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150例外科手术风险度评价

2016-11-12 05:29:14苏拓李若凡齐辉高旭刘佐军孙立新李晓滨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死亡率外科直肠癌

苏拓,李若凡,齐辉,高旭,刘佐军,孙立新,李晓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普外科,北京 101149)



·临床研究·

结直肠癌150例外科手术风险度评价

苏拓,李若凡,齐辉,高旭,刘佐军,孙立新,李晓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普外科,北京 101149)

目的 用POSSUM、P-POSSUM、Cr-POSSUM及ACPGBl 评分系统分别预测结直肠癌手术风险的效果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15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以POSSUM、P-POSSUM、Cr-POSSUM及ACPGBI评分系统分别对结直肠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进行前瞻性预测,并与术后实际并发症、死亡率进行对照。结果 POSSUM评分系统预测并发症的发生率(76例、50.67%)及死亡率(42例、28.00%)分别显著高于实际并发症率(38例、25.33%,P<0.01)及死亡率(7例、4.67%,P<0.01)。但老年患者的并发症预测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POSSUM、Cr-POSSUM及ACPGBI评分系统预测死亡率(分别为9例、6.00%,10例、6.67%及11例、7.33%)与实际死亡率(7例、4.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POSSUM、Cr-POSSUM及ACPGBI评分系统均能较准确地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死亡率,而POSSUM评分系统可能高估了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

结直肠肿瘤;危险性评估;死亡率;手术后并发症

全球范围的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老年人为高危人群,但我国结直肠癌发病年龄多见于40~6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48.3岁,结直肠癌的高发与一些日常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暴饮暴食也有一定的关系[1-2]。正如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结直肠癌在早期缺少明确症状,患者自身也无明显异常的改变,故我国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仅为10%~15%,大多数患者确诊结直肠癌时已发展到中晚期。目前结直肠癌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亦有采用内镜下切除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其疗效较好[3]。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易出现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对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外科评分系统也为此发挥了重要作用[4]。但以往预测外科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危机的评分方法简便而精确性不高且不属通用系统,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POSSUM和P-POSSUM在欧美国家已成为术前通用的预测评分方法。国内对POSSUM评分系统临床应用普及率低,多应用在回顾性研究中,而前瞻性研究较少[5-6]。笔者通过术前以POSSUM、P-POSSUM、Cr-POSSUM 及ACPGBI 4种评分方法分别对1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并发症、死亡率进行前瞻性预测,并与术后实际并发症、死亡率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患有结直肠癌患者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94例,女性56例;年龄在36~75岁,平均年龄(47.5±14.1)岁;60岁以上患者62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规范的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心电图等检查,组织学病理诊断为结直肠癌。

1.2 方法 熟悉POSSUM、P-POSSUM、Cr-POSSUM 及ACPGBI 4种评分系统,进行前瞻性并发症发生及死亡率预测。150例结直肠癌患者入院后经检查符合手术标准均予以姑息性或根治性手术,密切观察手术中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并发症有吻合口漏、骶前出血、输尿管损伤、造口坏死及腹内疝等。死亡率的调查根据1个月内电话随访患者的存活情况,术后1个月内死亡均视为手术死亡。

1.3 数据处理 参照POSSUM、P-POSSUM、Cr-POSSUM及ACPGBI评分系统的评分参数(见表1),各评分系统均由生理学评分和手术评分组成,POSSUM评估并发症率计算公式:In[R1 / (1-R1) ]=-5.91 + (0.16×生理学评分) +(0.16×手术评分),死亡率计算公式:In[R1/(1-R1)]=-7.04+(0.13×生理学评分) + (0.16×手术评分):P-POSSUM死亡率计算公式:In[R2/(1-R2)]=-9.065+(0.1692×生理学评分) + (0.1550×手术评分);Cr-POSSUM死亡率计算公式:In[R3/(1-R3)]=-9.167 +(0.338×生理学评分)+(0.308×手术评分);ACPGBI死亡率计算公式:In[R4/(1-R4)]=-4.859 + (ACPGBl分数)。根据150例患者的情况,依据以上公式计算出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与实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相比较。

