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青铜器纹样之设计伦理思想*

2016-11-12 02:20:40张睿智ZHANGRuizhi汪笑楠WANGXiaonan
设计艺术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青铜器纹饰

张睿智 ZHANG Ruizhi 汪笑楠 WANG Xiaonan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430070Wuhan)

楚青铜器纹样之设计伦理思想*

张睿智 ZHANG Ruizhi 汪笑楠 WANG Xiaonan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430070Wuhan)

楚青铜器纹样以其独特的视觉造型呈现出柔美、浪漫、活泼、自由的风格,由此不难发现,楚青铜器纹样在视觉造型中所遵循的这种通用式形制,当根植于先秦伦理文化中楚人自觉营造和自觉共识的行为。楚人“乘物以游心”、“应其天,尽其性”以及“以形达意”等朴素的伦理观成了楚设计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楚设计伦理思想也同楚艺术一样不断地被推陈出新,为当代设计伦理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作了有益的贡献。

楚青铜器;纹样;设计伦理

距今2700年前楚国的各类器物可谓是精美绝伦,而造型精致新奇的楚青铜器作为其中的一种,散发着耀眼的光辉,作为礼仪等级制度的象征和权力规格的标志,已经不再像西周时期那样必须严格服从繁缛的礼制,但在上层社会和精神世界中依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楚青铜器的各类装饰中,其纹样最富特色,可以说是样式丰富,组合多变,柔美自然。仔细考察楚青铜器丰富的纹样,不仅可以寻找到当时创作者的创制意图和创作理念,而且能够发现当时的伦理思想和精神特质。

中西方学者普遍认为,纹样与人的思维、图腾崇拜、伦理纲常、宗教信仰均有关系。李学勤就曾指出,“在青铜器的各种因素中,纹饰的时代性、地域性最为鲜明,流迁变化最是敏感,就像服装的时尚一样,因此,我常说纹饰可称作青铜器的‘语言’,能告诉人们许许多多的信息”[1];英国学者罗森也认为,“纹饰的最重要的目的似乎在于使一件礼仪容器变得醒目……它促使人们对器型即礼器种类的注意……中国青铜器的复杂纹饰不是一种特别的思想模式或信仰体系的产物,而是提供一个复杂社会实用的复杂工艺的产物。”[2]两位重要学者的观点表明了纹样不仅仅是一种装饰程式,并且代表了一定的文化形态或者是伦理思想。正是这类观念的指引,楚青铜器装饰纹样的伦理思想研究也因此展开。

一、楚青铜器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

楚人天性浪漫,情感丰富,因此,各类器物上都布满了“绝艳”的装饰。这一点可以在文献中窥见。楚辞《招魂》曾描绘楚宫“砥石翠翘,挂曲琼些”、“红壁沙版、玄玉之梁些”;《列女传》说楚国“宫室相望,城郭阔达;宫垣衣绣,民人无褐”;《国语·楚台》大讲章华台有“彤镂”之美。这些都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楚人在装饰上的讲究。

楚国青铜器在造型、色彩、表现手法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在装饰艺术上,青铜器追求满、繁、灵、丽的美学特色,其不同于商周青铜器的威严神秘,而具有一种柔美华丽的绝艳色彩,例如纹样上少有素纹出现,多为细密繁缛或镂空纹样。具体而言,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畅活泼

具有实用基础的楚青铜器的形态对称,规整有方,无论其外在造型,还是表面纹饰都竭力显示出一种柔美的情态。具体体现为青铜器的纹样无论是龙凤、花草,还是几何形,多运用流畅的曲线。有的图纹弯曲自然,疏密有度;有的图纹近观如野兽,远看却似长绸飞舞。

