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通元镇蚕桑生产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2016-11-12 02:51:30蒋水文
蚕桑通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减幅蚕农蚕种

蒋水文

(海盐县通元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浙江 嘉兴 314306)

海盐县通元镇蚕桑生产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蒋水文

(海盐县通元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浙江 嘉兴 314306)

通元镇位于海盐县西部,与海宁交界,区域面积69.13 km2,是海盐县饲养蚕种最多的一个乡镇。种桑养蚕在通元镇有着悠久的历史,200多hm2集中成片的长山河桑带也有36年历史,饲养量、产茧量、茧款收入等各项指标均占全县的30%左右。蚕桑生产发展对通元镇农村经济带来了巨大推动作用。蚕桑生产虽然不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一度曾为通元镇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工业企业的蓬勃发展,蚕桑业的比较经济效益不断下降,其他各种因素制约蚕桑生产的发展,蚕种饲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本文通过总结近10年通元镇蚕桑生产状况,分析存在问题,找出发展对策,以促进蚕桑生产稳定发展。

1 通元镇近10年蚕桑生产现状

蚕种饲养量可直观地反映蚕桑生产的发展情况。笔者通过统计调查2004~2014年的蚕桑生产数据,虽然期间并非该镇的蚕桑生产鼎盛时期,但仍可体现近十几年来通元镇的蚕桑生产趋势,详见表1、表2。

表1 通元镇2004~2014年蚕桑生产情况

表2 通元镇2004~2014年各期蚕桑生产情况

从上表1、表2中可以看出,前4年的生产实绩,蚕种张数、养蚕户数、总产茧、投放茧款基本保持稳定,后6年开始下降。纵观10年来,全年饲养蚕种从2004年的30101.5张减少到2014年的12537张,减少17564.5张,减幅为58.4%;其中春蚕从2004年的13362张减少到2014年的7490.5张,减少5871.5张,减幅为43.9%;中秋从2004年的13201.25张减少到2014年的1945张,减少11256.25张,减幅为85.3%,减幅最大;晚秋这10年来一直是有所起伏,2004年3538.25张至2014年3101.5张,减少436.75张,减幅12.3%,呈缓慢下降态势。养蚕户数从2004年8763户减少到2014年的4459户,减少4304户,减幅为49.1%,中、晚秋的养蚕户数更少,2014年中秋养蚕户数1974户,晚秋养蚕户数2788户;桑园面积前4年基本稳定,从2004年的854 hm2减少到2014年的467 hm2,减少387 hm2,减幅为45.3%;年产茧从2004年的1283.3 t减少到2014年的542.3 t,减少741 t,减幅为57.7%,减幅超过一半。

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性调整及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显出了蚕桑的比较效益下降,从而制约了蚕桑产业的稳定与发展。具体表现在:

2.1桑园大面积减少,桑园基础薄弱

随着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综合园区开发等等。土地征用占桑多,10年来因此减少了的桑园面积近66.67 hm2;因比较效益下降而减少桑园面积过200 hm2,且多以田桑为主,余下来的桑园还有一小部分的弃管面积,形势不容乐观。现存的桑园除长山河桑带集中成片,沟渠配套、能灌能排外,其余桑都是当初桑园承包到户时的状态存在,这样的桑园遇干旱灾年极易减产,而且户均经营规模小,形不成生产能力,桑园利用率不高,管理也不善,单位面积桑园产出率不高,效益低,也就促动不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

