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言:妈妈,请让我用音乐“救人”好吗?

2016-11-08 16:40紫茵
音乐爱好者 2016年9期
关键词:钢琴家救人贝多芬

原本下决心要给自己留出一个彻底放松的假期,一单活儿不接,一个字儿不写。谁料想只听了一部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咬牙切齿”发下的铮铮誓言竟然瞬间烟消云散。

2016年6月10日,“舒曼与勃拉姆斯——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音乐会”,开初并未唤起我的强大动力,只是勃拉姆斯让我心有所属,无法抗拒。舞台上青春年华的钢琴家孙嘉言,一张陌生的面孔,我既未听过他的名字,更未听过他的琴声。可是当“勃钢一”最后一个音符消失的刹那间,我分明听到心里有个声音:一定要写篇文章,为孙嘉言。

很久不做职务稿约之外的音乐家访谈,但突如其来的感动、冲动之下头脑发热按捺不住、自觉要求采写的例外,上一次是为高平,这一次是为孙嘉言。音乐会的第二天午后,在四川音乐学院近旁的那家咖啡阁,我第一次见到舞台下的青年钢琴家,笑容可掬,自然亲切。在我曾经采写过的数百位音乐家里,孙嘉言是第一位“90后”。他的母亲刘丽娟陪同我们,从这场音乐会开始谈起。

● - 紫茵 ○ - 孙嘉言 ▲ - 刘丽娟

● 你好,孙嘉言。昨晚的音乐会,我原本没打算去听,因为喜欢勃拉姆斯,所以特意问了下独奏家是谁,他们说是朱利亚音乐学校的博士,应该还不错。听完你的演奏,何止是“还不错”,应该说“很不错,超乎想象,非常棒!”

我想我应该写一篇文章,让更多国内指挥、乐团和音乐爱好者认识你,知道在一大群优秀的中国青年钢琴家中,还有一位后起之秀孙嘉言,比起某些名气响亮的同行毫不逊色,单论“勃钢一”的表现可能还要更胜一筹。曾听过N版中外钢琴家演奏这部作品,你和朱其元指挥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合作的现场版,非常符合我的想象和期待。这个乐团与中外钢琴家合作演出该作不止一次,他们也认为,你非常棒!

请问,“勃钢一”是你的选择,还是朱其元老师的要求?

○ 我和朱其元老师原来并不认识,虽然他也曾经在美国很多年。向朱老师引荐我的是川音的萨克斯管教授李雨生老师,他二十年前在加拿大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拿到“萨克斯管表演艺术家文凭”。李老师和我父亲是朋友,对我一直很关注。这个音乐季、这场音乐会,我和朱老师第一次见面,第一次合作。

应该说“勃钢一”是我的选择。我提了几部作品,这是我的首选,他们同意了。事实上,这部作品我是第一次合乐队,第一次在音乐会上演奏。

● 简直无法相信!听你对作品的理解和表现,那种极具说服力的深度、高度,精确度、成熟度,怎么可能,第一次!

○ 但我对这部作品的准备,可以说已经有很多年了。勃拉姆斯写《第一钢琴协奏曲》时,和我现在的年龄差不多。

● 你多大?

○ 我二十六岁。我一直认为这是全世界最伟大的钢琴作品,至少应该是之一吧。我的老师史蒂芬·霍夫(Stephen Hough)有句曾经说过,勃拉姆斯的两部钢琴协奏曲,第二首更完美,技法更精道;但第一首更伟大,内涵更深邃。音乐传达的信息和寓意特别丰富。

● 音乐会后,我连夜查找相关资料,虽然不算太多,但还是惊喜地发现了一篇有分量、有价值的文章:鲍蕙荞老师2012年采写、《钢琴艺术》2014年刊发的《我每天都问自己:“为什么要学音乐?做一个钢琴家对我意味着什么?”——青年钢琴家孙嘉言访谈录》,好长的标题颇具吸引力。我对你有了最初的了解和大致的印象。你并非初出茅庐崭露头角,2012年获得了利兹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三名,这是这项重要国际比赛中国选手的最佳成绩!

鲍老师听过十二三岁的你弹琴,那时她就看出你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她说你参加2012年利兹比赛“在台上真的有点大钢琴家的‘范儿了”。而韩国评委、钢琴家金大晋则评价:“孙是一个严肃的钢琴家,他将来会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现在四年过去了,预言成为现实:你一步一个脚印考上朱利亚音乐学校的博士生,获奖和演出也不断创造新的纪录。

“你的学琴经历就像一个传奇故事。”一个烟台的琴童,咣,直接到了北京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咣,直接去了美国进了朱利亚音乐学校,这是够传奇的了。我希望《音乐爱好者》的读者,能更多地了解鲍老师文章之外、利兹比赛之后的孙嘉言,好吗?

