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校普通运动队建设的理性思考①——以华南理工大学游泳队为例

2016-11-09 01:20陈秀君黄帝全杨日旭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8期
关键词:布点运动队甲组

陈秀君 黄帝全 杨日旭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1)

新常态下高校普通运动队建设的理性思考①——以华南理工大学游泳队为例

陈秀君 黄帝全 杨日旭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1)

针对广东省高校普通大学生运动队建设的问题,运用文献法、比较法、访谈法对华南理工大学游泳队(甲组)办队历程及比赛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办学“布点”以来,高校各种运动竞赛规程对于体育特长生与普通大学生体育比赛的分组细化不足,高水平运动员往往与普通大学生同组竞技。导致长期以来广东省高校大学生体育比赛中,都以高水平运动员为主场。根据2015年广东省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新规程中规定,通过高水平政策招收的运动员,将逐渐退出甲组比赛。以往在比赛中占据绝对优势的高水平运动员退出甲组,对于没有过多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大学生运动员参赛将更加公平。该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游泳队队伍建设为例,探索新常态下,高校普通运动队发展建设的出路。

新常态 高校运动队 建设

根据百度百科词条,“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是最近两年的“冬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的频繁词,是“习式热词”之一。随着经济不断转型发展,国家体育事业在新的体育政策下会出现新的发展思路,迎来新的变化。从1987年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办学开始,少部分具有创办权的高校凭借一些“特招生”优势,一直在高校体育竞赛中,占尽各组别成绩的主导地位,长达29年之久,而非“布点”(高水平运动队办学学校或项目,文章后面简称为“布点”)学校的普通大学生极少有机会获得好名次。2015年1月30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对甲组参赛运动资格(甲组第5小点)提出要求:“……2013年(含2013年)以前入学的高水平运动员,高考文化分在二B线上录取且没有参加过限制赛事的运动员可以参加甲组比赛。但是,凡是2014年(含2014年)以后通过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含单招、二本65%等)入学的运动员,都不允许参加大学生单项赛事的甲组比赛。”这个参赛的规定,也将在今后的单项比赛中继续执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1]。这就意味着真正高考上线的普通大学生将不再与体育特长生同一组别比赛,而且这种状况将会成常态。该研究从华南理工大学游泳队办队(甲组)以来,从 “布点”学校到非“布点”学校的发展变化的差异,探索新常态下,高校普通运动队发展建设的出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教育部提出的高水平运动队办学开始,以华南理工大学游泳队在不同时期招生政策下的招生情况、游泳队(甲组)的组建情况和比赛成绩情况,以及部分游泳项目布点高校(包括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等)的游泳队招生情况和比赛成绩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广东大学生体育竞赛中对学生组别资格要求的相关文件;针对该研究的需要,收集查阅高校普通学生运动队建设的相关文件及研究资料。对收集的信息加以分析,为该研究提供依据。

(2)比较法:以华南理工大学游泳队的甲组历年比赛成绩与省内部分高校的比赛成绩进行对比,以及在高水平招生“布点”时期和非“布点”时间的招生情况、运动成绩对比。

(3)访谈法:走访广东省省内游泳高水平“布点”学校,包括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游泳队的教练员,以及部分非布点学校,包括广东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了解各队队伍建设与训练情况等。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历程

1987年,国家教委下发《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旨在以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开辟新途径。最初54所高校第一次布点,后来申请布点的高校不断增加。1999年、2000年增加到161所[2]。2010年就达到235所,2016年多达282所;广东的高校高水平队伍布点建设,从最初的1987年时的5所学校布点,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后来增至7所,一段时期后,发展到目前教育部批准的布点学校达11所。后来从2006年至2011年间,广东省内高水平运动队办学布点配套学校为19所,高峰时增至26所[3],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办学政策提出开始,各校千方百计争相招收高水平运动员。 29年来,根据每次体育竞赛对运动员资格的分组情况,这些高水平运动队学生基本涵盖了甲组、乙组的所有项目,而且每个组别之间的界定以及对参加过“限制赛事”的学生很难界定。一直以来高校体育竞赛运动员分组的公平性备受争议。特招生参加甲组的比赛大大打击了普通大学生参赛的信心和积极性。

表1 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运动员分组表

表2 2015年广东省第9届大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甲组奖牌分布(单位:枚)