楚青铜器在整体造型上也力求突破平衡对称传统美学观的束缚,努力追求一种动态的平衡;在构成处理上,器纹常采用叠加式,充分发挥曲线的流畅感、运动感;在空间处理上,纹样繁密有度,即便是满幅构图,仍留有一定的空间,使那些行云流水般的曲线气韵流畅,像朵朵云彩飘浮于天地之间。典型者如下寺楚墓出土的王子午升鼎(见图1)。春秋时期出现的这种形式独特的升鼎和商代的司母戊大方鼎相比较,已经不再具有那种令人恐惧的威慑力量,更多的则是一种自由活泼的情趣。

图1 下寺楚墓出土的王子午升鼎

2.抽象变形

楚人对美的追求不受纯理性和宗教的影响,因此,楚青铜器纹样并不注重于对事物的直接模拟,而是根据自己的观念、思想和目的,对事物形象进行一定的改造、修饰或规范,或夸张变形、简化省略,或解体重构成极具想象力的纹样图式。例如淅川徐家岭楚墓出土的一对青铜神兽:神兽由龙首、虎身、龟足构成;两颌各有一朵柿蒂纹花;兽角是六条极尽扭曲之态的小龙兽,兽身顶部方座上又有一个怪兽,怪兽口中又有一只怪兽,这种由复杂符号整合而成的器体仿佛具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富于抽象形式的美感,即妍丽和华美形式能够给人造成感官的刺激,带来心情的愉悦。

丰富而又诡怪的楚青铜器纹样引领人们走进了一个充满绮丽想象的艺术世界,这些新颖的形象、神秘的纹样大大冲击了欣赏者的想象世界,给他们带来了莫大的审美惊喜。

3.繁缛细密

楚国青铜器纹样的繁缛细密程度令人咂舌,各类纹样布满器身。其纹样有几何纹、动物纹、云纹等;其构图方式也变化多端,有独立纹、连续纹以及适合纹样等;还有的纹饰运用多种纹样纵横二式并用。例如王子午升鼎就饰有多种纹样——窃曲纹和云纹,还有浮雕夔龙纹、浅浮雕花瓣纹等。多样化的纹样经过排列组合,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视觉感受。又如透雕云纹铜禁(见图2)。禁体四周布满了云纹,这些云纹繁复细密,相互穿插掩映,呈不规则状自由组合,宛如无数条游走的枝蔓,充满了奔腾的动势。除了基础的繁密纹样外,有些纹样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还特意在表面饰以生漆彩绘,有的则通过描金、镶嵌、填彩、针刻等多种技法,参杂五彩,使器物本身更具层次感,更显富丽绚烂,因此极大地加强了器物的华美和庄重。

图2  透雕云纹铜禁

二、装饰纹样彰显的设计伦理思想

“各种艺术倾向和潮流的出现与更替,是人们审美心理中各种不同要素的不同凸出和不同比例,更重要的是它们的不断沿承,展示了人类心理----情感本体的不断充实、更新、扩展和成长的历史。”[3]我们从楚人精美的青铜器纹样中,可以解读出相应的设计伦理思想。将这些设计伦理思想概括,就是“乘物以游心”、“应其天,尽其性”及“以形达意”等。

1. “乘物以游心”

春秋时期,楚已经完全脱离了中原的统治,加之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因此,以往墨守成规的艺术表现形式基本上不能适应新的审美需求,于是楚艺术家充分发挥创造意识,以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手法赋予原有纹饰以新的特征;用流畅的、活泼的装饰形态,努力追求精神的自由,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摆脱了中原陈旧的思想理念。新的重构的纹样脱离了商周、中原的雄沉威严,变化成了轻灵升腾、美轮美奂、独具一格的纹样装饰风格,《楚辞》中反复出现的所谓“游目”、“流观”,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在这种伦理思想的影响下,青铜器的装饰形态呈现出“流畅活泼”的整体美感,如其中的升鼎是在中原鼎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器体束腰收腹,腹底由圜变平,立耳外撇,刚柔并济;化严肃为轻盈,以柔美的线条,改变了青铜器原有的给人压抑感的礼器氛围[4],节奏感也因此鲜明强烈,随之视觉效果大为丰富。

