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先锋
摘 要 产业在不同区域之间的转移,不仅仅是其本身发展的一种客观要求,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但是,对于产业承接地而言,产业转移所带来的还有相应的经济风险,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分析和应对,必然会影响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利益相关主体的行为,对产业承接地的经济风险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利益相关 产业承接地 经济风险 数据分析
一、产业承接地经济风险的概念
最近几年,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一些发达地区的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速度持续加快,部分传统产业开始向着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作为转移产业的承接地,凭借自身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以及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带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产业转移给作为承接地的欠发达地区带来的不仅仅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与此同时,产业转移也给承接地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包括农民失地、环境污染、生产技术低端锁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增大等,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风险和隐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推进,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做好产业承接地经济风险的分析和应对。
二、利益相关与产业承接地经济风险的关系
(一)经济风险的表现
作为产业承接地,其本身的经济相对落后,承接相关产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而在经济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两个要素,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而产业升级正是经济结构优化的一种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承接地所面临的经济风险主要表现为技术进步风险以及产业升级风险,基于社会选择理论,经济发展最为显著的表现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从就业水平和收入分配等指标进行衡量。因此,产业承接地经济风险主要表现为就业风险、收入差距风险以及环境污染风险等。
(二)利益相关主体对经济风险的影响
一是技术进步风险,主要受相关产业生产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 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因素、技术基础等不同的情况下,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二是产业升级风险,产业转移能够产生结构优化效应,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转出地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往往会控制技术外溢,从而导致承接地出现产业结构的低端锁定;三是就业风险,产业转移可以为承接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是吸引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影响就业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承接地企业本身的技术基础、政府的财政政策、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等;四是收入差距风险,相关研究认为,产业转移可以提高承接地的人均收入,但是同时也会拉大收入差距,往往需要地方政府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来缓解,提升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五是环境污染风险,作为开展环境规划和治理的主体,政府部门本身的规制能力是限制污染产业承接的关键所在,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监督、评价、举报等方式,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对于环境污染风险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三、实证研究
(一)样本概况
从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选择相应的省市地区,构建实证分析样本。选择的样本囊括了电子通信业、食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以及化工业等多个产业,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各自选择的样本数量为20、14、8,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分析样本。
(二)模型设定以及指标处理
第一,模型设定:结合选择的样本,构建初始模型,针对企业合作行为、政府干预行为以及社会公众参与行为三种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对直接性经济风险和扩散性经济风险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就上述三种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
第二,指标处理:考虑到利益相关主体的行为以及区域经济风险测量指标等的差异性,为了保证评价结果准确,对真实的情况进行反映,在进行模型拟合前,需要对上述测量分析指标进行处理。
(三)模型拟合
利用AMOS17.02结构方程分析软件,结合极大似然估计法,针对上述初始模型进行拟合,可以得到相应的修正指数为24.65。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如果修正指数超过7.88,则需要对模型进行适当修正。因此,这里依照系数为零的概率,将拟合结果中系数不显著的几个路径剔除,然后再次拟合,同时结合修正指数,逐步增列变量误差之间的共变关系,得到最终的修正模型。再次进行分析,修正指数降到了5.98,表明不需要继续进行修正。
(四)参数检验
结合估计参数的检验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系数都是在0.05的水平上显著,只有GB→WR(直接性经济风险→扩散性经济风险)的路径系数在0.1的水平上显著。
(五)模型评价
在针对修正好的模型进行评价时,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模型本身的整体适配度;二是模型内在的结构适配度。从整体适配度分析,所有的指标都没有超过相应的标准,表明模型整体适配度良好。而从结构适配度分析,一方面,模型中所有的因素负荷量都非常显著的表示出模型可以对需要测量的潜变量进行可靠反映;另一方面,除开企业合作行为潜变量的组合信度较低,其余的潜变量都非常可靠,组合信度良好。上述评价结果表明,利益相关主体的行为对于区域经济风险的影响非常显著。
(六)结构模型标准化路径系数
首先,承接地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强度与直接经济风险呈反比,换言之,通过对利益主体行为的强化,可以推动承接地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降低直接性经济风险。而在三大利益相关主体行为中,社会公众的参与行为影响最大,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8,社会公众本身的综合素质越好,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也忒高,则其参与产业承接的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与之相似,企业的合作行为和政府的干预行为同样不容忽视,企业本身的基础越雄厚,技术能力越强,政府的政策越合理,就越能够发挥地区优势,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其次,承接地利益主体行为在扩散性经济风险的影响中存在分化现象,社会公众主体的参与行为与扩散性经济风险呈反比,企业合作行为和政府干预行为则与之呈正比。以企业合作行为为例,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2,会增加扩散性经济风险。换言之,企业本身的合作行为越强,区域经济水平越高,就业也越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进行产业承接,可能会引发区域内的就业挤出效应,进而导致结构性失业。
然后,承接地的直接性经济风险与扩散性经济风险呈正相关,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5,表明承接地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能够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推动区域环境的改善。这一个结论在我国的发展中就有着非常显著的体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持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越发凸显,而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明显的遏制。
四、结语
面对产业转移问题,承接地应该做好经济风险的分析和预防。一方面,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调动社会公众参与产业转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强化教育,通过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提升公众的整体素质,保证良好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效应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推动区域经济的稳健发展。
(作者单位为中投瑞石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吴静.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保险产品电销的运营风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
[2] 吴渭.产业链和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农业风险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