○ 我2012年本科毕业。在朱利亚音乐学校作为约赫维德·卡普林斯基(Yoheved Kaplinsky)博士的全额奖学金学生,相继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14年师从卡普林斯基和史蒂芬·霍夫继续攻读朱利亚音乐艺术博士学位,导师包括理查德·古德(Richard Goode)、罗伯特·列文(Robert Levin)和马尔科姆·比尔森(Malcolm Bilson)。同时我还学习作曲,演奏羽管键琴及十八至十九世纪的古钢琴。现在博二结束,正在准备博士学位论文。

● 听说史蒂芬·霍夫曾宣称他“唯一的学生是孙嘉言”?

○ 实际上,我算是他的“开门弟子”,他现在在朱利亚也有别的学生。

● 我经常在想,美国的音乐学院,朱利亚、科蒂斯、辛辛那提等,如今已成为中国新一代音乐家的摇篮。目前世界乐坛最活跃的青年钢琴家郎朗、秦川、邹翔、陈洁、王羽佳、张昊辰、黄楚芳、贾然等,喏,还有孙嘉言,可以开列一长串名单。

○ 我特别庆幸自己十六岁去了美国。这个年龄段,既能保留对自己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母语”记忆,又能很快地接受汲取融入西方文明社会他国差异文化的环境。可以自然顺畅地学习他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态度,在严谨而浓厚的学术环境氛围里,我感觉很舒服、很适应。在朱利亚图书馆读书,在朱利亚大师班上课,有很多机会和大师在一起,探讨音乐、交流思想,大师们的学术成就、专业造诣和艺术见解深深地影响着我。我完全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远离世俗的杂质和功利的烦扰,那种感觉,怎么讲,非常干净、非常纯粹。

理查德·古德,美国本土钢琴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第一位录制贝多芬全部三十二首奏鸣曲的权威大师。他来朱利亚讲大师课,我上去演奏,他评价我“对音乐理解和投入的程度,在年轻一代艺术家里是非常少有的、罕见的”。这是他的原话,不是只在嘴上说说,而是写在他的信里。我在朱利亚音乐厅弹贝多芬的最后三首奏鸣曲,古德来到现场,听完我的演奏,他在评价时用了两个最高级别的形容词:最好的(Best)、最有启发性的(Most enlightening)。那次我是在古钢琴上演奏,音乐的幅度和张力最强烈时,感觉琴腿都在震颤摇晃,古德说这才是贝多芬应有的最佳效果,在施坦威钢琴上无法获得。最后三首奏鸣曲古德弹了一辈子,我没想到他会这样评价我。

● 我想古德大师没必要违心过誉,他的评价一定是发自内心实事求是的。

○ 实际上西方音乐家不是很会这种语言表达,基本不会当面讲太多客套话。

我一直认为音乐家的发展不是三年五年能看到成就的,十年八年也不一定。要达到艺术的高峰,应该在五六十岁,甚至更晚一些,七十岁。布伦德尔大师有句名言,大意是说他二十岁时仰望费舍尔大师七十岁时的成就,前辈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这是纯艺术、纯音乐的高度,而非在于名声、场次、票房有多高。这是用艺术的眼光看艺术发展的前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与功利无关、与他人评价无关的非物质形态。

我经常有机会与大师交流,最大的收益在于我越来越关注音乐艺术本身,越来越有清明的方向和远大的目标。2015年夏天,我在瑞士参加韦尔比耶音乐节时见到席夫,这位巴赫、贝多芬的演绎权威,很多见解对我也有很大的启发。

● 席夫是中国钢琴界的老朋友,观众对他相当熟悉。在钢琴家里,席夫的口才可能算最棒的,网上有他讲解贝多芬的最后三首奏鸣曲,“我年轻时根本不懂得贝多芬的音乐,我五十岁之前也不适合弹贝多芬作品”。他劝诫年轻人别在太年轻时弹贝多芬,可他本人二十多岁就录制巴赫,一般人的概念是巴赫要比贝多芬更难,五十岁前不该弹巴赫。

这也因人而异,二十六岁的你弹“勃钢一”,我感觉比某些大腕更精道、更成熟,在我听过的现场版里,绝对的Best(最好)!你对钢琴这件乐器的掌控驾驭能力、对“勃钢一”这部作品的理解表达方式,在音乐里注入的丰富的情感,还有变幻的音色……非常Perfect(完美)!

