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玉荣
近年来,随着物流金融业务的迅猛发展,如何通过物流贸易业务获取融资及实现金融收益,是众多物流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2016年,开滦集团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际物流公司)将“拓展国际业务、物流金融创新、以资本为纽带整合供应链”作为商业模式创新的“三驾马车”,其中物流金融业务就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点。本文针对国际物流公司如何借助物流贸易业务、实现金融创效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国际物流公司开展物流金融的必要性
(一)优化商业模式,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需要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GDP增速已由2011年一季度的9.8%下降为2016年二季度的6.7%。作为以大宗商品为主的贸易型企业,国际物流公司必然也受此影响。尽管近两年国际物流公司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扩大实体贸易规模,开辟国际市场,但传统物流、仓储运输、港口服务等业务仍占主导地位。在外部宏观市场形势不利的背景下,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及贷款利率成本等不断上升,物流采购成本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市场销售价格却不断下滑,中间流通环节的增值创效空间相对较小甚至倒挂。从长远看,单靠传统的物流贸易业务已不能满足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标,因此,开展物流金融业务,优化商业模式,是公司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二)拓宽融资渠道,实现金融创新的需要
受国家“去产能”等政策影响,金融机构对煤炭企业信心严重不足。各大金融机构普遍收紧了对煤炭相关企业的融资额度,严格控制新增规模并压缩现有贷款规模,超短期融资券、公司债等债券发行成本高且市场购买力不足,企业融资困难重重。国际物流公司发展最大的支撑和依赖就是资金,若资金不足将威胁企业生存。而物流金融业务的提出,即通过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等业务实现融资,可以解决企业资金窘境。因此,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是拓宽融资渠道,实现企业金融创新的需要。
(三)充分利用资源,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的需要
当前,物流金融业务的形式、规模及深度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物流金融业务对企业经济的支撑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许多企业集团都在借助物流业务实现融资及创效,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河北钢铁集团、冀中能源公司等,均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从境外引入大批量低成本资金,同时赚取利差与汇差收益。可见,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不仅可以提升企业附加值收益,还可提升同业竞争力。与同行业相比,国际物流公司物流业务融资与创效作用发挥的还远远不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因为,近几年国际物流公司在业务开展中积累了大量的煤炭、钢材、焦炭、铁矿石等市场和客户资源,而开展物流金融的前提必须有足够的实体业务支撑。因此,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充分利用资源,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需要。
(四)互利互惠,实现银企共赢的需要
近年来,金融机构的创新意识逐步增强,物流金融业务的经营模式与过去相比,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意义上国际结算三大工具(电汇、托收、信用证)和贸易融资类产品被人为地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国际业务组合产品。这些产品灵活运用了金融技术,结合境内外汇率差、利率差等机会,以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为载体,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无风险的物流金融收益,成为企业新的利润来源和新的竞争手段;另一方面也为商业银行带来国际业务收付汇量、人民币外汇交易量等收益。因此,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是银企互利互惠、实现共赢的需要。