2.2 广东省大学生甲组运动员资格新政策的问题与分析

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代表的是广东省高校游泳的最高水平赛事。在参赛高校中,有些学校是教育部或省市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的“布点”学校,也有 “非布点”的学校参赛。因而,在每次大学生体育比赛中,对运动员资格的分组和审查带来繁琐的工作。每次比赛,无论是赛前、赛中还是赛后,主管部门经常接到运动队对运动员资格的投诉,从而使竞赛的公平性备受质疑。尤其是争议最多的是甲组运动员资格与乙B组运动员资格的界定。广东省在2014年以前的游泳竞赛规程中,都将省内通过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二B线)及上录取的高水平运动员考生,与本科院校中非体育专业的本科学生同设在甲组进行比赛。这些高水平运动员考生,往往入学前都是二级以上甚至达到一级运动员的水平,与入学前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本科生同组竞赛,优势明显。

近年来,针对这些问题,主管部门也在2015年广东省第9届大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最新的竞赛规程中,对甲组和乙B组进一步地进行细化(见表1)。规程指出,甲组:为本科院校中非体育专业的本科学生、2013年前(包括2013年)通过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二B线)及上录取的高水平运动员考生。乙B组:为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和按办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录取政策录取进入本科院校的高水平运动员,以及参加过限制赛事的运动员。按照这一规定,2014年(含2014年)以后通过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含单招、二本65%等)入学的运动员,都不允许参加今年大学生单项赛事的甲组比赛。最迟将在2017年8月后,省内的大学生体育竞赛中,甲组将全部为通过正式高考入校的普通大学生运动员。以往在比赛中占据绝对优势的高水平运动员退出甲组,对于没有过多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大学生运动员参赛将更好地体现高校体育的公平性,各校能在同一起跑线上,靠自身的教学、训练、管理、选材等方面实现公平竞争。

2.3 布点学校在历年比赛中的成绩优势明显

查阅第九届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中的30枚金牌分布情况发现,4枚接力金牌全部为布点高校获得。高水平运动员获得了26枚个人项目金牌中的25枚,其中获得3枚个人项目金牌有3人,获得2枚个人项目金牌有5人,获得1枚个人金牌有6人,这14名高水平运动员,占甲组参赛总人数242人的0.6%,获得了甲组96%的个人项目金牌。而真正通过高考考上的大学生,仅以“附属品”被充数参赛,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的“陪赛”者。

广东省目前布点游泳项目的高校共计4所,(见表2)在第九届大运会游泳比赛中占甲组参赛高校33所的12%,这12%的高校获得了大运会甲组比赛中约97%的金牌,获得了甲组比赛中约87%的奖牌。查阅资料发现,在第九届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比赛中最优秀的一名高水平运动员获得了5枚金牌,该名布点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所获得的金牌总数,比所有非布点高校所获得的金牌总和还要高5倍。可见,布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大学生甲组比赛中占据绝对的优势,这点也成了各高校争相招收体育特长生的动力因素之一,从而形成学校之间对于运动员的招生上的非理性竞争,普通学校的普通大学生只能成为体育竞赛的陪同品。

2.4 失去布点资格的学校成绩形成反差

2.4.1 华南理工大学游泳布点项目以来取得的成绩

从华南理工大学游泳队办学就可以了解到,从1987年开始到2011年,学校游泳队一直都是广东省高校游泳布点项目。通过对比发现,招收高水平游泳项目的高校,在名次排名上具有较高优势。在近两届大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中,排名前两位均为招收高水平游泳项目的高校。华南理工大学游泳队曾在广东省第七届、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游泳甲组比赛中连续两届总分排名第一。(见表3)

2.4.2 布点项目被取消后的成绩形成反差

表3 近3届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甲组总分排名一览表

表4 华南理工大学历年比赛成绩总分排名

表5 华南理工大学历年参加省游泳比赛人数统计

从2011年开始,该校的游泳高水平办队招生资格被取消,学校的游泳队连续5年没招到高水平学生。从2011年的总分排名第一,(见表4)到2015年大学生运动会甲组总分排名第六,成绩逐年下降。同样的体育管理团队,同样的硬件配套,只是少了高水平招生,成绩就出现如此之大的落差。笔者学校这一例子,足以显示高水平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同组竞赛的不公平性,也彰显目前高校竞技体育改革的合理性。随着新竞赛规程的改革,未来要提升该校在游泳项目甲组比赛中的竞争力,就必须要建立优秀的高校普通大学生运动队。