○ 一个音乐家应该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心声,再去和观众互动呼应、触发共鸣。我十一岁时有一次弹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莫名地流下眼泪,现在也无法用语言来解释为什么。从那时我就开窍了,从此弹琴不止要弹对音符,而且要弹出音乐,带着自己的感受,融入真实的感情。

● 陈丹青说,一定要肯定自己的感受,感受是很可贵的东西。借用他的话——音乐之动人,凭的是感受,而不是技巧。

○ 我的Focus(注意力),今后还是会主要放在德奥作品上,既用古钢琴也用现代钢琴,演奏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经典可以说已经被人弹“滥”了,我会讲出一点自己内心的东西。这是我喜欢做的事,通过我的知识和感悟,在大家熟悉的音乐中,表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东西。

●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相同的作品不同的演绎,总会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

曾经在《村上春树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里,读到一段关于1962年4月勃拉姆斯《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演出事件”。在音乐会开始前,伯恩斯坦带有辩解意味的讲解太有趣啦——“这次演奏的风格与我原本想象的并不相符,是被古尔德先生改成这样的……”这个非同凡响的现场录音,演奏速度缓慢到甚至让人感觉“荒谬”的程度,但也有人认为他让音乐达到一种罕有的高洁与纯净,音色极富魅力。小泽征尔认为古尔德的处理“有一种乡间的休闲气息”。

这版录音你听过吗?在准备“勃钢一”或别的作品时,你会听各种版本吗?

○ 我赞同巴伦博伊姆的观点,“每一首伟大的作品都可以有许多种诠释,只要它们不违背它的精神”。在准备一首作品之前,他不会先听别人的录音。这个做法可能只适用于艺术造诣达到一定高度的音乐家。一般情况我也不会先听录音,我会先自己摸索学习,在原谱做得大体差不多以后再听录音。从最早到最新,听各种各样的版本,从中汲取补充自己需要的丰富营养。

在准备演奏“勃钢一”时,我一直试图寻找勃拉姆斯的手稿,后来在柏林国家图书馆发现真迹,忍不住内心狂喜!看到那一页上第二乐章开始,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的曲谱下面,他写了一句拉丁文歌词:“Benedictus qui venit in nomine Domini”(《安魂曲》圣三颂“奉你名而来的,是应当称颂的”),表达他对导师舒曼去世的心境。后来所有出版的总谱都删除了这句歌词,他的提示不单有一种神圣而纯洁的感情,还有更复杂的寓意,他触动内心的感受更直接、更深刻。

● 你的“勃钢一”让我想到了费舍尔……不扯太远,你还让我想到了陈宏宽。听过他弹莫扎特、舒伯特、贝多芬……你俩隔着辈儿,而且,他严肃冷峻,你温和亲切。但我还是发现你俩在某些方面非常相像:既有学院派的风范,严谨、稳健、精确,有深厚的功底和精湛的技艺,又有演奏家的风采、丰富的经验、鲜明的个性、讲究而敏感的触键、美妙而奇异的音色、精巧而恰当的分句、通透而舒泰的呼吸。所有的力度速度千变万化,绝对不会失常、失控、失态,这点多么可贵!

“勃钢一”容易弹得热烈火爆、激情四溢,你的音乐非同凡响,有热情却不泛滥,有激情却不贲张,有爱意却不甜腻,有哀思却不沉重……总之,二十六岁的你弹出了二十五岁的勃拉姆斯,音乐与生活的一种特殊的状态、情态、心态,青春钝感的气质、优柔内敛的性格以及深厚炽烈的爱恋。感觉你的每一次触键、每一个落音、每一个收音,都有着十足的把握、恰当的分寸、丰富的层次和理想的效果,从始至终充满抒情性与戏剧性交相辉映的光彩与浑然天成的力量。

《纽约时报》评价你的演奏“具有启示性”,《多伦多星报》称道你“技巧上完美无瑕,充满诗意和极其自信的演奏”,赞誉之词恰如其分。

你那么年轻,还在读博士,今后是愿意待在大学教书做学问,还是愿意在舞台上做个职业演奏家?

