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萌桐,蔡进忠,李春花,王芳,孙建
(1.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2.青海省家畜改良中心,青海西宁810016)
我国牦牛体外寄生虫感染概况
雷萌桐1,蔡进忠1,李春花1,王芳2,孙建1
(1.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2.青海省家畜改良中心,青海西宁810016)
牦牛是中国的主要牛种之一,仅次于黄牛、水牛而居第3位。全世界现有牦牛1 400多万头,大都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海拔3 000 m以上的高寒地区,蒙古、原苏联中亚地区以及印度、不丹、锡金、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亦有少量分布。我国的牦牛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2%以上,主要分布于青海、西藏、四川、甘肃、新疆和云南等六省区的高寒草原区[1]。
牦牛主要依赖天然草场放牧饲养,易遭受胃肠道线虫和体外寄生虫(蜱、螨、蝇、虱、蚤等)的侵袭,上述寄生虫在我国牦牛分布地区广泛存在。调查显示,寄生虫病是影响牦牛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直接影响牦牛生产性能和牧业经济效益。体外寄生虫对牦牛的危害主要有[2-4]:引起牦牛营养不良、贫血和发育障碍;影响产肉、产奶等生产性能;造成牦牛皮肤损伤,给畜牧业生产和制革业造成经济损失;分泌毒素,造成危害;能引发继性感染;是人畜多种传染病(如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及原虫等)的传染媒介。本文通过对近30年来我国牦牛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整理回溯,对牦牛各主产区的体外寄生虫感染情况做一汇总整理,进而为开展该病的深入研究与更好地为防治牦牛寄生虫病提供依据。
1.1青海牦牛体外寄生虫感染情况通过整理1984-2015年间的青海牦牛寄生虫病文献[5-17],青海省牦牛体外寄生虫共13种(未鉴定种未计入),隶属于1门(节肢动物门)、2纲(昆虫纲、蜘蛛纲)、4目(双翅目、虱目、蚤目、蜱螨目)、8科(硬蜱科、疥螨科、痒螨科、长颚科、啮毛虱科、血虱科、皮蝇科、蠕形蚤科)、10属(革蜱属、硬蜱属、疥螨属、痒螨属、长颚属、毛虱属、血虱属、皮蝇属、蠕形蚤属、羚蚤属),详见表1。
表1青海省牦牛体外寄生虫感染情况
1.2西藏牦牛体外寄生虫感染情况根据现有文献报道[18-23],西藏牦牛体外寄生虫共有8种(未鉴定种未计入),隶属于1门(节肢动物门)、2纲(昆虫纲、蜘蛛纲)、2目(双翅目、蜱螨目)、3科(硬蜱科、软蜱科、皮蝇科)、5属(血蜱属、革蜱属、硬蜱属、皮蝇属、钝缘属),详见表2。
1.3四川牦牛体外寄生虫感染情况根据现有文献报道[24-30],四川牦牛体外寄生虫共有10种(未鉴定种未计入),隶属于1门(节肢动物门)、2纲(昆虫纲、蜘蛛纲)、3目(蜱螨目、虱目、双翅目)、6科(硬蜱科、长颚科、啮毛虱科、疥螨科、痒螨科、皮蝇科)、9属(革蜱属、牛蜱属、血蜱属、硬蜱属、长颚属、毛虱属、疥螨属、痒螨属、皮蝇属),详见表3。
表2西藏牦牛体外寄生虫感染情况
表3四川牦牛体外寄生虫感染情况
1.4甘肃牦牛体外寄生虫感染概况关于甘肃牦牛体外寄生虫的调查较少,根据现有文献报道[31-33],共有10种,分别为草原革蜱、阿坝革蜱、青海血蜱、牛痒螨、牛疥螨、牛颚虱、牛血虱、牛皮蝇(蛆)、纹皮蝇(蛆)、花蠕形蚤,部分皮蝇(蛆)未鉴定,隶属于隶属于1门(节肢动物门)、2纲(昆虫纲、蜘蛛纲)、3目(蜱螨目、虱目、双翅目)、8科(硬蜱科、疥螨科、痒螨科、长颚科、啮毛虱科、皮蝇科、血虱科、蠕形蚤科)、9属(革蜱属、血蜱属、疥螨属、痒螨属、长颚属、毛虱属、血虱属、皮蝇属、蠕形蚤属),主要分布在甘肃天祝、玛曲、碌曲县等地区。
1.5新疆牦牛体外寄生虫感染概况关于新疆牦牛体外寄生虫的调查主要集中在蜱类,根据搜集到的文献[34-41],发现寄生在新疆牦牛体表的寄生虫有10种,分别为草原革蜱、森林革蜱、银盾革蜱、高山革蜱、巴氏革蜱、残缘璃眼蜱、亚洲璃眼蜱、牛疥螨、牛皮蝇(蛆)及花蠕形蚤,部分璃眼蜱和皮蝇(蛆)未鉴定,隶属于1门(节肢动物门)、2纲(昆虫纲、蜘蛛纲)、3目(蜱螨目、双翅目、蚤目)、4科(硬蜱科、疥螨科、皮蝇科、蠕形蚤科)、5属(革蜱属、璃眼蜱属、疥螨属、皮蝇属、蠕形蚤属),主要分布在新疆巴州、和静、阿勒泰、策勒县等地区。
