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立岗,李静,蒲敬伟,李岩,齐亚银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09;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工作总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63;3.新疆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天山牦牛主要呼吸道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袁立岗1,李静2,蒲敬伟1,李岩2,齐亚银3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09;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工作总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63;3.新疆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引起牛呼吸道病变的主要疫病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中主要有冠状病毒病、牛副流感、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牛呼吸道合胞体等;细菌性呼吸道疾病主要有支原体病、结核病、巴氏杆菌病等;寄生虫性疾病主要有弓形体病、肺丝虫病等。牦牛作为生活在高寒地区的草食性反刍家畜,具有耐粗饲、适应能力强、发病较少的特点,但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牦牛交易次数的频繁等原因,牦牛疾病的种类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呼吸道相关疾病,疾病的多发已经成为影响牦牛生产性能的一大瓶颈。
为了掌握新疆天山牦牛呼吸道相关疫病的流行病学背景,课题组从2009年至2015年,以新疆天山放牧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和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引起牦牛呼吸道病变的8种主要疫病进行调查,包括流行规律、传染来源、感染途径和发展趋势等,研究结果为更加清楚的认识天山牦牛群所处环境下的健康情况,新疆牦牛今后需优先控制的疾病的种类,今后疫病预防监测的重点,以及新疆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1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现场咨询、查阅资料、实地查验等方式,对牦牛群的生存环境(气候、温度、海拔、地理位置、降水量等)、放牧方式、放牧习惯、草场生态状况和生活区域中的动物种类进行调查,同时对疫苗的免疫情况和牦牛疾病的发病史进行追踪性调查。
1.2样品来源及数量从2009年至2015年,分批次、分牦牛群、并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牧场共采集牦牛血清6 883份,全血304份,病料50份,根据不同疾病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见表1。
表1各种传染病的检测数量表单位:份
1.3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商品化(比利时Bio-X诊断中心生产的呼吸道病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冠状病毒病、牛副流感、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牛呼吸道合胞体、支原体病、结核病和弓形体病抗体检测试剂盒,对上述疾病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
2.1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1.1生存环境调查结果天山牦牛生活的牧场位于新疆天山深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的和静县境内,调查群所处的地理坐标为东经85° 33″~88°28″,北纬42°50″~43°53″之间,属天山中段天格尔山北坡。夏牧场海拔2 200~3 880 m,平均海拔3 040 m左右,牧场气候特点是,春季返青晚,夏季凉爽,雨水较多,牧草生长旺盛:秋季积雪早,冬季寒冷,积雪较厚,属于典型高山大陆性气候,主要为山地草原草场和高寒草甸放牧场。年平均气温-5℃~-2℃,年降水量420 mm左右,无霜期平均75 d左右。建群植物以禾草、苔草、杂草类为主。利用时间为111 d左右。即6月1日至9月10日左右。冬牧场,海拔1 200~2 000 m。调查牦牛生活的牧场面积总计410万亩。
2.1.2放牧方式、放牧习惯、草场生态状况和生活区域中的动物种类进行调查牦牛以天然放牧为主,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牧草、供水条件的变化,在冬夏各草场随季节轮换放牧,使牲畜与草场条件相适应。牧场牧业人口以哈萨克族、蒙古族等为主,牧民随水草而居,游牧、半游牧生产方式。由于无序放牧过渡,草场承载能力下降,加上自然降水稀少、干旱和虫害、鼠害等多种因素的草场退化明显。
在同一区域内生活的野生动物有:天山马鹿、天山黄羊、野狼、野猪、旱獭、野兔、狐狸、草原鼠等。冬牧场除牦牛之外还放养有绵羊、黄牛、马属动物等。牦牛与其他牛、羊和野生动物的接触途径主要是食物链或共同使用同一草场。
