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的艺术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公园公共艺术规划解析

2016-11-09 09:52尹传垠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共生博览会艺术品

尹传垠 周 婕

共生的艺术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公园公共艺术规划解析

尹传垠 周 婕

本文从艺术共生的角度入手,重点探讨了当下城市建设与文化复兴之间的机遇与挑战,以武汉市园林博览会公共艺术为例,分析了城市公共艺术与公众社会之间的互动,阐释了文化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影响,解读了当前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发展的联系。

共生;公共艺术;城市文化;园林博览会

2015年9月武汉市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已经盛大开园,这是一届展示园林景观的高层次、专业型博览会。此次园林博览会的举办不但提高了武汉的知名度,传播了武汉的地域文化,也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一次极重要机遇。经过湖北美术学院师生和国内多位著名雕塑艺术家为期一年多的创作与设计,武汉园林博览会园区的公共艺术作品已全部呈现在广大市民眼前,园博会开园展览以来吸引游客无数,不但体现了武汉文化的精髓,更展现了武汉市的整体魅力。作为前期规划设计的主创人员,笔者对相关工作和规划思路进行整理,形成文字供读者批评指正。

一、共生的理念

“共生”一词起源于生物学,原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的关系。共生的哲学思想来源于中国古代儒家哲学中天道自然、生生和谐、天下大同、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共生理念致力于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1]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共生的思想,其内容有异质文化的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内部与外部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群中,文化意识、生活情感、审美观念及社会理想也有所不同,在艺术创作上则体现多元性,而中国当下的艺术现状不仅仅汲取了世界各地的不同风格,也融合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化。公共艺术要将本身主题与当下不同的环境、文化协调起来,成为环境中“点睛的语言”,共生的公共艺术观念就是在承认公共艺术和环境具有各自独立性的基础上,使公共艺术充分发挥其艺术特点并与环境相融合。本届园林博览会的主题为“园林连接你我,绿色融入生活”,通过“绿色、创新和文化”的规划原则彰显城市魅力。作为城市文化的的载体,通过“共生”理念进行规划和设计,是武汉园林博览会公共艺术的一大特色。

1.环境共生

环境共生的理念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维之一,是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有机相处的互利生态关系。环境共生在空间上是指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共生,重视自然生态的保育、创造自然文明的平衡、重视自然纹理的原型;在时间上是指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使新环境与旧环境共生,重视地方特色的保存,塑造地方领域的文明;在人类关系上是指重视人与万物的关系,维护自然万物的共存,重视环境协调和创造生态环境的平衡。在武汉园林博览会的公共艺术设计上,利用了当地的垃圾山再生资源,创造了可循环利用的沼气火焰,环保的同时也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自然分解垃圾美化环境,达到公共艺术环境共生的目的。

2.城市共生

城市共生理念在于营造一个富有动态的有机环境,将城市的多种功能混合在一个整体里,使城市的历史与未来相融合,让人们身处城市又能接近自然环境。公共艺术与城市有机结合,建造人文与自然的“灰空间”①“灰空间”,也称“泛空间”。最早是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其本意是指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以达到室内外融和的目的,比如建筑入口的柱廊、檐下等。也可理解为建筑群周边的广场、绿地等。,用景观的方式创作城市艺术品,使艺术与自然相融,将自然引入到艺术中,将个体的小环境引入到城市的大环境里,让城市富有生命感,人们生活在其中并具有归属感。在创作的过程中,坚持资源能源节约、物质循环利用、遵循生态学原则,使作品融入自然,做到“人在自然中生活,生活在自然中度过”。 在武汉园林博览会的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让城市的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充分利用不同的城市图谱,创造丰富的生态公共艺术品。

3.文化共生

文化共生的理念是将一座城市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文脉和记忆,通过艺术创作,表达文化的多样性。当今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已经强势渗透,导致本土文化丧失,造成千城一面的现象。我们既要保存延续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特质,也要将其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使中西方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火花。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需尊重特定城市环境、历史背景、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等进行解读,用艺术体现当代的气息与历史的文明碰撞,以达到文化的共生。园博会是一个国际性的大盛会,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品在此处交融,武汉园林博览会公共艺术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既具有国际视野又能够凸显荆楚遗风和武汉居民的生活态度。