1.6云南牦牛体外寄生虫感染概况根据现有文献报道[42-43],云南牦牛体外寄生虫有9种,分别为长须血蜱、缅甸血蜱、嗜麝血蜱、卵形硬蜱、残缘璃眼蜱、牛疥螨、牛血虱、牛皮蝇(蛆)及纹皮蝇(蛆)、部分皮蝇(蛆)未鉴定,隶属于1门(节肢动物门)、2纲(昆虫纲、蜘蛛纲)、3目(蜱螨目、虱目、双翅目)、8科(硬蜱科、疥螨科、血虱科、皮蝇科)、6属(硬蜱属、血蜱属、璃眼蜱属、疥螨属、血虱属、皮蝇属),主要分布在云南丽江、中甸、玉溪、大理、勐腊、耿马、楚雄、思茅、蒙自、迪庆等地区。
整理搜集到的文献[5-43],发现我国牦牛主要分布区:青海、西藏、四川、甘肃、新疆及云南的体外寄生虫共28种,部分璃眼蜱、硬蜱、皮蝇(蛆)未鉴定到种,隶属于1门2纲4目9科14属。见表4。
总体来说,我国牦牛体外寄生虫感染种类较多,六省区牦牛体外寄生虫的分布不尽相同,如新疆牦牛体外寄生虫以蜱类为主,这可能与当地的气候、植被、生态环境等因素有关,值得注意的是,皮蝇蛆病、螨病则在各牦牛主产区均有分布,需在基层体外寄生虫防治工作中引起重视。
这次共整理到已报告的我国6个省、市、自治区的牦牛体外寄生虫感染概况,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牦牛的主要体外寄生虫状况,但各地的牦牛体外寄生虫调查不系统,涉及牦牛体外寄生虫的种类、感染率、感染强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较少,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进行现阶段牦牛体外寄生虫的详实调查很有必要,其可为牦牛体外寄生虫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表4中国牦牛寄生虫节肢动物门分类名录
[1]陆仲璘.中国牦牛科学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J].中国牛业科学,2007,33(4):3-13.
[2]刘文道,彭毛,蒋元生.牦牛春乏死亡与寄生虫病的危害[J].中国牦牛,1988(2):33-36.
[3]蒋锡仕,黄孝玢.牦牛寄生虫病[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1.
[4]王光雷,黄炯,龚新辉,等.硬蜱与蜱媒病[J].新疆畜牧业,2010(9):48-50.
[5]罗建中,吴宝山,陈刚,等.祁连县牦牛寄生虫的调查[J].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84(1):25-27.
[6]青海省久治县兽医站寄生虫病组.久治县哇尔依地区牦牛寄生虫调查报告[J].中国牦牛,1986(2):37-38.
[7]李闻.牦牛寄生虫调查及胎生网尾线虫发育特性的初步观察[J].中国牦牛,1989(3):25-28.
[8]牦牛寄生虫病科研协作组.幼年牦牛寄生线虫吸虫动态及防治的研究[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2,22(2):6-11.
[9]李永坚,王文勇.高原牦牛牛皮蝇蛆感染情况调查及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2009,36(4):168-169.
[10]吕望海.高寒地区牦牛外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11,47(5):42-43.
[11]文平,李春花,尼丹,等.刚察县伊克乌兰乡牦牛皮蝇蛆感染情况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11,32(9):132-134.
[12]李剑,蔡进忠,马金云,等.祁连地区牦牛皮蝇蛆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11,47(7):33-34.
[13]马睿麟,蔡金山,李连芳,等.青海海晏牦牛寄生虫区系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11,47(8):52-53.
[14]陈林.高寒高海拔牧区牦牛牛皮蝇蛆病调查[J].畜牧与兽医,2012,44(8):109.
