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问
情商:不可忽略的职场软实力
◎海问
开栏的话
每个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岁月,是与其职业生涯高度重合的。而在将人力资源的发展视为国家战略的当下,“人力”的强盛,即意味着“国力”的昌盛。自今年起,本栏目特邀职业经理人、资深HR等,由新闻事件说开去,畅聊职场解不开的疑问,分享个人的专业经验。期待他们的真知灼见,能够助益您的职业人生。
历时三年的复旦投毒案,终于尘埃落定。2015年12月11日,林森浩因故意杀人罪被依法执行死刑。两位原本不日即可为社会贡献才智的天之骄子,却都以非正常方式离开人世,着实唏嘘不已。深入探究引致仇杀的根源,实为林森浩的极度自闭与自负。多有评论:林森浩徒有高智商,却只是个情商为零的低能儿。很难想象,即使他能侥幸进入职场,会有一个大好的前景。相反,那些圆满跑完职场赛道的人,皆是能力与情商兼备的人。在现代职场,情商之于每一个人,已越来越重要。
海问:国人语境中的情商,仿佛不是一个褒义词,人们常常把“左右逢源、八面玲珑”说是情商高。高情商到底是一种天赋,还是可以后天习成?
陈曦:先扯得远一些。“情商”这个词是从国外引进的,那么外国人是如何定义情商的呢?我们理解的情商,更多的是为人之道。但这些诸如沟通、交际等能力,在国外是归结为一个人的素质,素质是可量化的,素质高或素质低。而情商是区别于素质,是不可辨识、不可量化的,属于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即特点、特色的部分。所以,从这个词创设的本意来说,没有情商高与情商低的区分,当然,它的意思是中性的。而国人现在的理解,更多的是从传统理念、价值观中形成,可以说是“中国式情商”。
苗其巍:所谓的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就是高情商的表现吗?可以说是,但也不全是。有些人善于阿谀奉承,无论事物对错全盘说好,虽然顺了别人的意思,却容易误了大事。高情商的人能分轻重缓急,什么事该说,什么事不该说,要说该怎么说,尺度轻重拿捏得准确。
不可否认,有一些人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高情商,但绝大多数人的情商还是通过后天父母的教育,学习、从业过程中与人交往慢慢习得的。他们会观察体会交往对方的感受,不断地根据周围人的反映来调整自己的交往策略,以便自己能够在社交环境中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欢迎。当发现周围有些人的表现会使他更受欢迎时,人会学习这种表现,改善自我的状况。
苗其巍: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80后”人力资源经理
屈辉:新新贷(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75后”副总裁
陈曦:光明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0后”人事总监
海问:招聘中如何考核求职者的情商?
屈辉:我们公司主要会从应聘者的表达、沟通、同理心、抗压性和团队融合度这几个维度来考核。首先,表达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了。通过他的自我介绍,或是让其朗读一段文章,从是否流利朗读,断句是否准确就可以看出。再来就是沟通能力,沟通能力就不仅仅涉及说,更重要的是听,会理解、会分析地听。比如,“请用2分钟说说你最近的两份工作?”有些求职者,会不理解面试官的问题,以至于将自己的每段工作经历,都巨细靡遗地说一遍,也或者说,他的机动性不够强,不能快速地随机应变,按照要求来突出重点。
同理心的话,就是更上一层的能力了。譬如说,我们会在面试中,模拟一个情况,给出我们自己的看法,但事实上,这个观点很可能是错误的:在一次会议上,小王因不认同主管的方案,就直言不讳地说了出来;面试官会给一个观点,“这其实是非常不正确的,下级对上级应充分地尊重,不应该在公共场合直接表达与主管意见相左的看法”。这个时候,应聘者的回答虽然五花八门,但总的来说,都会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肯定或否定。但还有一些人,不是单向逻辑思维,而是从客观的角度,全方位地去谈自己的观点。其实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有更宽广的思考角度,他的情商相对而言也是更高的。还有就是团队融合度,这项能力也相当重要,同样两个人,一位是创新能力强,但团队融合度很差,另一位虽然创新能力平平,却很有团队精神,那我们一定会录用后者。
苗其巍:虽然一个人的情商还是比较难在极短的招聘环节做出最精准的测试,但仍可从不少细节掌握应聘者的基本情商能力。比如,有些应聘者没有在约定时间到达面试地点,会致电面试官说明情况,取得其谅解;还有些人迟到就迟到,也不会做适当解释,顾及面试官的感受。当然还有一些人索性就不来面试了,面试官打电话给他,他便会说,自己走了一半路,看时间来不及就回去了。无论这份工作对应聘者的重要性如何,都不能让面试官白等,对自己参加面试的承诺还是要有一个明确的回应,这些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情商如何。
海问:一个人的情商可以在工作中继续被提升吗?
