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其勇
教学主张
“两活”创意课堂“三境界”
■陆其勇
名师简介
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镇江市“169”学术技术带头人,镇江市中考命题领导小组成员,镇江市中考语文命题组组长。现为镇江市润州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处主任。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10多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出版专著《创意新课堂》,被推荐为2012年全国教师阅读精品书目;主编《(2011版课标)初中语文高效教学》等10多部图书。长期致力于区域“两活”创意课堂建设,形成了富有区域特色的“活动充分、思维活跃”的语文课堂。
我们常说,课改就是改课,课堂教学无疑是教育教学改革中最核心的要素和最显性的标识。我们看改革成功与否,改革走向何方,就要看今日之课堂教学。
有个国培项目请我们去展示课堂,研究教改。我的思考是,从整个区域的课堂建设来看,我不能带中看而不中用的课,也不能带中用却学不会的课,我会选择中看、中用而又学得来的有效课,甚至是高效课,这样才能令更多的教师从中习得方法、受到启发。我长期以兼职教研员的身份,在润州区着力“两活”创意课堂建设。“两活”创意课堂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实现三个“力”:放大优质课堂的影响力,考量深度教研的执行力,激发教师自身发展的内驱力。“两活”课堂建设,通过对一节课的课前个人备课——备课组集体备课——个性化备课,以及课堂实录、个人课后反思、名师课堂对比评价和同行点评、专家点评等一系列内容的精心打造,推进片区合作的主题式深度教研,形成了紧密结合教材,有精研的内容、精巧的设计、精妙的方法、精致的结构、精准的评价的精品课程,并逐步系列化,实现了螺旋式提升。
我的课堂主张一直是“活动充分、思维活跃、富有创意”十二个字。我强调“两活”创意课堂中的学、讲、想、练的课堂范式,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三境界”,从而达成课堂的有效甚至高效。谈到高效课堂,有的老师建议先从有效出发,我基本赞同,但自古“行百里者半九十”,有个远大的目标,或许能让我们走得更远些。因此,提倡高效课堂未为不可。然而,究竟何为高效课堂之“效”,这个问题一定要首先弄清楚。我对“效”的理解是效果、效率、效益,达到一课三“效”,方能称之为高效课堂,我将其称作语文课堂教学的“三境界”。
效果的解释是某种因素造成的结果。我幼时听评书《说岳传》《三国演义》等,感觉身临其境,于情节曲折处情绪激动、心潮起伏。听到关云长败走麦城时更是涕泪涟涟,不能自已。到了饭桌上,再讲给农作之后的父母听,也能讲得绘声绘色、头头是道。平时只顾埋头吃饭的父母有时也会听得上瘾,猛然抬起头问:“说说看,那个马谡究竟有没有被诸葛亮杀掉?”这便是讲的效果——能达到吸引人、令人记住并长知识的结果。但前提是,你讲的内容能吸引人。讲评书的人是名家,有讲述的技巧和能力,其语言功夫登峰造极。这样的讲述能力,是我们一般的语文老师所望尘莫及的——尽管我们也在修炼这样的功力。因此,只靠讲达成的效果是有限的,尤其是针对青少年。
讲和练的结合往往是最有效率的。效率的解释是单位时间内的成果。单看体育界、音乐界的冠军、明星,无一不是在名师的引领下,善于听讲、勤于苦练而有所成就的。课堂教学也是这样,只讲不练,效果是有的,但效率不高;既讲又练,讲练结合,精讲精练才是效率提高的保障。讲得是否得法,练得是否适切,往往是效率高下的标志。反过来,效率低下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只讲不练,或者是讲得不得法、练得不适切造成的。教师讲什么,给学生练什么,直接关系到高效课堂第二“效”,即效率之“效”。我们强调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校本教研、团队合作,就是因为教师个体往往不能够充分保证讲得科学、练得科学,因此我们要集众人之智、发众人之力来弥补这个缺陷。
然而,讲和练就够了吗?还是以体育界、音乐界为例,那些成功人士,往往又是在讲和练的基础上,反复地学和想,反复揣摩,然后才产生了“效益”。此处,效益的解释是效果与利益,效益更强调成果的品质,更强调在场的人、物有无共同收益。因此,学想讲练结合才能促成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又往往充满着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互通有无、教学相长,最终实现学生和老师素养的综合提升。教师不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更何况即便有时燃烧了自己,也并没能照亮别人;教师不是一桶水,用完了就没了,而应是源头活水。教育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力量在于唤醒,唤醒别人的同时也唤醒自己、提高自己,这才是课堂的效益。
只看效果不看效率,往往造成低效高耗;只看效率不看效益,往往造成高效低能,消耗的是师生的时光乃至生命,损害的不只是学生,还有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曹勇军直言了一个“惨烈”的现实:语文阅读教育正在被“异化”。他犀利地称这种瞄准应试而进行的阅读是“测试性阅读”,甚至是“不折不扣的伪阅读”,尽管现代文阅读题的“特殊功能”——“大量、快捷、低成本测试阅读能力的一种手段”是有效率的。更荒谬的现状是“不少老师自己都不读书”。他曾问一些年轻教师是否读过某些书,那些80后老师表情尴尬,只能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这些年轻老师可以被称为‘做卷子长大的一代’。”曹勇军形容道,“他们能做的就是捧着教材,把答案搬给学生。难怪很多学生鄙视语文课。”你说这样能不造成教师的低能吗?这是语文教师——恐怕也不仅仅是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无奈!
我想,只有从效果出发,追求效率,着眼效益,追求课堂教学的三境界,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实现人的培育,才能既重知识,又重能力;既重视思维品质,又重视人文素质;既关注学生的培育,又关注教师的成长,从而真正实现培育好“人”的目标,成为名副其实的好课堂。
语文教师提高个人修为,永不会晚。我还想以余映潮老师为例多说几句。
1984年,35岁的余映潮开始发表文章。他从卡片中、从大量的资料分析中,发现教学论文有八种常用的写作角度(深加工、厚加工、精加工、美加工、趣加工、新加工、联加工、逆加工);发现几十年内竟没有人写出“教例品评”方面的系列文章;发现几十年内竟没有人写出教材研读方面的系列文章;发现几十年内竟没有人写出课堂教学艺术研究方面的系列文章。于是,他用了十余年时间进行艰苦的尝试……他的写作理念是:将一个点写透,将一篇文章写美,将一个系列写新。他的系列论文,都是为一线的老师们写的,以“可操作”为宗旨,以“例谈式”为风格,几乎不引用别人的资料。
1997年,他50岁的那一年,才开始去上示范课。他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能够讲课了,也许是写了近百篇“教例品评”吧,也许是写了近百篇课堂教学艺术方面的文章吧,也许是读了数百篇有关教学设计的论文吧,总之,我是50岁开始学讲课了。他不停地向自己挑战,在过了50岁以后,他的课堂示范教学终于走出了荆州,在数千人注视着的大舞台上,他“沙场秋点兵”。近几年,他在全国几十个省、市所进行的示范教学与学术演讲均受到普遍的欢迎。
当然,在这个多元的时代,余老师也曾受到批判,特级教师的个人主张也不是毫无瑕疵的。然而,他们都是这个时代勇于思考、勇于实践、站在教师队伍前列的语文人。在追求语文课堂教学“三境界”的过程中,常常会重温曾经向余映潮老师学习的若干个瞬间,内心对语文充满了敬畏,对优秀语文教师的涌现充满期待,对语文课堂的研究更觉得任重道远。我真心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语文能又一次找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