[15]邵士元,王英,石文辉.化隆县牛羊寄生虫区系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12,29(2):49-51.
[16]胡广卫,蔡金山,马睿麟,等.贵南地区牦牛寄生虫季节动态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13,49(7):45-47..
[17]贺飞飞,李春花,雷萌桐,等.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牦牛寄生虫病流行情况调查[J].畜牧与兽医,2015,47(2):107-111.
[18]陆宏开.我国牦牛的寄生虫病及其研究进展[J].草业与畜牧,1991(1):47-55.
[19]张永清,杨德全,陈裕祥,等.西藏申扎县家畜寄生虫区系调查报告[J].中国兽医科技,1994,24(3):18-21.
[20]许荣满,郭天宇,阎绳让,等.西藏亚东地区蜱类调查报告[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95,19(2):107-109.
[21]米玛顿珠,佘永新,琼日.西藏林芝地区种畜场牦牛寄生虫区系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01,37(8):23-23.
[22]刘建枝,色珠,关贵全,等.西藏当雄牦牛皮蝇蛆病病原的分子分类鉴定[J].中国兽医科学,2012,42(3):238-242.
[23]拉巴次旦.西藏日喀则萨嘎县牛羊寄生虫调查[J].西藏科技,2014(12):54-56.
[24]余家富,伍元杰,张永禄,等.阿坝州牦牛寄生虫区系调查报告[J].中国牦牛,1985(3):41-46.
[25]郭驸.麦洼牦牛寄生虫调查研究[J].中国牦牛,1988,21:24-25.
[26]刘顺明,吴桂清,李永培.木里县牦牛寄生虫调查[J].中国牦牛,1987(3):40-42.
[27]蒋学良.四川牦牛寄生虫的调查研究[J].中国牦牛,1987(2):30-38.
[28]蒋锡仕,黄孝玢,杨晓农,等.川西北草地牛皮蝇蛆病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2(2):185-190.
[29]杨彬.牦牛寄生虫病防治[J].四川畜牧兽医,2011,38(5):56-57.
[30]叶勇刚,易军,李双年,等.若尔盖县牦牛及藏系绵羊寄生虫病调查[J].四川畜牧兽医,2012,39(5):23-24.
[31]牛宗文,王英东,廖家荣,等.天祝县白牦牛寄生虫调查及驱虫对比试验[J].中国牦牛,1991(1):40-44.
[32]袁正朴,魏苗兰,格桂花,等.害获灭对牦牛皮蝇幼虫及其他寄生虫的驱杀效果试验[J].中国兽医科技,1993,23(9):28-30.
[33]马米玲,罗建勋,关贵全,等.甘肃省部分地区牛皮蝇蛆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兽医科学,2008,38(9):816-818.
[34]滕德凯.和田昆仑山区牦牛寄生虫调查简报[J].兽医科技杂志,1983(8):42-43.
[35]徐存良.和静县牦牛寄生虫区系调查报告[J].中国牦牛,1985(3):48-49.
[36]石保新,党新生,席耐,等.新疆巴州巴音布鲁克地区牦牛寄生虫调查[J].中国牦牛,1987(4):31-45.
[37]王光雷,席耐,沙吾列·阿地力,等.花蠕形蚤若干生物生态学和形态特性研究[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04,19(3):25-27.
[38]巴音查汗,艾散江,阿丽玛,等.和静县草原牦牛寄生虫区系调查研究[J].新疆畜牧业,2005(1):36-38.
[39]王真,曹文丽,刘启生,等.新疆山区草原牦牛革蜱感染情况的调查[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8):1514-1519.
[40]张薇,王真,王新,等.牦牛体表寄生硬蜱的鉴定及吸血前后观察[J].新疆畜牧业,2012(8):28-30.
[41]刘继荣,安那斯·代肯,赛力克布里·哈级别克,等.阿勒泰地区硬蜱区系研究与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3,50(6):1165-1170.
[42]黄凤英,段仲瑄,尹兆,等.中甸牦牛寄生虫和寄生虫病的调查报告[J].中国牦牛,1985(4):41-42.
[43]黄德生,李绍珠.云南省家畜家禽寄生虫名录(五)[J].云南畜牧兽医,2003(1):9-13.
S852.7
A
0529-6005(2016)08-0068-03
2015-08-31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8DFA30470);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3037);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1-QNY-7)
雷萌桐(1985-),男,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预防兽医学研究工作,E-mail:leimengtong@163.com
蔡进忠,E-mail:caijinz@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