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访工作在高校建设中的作用

2016-11-11 02:29:59李雪梅孙忠博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9期
关键词:信访工作制度建设

李雪梅 孙忠博 黄 刚

浅析信访工作在高校建设中的作用

李雪梅孙忠博黄刚

本文分析了信访制度存在的原因,总结了高校信访工作面对群体结构复杂、信访诉求庞杂、时间跨度大、来访形式多样和周期性的五大特点;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高校信访工作要成为党和国家信访工作的分拣站,缓解矛盾的缓释岛和维稳工作哨所的建议。

高校;信访;作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把信访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随着党和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不断推进,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已成为高等学校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提高学校治理法治化和科学化水平的客观需要。

一、我国信访制度现状和未来前景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党和国家下大力气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各级政府加大法制宣传,但信访人数和诉求量并未有明显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情”大于“法”,人们根深蒂固地认为,有纠纷要“找人”而不是“找法”,遇到纠纷更相信“找领导”,利用行政力量而不是通过法律途径实现诉求,甚至通过行政干预得到法制外的“优待”。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发展不平衡,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和对社会民主法制认知程度差别较大,法制建设要整体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在法制建设的健全、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信访制度是现行行政制度的必要补充。

信访制度设计的最初目的是建设一条可以表达人民声音的通道,加强党和国家对各级政府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程序和工作作风进行监督。目前,信访事件中针对该类监督和举报事项占比不大,而“求决”类诉求占比很大,从信访工作来看会产生信访失效的质疑[1]。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日益成熟,学者们对信访制度的发展一直存有不同观点。在推进现代化治理、迈向法治政府的今天,采用“一刀切”的存或废都不是最佳办法。有学者提出,未来改革的关键在于,以国家层面的立法规范统一信访制度,实现信访制度法治化[2],同时注重信访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协调和衔接,建立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

二、高校信访工作五大特点

以北方某高校(在读各类学生2.6万余人,在职教职工3000余人,离退休教职工1600余人)2014-2015年信访接访情况为例,简要分析高等学校信访工作的特点。

表1 北方某高校2014-2015年信访投诉情况

两年来通过来访、来信、邮件等方式提出信访诉求共172项,其中90.7%为求决类信访。从上表可知,学生群体反映问题占比最大,对生活、学习环境诉求量占学生诉求量的近一半,而对学生学业的诉求来自学生和家长(其他人员)两个群体。教师信访诉求多与职称、住房事项相关,有的是对新近岗位聘任提出质疑,有的为跨越几十年的积案,住房问题涉及的是各类福利分房和危房改造。总体上,高校信访工作有如下特点:

第一,面对群体结构复杂。高校人员知识层次和专业技能结构复杂,既有海内外各层次引进人才、不同学历经历职称的教师群体,又有数以万计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国别的莘莘学子和数以千计的工勤人员,还有居住在家属楼的外单位人员、学校周边居民和在职及离退休员工的家属等。

第二,信访诉求庞杂。信访诉求中既有伴随高校发展建设、校间合并带来的住房、职称等遗留问题,又有诸如学分计算、宿舍同学晚归等各类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其他行政部门接到的信访诉求不同,高校信访诉求中也会有对学校建设发展方向、学生个人学业设计、教职工事业发展规划等建设性提案。

第三,时间跨度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改革开放时期国民经济更是快速发展,这期间相应政策无法做到事无巨细无缝衔接,从而带来一些追溯期较长的信访遗留事件。仅以上述北方某高校为例,诉求内容的发生时间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学生群体的信访多为求决类诉求,青年学生可能会满面怒气要求解决仅仅发生在数十分钟前的“遭遇”。

第四,来访形式多样。闹访、缠访、群访、串访等来访形式在高校信访工作中都有出现,且同一信访诉求可能会通过不同类型人员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学生相关事件一旦初步处理不当,会迅速由个体“申诉”发展成群体信访。

第五,周期性。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过程中具有相对规律的周期性,在教师岗位聘任、学生毕业等环节相似问题的信访量会增加。

三、信访工作在高校中的作用

高校信访工作是密切联系师生员工、化解内部矛盾的重要渠道,只有保持该渠道的通畅,才能起到积极沟通、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虽然高校信访群体整体素质较好(闹访以家属为主),但高校人员密集且学生人数众多,需谨慎提防事件的非理性发展,防止群体事件的发生。因此,信访工作在高校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1.分拣站——分类处理,提高信访工作效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制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鉴于正常法律救济途径的复杂性与有限性,很多国家都建立了法院之外以非诉方式解决纠纷的各种机制[3],包括仲裁、调节、和解等,我国信访制度就是这些调节机制的前站。

