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山
你可能曾为巴赫钢琴曲的壮丽而震撼,为肖邦圆舞曲的清新优雅而沉醉,为柴可夫斯基乐章的悲壮与深情而感叹,为贝多芬交响乐的激情澎湃而心旌摇曳。
你一定也曾惊叹过数学的缜密逻辑,那些巧妙的定理、简洁或复杂的公式,其中都揭示着某种深刻的规律。数学如此抽象,有时候难免让人产生迷惑,但也激发出人们一探究竟的乐趣。
那么,充满激情和幻想的音乐与强调理性和严谨的数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音乐中是否蕴含着数学知识,音乐的和谐柔美是否也隐藏着数学的奥秘呢?
毕达哥拉斯的思考:五度相生律
“do、 re、mi……”随着这几个简单的音阶,我们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堂音乐课。数字简谱以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阶,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0表示。提到数学与音乐的关系,我们所能想到的第一个有关音乐与数学的结合,也许就是这7个基本音阶了。你可曾想过,这些音阶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呢?
让我们回到2500年前,追随大名鼎鼎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脚步,看看他是怎么解答的吧。
据说,毕达哥拉斯曾在散步时路过一家铁匠铺,铁匠铺里传出的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走进去,发现这些美妙的声音源于铁锤和铁砧的大小不一,故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这激发了他的思考:这些声音的和谐与什么有关呢?
众所周知,毕达哥拉斯开创了自己的数学学派,该学派信奉数是万物的起源,因此宇宙和谐的基础应当是完美的数的比例。而音乐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着一种和谐。在这种意识的启发下,毕达哥拉斯用不同的乐器做了许多实验,进而发现声音与发声体体积有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而后,他又在琴弦上做了试验,发现只要按比例划分一根振动着的弦,就可以产生悦耳的音程,而它们彼此间是存在比例关系的。
那么,这个比例是多少呢?能不能通过数学的方法计算出来呢?毕达哥拉斯又进一步进行了实验。经过更多的实验和推算,毕达哥拉斯终于发现,当弦长比分别为2∶1、3∶2、4∶3时,发出的音律最为和谐,这就是我们后来所使用的五度相生律。
美的东西总是简单而和谐的。依据五度相生律产生的基础音阶构成的旋律,按照任意的方式组合,都有各自的美感。而将全部半音阶推算出来后,旋律的紧张度和动力度会得到增强,更能产生旋律之间动态的美感和张力。所以,自然界需要和谐,音乐也需要和谐。
中国先贤的探索:三分损益律
德国著名数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音乐是一种无意识的数学演算,是心灵的算术练习。”可见,音乐和数学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管仲(管子)也曾认识到数学与音乐的关系,他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还有很高的音乐修养,被后人称为我国“音律学之祖”。
《管子·地员篇》里曾记载:“凡将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徵。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复干其所,以是生羽。有三分去其乘,适足,以是成角。”这篇文章中记载的宫、商、角、徵、羽就是我国古代的五音阶。
那么,管仲又是如何确定宫、商、角、徵、羽这五音阶的呢?他首先将一个弦的长度定为基音,而后将它三等分,增加一份(益一)或去掉一份(损一),就可以定出另一个音律的长度。以此类推,直到获得比基音高出一倍或低一半的音,最后就可以得到五音阶。这种乐理又被后人称为“三分损益律”,是我国古代音乐的重要成就,为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用这种方法产生的律被称为“纯律”,纯律各音之间有最小的整数比关系,因此人们觉得纯律的音色听起来最为纯净。如今,纯律主要在无伴奏的合唱中使用,人们一般认为中国的古琴应用了纯律。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只有当两音的音程关系符合泛音列中占优势的音程关系时,才会使人感到音乐的美妙。音乐能够反映出宇宙本质的数理关系,还能够体现出宇宙根本规律的和谐。
五度相生律和三分损益律在生律法原则上是一致的,它们生律的结果也是相同的。由此可见,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先哲们都是从悠扬的乐声中认识到了数学的存在,他们发现的数学规律也间接地促进了音乐的发展。
寻找最美的音符:音乐中的黄金分割
提到黄金分割,大家都不陌生。0.618这个奇妙的数值总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从贝类动物身上的神秘螺线到金字塔的边线角度,从人体的和谐线条到无机物质的原子排列,这个神秘的比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么,当黄金分割理论被应用于音乐中,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许多作曲家有意或无意地把黄金分割理论运用到音乐中,这成了他们作品历久弥新的法宝。许多乐曲都是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或五段回旋式,而黄金分割比例与音乐中的高潮位置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在《梦幻曲》中,全曲共分为6句、24小节,按照黄金分割率计算的话,高潮将在第14小节(24×0.618≈14.83)出现,而这与实际情况完全符合。
更典型的例子是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它的第一乐章全长160小节,若用小节数乘以黄金分割比值,即160×0.618=98.88,而曲子的再现部位恰恰位于第99小节,正好在黄金分割点上。也许是有意为之,也许是天赋的自然流淌,莫扎特的大部分钢琴曲中都应用了这个方法,以至于有人评价他:“我们应当知道,创作这些不朽作品的莫扎特也是一位喜欢数字的天才,莫扎特是懂得黄金分割,并有意识地运用它的。”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优秀歌曲的高潮部分一般也会出现在黄金分割点上。这一点不仅在古典音乐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在流行歌曲中也可以找到痕迹,许多歌曲的主歌和高潮部分都落在这个神秘的点上。
西尔弗斯特曾说过:“难道不可以把音乐描绘成感觉的数学,而把数学描绘成理性的音乐吗?这样,音乐家感觉到数学,数学家想到音乐,每一方都经由对方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没想到吧,音乐与数学的结合竟然如此奇妙,伟大的艺术中常常栖居着科学的秘密。
音乐是人类灵魂的酣畅释放,是感性思维中最唯美的表达;数学是以数字为基本符号的排列组合,是理性思维最深刻的表现。然而,在更抽象的层面上,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正如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所说:“音乐是数学在灵魂中无意识的运算。”音乐正如有情绪的数学,而数学就像最纯粹的音乐。乐音激荡,数字翩跹,音乐与数学恰似人类心智开出的两朵玫瑰。那么,就让我们沉醉其中,纵情感受它们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