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雪英++牟雅
(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430000)
摘要:目前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壮大,各种旅游活动层出不穷,节事旅游也伴随着旅游的发展而不断壮大,节事旅游队旅游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值得我们分析和探讨。通过理论研究、文献资料的考察分析节事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节事活动;游客量;旅游地容量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80-02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戴光全认为狭义的节事活动包括各种传统的节日及新时期创办的现代节日,广义的节是活动包括节日及特殊事件。节事活动类型有体育活动,某些社团活动,节日庆典、文化娱乐等[1]。在学术界节事活动概念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节事活动旅游是专指以某种节日庆典或习俗为主要旅游目的的旅游活动。如赵睿认为,节事旅游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开发成旅游旅游产品的节庆活动的总和[2]。国外旅游节事活动的研究起步较早,且很少单独研究节事,国外一般把节日和特殊事件放在一起称为节事[3]。本文认为节事旅游活动是某一地区依据当地的习俗举办的仪式或是为了举办某种特定的活动,目的是依托当地特色的文化或是活动本身强大的号召力以吸引外来人员来参与进入活动中达到旅游目的的旅游活动。
二、节事旅游活动的分类
(一)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主要追溯传统的历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反应地区独特的文化及习俗。如端午节的划龙舟,元宵节的赏花灯,另外还有少数民族的独特的节庆活动如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三月三歌会等著名的传统节日。
(二)纪念性的节日。
纪念性的节日主要是发生的历史重大事件,值得后人去纪念和缅怀的节日。如国庆节,劳动节,儿童节,妇女节等。
(三)现代庆典活动。
现代庆典活动上主要是体现某一地域特色,由目前的旅游市场催生出来的节日活动,它如各地区的美食节,青岛啤酒节,山东潍坊的风筝节等节事旅游活动。
三、节事旅活动的特点
(一)时间短暂。
节事旅游活动不同于乡村旅游、度假旅游、主题公园等旅游形式,节事旅游较多体现人文精神,以文化为依托,以人的组织为载体的旅游形式。是在短时间向旅游者传达某种思想意识、民俗风情的旅游形式。它主要的特点就是出现的时间较短,短时间内体验和了解旅游地的文化。在节事活动举办期间,内心怀有对这种节事情怀的旅游者,在节事举办地亲自参与进去才可以充分的体味节事的魅力,完成其内心对于节事情怀的诉求。一旦节事活动结束,旅游者就无法参与节事,也不能感受节事的魅力,由此节事旅游就无法开展。
(二)地域差异性。
节事作为历史的产物,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不同地区由于风俗习惯,以及资源条件的差别会形成不同的节事活动。现代性节事这种表现更为明显,节事活动被普遍作为地区形象的塑造者,如此就使节事要更能体现地方和资源的特色。换句话说,就是节事活动必须依托地域和资源的特色,只有这样节事旅游才可以产生较强的吸引力。相对于南宁来说,武汉举办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样在北京举办荆楚文化旅游节也是不现实的。
(三)外部环境敏感。
旅游业受外界的影响比较大,特别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经济危机,政治动荡,恐怖主义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旅游业不能够改变这些影响,只能被动的接受外界影响所带来的危机,在危机中寻找应对危机的对策,将影响转到最小。如2003年的非典事件对我国旅游业造成的影响,2008年汶川地震等都对当地的旅游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四、节事旅游活动对目的地影响
(一)节事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积极影响。
1.经济影响。
旅游活动能够增加举办地的旅游收入,旅游是一种高消费的活动形式,是一种环保产业,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旅游对于带来外汇,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活动中伴随着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者每一项活动都在进行消费,大量旅游者聚集能为大力的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收入。这些收入还可以用于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促进旅游目的地的良性发展。
2.基础设施影响。
在节庆期间众多游客的到来需要大量的宾馆设施和餐饮设备,为游客提供舒适的起居环境的旅游目的地才能吸引游客居。因此,旅游对于促进一个地区的餐饮业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改变旅游目的地的城市环境、交通、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
3.举办地知名度影响。
