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晨+罗茜
[摘要]自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人才是企业的内部资源,人力资源则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人才内部的有效竞争才能引导企业外部竞争的有效性,而企业内部员工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员工内在潜质、提升企业内部运作效率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源性约束。
[关键词]企业;激励机制;重要性;运用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156
1三大激励理论
11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是考察员工的心理需要和性质,是以人的需要和心理动机为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对此,马斯洛认为,已经满足的需要,其激励作用会降低,未满足的需要将代替已经满足的需要,成为人们重视和追求的重点,也将成为行为的动因。而赫茨伯格将员工在工作中的动机因素分为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两种。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分清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最恰当的区分,利用激励因素激发员工积极性,并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激励,才能够更好地激励员工,满足员工保健因素方面的需求,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1]
12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以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认为,企业要激励员工,在选择激励方法时,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员工感兴趣、评价高的项目,并在实施激励时要着重体现公平。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强调人们的积极性不仅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还受到报酬是否相对公平的影响。
13改造型激励理论
改造型激励理论又称为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或行为矫正理论,重点研究激励的目的。其中以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为代表。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其所获刺激的反应,当刺激对他有利,行为会反复出现,当刺激对他不利,他的行为就可能减弱。强化理论启示管理者,通过正负强化,奖惩结合并及时反馈信息,有利于员工自动加强积极行为弱化消极行为。[1]
2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重要性
21激励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
企业最关心的是绩效,企业有了好的绩效才能生存。在企业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才能卓越的员工绩效却低于一些才能明显不如自己的人。好的绩效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还与激励水平、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激励水平也是工作行为表现的决定性因素。员工能力再高,如果没有工作积极性,也不可能有良好的行为表现。
22激励有助于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来控制和调节员工的行为趋向,如对工作业绩突出,忠于职守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员工给予必要的惩罚等,让员工有自我约束,要求向上的压迫感,并形成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自觉自律的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被动努力工作为主动努力工作,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种自我激励的内部驱动力,无疑有助于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能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23有效激励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凝聚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凝聚力越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员工之间的关系也越融洽,企业的整体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也越容易实现。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将企业的核心理念与员工的价值观、利益观统一起来,使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企业总体目标相一致,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动,使企业从上往下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强大的组织合力,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3激励机制的概念
31激励机制的定义
所谓激励机制,是指管理者在分析被管理者需求与动机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资源合理配置或企业管理方式方法进行优化而制定和实施的、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引导和强化被管理者的思想、动机、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和工作规范。
32激励机制的科学性要求
激励机制作为组织管理的关键制度之一,其目的在于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科学意义上的激励机制主要通过这样五个要件来设计:满足人们的核心需要;设置目标;营造公平的环境;强化回报的预期;把工作设计得更具吸引力等。通过这些规章制度,来更有效地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内在潜力,保证组织运行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使组织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
33激励机制的管理意义
激励机制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使用多种激励手段而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与激励客体互相作用和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以及演变规律等的总和。激励机制的研究试图通过了解在激励过程中起决定性影响作用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推动组织的健康发展。[2]
4激励机制在企业中的运用
41收入与福利
在人才流动过程中,经济因素占有很大比重。收入的多少,不仅仅可以体现为物化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某种程度上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从而实现员工的自我满足感。例如有两家企业,X企业不分职位、工种,月薪统一定为4000元,而Y企业则按员工个人能力及所做贡献大小,将收入划分为若干档次,虽然最高者月薪不到3000 元,但从实现自我价值角度考虑,Y企业比X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也更能获得有才干者的青睐。企业应拉开收入档次,用不同的经济指标来衡量员工不同的能力和价值。另外,由于员工对福利的需求因不同的生活时间而各不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地位或不同时期,对福利的需要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企业在制定福利制度时最好能实行一种“自助餐”式的福利制度。也就是取消那种在同一企业工作的员工都享受相同福利项目、允许员工在许多福利项目中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和索取福利项目的一种方法。公司可以为每位员工提供同样的基本福利计划,如医疗保险和休假等,但允许员工从附加的福利中进行选择,如每年他们可自主选择参加一次专业会议,费用由公司承担,或者更多的休假时间及向他们发放周末旅游的优惠券等。但每个员工所享受的福利待遇,就金额来说,基本上是相等的。这种福利制度除了事先的设计和准备实施等需要一定费用外,企业总的福利开支并不会增加,但由于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员工对福利的需要,因而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降低离职率,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利润。[3]
42提高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即员工对所做工作的满意程度。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意识到,设计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工作,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这也是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手段之一。
一是为员工创造一个优美、安静的办公环境。如优良的办公设备、舒适的就餐和体育锻炼空间等。舒适的办公环境不仅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还能树立公司自身形象,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同时,载有公司名称和标志的班车在大街上行走,本身就是一种广告效应。二是在公司内形成尊重员工劳动的气氛,尤其是领导者,不能轻易否定员工的劳动成果。须知,培养员工积极性就好比堆雪人,要毁了它,一盆水足矣,但要恢复过来,可就不是一日之功了。
43提升亲和力
提升亲和力,实质上就是将管理的触须延伸到员工的私人领域,通过人际关系的交往来增强凝聚力,达到激励员工的作用。一是创办内部报刊,为员工提供一个发表意见、交流心声的园地。尽量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有计划地举办一些活动,如歌咏比赛、电影包场、参观等。二是在员工生日送上一束鲜花或给予其他物质祝福,会让员工深切感受到公司大家庭般的温暖融和之情,这比空洞的说教更具震撼力。特别是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举办生日聚会会使员工终生难忘。
44提升亲和力
为员工提供充实的生活保障,增强员工保障心理,对于增强公司员工工作积极性起着强大的基础性作用。一是为员工投放医疗和养老保险。社会保险的作用就在于解除员工后顾之忧,积极投身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可以提供住房补贴或按通常做法提供无息住房贷款。在现代人的观念中,住房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解决了住房问题,就等于卸去员工身上一大包袱,从而使其能更安心于工作。二是建立资遣制度。许多人认为在三资、民营企业干活,老板说了算,工作没有保障。建立资遣制度,在员工年老体衰或因能力欠缺不能胜任时,根据员工服务年限和职位给予一定的资遣费,将会从一定程度上安定员工的情绪,改变员工的观念。三是完善休假制度。休假在员工生活中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休假制度中,不仅应包括国家法定节假日,还应根据公司实际和员工服务年限给予相应的休假待遇,如工作满2年者,可以带薪休假半个月等。
45提供个人发展机会
企业可以向员工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或更多的培训,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使员工不断充实自己,可以向更高层次发展。一是鼓励员工参加继续教育,尽可能获得各类证书,并对成绩优良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增加考核分、报销学费等。二是对于大型集团化企业,可以借鉴正大集团的做法,建立统一的培训基地,各地分公司可按照总部安排分期分批派员参训。集体参训,既降低了培训成本,又有利于各分公司之间的交流。三是通过诸如部门岗位轮换、安排灵活的工作任务和“拜师学艺”等方式为企业员工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4]
5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激励已经成为管理企业有效手段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每个管理者都应该研究激励理论,使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和卓有成效的激励机制和手段,充分挖掘员工的各种积极性和内在潜力,贡献最大的力量,从而促进企业长久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新秀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12)
[2]王冲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以Y公司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2013
[3]陈燕敏浅议激励与员工积极性[J].科技资讯,2006(3)
[4]刘迪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员工激励模式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