我国人民的法制意识还很薄弱,信访制度的无门槛、低成本,结果的不确定性使行政相对人遇到或认为受到不公对待时,会首选信访通道。信访工作积极有效开展,可减轻仲裁等庭外调解和行政诉讼压力。通过对接访事项的准确分类,将绝大部分事件在基层单位内部合理解决,既保证了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又保护了来访者的权益。对调节后有争议、事实无法还原等疑难问题,参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教育领域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的通知》(教办厅函[2015]51号)要求,积极推进涉诉类信访事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2.缓释岛——心理疏导,建设和谐发展校园

高校信访诉求涉及多个方面,来访人群的出发点各不相同,相同的是多满怀怨气,所有思维都聚集到了一个结点,即自己受到了不可承受的不公正对待。接访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对来访人进行耐心疏导。通过平复情绪,恰当的心理疏导,可以拉近彼此距离,增加来访者信任感,从中梳理出核心诉求。后续通过交流沟通跟进事态进展,张弛有度,给出合情合理合规的信访答复。这就对接访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鉴于并非所有信访诉求都是合理合法的,信访接待不能只是笑脸相迎,无原则安抚,还要在和蔼沟通态度、耐心疏理事件脉络基础上保持正确原则立场,避免来访人形成“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通过给学校施压就可以解决问题的错误认识。

曾有一位信访了二十余年的老人说:“知道学校已尽力,就是想来和你们说说话,把你们当亲人了。”可见,真诚的态度也会感动行政相对人,彼此理解才能更好地解决闹访、缠访等问题,在和缓氛围内解决诉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的信访突出问题,既有新动向,也有老难题,但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要加强风险研判,加强源头治理,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避免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

3.维稳哨所——沟通通畅,实现维稳柔性管理

我国信访制度至少具有民意表达、权力监督、权利救济、社会稳定四大功能[4]。在对信访工作定位中,维护社会稳定是不可或缺的一项,保持通畅的信访通道是高校在维稳中实现柔性管理的有效途径。在加强国家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大环境下,信访制度是社会保障和救济制度建设的补充。利用信访这一民意表达途径,建立沟通与交流的平台,通过相互真诚对话,了解真实需求,消减负面情绪,从而避免矛盾的激化。

高校中学生人数众多,绝大多数已步入成年,因和社会接触较少,心理上并不成熟。他们掌握先进的文化知识和信息传递手段,但对社会环境和社会舆论的分析能力欠缺,容易受到宣传或别有用心人的煽动。这些青年学生是高校维稳工作的主要对象。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并以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进行适当、适度、及时交流,可以避免事件初始期大量虚假信息对青年学生产生错误引导,在事态扩大化、严重化前采取积极接触,实现学校的柔性管理。

建立畅通的上情下达、下情上传通道,可以得到某一事件的多角度反馈,进一步促进学校在相关方面的建设,为同学们营造更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为老师们解决困扰。

四、结语

信访制度设立之初,功能偏重于联系沟通和法律监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其监督功能比重在降低,联系沟通功能在高校建设过程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虽然该制度在设计上存在信访渠道过于宽泛,权威性不足等缺陷,但其无门槛、无边界、无权力压力等特点在高校这一特殊环境中更容易发挥其民主优势,广纳博听,成为高校建设有力的、积极的信息收集渠道。作为社会基层组织,高校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谐校园也是和谐社会的缩影。做好高校信访工作,将不和谐因素在起点化解,建设充满正能量、阳光、和谐发展的校园是建设和谐发展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刘寞.论高校信访工作失效及应对[J].化工高等教育,2016(2):102-105.

[2]朱维究,李晓果.现代政府治理理念与能力建设[G]//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北京,2014 (6):17-21.

[3]范愉.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ADR)的起源与发展[G]//江平,主编.比较法在中国: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4]秦后国.论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及其完善[J].社会主义研究,2010(5):108-111,146.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9.051

猜你喜欢
信访工作制度建设
提升人大信访工作效能的若干思考
公民与法治(2023年1期)2023-03-31 06:03:00
九图带您读懂《信访工作条例》
工会博览(2022年17期)2022-07-15 07:26:08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浅谈人大信访工作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
人大建设(2017年7期)2017-10-16 01:42:50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