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广,卢国金,陈乐阳,黄世荣
(金华市蚕桑学会,浙江 金华 321017)
金华市蚕桑生产的现状与建议
陈文广,卢国金,陈乐阳,黄世荣
(金华市蚕桑学会,浙江 金华 321017)
金华蚕桑是浙江省浙西南蚕桑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二五”期间,金华蚕桑与全省蚕桑产业发展态势相同,呈持续快速下降状态,但也出现了一些金华特色的亮点。展望“十三五”,思考金华蚕桑的定位,把握金华蚕桑的未来,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1.1蚕桑生产大幅下滑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的大幅增长,金华蚕桑生产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产业结构调整及茧丝形势不佳的影响,蚕茧生产呈快速下滑态势:桑园面积从2010年的3674 hm2下降到2015年的2485 hm2,下降32.4%;饲养量从2010年的38932张下降到2015年的14739张,下降62.1%;蚕茧产量从2010年的1797 t下降到2015年的700 t,下降61%(图1),而且此番下跌呈不可逆转态势。
图1 “十二五”期间金华蚕桑发展变化
1.2果桑及资源利用呈增长态势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果桑从2010年的140 hm2增加到2015年的323.3 hm2(其中连片13.33 hm2以上的果桑采摘园4个)。桑果采摘游在各地兴起,武义县桃溪镇锦平村和金东区江东镇雅金村,每年举办“桑果节”。另外,桑枝利用、桑园养鸡、桑叶茶加工、桑果系列产品生产呈逐渐发展态势。特别是近年来,桑叶绿茶、桑叶红茶等在主要产区县市都有所发展;桑果酒、桑果饮品、桑果醋、桑果酵素、桑果干在试验开发中。
1.3政策扶持不减
“十二五”期间,各地政府对蚕桑扶持一直不离不弃。如永康市政府办公室在《杨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实施办法(试行)》中,把蚕桑生产作为杨溪水源保护区种植业结构调整扶持发展的主导产业,引导库区农民种桑养蚕。从2011年起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新品种桑苗按0.6元/株计,市财政补贴0.5元/株,市土特产公司补贴0.1元/株;方格蔟由市土特产公司免费发放给农民;建立蚕桑生产保障体系,鼓励蚕桑生产,市政府从水资源费中安排一定资金,和蚕茧经营企业(市土特产公司)共同出资100万元设立蚕桑风险基金,实行蚕茧保护价收购,用于抵御市场风险。武义县也有相关政策扶持。
1.4技术创新不停步
“十二五”期间,尽管蚕桑生产一直呈下滑态势,但业务部门开展技术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推广:一是相继制定了《果桑生产技术规程》(金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3年10月发布)、《桑树生产技术规程》,(金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5年8月发布);二是开展了《大10果桑两种模式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果桑标准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等项目研究;三是开展了桑园和果桑园套种桑枝黑木耳、桑园立体养蚕、人工饲料育等试验。同时,组织大力推广方格蔟、伐条机、立体条桑育等适用先进技术,推进规模养蚕等。
2.1以政策为引导,延缓蚕桑产业衰退
就目前态势,金华蚕桑生产已呈不可逆转下降态势,仍至逐步消亡。各地宜采取适当的措施,延缓其下滑,并尽可能发挥桑树的生态价值及保护弱势农民的收入来源,有条件的可开展以小学生为主要对象的体验式养蚕科普基地建设。
2.2以果桑为重点,进一步推进相关产品开发
金华是全省大面积果桑栽培最早,果桑栽培技术与标准研究最为完整的区域,要进一步发挥优秀,采取适当的措施,合理引导种植果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大果桑系列产品、桑叶茶、桑叶菜的开发,丰富蚕桑生产的内涵。
2.3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改革现有蚕桑生产模式、劳动效率、土地利用率,探索复合经营模式,使之适应当前及未来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