二、武汉园林博览会文化和地理背景

1.武汉市的城市文化特色

武汉市九省通衢,位于长江之滨,是华中最大的中心城市,有着悠久的经济文化历史。古老的荆楚文化植根在这里,铸造工艺、音乐、舞蹈、哲学、辞赋等文化一直影响至今,其中知音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明清以后武汉已经发展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和工业基地。近代辛亥革命武昌打响了推翻封建王朝的第一枪,从此以后武汉便有了“敢为人先”的起义精神,武汉更成为了近代的革命中心。现在武汉已经成为全国第二大高校城市,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一系列知名高等学府,这些高校为武汉带来了大量的人才,使武汉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2.武汉园林博览会的地理特色

武汉园博会选址于武汉市江汉区及硚口区长丰地块和东西湖区金口垃圾填埋场,园博会将曾经废弃的垃圾山改造为山水如画的景观公园,园区穿过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建造的张公堤,将湖水引入曾经荒废之地,实现“生态山轴”和“景观水轴”的生态格局。

三、武汉园林博览会公共艺术规划解析

武汉园林博览会的规划主题是“文化、生态、科技”,本次园区公共艺术规划设计在紧扣主题的同时,提出“共生”理念,进一步凸显园博精神、武汉地域文化、时代气息与生活气息等文化元素,根据公共艺术创作类型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型:“标志性艺术品”、“情境性艺术品”、“景观性艺术品”,形成丰富的公共艺术体系。公共艺术品在园博园中合理分布,将园博会“生态园博、绿色生活”的灵魂和武汉这座城市特有的城市情感形象地传达给广大市民(图1)。

本次公共艺术设计采用了文化性、科技性、生态性、国际性的原则,以“轴带、环布、散点”为体系构成了公共艺术布局的整体框架,不仅参与了城市公共空间与环境建设,也传承了武汉市的历史与文化,创造了城市公园公共活动空间的地域文化特色。

1.重要节点的标志性艺术作品

标志性艺术品具有标志性作用和空间引导功能,设计形态上以抽象为主,以武汉城市精神和园博园主题为创作理念。标志性作品设计有:“窗棂内外”、“园博印象”、“凤舞荆楚”、“欢乐时光”四大主题。

“窗棂内外”(图2)位于武汉园博园主要入口之一北入口。北入口作为整个园博会的“第一印象”,是游览全程的开始部分,是鸿篇巨制交响乐章的序曲。作为园博核心艺术作品,采用结构主义的构造手法,材料上以金属为主结合新型材料并考虑夜间照明需求,表达一种身心的自然生发和蓬勃生机,突出园博主题。“园博印象”位于园区南入口广场,南入口为几何形状的入口广场,棱角分明,为一个硬质景观空间,整体风格简洁明了,具备可识别性。“园博印象”作为城市人文艺术与生活主题,体现南入口清晰简洁的设计风格,并配合附近的音响系统达到互动娱乐的目的。“凤舞荆楚”(图3)位于园区东南制高点,“凤舞荆楚”为“楚地”图腾文化的抽象表达,既蕴含历史的沧桑又融合对未来的展望,通过灯光和色彩变化来创作的一组超现实、戏剧化的叙事性作品,达到视觉聚焦与定位的效果。“欢乐时光”(图4)位于园区西次入口重庆园与上海园之间。“欢乐时光”作为武汉城市活力、节奏、多元化以及兼容性的表达,展现出武汉城市发展的澎湃动力。

2.服务建筑的情境性艺术作品

情境性艺术品与所处环境及建筑融合,设计形式上以具象形态为主,以展现民俗、民风为创作理念,增强文化主题。情境性作品有:“民俗民艺”、“市井百态”两大题材。“民俗民艺”位于西入口服务区前广场,“民俗民艺”以服务区广场戏台为中心,展现民间特色元素,把握武汉特有民风与民俗技艺进行创作。它注重楚派文化的展现与周边建筑风格的融合,让人们在游玩时充满乐趣。“市井百态”(图5)位于园区东侧的东入口服务区内广场,“市井百态”着重体现老武汉的风土民情,展现老汉口的生活方式和融汇生动的百姓生活(图4)。

