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贷款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6-11-12 04:09沈建国沈佳坤杨赐
中国市场 2016年37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沈建国+沈佳坤+杨赐

[摘要]文章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建立了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与蚂蚁搬家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研究了蚂蚁搬家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蚂蚁搬家;商业银行;贷款;实证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088

2010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冲击已经形成势不可当的局面。以蚂蚁搬家、阿里小贷、P2P小额信贷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贷款业务,通过互联网平台资源以互联网方式经营,通过线上运营。主要服务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它们不做传统商业银行“二八法则”里20%的少量客户,而是以互联网的方式,服务于数量更多的“长尾”客户。

例如:以会员为贷款对象的阿里小额贷款是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借款人无须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仅凭自己的信誉就能取得贷款,并以借款人信用程度作为还款保证,是纯信用贷款产品。

1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功能的相互融合,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完成资金融通、支付等银行业务。

第一,冯娟娟[1]指出:互联网金融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也将冲击商业银行资金融通业务。宫晓林[2]指出:商业银行应向互联网金融学习,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同时,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要依靠互联网金融业的自律、创新,加强系统安全建设等。谢平,邹传伟[3]指出:互联网金融模式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有效降低交易成本。Tess Ocean(2013)指出:互联网金融贷款不仅审批速度远远快于商业银行,而且客户承担了比传统银行低的贷款利率。

第二,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表现在覆盖面广,具有普遍的公平性和可获得性。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低成本扩张,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普通大众的普惠金融。可以有效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第三,互联网金融具有成本低廉的运营与扩张优势,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虚拟空间开展的金融业务,一是互联网渠道避免了离散的初始投资与运营维护投入,业务处理终端由银行的柜台分散到每个网络用户的电脑和手机上,替代了传统物理网点的服务功能,省去了大量人工费用,减少了管理费用、设施投资和营业费用;二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使互联网金融服务更容易推广和发展,国内商业银行建立了众多的分支机构与营业网点,不仅营业成本巨大,而且覆盖面毕竟有限。新增客户的边际服务成本远远高于互联网金融。

第四,互联网金融是开放性服务平台,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5亿台,智能手机用户普及率逐年提高;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未来几年不仅城镇网络速率会大幅度提升,而且广大乡村的网络覆盖率会迅速增加。网络终端提供24小时服务,客户会更方便地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办理存贷款、转账、支付及还款等业务。实现金融服务普及化、大众化,极大地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

第五,互联网金融实现开放、平等、协作、共享,实现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寻找潜在的客户与需求,进行精细化的产品开发与设计,例如:实现精准化营销的P2P、众筹等模式。实现支付手段无纸化、无柜台,互联网金融质优价廉的优势倒逼利率市场化改革。

第六,贷款方面,互联网金融能将客户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整合,寻找目标客户,按其资信自动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为贷款进行定价和管控风险。互联网金融贷款必将影响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个人经营与消费等“长尾”客户的业务。

第七,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有待完善,监管体系有待健全,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尚未建立,导致客户信用风险大,极易出现如“e租宝”故意骗贷等风险问题的发生。

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贷款影响的实证研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和网络借贷的繁荣壮大,互联网金融具有资金配置效率高、资金匹配成本低等优势;具有服务时间短,手续简便,渠道和服务的便利化等优点。以互联网方式经营,不设物理网点、没有柜台,纯粹线上运营。这就导致了对商业银行的较大冲击。尤其是对商业银行小微客户的贷款业务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在2010年至2014年的5年里,蚂蚁小贷已经服务了160多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为他们解决了融资需求,共发放贷款超过4000亿元,同时,整体不良率小于15%。借助云计算技术与大数据的基础优势,通过“轻资产、交易型、平台化”的经营思路,形成一个“小银行、大生态”的局面,与同业金融机构一起为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和农村用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下面通过建立 2010年至2014年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与蚂蚁搬家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分析蚂蚁搬家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

21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与蚂蚁搬家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与蚂蚁搬家这两组数据(见下表)是2010—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Time Series Data),建立一元回归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如下:

Y=C+LX+μ

其中:Y表示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是被解释变量;X表示蚂蚁搬家,是解释变量;C和L是待估参数;μ是随机干扰项。

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假设蚂蚁搬家2010年贷款数据300亿元,每年增加300亿元。

22模型回归结果

模型回归结果见以下数据。

R2=08004,调整后的可决系数AR2=07339,F=1203,表明回归模型解释了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的7339%。说明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更多地被蚂蚁搬家搬走。

3针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贷款影响的应对策略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的支持。

31商业银行向互联网金融学习,实现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商业银行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应该坚持开放、共享、普惠的互联网理念,去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商业银行需要转变观念,向互联网金融转型,逐步实现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

32调整组织结构,设立互联网金融部门,以客户为中心,重视客户体验商业银行应该通过流程再造及重组联盟等多种方式建立互联网金融组织机构。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争夺数量更多的“长尾”客户,进一步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渠道。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如工商银行的网贷通等,既拓展了商业银行的市场,又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收益。

33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

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进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在市场拓展、客户服务、支付、融资、风险管理等领域的融合,深度整合互联网技术与商业银行核心业务,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拓展服务渠道,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部门积累的交易行为数据和客户评价,开展网上贷前调查以及网上监控企业资金流向等业务,实现更有效的风险管控。

参考文献:

[1]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

[2]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5)

[3]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4]沈建国,沈佳坤,杨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存款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余额宝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5(4)

[5]沈建国,沈佳坤,杨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应对策略[J].中国市场,2016(2)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