张正明在《楚文化史》中谈到,“楚人不爱用兽面纹……这与时代风尚有关……也与民族心理有关,楚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有威慑感、压抑感的形象是格格不入的。……下寺编钟上所见的兽面纹,都是变形的……虬曲回旋的美感增强了,使见者赏心悦目。”[5]96-97不只是兽面纹,我们从青铜器细腻的装饰纹样中还可以看到,楚人偏爱柔美的形态,这种自然形态的表达无疑受到了楚地道家文化的影响。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倡导“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游心”就是指个体精神上的一种自由追求。从审美的角度而言,庄子这种“游”的理念是一种尽善尽美的审美境界,其所倡导的是器物应该追求一种无拘无束、浪漫天然的形体美以及能给人带来自由体验的感悟美。

“游心”离不开想象。奇警超拔、绚丽无比的想象是“心游”的重要特点,也是艺术想象、审美想象的重要特点[6]。受“乘物以游心”理念的影响,在青铜器纹样中还时常能够见到一些经过夸张变形处理或重构组合而成的新纹样。各种各样的新纹样给人一种神秘、诡怪又耐人寻味的感受。楚人之所以沉溺于纹样的组合重构,这与心理上的自由诉求紧密关联。正是“游”,才能做到无所约束,极尽人的主观能动性。庄子的这种思想,恰好与楚国的社会风气不谋而合,因此强化了楚人的审美意识。

2.“应其天,尽其性”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庄子这种“若是蝴蝶,就应栩栩然而飞,若为庄周,就应遵遵然为庄周,无论为何,皆应因其天,尽其性,心志安然地做自己”的思想[7],深深影响了楚人青铜器纹样的设计与制作。

“应其天,尽其性”是青铜器纹样在自由浪漫的表征中暗藏的设计原则。青铜器纹样的结构是有目的的安排,有意识的选择,并非随意为之。纹样虽然是装饰物,但“从工艺美术的观点来看,纹饰和器形是不能分离的,因为纹饰结构的处理使之与器物有良好的适应性。”[8]这就意味着装饰器物纹样的设置是为了与器物的功能相“适应”。以青铜编钟为例。《周礼·考工记·梓人》对其如此记载:“厚唇,弇口;出目,短耳;大胸,燿后;大体,短脰:若是者谓之裸属,恒有力而不能走,其声大而宏。有力而不能走,则于任重宜;大声而宏,则于钟宜。若是者以为钟虡,是故击其所县而由其虡鸣。”[9]所描述就是青铜编钟。再看曾侯乙墓出土的均钟。均钟背面所绘神人图像,以及两侧面板上绘制的十余只凤鸟,均体现了与均钟音乐性相配合的密切关系[10]。借助这些文献,足以窥见青铜器纹样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功能、装饰和造型三者之间的相互烘托。依此可见,纹样的装饰与器物的关联也就相当清晰了。

3.“以形达意”

楚人经历过频繁的战争,因此对和平、吉祥、美好都有着执着的追求。青铜器中很多纹样设计的原则都是用形达意,充满了向上的因素,传达了积极、强烈和朴实的追求。于是一些寓意深厚的祥瑞纹样常常被使用到青铜器中。

图3 楚青铜器上不同形态的龙纹

楚人崇拜的凤纹、龙纹和虎纹、各种奇异诡怪的神灵纹,以及解体重构的人和动物形象,都或独立或综合集中表现在随葬青铜器物上。龙是青铜器中最具普遍性和广泛性的装饰题材,它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在楚青铜器装饰纹样中,龙纹纹样变化多端,或游动不居,或盘缠错接(见图3),令人眼花缭乱。不同的龙纹又有着不同的寓意,例如螭龙纹寓意美好、吉祥,也寓意男女的情感;蟠龙纹寓意祥瑞,等等。此外,凤纹也是青铜器中常用的装饰题材——楚人将一切美好的象征和特性都赋予了凤。值得注意的是,龙凤纹经常合体表现,寓意着“龙凤呈祥”。江陵望山2号墓出土的战国中期铜尊上,“盖顶与盖缘之间为一圈变形的龙纹和凤纹,它们之间施以云纹,龙游、凤翔、云流……”[5]153-155仿佛具有灵性的龙和凤就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它们一同在为大地祈福、造福。