二、国际物流公司运用物流金融融资的渠道与模式
(一)进出口业务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
借助于境内外公司平台,以国际贸易业务为依托,把国际贸易作为资金进出境的载体,当境外贸易融资成本低的时候,由境外公司融资完成对境内公司支付。如:通过进口业务,境内公司向境外公司开立3个月或6个月远期信用证,企业通过远期信用证延期付款实现间接融资;或通过出口业务,境内公司先预收境外公司现汇实现提前融资。
上述业务模式,在存在利差与汇差的背景下,企业除了借助于进出口贸易业务实现融资功能外,还可借助于贸易融资实现跨境资金调度,进而达到节约财务费用的目的。
(二)保理业务融资
将国际物流公司以放账期条件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给买方形成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获得银行流动资金支持,加快资金周转。
保理业务融资操作流程一般为国际物流公司与银行签订保理协议,向银行提供买卖合同、发票复印件及债务方债务转让确认函等,银行放款实现融资。
(三)订单业务融资
国际物流公司凭信用良好的买方订单,在提供有效担保的条件下,由银行提供专项贷款,供国际物流公司采购商品,国际物流公司在收到货款后立即偿还贷款的业务。
订单融资操作流程一般为国际物流公司与购货方签订购销合同,并取得购货订单;国际物流公司持购销合同和购货订单向银行提出融资申请;银行确认合同、订单的真实有效性,与国际物流公司签订订单融资合同及相关担保合同;银行向国际物流公司发放贷款;国际物流公司按合同规定用途支用贷款、完成订单项下交货义务;购货方支付货款,银行在专用账户扣还贷款。
(四)动产质押融资
国际物流公司将动产(库存商品等)交付银行认定的仓储监管公司监管,银行据此给予一定比例的融资,包括贷款、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保证、贴现商业承兑汇票等。
国际物流公司在质押期内可根据业务实际更换质押物,即用银行认可的新质押物置换原质押物。这样,既可以拓宽国际物流公司融资渠道,又可以有效盘活库存。
三、国际物流公司物流金融业务的增效盈利模式
物流金融业务的增效盈利主要来源于利差与汇差收益,由于在岸与离岸市场相对分离,存在利率与汇率差异,在开展业务结算过程中,在两个不同市场上,如同时以较高价格卖出人民币(外币)并以较低价格买入人民币(外币),或者以较高利率存放人民币资产并以较低价格融入人民币负债,或者将以上模式组合,均可在办理结算的同时实现盈利收益。
(一)理财质押开证盈利模式
在跨境贸易结算时,可通过人民币全额保证金开证形式实现盈利。如国际物流公司开展进口业务,以人民币全额保证金购买低风险金融理财产品为质押,银行为国际物流公司开具人民币远期信用证。远期信用证到期后,释放人民币保证金用于支付境外货款。企业在没有支付困难,不占用授信额度的同时,通过远期信用证延迟支付,不但可获得定期存款收益,还可享受人民币汇率升值收益。
(二)汇率利率组合盈利模式
通过货币掉期业务,即售远结方式实现盈利。如境外公司收到境内公司人民币资金后,可在境外银行办理货币掉期,以掉期后所得外币资金存单作为质押,通过贸易业务再向境内公司办理人民币远期信用证结算。远期信用证到期后,用外币存单到期的掉期人民币资金作为还信用证的资金来源。该业务的主要盈利点为外币存单的利息收益与人民币掉期收益之和。
(三)存人民币贷外币盈利模式
将人民币资金存在银行,获得高收益利息,以人民币存单作为质押贷美元或其他外币,存款期可与贷款期相同,利用人民币存款利息高于外币贷款利息(存款利息-贷款成本)赚取盈利收益。但此种模式,关键风险点是人民币存单到期后,需要购汇偿还外币贷款,汇差也会影响企业损益。
(四)人民币外债盈利模式
今年以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与企业在不实行外债事前审批的情况下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这给境内企业带来了机遇。一是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企业无需提前申请外债额度,根据自身资本实力,在规定额度上限内,自主决定境外融资的融资方式、币种和期限。这将改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状况,特别是境内企业借用外债准入门槛高、审批严格、流程复杂、规模制约等问题将得到缓解,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境内企业也可利用境内外利差单边套利,赚取额外收益。
四、国际物流公司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制约因素
