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昭
摘 要:美元独大的国际货币体系如今已越来越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潮流。而观察美元的霸权历史我们也会发现它的终结也是有一定的历史规律的,本文结合美元霸权的历史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说明美元霸权的不可持续性并结合欧元的产生以及它出现的意义并说明了当下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日益高涨,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共识也越来越得人心。
关键词:美元;霸权;多元货币体系;欧元
美元作为核心的单边霸权主义货币体系在形成时刻便注定了它的瓦解。美利坚在实行的货币霸权统治过程,同时也是美元走向反面转化的过程。
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二战后一定时期内为其成员国发展营造了较有利的发展环境,促进了成员国的战后恢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国际货币体系的混乱。第一,世界黄金的供应在二战后开始停滞,美元利用其国际储备的地位取代黄金,弥补了国际清偿,同时缓解了国际储备供应的短缺程度。第二,实行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制度,削减了各国外汇市场的动荡程度。第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加强主要成员国之间的货币金融合作,尤其是为成员国提供短期和中期贷款便利,缓解了他们的国际收支问题,从而也增加了世界经济的稳定性。
但是,美元霸权主义下的国际货币合作也存在诸多缺陷。首先,由于美国在同其他国家国际金融合作时,美元依赖于其特权地位,必定会在分配利益和承担责任之间同其他国家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其次,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美元,内在不稳定性很难克服。比如美国若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美元币值稳定,则引发国际清偿不足;但若世界其他国家的美元储备不断增长,则会造成美国国际收支长期逆差,从而酿成美元危机。最后,虽说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必要时可以进行调整,但根本上来说几乎没有弹性,其他各国利用汇率政策调整国际收支和经济活动的行为受到制约,而且在某些经济脆弱结构的国家固定汇率政策引得国际热钱流动造成金融危机,东南亚危机就是例证。所以,以美元霸权主义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不具有稳定性的,只是特殊时期相对的且短暂的稳定而已。
满足三个条件,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才能正常运作:首先美国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美元币值稳定:其次,美国黄金储备充足,保证美元对黄金的可兑换性;最后,黄金价格能够稳定在官方价格。显然这三个条件在日益变化的经济环境下都能满足是不可能的,不可避免的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从而使美元霸权的基础也开始消失,“美元荒”到“美元灾”,最后变成美元危机。二战后,随着美国对外扩张的脚步加快,资本外流的速度也在加快,美国开始从国际货币收支顺差变成逆差,且逆差额越来越大,国际收支失衡越来越严重。1960年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达215.83亿美元,黄金储备缩减27.5%,跌至178.04亿美元。美国国际收支巨额逆差中伴随着美元的外流,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大量存在,也为美元一轮危机埋下伏笔。
1960年10月,美元的首次危机爆发。美联储为保卫美元在国内外开展了大量活动,在国内采取经济政策,在国际上积极寻求合作,如创建“十国集团”,“黄金总库”和和相关国家签署“互惠信贷协定”,“贷款总安排”等。但这些活动在严重的美元危机来临时显得有些无能为力。在1968年爆发了第二次美元危机时,美国再也无法支撑美元对黄金的自由兑换的承诺,使自由市场的黄金与官方黄金的交割脱钩,故而黄金产生了两个市场以及两个价格,间接表明了美元的贬值。
五次美元危机爆发于1968-1971年间。尼克松政府由于形势所迫于197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即美元与黄金不再挂钩,且美元兑黄金一次性大幅贬值。这也表明了以美元为核心布雷顿森林体系体系已经瓦解。
然而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两年内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并未因为美元的贬值而得到改善。并且由于短期国际外债的增加,美国的黄金储备以及国家信用接连受到打击,又爆发了数次危机。1973年3月,一些大国宣布其货币与美元脱钩,实行货币单独浮动或联合浮动的汇率制度。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美元和黄金挂钩以及其他国家货币和美元挂钩以均不存在,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美国在军事方面的海外投入和资本方面的对外支出不断扩大以及国际贸易的顺差转逆差均造成了美国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而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恶化的结果就是美元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美元的持续贬值。由于二战后美国为了侵略和扩张,从1946年到1972年美国军费支出达770亿美元,和此期间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累积和880亿美元相差不远。美国对外资本输出在50和60年代中间也不断增长,但其他国家资本的流入远远不能抵消美元流出的数量并且这段时间内美国经常账户由顺差变为逆差,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在德法的领衔下签署了关于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马赫条约》,在条约中确立了发行统一货币是他们的终极目标。统一货币首先需要使货币在欧盟间完全自由流动,其次是设立能够担任欧洲央行角色的—欧洲货币局。从此欧元的出现经历阶段可以划分为: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投入使用—同年2月28日,欧元区12国货币退出流通。这些标志着从未出现过的区域超主权货币正式出现并投入使用。可以说,欧元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种超越国家主权的货币,它促进了以美元霸权主义为领导的单极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为其他区域内的超区域货币提供了重要参考。
但这一局面正在慢慢被打破,随着欧元的诞生,原来的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等国际储备货币逐步转化为欧元。据统计,到2009年在已知分配的外汇储备资产中,欧元占比达27%。欧元在国际金融交易中成为最重要的货币。从国际债务市场看,以欧元计值的货币市场工具和债券的规模均最大截至2010年9月,以欧元计值的国际货币市场工具发行规模达4364亿美元,占全部国际市场发行规模的47.9%。在全球外汇交易和全球场外衍生品交易中,欧元作为交易货币的规模均仅次于美元。同时欧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也占很大比重。50多个国家货币在确定汇率制度时与欧元建立了联系汇率制。此外,欧元在计价货币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占据特别提款权的重要地位。2014年,在特别提款权的4种货币权中,美元为41.9%,欧元37.4%,英镑11.3%,日元9.4%。国际贸易中,欧元区与区外贸易的50%-60%使用欧元结算。上述数据说明了欧元的地位重要性。
但在仍未走出欧元危机以及刚刚过去的英国脱欧风波未平的背景下,有人对欧元前景表示担忧。担心欧盟会不会以英国脱欧为导火索,点燃欧盟国家的脱欧浪潮,促使欧盟解体,从而欧元也随之失去地位。从目前来看,情况没有那么悲观,以德法两国为首的欧盟国家,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维护欧盟及欧元稳定。
当下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日益高涨,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共识越来越得人心。在目前人民币尚未真正上位,欧元作为美元的一支重要制衡力量更是其存在的重要意义。人民币国际化也在稳步有序前进中,未来一旦人民币国际化地位成立,也将开创人民币、欧元、美元的“三足鼎立”局面,取代以往美元的独霸对维护国际金融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 美元霸权的历史考察,鲁世巍,国际问题研究[J]2004.07
[2] 美元霸权与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可持续性,刘璐,吉林大学硕士论文[M]2007
[3] 漫漫超主权货币,邢海洋,价格与市场[J]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