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爱红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太原 030024)
穴位埋线配合足底按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体会
高爱红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太原 030024)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STC)又称为慢通过性便秘或结肠无力,是结肠传输功能障碍,肠内容物通过缓慢所引起的便秘,病因尚不清楚,症状顽固,病变可位于结肠局部或全部。我院肛肠科长期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进行了有效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60例患者均系我院肛肠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或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占80%,全部患者年龄在20~65岁,排除肠道、药物性因素及全身器质性疾病,所有患者治疗前1月已停用所有对胃肠运动功能有影响的药物,意识清楚,治疗合作,并经过了肛诊、肛门镜检查、结肠传输试验、电子结肠镜检查、排粪造影检查,排除出口梗阻型便秘及混合型便秘,最终被确诊为单纯慢传输型便秘。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5例,女25例;对照组男7例,女23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年龄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2003年9月在南昌召开的全国便秘专题讨论会制定的《慢性便秘诊治指南》以及符合罗马Ⅲ功能型便秘的诊断标准。
对照组:采用埋线法[1]。取穴:天枢穴(双)、大肠俞(双)、足三里穴(双),腧穴定位依据国际《经穴部位》选定,嘱患者先取仰卧位,暴露腹部及小腿,进行天枢穴和足三里穴施术,然后取俯卧位,进行大肠俞的施术。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足部反射区进行按摩。治疗前嘱患者先用温热水泡脚5 min,使足部肌肉松弛。患者取半卧位或者仰卧位,采取全足按摩的方式,按照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的顺序进行按摩。重点加强对肛门、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以及小肠反射区的按摩,用拇指从下向上推右足的升结肠反射区1 min;用拇指从外向内推右足的横结肠反射区2 min;用拇指从内向外推左足的横结肠反射区1 min;用拇指从上向下推按左足的降结肠反射区1 min;用食指单勾法从外向内按压直肠和肛门反射区2 min,每日1次。控制好按摩力度,力度要均匀,先轻后重,让患者产生刺痛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治疗结束后嘱患者多饮水,根据身体情况选择适宜活动方式进行锻炼,不要抑制便意。1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可以休息1 d。
疗效评定标准:据《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便秘疗效标准制定。治愈:大便正常,便质转润,便时通畅或达到发病前水平,积分0分,其余症状消失,保持时间>2周;显效:症状明显改善,每次排便间隔时间及粪质接近正常,亦或便质稍干,排便间隔时间在<48 h,积分计算降低2/3以上(含2/3),余大部分症状消失,而且保持时间>2周;有效:大便间隔时间缩短24 h,或粪质干结症状改善,积分降低1/2以上(含1/2),余症状都有好转,保持时间>2周;无效:便秘及余症状均无改善,积分无变化。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结果: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1周、1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周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经t检验,治疗前两组的症状分级的总积分比较为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积分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个月P<0.01,说明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足部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3]。在按摩之前用温水泡脚,使足部各穴位有效受到了温热刺激,增加了局部的血液循环量,从而改善脏腑功能,加快了胃肠蠕动,促进了代谢产物以及肠腔内气体的排出,对肠道功能的恢复有显著影响。人体各个脏腑与足部解剖部位相吻合,而吻合的部位则被称为脏腑器官反射区[4]。在临床中,足部反射区既是治疗时选取的刺激部位,亦是反映疾病的部位。通过对足部的肛门、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以及小肠反射区等进行按摩,可以对肠蠕动产生刺激作用,有效缓解排便困难等症状。埋线疗法在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上发挥了中医治疗的特色,起效迅速、作用持久、疗效显著,已逐渐被人们认可,穴位埋线配合足底按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手法简单,易于掌握,应用方便,不受时间限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文军.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脾虚气滞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2]王净净,龙俊杰.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10-111.
[3]陆金英.穴位按摩联合足浴对肠癌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0,17(4B) :61-62.
[4]覃荣周,唐玉香,钟毅,等.反射区按摩配合运动疗法辅助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420.
20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