2.2环境污染严重,制约蚕桑发展

随着农村乡镇工业的发展,“三废”对农业生产尤其是蚕桑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窑厂在中、晚秋蚕排放的氟化物,磨砂灯泡厂放出的有毒气体,扣板厂排出的粉尘等等,严重影响着养蚕生产。本镇桑园大部分属粮桑混栽区域,也常有因大田农药造成的污染,引起蚕中毒现象。随着土地流转的推进,果蔬种植大户的增加,农药使用更加复杂,中毒风险提高。2010年晚秋,本镇滕泾村立新组发生一起种植大户在桑园附近的西瓜田使用类似保幼激素药剂,致使该组饲养的9.75张晚秋蚕全部损失,计茧款2030元。中秋饲养量是近10年大降幅度下降的原因也基于此,饲养过程中时有发生中毒现象,有相当一部分是自身桑园用药造成中毒,还要受稻田除虫药液漂移中毒的边缘影响,中秋期遭遇高温干旱恶劣气候发生概率较大。在产业内外环境影响下,中秋蚕饲养风险大,单产提不高,有的农户甚至可能会颗粒无收。农户饲养中秋蚕的信心不足,所以很大部分农户干脆弃养中秋蚕。

2.3蚕茧价格不稳定,抑制蚕桑生产发展

蚕茧作为一种商品,价格由于受国际丝绸市场的影响,波动大。现阶段蚕茧比较效益明显要低于其他经济作物,如葡萄、西瓜等。假如价格稳定,还可以勉强维持现有的生产状态,伴随着价格的每一次走低,就会出现蚕种的大幅度减少,桑园的弃管或毁桑,变成改种其它作物,加速本镇蚕桑的滑坡。从表1、表2可见,2008年由于受国际丝绸市场疲软的影响,中、晚秋价格太低,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导致2009年一年就减少蚕种8488张,和上年相比减幅为31.1%,田桑也基本上在这期间被毁。2010年全年平均价格又回升到30.5元/kg,特别晚秋平均价超过34元/kg,所以2011年饲养蚕种趋于稳定并略增,2012年春蚕价格不是很理想,茧价从2011年的44.18元/kg下降到2012年的30.8元/kg,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使2012年中、晚秋订种大幅度减少,比2011年饲养蚕种19129.5张减少2803.75张,减幅为14.7%。这充分说明价格是影响蚕农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2.4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技术到位率低

随着乡镇工业及三产的发展,农村中大批青壮劳动力转移。在本镇的3口之家中平均有1.5人务工,有一些蚕户干脆放弃蚕作。结果使蚕桑生产的操作主要由在家的这些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完成。而这些蚕业人员文化低,蚕业新科技接受慢,栽桑养蚕按照传统的老一套,不能灵活应用蚕桑高产技术,一遇到诸如蚕病、中毒就束手无策,不能对症下药,所以往往养蚕失败,而使他们丧失再养蚕的信心。

2.5蚕茧收购方式粗放,导致蚕茧质量下降

蚕茧收购期间,收购秩序混乱,并不真正按质论价。对于使用蜈蚣蔟,伞形蔟等优良蔟具产的茧与其它蔟具茧价一样,上下茧价差距不大,只有20元/ 50 kg左右,致使蚕农贪图方便,改用塑料折蔟,蔟中管理不善,湿度增加,茧子质量主要指标解舒率下降。而且对于售茧时售早采茧现象,收购部门也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制止,既影响了茧质,又让收购部门蒙受损失,最终只会两败俱伤,加速蚕质量下滑,影响蚕桑生产发展。

3 加快培育与提升现代蚕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建议

蚕桑是通元镇的一项传统产业,在家庭经济收入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所以总的趋势将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在现今竞争如此激烈的蚕茧市场中,要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扩大生产规模,优化养蚕技术,形成生产能力,同时转变蚕茧增长方式,变数量型为质量型,控制环境污染,减少损失,改善蚕茧收购机制,实行优质优价,劣质低价政策,拉开价格差距,实施综合经营,提高复合经营效率,推进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

3.1逐步推行规模经营,促进蚕桑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改善目前桑园大多数平均承包局面,完善承包责任制。使各农户承包的零星桑园逐步集中,逐步达到户有2668 m2桑,年产500 kg茧,收入超万元的养蚕户,提高蚕桑产值在家庭各业中的比重;对那些无力管理或弃管抛荒的农户,通过有偿转让的方式进行转包,使桑园逐步集中到养蚕能手、养蚕大户手里,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只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才能更快地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增加经济效益。为促进规模经营,对养蚕大户采取鼓励扶持政策,如养蚕房屋地基审批,生产资金贷款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组建专业合作社,实施社会化服务。完善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实行统一消毒,统一治虫,多利用广播进行科技讲座,播放科普录像等提高养蚕大户的技术水平,促进养蚕增收,调动大户养蚕的积极性,稳定蚕桑发展。