除了传统的龙、凤祥瑞纹样外,传世的四枚西周时期的“一钟二音”楚公钟钟身右侧古纹饰中施有象纹图样。在楚先民看来,象是寄托祝福的吉祥物,预示着风调雨顺;此外,还有楚公逆编钟集“麟、凤、龟、龙”四灵于一体的极富特色的纹饰,也寄托了楚人对吉祥幸福的孜孜追求。

三、结语

作为楚艺术六大支柱之一的青铜器是楚国八百年辉煌历史的见证。通过对楚青铜器纹样的分析,人们不难理解其纹样在视觉造型中所遵循的这种通用式、标准化形制,是根植于先秦伦理文化下的楚人自觉营造和自觉共识的行为,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设计与控制方法,因此背后的驱动因素依然是以社会纲常为主导的设计伦理思想。

艺术设计必须依赖于具体的文化环境,缺少文化的传承,只能是拙劣的模仿。在当代,当人们将楚青铜器传统纹样应用于设计实践之时,不仅要遵从其形式的构成规律,而且更应该把握好其精神实质,以免生搬硬套,即既要取其形,还要延其意、传其神,如此,就能对今后湖北地区区域性设计的发展和设计特色的鲜明起到推进作用。

[1] 段勇.商周青铜器幻想动物纹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李学勤之序言.

[2] 罗森.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M].孙心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2.

[3] 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510.

[4] 沈祥胜,杜敬卿.以超现实主义构思看楚文化图腾中的创新精神[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8):22-25.

[5] 张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 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39.

[7] 李旭. 中国美学主干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7.

[8] 马承源. 商周青铜器纹饰综述[C]//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组编.商周青铜器纹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2.

[9] 孙诒让. 周礼正义:卷八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7:3379.

[10] 邵晓洁. 楚钟纹饰及其礼乐象征[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55.

(责任编辑 曹贵)

The Ethics in theDesign of Chu Bronze's Pattern

With the unique modeling, Chubronze's patternshows its grace,romance,vividness and wildness.It is notdiffi culttofi nd that this general pattern followed in process of modeling isrootedinChupeople's behaviors which created consciously and are in common sense in pre-Qin's ethicculture.Chupeople's austere ethics,such as“experience this world in pure heart”, “conform to nature and follow to heart”and “show the meaning by shape”etc.,hasbecomean vital element ofethics in Chu's design. It brings forth the new through the old,as well as the Chu art,has made contributes to the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ofthecontemporary design ethics.

Chubronzes;pattern;designethics

J026

A

10.3963/j.issn.2095-0705.2016.05.018(0097-05)

2016-07-20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国节约型社会的造物设计伦理思想研究”(13BG072),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楚建筑设计伦理思想研究”(15D010),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鄂西传统建筑美学特征研究”(14Q026)。

张睿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博士生,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汪笑楠,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博士生。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青铜器纹饰
带状纹饰的类型
蜡染的纹饰探讨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雕漆纹饰的修复
紫禁城(2020年7期)2020-07-25 02:40:18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龛楣纹饰研究
以儒为本与因时之变:颜之推的家庭社会伦理思想论
哲学评论(2017年2期)2017-04-18 01:15:27
两方对特殊教育人文关怀的伦理思想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20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
认识“晋式青铜器”
大众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 08:30:54
我是怎样走上青铜器研究之路的
大众考古(2014年10期)2014-06-21 07: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