表1 4种评分系统参数

注:+表示评分系统有此评分参数;-表示评分系统无此参数

表2 4种评分系统评分结果并发症与死亡率的比较[例(%)]

注:甲乙两组间并发症预测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比较,P>0.05;术后实际情况与POSSUM预测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P<0.05;P-POSSUM、Cr-POSSUM及ACPGBI评分系统预测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比较,P>0.0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计算各评分系统的评分值,将150例结直肠癌患者60岁以下包含60岁作为甲组,60岁以上作为乙组,4种评分系统预测并发症和死亡结果见表2。

3 讨论

结直肠癌的发生是结肠黏膜上皮受遗传和环境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基因改变的结果,且受肠息肉、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等高危因素的影响。结直肠癌起病较为隐匿,早期常仅会出现粪便隐血阳性,最早出现的相关表现为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另外还有腹痛、腹部肿块等临床表现[7-9]。定期进行粪便隐血试验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10]。结直肠癌目前唯一根治方法是癌肿的切除,予以结直肠癌患者姑息性或根治性手术,加以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11]。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一直是手术治疗所追求的,术前对患者手术风险做出评估,对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预测,以指导临床决策,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从而降低手术并发症率及死亡率,提高手术治愈率[12]。目前国内常用APACHE评分系统,适用范围较窄[13-14]。本研究通过术前以POSSUM、P-POSSUM、Cr-POSSUM 及ACPGBI 4种评分系统分别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并发症、死亡率进行前瞻性预测,与术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根据术前评分情况,估计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地加强临床干预、调整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术后死亡率[15-17]。POSSUM、P-POSSUM、Cr-POSSUM 及ACPGBI这4种评分系统对结直肠癌手术治疗较好的预测结果,提供了较为客观的标准,依据标准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制定出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积极加强对患者术前的准备和术后的处理,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1] 刘荫华,姚宏伟.结直肠癌外科手术的原则与进展[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3,12(6):401-404.

[2] 刘德军,陈炜,张斌,等.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2,11(3):294-295.

[3] WONG SL,MANGU PB,CHOTI MA,et al.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9 clinical evidence review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hepatic metastases from colorectal cancer[J].J Clin Oncol,2010,28(3):493-508.

[4] 姚宏伟,刘荫华.再论结肠癌手术规范化问题[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0):1000-1004.

[5] 徐建明.正确认识结肠癌和直肠癌诊治理念的差异[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9):703-705.

[6] WATANABE T,HABASHI M,SHIMADA Y,et al.Japanese Society for Cancer of the Colon and Rectum(JSCCR)guidelines 2010 for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J].Int J Clio Oncol,2012,17(1):1-29.

[7] SIEGEL R,NAISHADHAM D,JEMAL A.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3,63(1):11-30.

[8] JEMAL A,BRAY F,CENTER M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1,6l(2):69-90。

[9] 林俊忠,潘志忠.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的争议[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8):714-716.

[10] 李晓凤,巴彩霞,袁海清,等.结直肠癌中B7-H1表达的意义[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6):647-649.

[11] 陈图锋,方佳峰,魏波,等.结直肠癌手术风险预测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32(4):547-552.

[12] 卞红磊,赵发,郭伶俐,等.70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50例的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6,9(2):118-119.

[13] 王锡山.结直肠癌综合治疗的规范化实施[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4):260-264.

[14] 任镜清,刘建伟,刘少杰,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远期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12,33(3):375-379.

[15] 汪晓东,李立.结直肠癌外科的新理念与挑战[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21(6):782-786.

[16] 王刚,江志伟,鲍扬,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 116 例结直肠癌手术[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13(5):342-345.

[17] JAYNE DG,THORPE HC,COPELAND J,et al.Five-year follow-up of 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CLASICC trial of 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versus open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ncer[J].Br J Surg,2010,97(11):1638-1645.

201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医学发展基金课题 (2012-06)

苏拓,主治医师,Email:wmxiafan@126.com

R735.3

A

10.3969/J.issn.1672-6790.2016.05.020

2016-01-20)

猜你喜欢
死亡率外科直肠癌
骨外科知多少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02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05-22 01:32:38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科学之谜(2020年6期)2020-08-11 07:37:21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当代水产(2019年8期)2019-10-12 08:57:56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57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