3.2强化基础,增强后劲

要重视桑园园区建设,加快优良桑、蚕新品种引入,重视桑园肥培管理。首先要抓住行情低迷时机,调整好树龄结构,加快老桑、低产桑的改造更新,加速优良桑品种更新,如强桑1号,使之达到稳产高产桑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以增强桑园产出率,以便在行情好转时获得较好收益。同时要大力发展园区规模种桑,建立一批集中成片,旱涝保收,快速稳产高产的新桑园,以加强桑园生产发展后劲。

3.3控制大气污染,减少损失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三废”对农业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影响蚕茧生产的主要是氟化物,以及农药上的阿维菌素、杀灭菊脂等农药的污染。近几年来,在养蚕期间虽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每年都实行停窑,但还有一些污染企业未关停。建议有关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着手攻关治理“三废”问题,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新建厂房,应远离蚕区,以确保生产安全;农药生产厂家应研制开发一些高效低毒对人蚕安全的农药,今后逐步要从农药防治向生物防治转变。农蚕部门之间生产上用药应相互通气,相互协作,农田治虫用药应兼顾蚕桑,以有利于保证蚕农利益,提高蚕茧产质量。

3.4推广适用技术,改革评茧方法,提高蚕茧质量

抓质量求生存,这是每年行业生产的基本准则。近年来,由于受评茧方法的影响,使我镇的蚕茧质量长期徘徊不前,严重削弱了丝绸产品的外贸竞争力。为使我镇蚕茧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位,必须全面提高蚕茧质量。首先大力推广优良蔟具,推行普及使用方格蔟,同时加强蔟中管理,抓好上山后的通风换气工作。其次严格执行优质优价,劣质低价的蚕茧收购政策,推行能反映茧质内容的的评茧方法,按质论价,拉开价格差距,优胜劣汰,逐步提高茧质。

3.5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术含量

针对目前蚕业劳动力老化,素质低下的现状,要进一步加强蚕业生产技术培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班。要利用电视、广播、咨询、会议、农民信箱等各种方式宣传蚕业科技。特别是在蚕业生产中要根据各个生产季节,及时提出针对性生产措施,并用广播迅速传向蚕农,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到位率,推进蚕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在每个村选出2~3户对蚕桑有经验并能接受新技术,能为大家热心办事的农户作为示范户,定期进行指导,通过以点带面方式,带领全村农户共同提高养蚕水平。

3.6实施综合经营,提高复合经营效率

蚕农可实施综合经营,提高资源利用率。冬季在桑园里套种小青菜,第二年春季出售小菜心,每667 m2收益在2500元左右,且又不影响桑树生产。桑园里养鸡,利用桑枝条培育食用菌等,都能提高复合经营效率,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

猜你喜欢
减幅蚕农蚕种
无人机替代蚕农“走山移蚕”
军事文摘(2024年2期)2024-01-10 01:58:32
水土流失较监测峰值减少近百万平方公里
广州4月商业地产市场:公寓成交维稳,写字楼及商铺库存同比减幅明显
房地产导刊(2020年6期)2020-07-25 01:31:08
躲雨
派出所工作(2019年5期)2019-09-10 07:22:44
黑龙江省19802014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面积分析研究
科技风(2017年18期)2017-05-30 00:45:09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广西蚕业(2016年4期)2016-06-23 08:50:58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广西蚕业(2016年3期)2016-06-23 08:50:43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广西蚕业(2016年2期)2016-06-23 08:50:26
创新原蚕区蚕种生产方式初探
蚕桑通报(2015年1期)2015-12-23 10:14:31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源流(2015年8期)2015-09-16 17: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