杨柳(2004)通过对成都的黄龙溪火龙节等知名的节庆活动分析,提出唱旅游戏,加强宣传力度,注重同其他旅游产品结合产生规模效应,挖掘地方特色提高游客参与度等发展策略[5]。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封发展以宋文化为主题,而清明文化节则是反映北宋时期京都百姓在清明时节的风貌,以现代的科技为依托,用舞台方式或演绎方式来表现当时的文化习俗。清明文化节对宣传宋文化有巨大的作用,对开封的知名度也有一定的宣传作用。邓明艳论述了节事促销目的地,把推销广西旅游目的地的重任放在了节事活动身上,他认为节事活动可以整合旅游目的地形象要素[5]。
(二)节事活动对旅游发展的消极影响。
1.基础设施的影响。
短期内大量游客涌入超出正常时间的旅游容量对旅游的接待设施产生巨大的挑战。交通、饭店、火车站等地的游客会出现井喷之势,使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造成一定程度的设施破坏。在节庆后,游客数量会急剧减少,使得一些基础设施闲置,维护和保养这些基础设施需要资金、人力和物力。如果不能妥善的解决这一问题就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当地物价的影响。
大量游客涌入市区,增加的游客需要一些宾馆设施的建设,而大规模的兴建宾馆饭店,拓宽城市交通,必然会对老城区已经形成的格局产生变化,造成老城区土地价格上涨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人地矛盾问题,造成土地价格提高。大量游客的消费也会使得当地物价提高。
3.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基础设施破坏,交通拥挤,物价飞涨举办地的居民正常的生活产生影响造成本地居民对游客的反感。OSullivan和Jackson(2002)认为游客的大量涌入会导致当地社会基础设施的变化,以满足节庆的游客需求。伴随着节庆发展的壮大本地与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当地企业家开始不满,节庆对当地经济效益越来越不显著[6]。此外大量外来人口的短时居住引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带来淫秽产业的聚集。对举办地带来消极的影响。
五、应对清明文化节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做好旅游接待工作。
由于节庆期间游客量超出旅游接待地正常的游客容量,使得旅游接待工作很难达到要求,首先反映在导游身上,导游的业务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因此,应该加强对导游人员的培训,让导游人员对自己所讲解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当地的生活习俗。其次,旅游的接待设施不完备,如火车站的接待能力弱,每到节庆期间,火车站都会出现人员拥堵现象,厕所排队拥挤现象,交通堵塞现象,就餐排队从而影响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政府应该注意这一问题,开设旅游专用窗口、增设自动取票机提升买票速度,增加旅游线路公交车的班次,在节庆期间采用限号方法的缓解交通压力。在节庆期间增加可移动厕所,合理安排节事节目错开游客用餐高峰从而缓解基础设施不足带来的压力。
(二)资源循环利用。
基础设施应该为绿色循环可再利用的,在文化节期间针对大量游客,把健身器材设计为可移动的,文化节结束之后,将这些桌椅或器材移至敬老院或者是学校等场所,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再节庆期间增设的基础设施如公交车,可在清明节过后改为市内观光游览车这样使得某些服务设施在节庆后实现变身。
(三)调控人流。
为避免对景区甚至是环境带来的巨大破坏对景区人流进行合理的调控,可以在在之前,通过网上来预告节庆期间主要景点的预售门票数量,以及应经售出门票数量,实行限量售票。在节庆期间面对过多的人流可实行有组织的分流,将节庆会场分开不要聚集在一处,加快主会场内文化节节目的循环速度,增强分会场节目量使得游客能快速进行主会场的游览,避免主会场拥堵是的分会场内也得到合理的运用和宣传。
(四)整合旅游资源。
全面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而不是仅仅一两个旅游景点具有吸引力,造成游客流动不均匀。发展多个旅游景点,减轻主景区的压力。要实现旅游的目的地更高一层次的发展,就要发挥以目的地所有旅游景点的合力。不仅仅依靠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接纳游客,要整合旅游资源,发挥各个景点的优势,来提升旅游地吸引力。在旅游宣传中,将这些景点组团宣传,突出各个景点的特色和优势,比如在开封翰园碑林的宣传中应突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开封府的宣传中应着重宣传其府衙文化和包青天的清廉的作风。这样各个景点不仅能各得其所,而且还能增加知名度,丰富旅游资源的种类。
参考文献:
[1]戴广全.节庆、节事及事件旅游[M].科学出版社2005:22-23.
[2]赵睿.上海旅游节成功之道分析[J].江苏商论2001,9(6):941-42.
[3]戴广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上)[J].旅游学刊2009,4(5):23-26.
[4]杨柳.成都市周边地区节庆活动发展之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报2004,19(9):103-105.
[5]邓明艳.培育节事活动营销西部旅游目的[J].旅游学刊2002,6(17):2-35.
[6]Osullivan,Jackson.joum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J].戴广全.2002,10(4):325-342.
作者简介:石雪英(1989-),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湖北大学,研究方向:人文地理。
牟雅,女,土家族,湖北恩施,硕士,湖北大学,研究方向: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