屈辉:这个是当然可以的,而且,所在企业如果能有意识地培养,每个人的情商潜能都会被激发出来。譬如说,新入职的员工因为对环境陌生,就会表现出不自信、拘谨,那么在入职培训时,适当地开展一些团体活动,就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当新员工愈发熟悉自己所处的环境时,他就能够更好地融入进去。
与此同时,这种培养情商的意识还应该深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中。也就是说,不能单纯将人视为一种劳动力,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他有情感、有想法、有脾气、有性格,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他工作的成果,进而也就影响企业整体的发展。或许未来会有学者去研究,情商是如何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当然可能现在就有了。至少这一点,我觉得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人力资源的向上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陈曦:同意。如果一个人的业务能力可以随着日积月累地操练而不断提升的话,那么情商也可以因着培养而提升。譬如,我们公司最近就开设了一个“幸福职场”的课程,里面的内容讲到如何有效沟通,如何处理冲突,如何抗压,以及获得成就感。从培训的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至少让员工获得了许多原来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与技巧。另外,对于中高层的领导,还有专门的领导力的培训,借鉴一些古代的经典案例,来提升领导力,但其中至少很大部分是在谈情商的提升。
苗其巍:想再从员工的角度谈点感想。就如学知识、长技能是自己的事,同样,提升情商归根结底也是自己的事。所以,自己有意识地内省与学习非常重要。而且,这也和一个人的经历有关,所以至少我认为,情商不可能完全从讲授式的课程中学到,也需要从“吃一堑”中“长一智”,在时间中一点点积累。所以,有些人也要走出一种误区,总是自嘲说,“我就是情商不高”。不是这样的,可能你一开始是不高,但通过有意识的自我培养,你愿意主动地融入环境,愿意把自己分享出来,这个是可以慢慢改变,甚至是让自己的情商增值“无穷”。
海问:林森浩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但事实上,他的心理问题绝不是一天两天,也绝不是完全无迹可寻的。如果能有一个及早的发现机制,或者说干预机制的话,或许今天的结局就完全不是这样了。
屈辉:是的。如果说我们前面谈到的是正面培养的话,那么还应包括负面干预,或者说负面救援。这一点我自己的体会是,我们不能完全要求当事人自救,而应该从企业的制度设计上有意识地包括这方面的内容。举个例子,一般情况,我们都会对员工的工作成果进行定期考核,那么是否可以对于他的职场情商也做个评定?我的意思,这不是要多给员工一个紧箍咒,不是再要考核他的表达、沟通、同理心等。而是关注员工职场情商的核心部分——团队融合度。例如主管发现,一位下属在近期经常与同事发生争吵或是互相推诿,那么他就可以更关心其在团队融合度方面出现的状况,以便及时对其进行情绪疏导。方式可采用谈心或网聊,以发现当事人更多的想法,同时也让他抒发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做法,不仅对于员工个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帮助,而且也对部门问题的顺利解决、工作的有效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情商是一个舶来词,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大地,中国人便从自己的传统理念中,赋予了它中国式的定义与理解。无关乎它与洋人创设时的理念差距有多大,至少在当今时代,有关情商所包含的表达、沟通、与人相处等能力,之于每一个职场人,其重要性已无需言说。换一个视角来看,对于像上海这样以第三产业为主动力的城市,在未来,人力资源市场对职场人情商软实力的要求,或会上升到硬实力上。
从细处说,职场人情商的培养,既需要“外力”,也需要“内力”。“外力”当然就是所在公司有意识地培养与引导,重视发掘员工在情商方面的潜能。相信这一方面的工作,将成为越来越多现代企业不可忽略的部分。而“内力”即是职场人自我的培养。借用嘉宾苗其巍的一句话:归根结底,情商是自己的事。自己有意识地去学习、去操练,绝对未雨绸缪。
但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如果将情商比作一棵树的话,那么树的根基就是品格。若根基不牢固,其上的树干、树枝终必弯曲直至枯萎。同样,若有好的品格,高情商将使自己成为更有魅力和实力的人;而若品格不端,纵使有再高的情商,终必自绝于众人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