2.5 原因及分析

2.5.1 失去了布点项目的优势

查阅广东省第9届大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的运动员比赛成绩可发现,布点高校的优势几乎无法撼动。个人项目比赛中有5名获得冠军的运动员达到一级水平,而获得个人项目前3名则全部为二级以上水平。也就是说在大学生比赛中,只有二级以上的普通大学生运动员,才能获得奖牌。研究发现,目前广东省非布点高校要培养出一名二级以上运动员,需要付出较大的经费与时间。

针对培养一名二级运动员需要的时间,对华南理工大学历年运动训练专业和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发放15份调查问卷,健将等级2人,一级运动员9人,二级运动员4人。回收14份问卷,回收率93%。分析发现:将一名零基础的学生培养成二级运动员平均需时3~5年。

问卷反映出,从初学游泳起,2年达到二级的学生为1人(7%),3年达到二级的学生为5人(36%),4年达到二级的学生为4人(28%),5年达到二级的学生为3人(22%),6年以上达到二级的为1人(7%)。

2.5.2 培养一名二级运动员所需的时间与该学生每天投入训练的时间呈相关性

两年达到二级的一名学生是在业余体校训练的运动员,每天训练两次,每次训练时间为2 h,每周训练5d以上。3~5年时间达到二级的大部分为利用课余时间训练的普通学生,训练时间则是每天一次,每次训练2 h,每周训练5 d以上。6年以上达二级的学生为每天训练1次,每次训练1 h,每周训练1~2 d。训练时间越少,达到二级需要的年限就越长。

综合分析,普通高校要通过自己培养出一名二级以上运动员,每天必须有2 h的训练时间,每周保证5次以上训练课,中间不能间断,最快至少需时两年,平均需时3~5年。目前广东省的高校,只有华南师范大学有室内恒温游泳馆,其他各大高校都只有室外泳池,也就是每年只有夏天6个月左右的水上训练时间,此后要经历半年的游泳停训,夏天训练成果毁掉一半,从头再来对于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是一种消耗。有条件的高校会选择租借场地训练,这需要一定的训练经费,部分非布点高校对于运动队建设投入的经费,还不足以租借场地。同时,普通大学生自身有专业学习压力,是否能保持每周5次训练课,每次2 h的训练时间也有待调研。而就算最快通过2~3年时间培养出一名二级运动员,到第4年该学生也毕业了,培养出成绩后可参赛的次数不多。因此,对于非布点高校的普通大学生运动队来说,要在这种条件下培养出一名二级以上运动员,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相当巨大的,且与收获不成正比。反观布点高校,在招收学生时,就已经是二级以上,甚至一级水平,大学4年只要保持一定水平的训练或稍作提高,就可以在省大学生赛上获得绝对优势。这也是各校争布点的原因。这也进一步说明,学校游泳队失去“布点”项目招生的优势后,是无法再与布点时期相比的。

2.5.3 自身“等、靠、要”思想严重影响训练的积极性

从学校游泳队近年的训练情况来看,往年的游泳特长生毕业了,造成游泳队人员减少,但运动队新招的普通队员数量跟不上,没能真正认真地从本科生中选择。从近年各年参加的各种游泳比赛报名情况看,参赛人数有明显减少。2013年参赛人员为5人。(见表5),而同年中山大学的参赛人数为16人。2014年参加省游泳锦标赛人数仅为4人。直到2015年大运会前,游泳队才开始从普通大学生招收队员。

通过对比发现,报名人数与高校成绩排名呈相关。(见表6)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中,甲组报名满18名运动员的高校有两家,中山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布点高校比非布点高校有优势,同样是布点高校的话,报名人数多的高校,成绩排名有优势。中山大学在布点高校中总分排名第一,暨南大学紧随其后。而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财经大学则因为报名人数较少,无法凑齐接力人数(接力项目分数加倍)以致甲组总分排名在非布点高校后面。在非布点高校的成绩排名中,唯一报名满员的华南农业大学,在非布点高校中排名第一。

反观笔者学校,在取消布点后,思想转变较慢,观念上的“等、靠、要”思想还没能走出,依然停留在布点时期,没能从普通大学生中寻找人才,以致在非布点高校中综合排名也在华南农业大学与广东药学院之后。

