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王海军走进了我国唯一的一个布朗族乡——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这是从原始社会直接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乡。带着成为人民教师的满腔热血和激情,在徒步8小时后,王海军来到了一师一校教学点——布朗山乡新囡小学。伴随着夕阳和山寨的鸡鸣犬吠,他迫不及待地去看校舍,毛草房,昏暗、残缺的教室,竹条排钉的课桌,教师宿舍、伙房就在教室里,就用几块稀疏的木板隔开……
晚上九点左右,在村小组长岩恩家,主人一边竖起半人高的火把为大家照明,一边招呼王海军用晚餐。饭后,主人用竹篓背上大大小小的塑料瓶和葫芦带他去山洼里洗漱,返回时,又把瓶瓶罐罐灌满水,背回家里,这就是他们的生活饮用水。躺在床上,王海军拿出诺基亚“大砖头”,想向家里报个平安,可手机却没有一丁点信号。夜渐渐深了,山寨变得寂静无比,偶尔传来几声野兽的巨吼,让人惊恐。他失眠了,泪水悄悄地爬满了脸颊。
第二天,王海军和9位学生见了面,原来他们连汉语都听不懂,更别提说汉语,衣服裤子好像好久没洗了,身上发出阵阵异味。放学时,王海军特意交代孩子们回去洗衣服裤子、洗澡。可是第二天孩子们还和头一天一模一样。王海军第一次无助地哭了,心里决定放弃。
晚上,王海军找到岩恩,向他说明了自己的想法,组长喊来以前的老干部给他做思想工作。其中一位由衷地说:“王老师,请你留下吧,我们这里条件是很艰苦,以前来这里的老师都待不住,自从解放到现在,他们新囡小组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小学毕业生,我们村的文化发展就靠你了,你放心,我们会帮助你的……”
看着他们如此真诚,他心软了。为了新囡小组脱掉从解放到现在没有一个毕业生的帽子,他决定留下,没想到,这一守,就守了整整8个年头。
语言不通是这里教学工作和生活上的最大障碍,最难的是步行20多公里的山路参加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或者会议。由于是新教师,教学工作经验不足,加上听不懂布朗语,与学生无法顺畅地沟通交流,再加之没电、用水困难、交通闭塞,他年轻的心也曾迷茫过、灰心过。
新囡小组全村只有52户人家,只有一家是石棉瓦房,日子过得极其艰苦,二百多村民,没有一个小学毕业生,不敢去外面看世界。因为当时老百姓很穷,所以家长不重视教育,不支持孩子读书,总是叫孩子帮忙去干活。可是,王海军还是咬紧牙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说服岩龙、岩胆、岩烟三位家长,送孩子去城里念书。如今,这批学生,也是他从教的第一批学生,不但有小学毕业生,也有初中毕业生,还走出了一名大学生。因为“甩掉0毕业生帽子”这么一个小小的执念,让他创造了一个个不可能的可能。“回望过去,在新囡小学孤身奋战的八年时光真的很值。”王海军说。
2007年,王海军被调到新的校点——曼诺小学。这是中缅边境上的一个一师一校教学点,距离县城近百公里,周边的数十公里山脉连绵不绝。曼诺村有人口179户701人,曼诺小学是这里唯一的学校。由于只有他一位授课老师,根本没有能力开齐所有的课程。王海军的课堂里基本没能正常排上语文科目和数学科目以外的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只有当看到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没激情、不活跃的时候才会很吝啬地上音乐课和美术课。但因为不是专业教师,所以能教给学生的东西凤毛麟角。比如上音乐课,因为不懂乐谱,无法进行音乐教学,只能简单地教他们一些自己上学时学的儿歌。
2013年国家实施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给王海军的课堂带来了革新。“自从配置了卫星接收数字教育资源多媒体设备,终于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开足开齐各项课程了。”王海军兴奋地说。每个学期前,他就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在学校把教育部门提供的各门课件通过卫星传输下载进行备课,使孩子们的每节课都由他和课件里的老师共同讲解,遇到不擅长的音乐、美术科目,他就担当讲解员,与孩子们一起收看,帮助孩子们学习掌握。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摸索,王海军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赢得了学生、老百姓的肯定和支持。
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教学点学生数量从原来不足10人增加到现在的22人,课表里每一天都安排了不同课程,并且借助教育信息化的覆盖,教学点的授课能够按照教学大纲进度同步进行。
以前,孩子们上学校都要家长陪同,上课时不爱说话、不愿和教师交谈。如今,通过资源利用,让孩子们看到了大山之外多彩的世界,学会了很多以前学不到的东西,会唱的歌多了,会画的画多了,会制作的小玩具也多了,孩子们也越来越喜欢到学校上课。这种改变,让王海军欣喜不已。
而学生、家长对教育的认可、支持,也使王海军对这里的教育充满了信心,更加坚定了为山村教育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一定能孕育出更多人才,为布朗山乡的明天书写更加美好的篇章。”王海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