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
地名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地名是一个地域内历史、文化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标识,它是一个地区人民情感的表达与展现,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已经长期存在的地名不应更改,而应该让它们长驻人们内心深处。何必靠“一名”而惊人?
让地名常驻心中,能够树立对家乡文化的自信与自豪。
对于那些认为家乡名字太土气、说不出口的人来说,家乡的名字竟成了他们的耻辱。这是一种对家乡文化极不自信的体现,也是他们骨子里透露出的文化自卑。我们对家乡之名,不应只看其是土是洋还是“高大上”,而应看到地名承载的文化内涵。比如莫言的家乡吧,那是一个穷乡僻壤,名叫高密乡,而且家乡还有许多落后的文化习俗和人情世故,但莫言并未抛弃家乡,反而用自己的努力与才华,笔耕不辍地抒写他的山东高密乡,最终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高密成为中国的一个文化旅游胜地。当我们认为家乡名字“土气”时,我们应该做的不是通过改名字给家乡“遮土”,而应该像莫言那样树立起对家乡文化的自信与自豪,让家乡之名因自己而传扬更响,更远,所以,何必靠改“名”而惊人呢?
让地名长驻心中,不让商业化浪潮冲淡乡思、乡情、乡愁。
不少古城皆因商业化而面目全非,看看今天的凤凰古城吧,旅游业的发展使它的规模逐渐扩大,到处充斥着商业气息,旅游旺季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全然没有沈从文笔下翠翠和爷爷生活时的古城的那份静谧与淳朴人情。对于前些日子各地疯狂借《琅琊榜》之名更改与之相应的“琅琊村”“琅琊庄”的地名的行为,更是可笑、可气,又可悲,为了提升知名度而将祖宗留下的名字都改了,这实在是被商业化浪潮冲昏了头脑。
发展旅游业可以为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可以创收,可以发展经济,这无可厚非,但若是为了迎合商业化而肆意改名,冲淡了地域文化底蕴,让人们的乡思、乡情、乡愁无可寄托,造成了当地历史文化的失落、乡情的失落。要发展与改名没有多少关系,关键是依靠智慧和科技,那些希望靠改“名”惊人、给地区带来利益的人们,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最后必将得不偿失,甚至会成为失落乡思、乡情、乡愁的罪人。
地名,决非一个干巴巴的产品编号,它是镶嵌在地域历史文化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没了它,地域历史文化或许会黯然失色,人们的乡情、乡思、乡愁将会少了厚实的寄托。为了地域历史文化的完整和谐,为了人们灵魂深处的精神安宁,何必靠更改地名来一“名”惊人?
文章首先表态:不改地名。然后从树立家乡文化自信和自豪,让人们有乡思、乡情、乡愁的寄托方面来论述不改名的原因,特别是文中最后提到的“为了地域历史文化的完整和谐,为了人们灵魂深处的精神安宁,何必靠更改地名来一‘名惊人”,非常简洁地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观点。整篇文章论述层次清晰,有理有据,看法切合实际,说明平时该生在关注社会问题,这也是写好文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