2.1.3疫苗的免疫情况和牦牛疾病的发病史调查结果2010年,牦牛繁育率平均为65%,死胎率为6.52%,畸形胎儿率为3.82%,流产率为5%。不仅如此,成牦牛体格较小,出肉率低。病史调查,牦牛主要发生过的病有:牛岀败、布鲁菌病等疫病,相邻牧场其他畜种(不详)发生过炭疽、牛羊发生过口蹄疫等疫病。近年应用疫苗免疫预防的病有:口蹄疫O型、亚州I型、牛岀败、炭疽。
2.2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从表2可以看出,感染率高低分别为冠状病毒病(100%)、牛副流感(93.3%)、传染性鼻气管炎(81.9%)、弓形体病(64%)、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52%)、牛呼吸道合胞体(20%)、牛支原体病(10.4%)、结核病(2.5%)。
表2天山牦牛呼吸道相关疾病抗体检测结果(/%)
3.1呼吸道相关疾病已经成为威胁天山牦牛放牧养殖的一大瓶颈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牦牛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中,冠状病毒病、牛副流感、传染性鼻气管炎、弓形体病和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抗体阳性率均超过50%,查阅相关资料,关于这几种疫病在牦牛中的感染情况尚未见详细的研究资料,但李岩等[1]人对新疆规模化奶牛场中这几种疫病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地区部分规模化奶牛场中普遍存在上述5种病原的混合感染现象,其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副流感3型病毒和牛支原体感染的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82.5%、88.8%、82.5%、91.3%和86.3%。
研究结果说明,尽管牦牛放牧区环境相比于奶牛养殖区更为优越,但对呼吸道疾病的防控不容小视,呼吸道相关疾病已经成为威胁天山牦牛健康放牧养殖的一大威胁。
3.2牦牛呼吸道相关疫病多发的发病诱因(1)呼吸道疾病多发原因可能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研究发现,新疆牦牛放牧区气候干燥多变、昼夜温差大、多风沙、水草贫瘠、高寒缺氧现象明显,应激性因素较多。上述原因均是导致牦牛呼吸道疾病多发的诱因,故当地呼吸道疾病多发原因可能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2];(2)牦牛体质较差、饲养管理水平低下是导致牦牛呼吸道病多发的根本原因。前期调查表明,当地牧民主要采用的是自然放牧方式,全年均未对牦牛进行补饲补料,加之当地牧场草地资源匮乏,四季草场状况波动较大,尤其是冬季,常见牦牛在冰雪中寻草维持生命,牦牛本身体况不良可能是导致疾病多发的根本原因;(3)野生动物和牧区内外频繁流动的人畜是可能的感染来源,与天山牦牛共处统一区域环境生存的各种野生动物,它们跨地域生活,活动范围更大,所接触的动物和畜种更广,对野生动物的监管和检测难以做到,因此,由野生动物传染给牦牛的风险增大。另外,冬春草场由于海拔相对较低,与牦牛共同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黄牛、绵羊、山羊等,可能是造成牦牛呼吸道相关疫病的传染来源之一;(4)牦牛野性十足,防疫和监测难度较大,牦牛身形敏捷,野性十足,尤其在放牧条件下,由于无法捕捉,很难做到疫苗的有效防控和定期的疾病血清学监测工作,甚至有的牧区数年均未做过疫苗免疫和抗体监测工作[3]。
3.3风险预警及对今后牦牛疫病的防控意见通过调查,牦牛生存的环境比较恶劣,不但高寒、缺氧,而且水草不是丰盛,直接影响牦牛生产与健康,影响牦牛体质和抗病力。又由于各种疫病受各种传播途径的威胁,天山牦牛发生以上呼吸道和寄生虫疾病的风险增大,如果不做好预防,发生和暴发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较大[4]。
今后的防控意见:制定牦牛疫病预防的综合性防制技术规范并认真实施;对重点疫病进行积极疫苗预防;每年定期进行重点疫病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提出近期防治措施;做好检疫净化、驱虫和监管;强管理,科学放养;开展品种改良,培育抗病力强、生产水平高的牦牛品种。
[1]李静,李岩,范伟兴,等.新疆部分规模化奶牛场5种疫病的血清学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13,34(11):24-27.
[2]刘梦媛,韩照清,张可荣,等.牦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J].中国奶牛,2014(6):20-21.
[3]石琴,袁立岗,蒲敬伟,等.天山牦牛冠状病毒病等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新疆畜牧业,2014(10):30-32.
[4]徐晶晶,袁立岗,梁俊明,等.天山牦牛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与预防[J].中国牛业科学,2014,40(4):71-73.
S858.23
B
0529-6005(2016)08-0047-02
2015-06-0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支疆专项-天山牦牛主要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措施的研究(2010ZJ0)
袁立岗(1965-),男,研究员,硕士,从事畜牧兽医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12shshyizh@163.com
齐亚银,E-mail:ygq58@sh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