从目前实践情况看,国际物流公司推进物流金融业务存在的制约因素,除业务知识不足、基于风险谨慎性原则尝试不够外,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外部宏观环境不利
当前,金融机构对煤炭企业信心严重不足,导致物流金融业务开展受阻。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融资困难。银行融资方面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增量无望,存量压紧”。二是授信额度跑办困难。当前,各个银行对集团公司授信额度已大幅压缩,“大河没水小河干”,导致国际物流公司授信也趋紧。而很多物流金融业务需要借助授信支撑。三是资金总量受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际物流公司各单位资金总量都不大,尤其是境内公司,要想在短期内形成物流金融总体规模效益,也要解决好资金总量不足与物流金融快速发展需要庞大资金支撑之间的双重矛盾。
(二)国际业务规模较小
物流金融的主要收益之一来自于外汇汇率差异,而形成外汇汇率差收益的前提是进出口实体业务的对接,即金融收益与国际业务紧密相联。近两年,尽管国际物流公司在逐步发展进出口贸易,走向国际化,但业务的总量相对较小。2015年,进出口业务规模23.95亿元,占实体贸易规模总量的28.06%;2016年1~7月,进出口业务规模9.45亿元,占实体贸易规模总量的24.22%。
(三)统筹谋划、协调联动的组织体系尚未形成
开展物流金融,必须以实体业务为支撑,涉及业务、财务、风控、审计等多个部门的协调联动,更涉及境内公司、境外公司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谋划。只有业务与财务无缝对接,风控和审计全程监控,才能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金融收益最大化。而目前这种统筹谋划、协调联动的组织体系尚未建立,对于如何充分利用业务资源、抢抓市场机遇缺乏系统研究和超前谋划,物流金融业务的推进受阻。
(四)缺乏专业人才
物流金融业务作为一个新兴的模式,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和团队,他们既要掌握国内、国际业务知识,又要了解财务常识,还需要熟悉相关的金融知识。虽然国际物流公司多次举办物流金融知识讲座,邀请银行、期货等专业机构进行授课,但既掌握物流金融理论又熟悉公司业务运作特点的专业人才还是较少。人才的短板,是业务开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对国际物流公司发展壮大物流金融业务的建议
综合分析国际物流公司的业务特点、资源资本状况等情况,下一步发展壮大物流金融业务,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银企合作,随时把握商机
一是扩大银行合作范围。眼光不能局限于“五大银行”,还要拓展延伸到股份制银行、小型金融机构等,地域上也要广开渠道,开发省内、乃至全国。二是争取授信额度。授信额度是推进物流金融前行的加速器,如人民币外债、内保外贷、贷款融资等业务,均需要有授信额度。三是随时关注银行金融产品。积极与银行人员沟通,通过电话咨询、现场跑柜台、与客户经理等管理团队紧密接触,寻求最佳切入点。
(二)构建物流与金融高度契合的业务模式
本着业务与金融齐头并进的策略,提前优化设计业务流程。在开展实体业务购销前,探讨该笔业务配套物流金融业务的可行性,改变固有观念,树立物流金融业务与实体购销业务齐头并进的思维,将物流金融业务由事后开展,推向事前谋划。本着做每一笔业务,都要想着物流金融;有窗口期时,也要根据金融情况优化设计业务。同时拓展国际业务,利用境内外联动,通过境内外汇率差异,利用掉期等金融工具,获取额外物流金融收益。
(三)夯实基础,做好全过程监控,防控经营风险
发展物流金融业务,确保依法合规运作、有效防范风险是基本前提,为此,要建立全过程监控的风险防范机制,包括;健全制度,明确操作规程和审批流程,确定内控流程和节点,从制度上堵塞风险漏洞,为物流金融业务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加强风险点的前瞻性研究,盯住重要流程和关键业务环节,规避法律风险、税务风险、审计风险等;加强风控,做好全过程把控,为物流金融业务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做好监督管理,积极配合业务优化审批流程,并对客户准入、框架协议及合同签订的重要约定、业务流程等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控,防控资金风险。
(四)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打造优良业务团队
面向社会招聘部分高端人才,尤其要挖掘从事物流金融、期货业务以及银行国际业务部从事外汇管理的高层次人员,带动国际物流公司业务开展。各公司内部可分金融市场走势研判、国际贸易金融、国内贸易金融等几个板块,成立相应的项目组,学习有关知识,研究探讨金融走势,拟定公司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具体操作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