行的情况下,好多家长将时间交给了手机与电脑,这样与孩子的沟通大大减少,因此,要加强家长主动与子女的交流,尤其对于伊犁地区以住宿为主的“90后”高职生,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对家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2.2 以学校感恩教育为主导,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等教育是继承人类文化、传播人类价值的重要手段,对高职生而言,高校是让他们继承感恩文化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感恩教育体系的建构对加强和改进当代高职生感恩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1 开设感恩教育专业课程,丰富感恩教育内容
开设感恩教育专业课程,修改相应教学计划,改善高校感恩教育理论课授课单一的尴尬局面可通过两个方式来实现。方式一是完善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计划,根据伊犁地区学生分布情况,同时还需要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特点,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编写感恩教育校本教材,完善教学计划。方式二是修改现有的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大纲,增加感恩教育章节的同时丰富感恩教育内容。同时也可将感恩教育内容引入专业课程授课中,形成每堂课进行五分钟感恩教育的“40+5”的授课模式。
2.2.2 加强班主任感恩意识的培养,做到言传身教
通过调查发现,伊犁州高职院校实行班主任管理责任制,而且大部分都是兼职班主任,在调查问卷被问到‘您认为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是自己感恩教育的榜样吗?,26.8%的汉族学生选择了是,64.3%选择了偶尔是,5.6%选择了否,另外少数民族方面,61.1%的学生选择了是,24.7%选择了偶尔是,11.7%选择了否。从以上数据来看,少数民族学生选择班主任是自己感恩教育的榜样的比例远远高于汉族学生,这说明少数名族学生对班主任的依赖性较强,班主任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他们。由此可见,班主任感恩思想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学校应该加强班主任感恩意识的培养,然后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个人的身体力行等行为在实践中做学生的榜样。
2.2.3 解决学生手机控的现象,增加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目前高校学生基本人手一部手机,有些学生甚至有两部手机同时使用,而且学生追求手机档次较高,这给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大部分学生买手机不会考虑父母的承受能力,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学生将手机当做了一种娱乐的工具而非沟通的工具,解决手机依赖问题非常重要。首先培养学生意志,减少使用手机频率,用坚强的意志去抵制手机带来的各种诱惑。其次,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加强专业实践能力,使学生将部分时间转移到专业实践中去,这样可以为学生就业打下专业基础。最后培养学生面对面沟通的技巧,通过与父母面对面交流可以减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通过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可以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室友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使大家互相成为交心的朋友。不管用什么方式最终目标就是将他们生活的重心从手机虚拟的世界转移到真实的人际交往中。
2.3 培养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观能动性
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的感恩教育,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为了达到这项目标,首先要调动“90后”高职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对感恩的意义和内涵的理解,然后将其转化为自身的道德观,通过内化,最后主动投身到知恩、感恩、报恩的实际行动中去,通过实际行动可以更深刻的理解感恩的内涵,从而实现感恩的主动性。具体而言,让“90后”高职生多参与养老院、孤儿院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寒暑假的勤工俭学活动以及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使他们了解付出的艰辛、学会与人合作的愉快,久而久之心态与观念就会改变,通过实践可以自我剖析与反省,学会换位思考和宽容大度最终实现恩情的传递。
3 结束语
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可知,新疆伊犁地区高职感恩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创造相应的条件以及学生本人在实践中发挥感恩教育的能量。本文对新疆伊犁地区“90后”高职生感恩教育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对“90后”高职生感恩教育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魏燕霞.新时期“90后”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科教文汇,2010(8).
[2]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9.
[3]项福库,祝国超.感恩教育理论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62.
[4]陈军弟.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探究——以广西高校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5]陈冉.“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以武汉地区部分高校为例[D].四川农业大学,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