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捷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 甘肃 兰州 730030)
凸显“世界之最”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吴 捷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 甘肃 兰州 730030)
“世界之最”作为地理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丰富性、情境性,能突出印证地理原理,留给学生丰富深刻的印象,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用世界之最作为案例,关键是紧扣教学目标,选用合适的世界之最,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进而提炼出一般性的原理,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世界之最;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的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针对性、丰富性、完整性、情境性、可读性。[1]“世界之最”作为案例,正有这样的优势。
1.特征鲜明,形象“丰满”
“世界之最”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鹤立鸡群,卓尔不凡。
例1:世界上最大的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
当我们一提起亚马孙热带雨林,脑海里便立即涌现出一幅生动的景象——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使植被异常繁茂,不计其数的参天巨树密密麻麻、肆意扩张,像一把把硕大的绿伞。树林里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水,叫做“雨林”。这个世界之最,伴随着诸多其它世界之最,无与伦比,而且相互之间还存在着内在必然的联系,如图1所示。
图1 与亚马孙有关的“世界之最”
教材将其作为“森林的开发与保护”的典型案例,理所当然。如果在教学中再配以一系列鲜活的数据和视频资料,学生就一定会对它鲜明的特征和“丰满”的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原理产生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为走向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2.成因典型,原理凸显
“世界之最”之所以成为“世界之最”,可谓“实至名归”,不仅仅在于它拥有最鲜明的特征,还在于它能突出地印证地理原理,是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最佳代言人”,在体现地理成因上最为典型。
例2:世界上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西欧
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无论在东西方向上还是在南北方向上,延伸的范围都远远超过了其它地区。教学中以此为例,可以突出地反映五大自然要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是如何影响气候的:
①西欧主要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全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气候温和湿润;
②欧洲大陆轮廓破碎,深入陆地的内海,峡湾很多,有利于西风吹入;
③西欧的山脉位于南北两翼,中部是广阔的平原,有利于西风深入内陆;
④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且其流向与海岸基本平行,从而大大地拓展了它所影响的纬度范围(阿拉斯加暖流相形见绌,摩尔曼斯克不冻港是最好的注解)。
借助该案例,学生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影响气候的五大自然因素是怎样起作用的。之后,还可以因势利导,趁热打铁,利用同样的角度,分析世界上最大的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和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气候成因。通过这几个“世界之最”,学生感受强烈,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分析气候成因的角度和思路。
在地理教学中用“地理之最”作为案例,学生有强烈的“揭开谜底”的愿望。更重要的是,与其它同类事物和现象相比,“地理之最”成因典型,往往是诸多因素叠加、整合到一起造就的,具有“多因一果”的特点。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分析“世界之最”的成因时,喜欢对学生说这样一句话: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世界之最”能促进学生对地理原理的理解。
3.影响显著,意义深远,彰显地理特色
从成因上看,“世界之最”具有“多因一果”的特点;从影响上看,“世界之最”既然成为了“带头大哥”,就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力,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显著影响,塑造出区域突出的地理特征。
例3: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作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许多地理特征——地壳厚,大气层稀薄,气压低,太阳辐射强,年均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植被稀疏,冰川冻土广布,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耐寒的青稞,当地居民的传统服饰是掉袖藏袍,都是“海拔高”这个“总根子”派生出来的。
例4: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深深地打上了水土流失的“烙印”。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肥力下降。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随着沟谷不断延长和加深,昔日平整的高原面被切割、分离成破碎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黄土高原今天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形特征。同时,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盖度随着水土流失逐渐下降,生态环境趋于脆弱。而且,正是因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水土流失除了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并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地产出减少外,还阻碍交通,制约经济发展。
“世界之最”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非常显著,是典型的“一因多果”,最能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教学中用好了“世界之最”,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发散性、全面性、系统性,可以充分体现地理学分析问题的综合性特色。
“世界之最”是优质的教学资源。主动开发、充分利用,方可彰显其价值,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紧扣目标,选取合适的“地理之最”为我所用
“世界之最”很多,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精挑细选,贴合教学实际。例如,为了学习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可以将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红海和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波罗的海作为案例。为了学习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不妨以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或者非洲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的山地垂直自然带为例。为了学习我国的气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以让学生对比分析我国的四个“气温之最”: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漠河;1月份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西沙;7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青藏高原;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吐鲁番盆地。
2.设置有价值的问题,提炼“世界之最”囊括的地理原理
运用“世界之最”作为案例,必须目标明确,主题鲜明。如果主题不明确,就无法做到居高临下驾驭案例,无法跳出案例看案例,使案例教学进入追求“琐碎”和“细枝末节”的胡同里,失去案例教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2]要实现明确的目标,就应该把目标细化为若干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之最”的优势能否得以充分发挥,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设计或者遴选有价值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方能激发思维的火花,使认识走向深入。
例5:(2008年文科综合全国卷1)读图2,完成下列要求。
图2 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高考题其实也很偏爱“世界之最”。刚果盆地是世界第一大盆地,G河(刚果河)是世界第二大河流、非洲第一大河流。它的水量丰富,一是流域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二是该河流支流众多,且流经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流域面积广。影响河流径流量大小的主导因素——流域降水量、流域面积,在这道题中都非常鲜明地体现出来了。
笛卡尔曾说:“我思故我在。”以我之见,他思考的问题,应该很有价值,才会让他有如此的自信和“优越感”。例5便紧紧围绕刚果盆地这个“世界之最”,设计了3个有价值的问题。正是“世界之最”,鲜明地体现了特征和成因;正是有价值的问题,彰显了“世界之最”背后的地理原理。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红花”和“绿叶”的交相辉映,才让我们充分地感受到地理环境之美、地理学科之美、地理思维之美。
3.举一反三,从“世界之最”中来,到其它区域中去
“世界之最”是经典的案例。案例是必要的工具和手段。我们的目的是掌握渗透在其中的原理,将特殊上升为一般,再回到特殊中去。这是案例教学的实质,“体现了教学论的人本化思想和现代心理学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思想,适应了学习者建构知识、接受知识的内在认知秩序。”[3]而能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关键在于是否看透了现象背后的原理,在新情境下运用已经学过的原理分析新问题,万变不离其宗。例如,对于港口区位条件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中国最大的港口——上海的区位条件后,如果学生可以自己分析出鹿特丹、新加坡或者新奥尔良的区位条件,就说明他已经实现了“特殊→一般→特殊”的跨越,掌握了现象背后的原理。
用“世界之最”作为案例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世界之最”虽然很典型,但充其量也只是案例而已。在教学中既要“入乎其中”,充分感受其特征,深刻剖析其成因,以此彰显地理学科的特色和美感,又要“出乎其外”,从“世界之最”中总结出普遍性的原理,据此分析其它区域,推此及彼,比较异同,加强反思和批判,按照“提供案例——分析案例——得出结论——知识拓展”的基本过程,用案例教学原理。[4]不能把“世界之最”的特征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能牵强附会,把似是而非的成因罗列一大堆,更不能机械模仿,把“世界之最”生搬硬套到其它区域中去。
[1] 车娟.高师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实施策略[J].教育探索,2006,(9):72-73.
[2] 曲忠厚.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中的“案例”分析与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9,29(1):68-71.
[3] 戴建波.如何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J].地理教学,2012,(16):30-32.
[4] 林宪生等.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案例教学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2005,(10):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