3.园区点缀的景观性艺术作品

景观性艺术品充分利用各个创作基地特性与功能需求而创作。设计形式多样,有装置、构筑物等,以空间艺术性装饰为主,体现了作品的生态性、融合性。景观性作品有:“森林之歌”、“园博之门”、“动物之灵”、“叶之舞”、“花之恋”、“衍生”、“曲水落虹”、“跃动”、“焰”等。

图1 武汉市园博会公共艺术品规划总布局 作者绘

图2 “窗棂内外” 作者摄

图3 “凤舞荆楚” 作者摄

图4 “欢乐时光” 作者摄

图5 “市井百态” 雕塑 作者摄

“森林之歌”(图6)位于园区南入口湖北园附近的水岸,岸边植物形态多样种类丰富,形成了特色水岸景观长廊。“森林之歌”紧扣生态主题,以生态型艺术小品为主,通过灯光和色彩变化展现出超现实,梦幻的艺术作品(图6)。“园博之门”位于荆山之北,是北主入口检票雨棚。“园博之门”使用可再生材料,在满足其功能性前提下进行美化设计,把握人、自然、技术的相处之道。“动物之灵”也位于荆山西交汇处,它通过拟态动物嬉戏的场景,传达人们亲近自然的意念,并表述当代艺术创作与自然意识形态和谐共生的关系。“叶之舞”位于再生园附近,“花之恋”位于橘园。“叶之舞、花之恋”作为公共空间当中符号性艺术作品进行创作。迎合园林与生活的主题,以抽象形态展现生态之美。“衍生”位于大师园畔,所处位置在大师园与生态缝合一号桥交接处,地势向缝合桥方向逐渐增高。“衍生”根据周边地势环境对艺术作品进行创作。形态上注重创作简洁直观并能融入大师园的整体格调。“曲水落虹”(图7)位于天津园与沈阳园之侧,通过小溪的高差营造出水流的不规则。彩色的艺术品多以不规则气泡状分布。“曲水落虹”在形态上充分适应周围的水体以及环境,夜间通过LED灯照亮桥体和道路,迸发出无限的激情和活力,有着宁静、优雅、别致的特质。“跃动”位于南部生日花园之侧,以“青春活力”为主题,注重图案和色彩的运用,通过空间、色彩和光线的变化,营造了一个可提供人们社交和赏玩的空间。“焰”位于港澳台园沼气排放装置附近,充分利用沼气排放装置的工业性与生态性,以“火焰”为主题,创作生态式艺术装置,凸显生态之火,引领游客了解园区的建园理念及生态处理措施。

图6 “森林之歌” 作者摄

图7 “曲水落虹” 作者摄

四、后记

当代公共艺术在传承城市的文化与精神中,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在如今公共艺术融入城市的建设中,不仅要以独特的形态妆点城市的环境,成为城市形象的点睛之物,同时也要根植于特定的场所成为地缘文化和场所精神的载体,并通过与人的交流以直观对话的方式阐释地域的历史、人文及其价值,让人们凭借公共艺术来解读场所的文化和精神内涵[2]。

公共艺术设计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体现,也应具有时代性和超前性,它一方面要体现传统精神和美学价值,另一方面也要面向未来,体现发展的文脉。一件优秀的公共艺术品要将其形态保留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年,因此既要考虑作品内涵的经典性,也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国民的精神文化和审美需求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城市未来发展中的公共艺术设计也会具有新的前景。武汉市园林博览会已经盛大开园,她给城市和市民带来了新的风景,由于多种原因,规划设计的不少艺术品没有建设,有些实施过程中调整较大,但这些建成了的精美作品给市民和游客带来的全新体验。其中“凤舞荆楚”、“窗棂内外”、“欢乐时光”分别为王中、傅中望、景育民等国内知名艺术家呕心创作,这些美丽的作品将与城市共生、与环境共生,成为武汉市的有机体,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绚丽的色彩。

尹传垠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副主任 教授

周婕 湖北美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1]黑川纪章.新共生的思想[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陈高明,董雅.公共艺术的场所精神与地缘文化——以天津为例[J].文艺争鸣,2010,(8).

TU986

A

1009-4016(2016)01-0091-04

湖北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资助课题,项目名称:2015第十届(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公共艺术及设计研究(JD-2012-01)。

猜你喜欢
共生博览会艺术品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共生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第六届中俄博览会引领中俄经贸合作新趋势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2.14抢先购”万款情侣对戒博览会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