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民心 开创伟业(下)

2016-11-14 12:25
党史文汇 2016年10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特色建设

伟大历史贡献: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A.伟大历史转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其造成的严重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家建设百业待兴,真理标准讨论热潮涌起。国内外大势呼唤我们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

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1978年12月18日到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在邓小平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革”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这次全会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这时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又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地踏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这显示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神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拨乱反正全面展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步骤地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走上正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得到健全,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艺的繁荣、科学的春天。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党的十二大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他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的提出,回答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一人们最为关心的重大问题,成为指引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大会把继续推进经济建设作为全面开创新局面的首要任务,确定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以这次会议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新的局面。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三大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确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伴随改革开放实践逐步形成的,也是根据邓小平关于中国实现现代化步骤的战略构想提出来的。党的十三大以后,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化改革开放,经受住国内外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完成治理整顿的任务。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由之路。

B.改革开放新阶段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治理整顿的结束和“七五”计划的完成,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1990年和1991年,党中央在积极应对国际复杂局面、维护国内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同时,也在思考和研究加快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这时,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依然是复杂的。随着东欧国家的剧变和苏联的解体,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陷入低潮。冷战结束,世界开始走向多极化。世界的这种大变动、大改组,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既是重大机遇,又是严峻挑战。在这个重要历史关头,邓小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于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重要谈话。他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关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认为,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科学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探索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2月28日,党中央将邓小平谈话要点作为中央文件下发,并要求尽快逐级传达到全体党员干部。5月16日,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力争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的意见》,就贯彻落实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作出部署。endprint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大会继承邓小平遗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明确回答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我国实现跨世纪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大会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大会还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实践证明,只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够引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进。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大会选举产生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表明,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党领导人民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前进过程中,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召开,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充分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08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党和政府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党领导人民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D.党的十八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党的十八大肩负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期待,凝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开启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进军,开启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美好未来的崭新征程。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开辟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更加壮丽的前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展现出更加灿烂的前景。

E.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95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坚持不忘初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建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深刻把握中国国情、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这两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指导下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endprin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建立在我党95年长期奋斗基础上,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我们要坚持不忘初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么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若没有1978年我们党果敢地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前进的,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我们党95年来之所以深受人民拥护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不忘初心,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使命,继承以往几代先进中国人的光荣和梦想,为实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不懈奋斗和艰辛探索,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9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中国人民命运发生的变化,其广度和深度,其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我们站在党走过的光辉业绩上,遥望未来,从未有过如此自信,一个始终不忘初心、永远保持建党时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因为它始终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记在心头。我们坚信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著,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教材审定委员会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第二卷(1949-197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

《民主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如何走向未来》,林良旗主编;沈传亮等著,五洲传播出版社2012年版。

《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谢春涛主编,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

《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6》,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著,学习出版社2016年版。

《大视野: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牛先锋、王泰泉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当代中国研究所著,当代中国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责编 孟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特色建设
特色种植促增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医的特色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