表6 广东省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甲组报名人数与总分名次对比

3 结论和建议

3.1 新常态下,普通大学生运动队建设应回归理性

根据广东省最新的游泳竞赛规程,2017年后随着“布点”招生的高水平运动员退出甲组比赛,该组别的比赛将彻底以普通大学生为主,打破长期以来甲组以高水平运动员抢夺主要奖项的做法,大大地激励正常高考的大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和热情。为普通大学生清出了一块“净土”。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大学生体育比赛,无论从参赛规模、影响程度,还是吸引力方面都是空前的,其公平性将吸引所有高校为之努力,它真正能体现学校重视体育训练的力度和效果。这一政策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留和维持,甚至不可逆转。

因此,要想在甲组比赛中获得优势,就必须努力组建好普通大学生运动队,培养优秀的普通大学生运动员。彻底放弃以往以高水平招生政策为主的“等、靠、要”的办队思想,主动积极地走到广大学生队伍中去寻找、发现、选拔和动员普通大学生运动员的积极性参与到学校游泳训练中来。保证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普通大学生运动员,只有保证一定的数量,才能达到最高的质量。

3.2 学校在教学管理政策上出台更多激励政策

高校给予的政策支持力度是队伍建设的关键。学校普通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特别大,课程任务很多。长期的训练,或多或少会分担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他们的专业课成绩。因而,学校要发展竞技体育,在对待学生的学习上,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是十分必要的。一般的做法是给予学习成绩上的适当加分,让其更主动积极地参加比赛。一般高校都有或部分有这种做法,遇比赛阶段,就有更多的学校采取这样的做法。

目前在华南理工大学的甲组学生中,相比加分幅度较高的体育专业学生,学校对于普通大学生运动员的加分鼓励政策还较少。保持足够的训练时间是提高竞技成绩的基础,针对这些普通大学生运动员,高校应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加入队伍建设中来。

3.3 学校应大力推动校内学生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

校内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是提高学生运动成绩与发现和选择优秀学生体育人才最好的途径。学校的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等各种学生组织的训练团体,是推进高校课余训练普及和开展的基础和新生动力[4]。可通过如下几个途径来加大运动队的建设。

第一,广泛宣传运动队的意义,给学生加入运动队光荣感教育和宣传。

第二,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学生。几年来,学校推行了游泳教学普及课,学校一般对于新生都进行游泳达标测试,对学生进行分班,在分班考试中,可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选材,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动员工作。

第三,游泳专项课中选材,对体育课中选择游泳专项的学生,其中可能就有一些游泳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动员他们参加校游泳队训练。

第四,在校内游泳运动会比赛中进行选材。学校每年都举办一次全校性的游泳比赛,学校应做好各院系的动员工作,动员学生积极参加游泳比赛,从中可以进行选材。

第五,创建体育各项目协会等学生团体,以普通大学生运动员为核心创办教学小组,定期在校内举办一些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加强学校普通学生对于运动队的兴趣,吸引更多的普通大学生加入运动队,同时增加他们课外的体育指导机会。另外,教学小组的成员能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专项教学与学习能力,从而促进队员专项的训练工作。

这些活动,除了有利于普通大学生运动队伍的建设,对于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也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实现多赢。

4 结语

实践证明,从新常态新政策的层面看,针对现正实施的广东省大学生游泳竞赛规程,高校创建普通大学生运动队是必要的,是切实可行的。普通大学生运动员通过合理选材、科学训练,也能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高校除了需要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的高水平运动队,从国家 “全民体育”的发展战略需求层面看,同样需要有普通大学生运动队,它更有利于体育运动的推广,是“阳光体育”的重要实施手段,也符合高校培养综合型全能优秀人才的需求。

[1]粤教体〔2015〕1号文.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各单项竞赛规程》的通知[R].

[2]刘海元.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3]黄帝全,罗志尧.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办学模式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6):109-114.

[4]宋清华.河南省高校普通大学生运动队建设现状与多元化互动模式构建[J].山东省体育学院学报,2012(3):93-96.

G807

A

2095-2813(2016)10(a)-0070-05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8.070

①陈秀君(1986—),女,汉,广东惠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

黄帝全(1964—),男,汉,广东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杨日旭(1978—),男,汉,广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

猜你喜欢
布点运动队甲组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新时代城市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应用的研究分析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大气环境监测的布点方法及优化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污染企业遗留场地土壤监测布点浅析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江苏省职业学校啦啦操运动队训练现状分析*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