○ 一个人如果真正发自内心地热爱音乐,一定会有不断学习探索的自觉愿望。一个人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真正热爱音乐,哪怕是最初的起点很高,可能也很难走得更高。如果把每一步都当成第一步,应该就会实打实地走好每一步。

我从小喜欢看很多书,小学已熟读四大名著。傅聪先生在上海音乐学院讲学时说,贾宝玉+孙悟空=莫扎特。听到这句话我马上心领神会:莫扎特的音乐充满了爱,温柔善意悲天悯人,这一点很像贾宝玉;同时他的音乐灵性十足千变万化,这就像孙悟空。中国的大师,在大量吸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如此精辟的比喻。

朱利亚博士考试,注重一个人学识的积累。考前不发提纲,考场不做试卷。考生进入考场,考官上来就是连珠炮式的提问,学生必须不假思索对答如流。如果“临时抱佛脚”肯定三问两问就会败下阵来。要想在全部专业一年仅七个博士录取名额的激烈竞争、巨大压力下脱颖而出,从本科甚至更早开始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本身就是检验一个考生对待音乐的态度。

朱利亚的博士考上很难,要拿博士学位更难。这张文凭好比一张入场券,我拿着它去美国任何一所大学应聘,都可以找到一个职位、挣到一份薪酬,养家糊口保障生活。职业演奏家这条路,很难说,这条路走得越远,我和音乐的关系就感觉“鱼和水”更合为一体,而我在其中得到的快乐,也更多、更真实。

从《阿劳谈艺录》中,我读到大师的音乐价值观——对音乐的奉献,对社会的服务。我一直在寻求更有意义的人生道路。小提琴大师梅纽因有句名言:“做音乐(Making Music)应该成为音乐家的本能,成为音乐家生活的必需品。”我非常认同一点:音乐家和音乐的关系就像鱼和水。

● 那除了钢琴、音乐,在生活中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 在平常生活中,我没有什么太多的业余爱好。

在音乐上我的兴趣还蛮多的,可以说相当广泛。喜欢用莫扎特、贝多芬包括舒伯特时代的古钢琴,演奏他们那个时代的作品。纽约有个古典音乐爱好者热追的交响乐演出季,2015年9月10日在林肯中心的开幕音乐会上,我用复制1812年的古钢琴演奏了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琴槌用皮革制成,在音色上和现代钢琴的羊毡榔头不一样,听众特别喜欢。

我也愿意接触了解近现代音乐,弹奏利盖蒂的作品。参加利兹、克利夫兰比赛,我都弹了利盖蒂的《莱切卡组曲》(Musica Ricercata),朱利亚的同学都喜欢,弹的人越来越多。我还演奏过周文中先生和托马斯·阿德斯(Thomas Ades)的作品。朱利亚每年有为期一周的现代音乐节(Focus Festival),我都会参加。2016年的主题为纪念美国作曲家米尔顿·巴比特(Milton Babbitt)一百周年诞辰,我担任巴比特的高足、英年早逝的天才作曲家戈德福里·温汉姆(Godfrey Winham)的作品《音乐会作品》(Concert Piece)的世界首演。

● 自从2006年赴美求学之后,你大概回国举办过多少场音乐会?这场音乐会之后,最近有什么新的计划?

○ 从2006年到2016年,这是我十年中第三次回国。2010年在烟台向家乡父老汇报演出,在烟台大剧院迎春音乐会上弹了普罗科菲耶夫的《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和中国作品《黄河》。

2016年8月我会开始第一次回国巡演。美国朋友帮着联系保利院线,将在长沙音乐厅(8月12日)、武汉琴台音乐厅(8月14日)、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8月16日)、沈阳盛京大剧院音乐厅(8月28日)作4场独奏会;9月3日在烟台大剧院还有一场,最后是厦门嘉庚剧院(9月10日)。另外,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是单独的约请,8月20日演出。

● 你即将开始第一次中国巡演,在南北城市留下你的声音,演些什么作品呢?

○ 这次曲目有为纪念约翰·雅各布·弗罗伯格(Johann Jakob Froberger)诞辰四百周年的《悲歌——纪念国王费迪南德三世》《悲歌——纪念布朗舍罗斯先生》;有为纪念布索尼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的《第六小奏鸣曲:比才主题幻想曲》,李斯特、布索尼完谱及编订的《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主题幻想曲》,以及舒伯特的《C大调幻想曲“流浪者”》等。

● 我自然是心驰神往啦,但主办方不会担心票房吗?这些作品在国内可不那么“流行”。

○ 他们开始可能会有担心,但我特别希望以“被遗忘的大师”为题,通过我的演奏向国内音乐爱好者们推介更多不是那么“泛化”的经典,他们都同意。

(孙嘉言的妈妈刘丽娟,一直静静地在一边听着儿子和我的对话)

● 这十几年妈妈陪伴一个学习音乐的儿子,在儿子和老师同学的琴声中耳濡目染,又相识中央音乐学院、朱利亚音乐学院的权威大专家,您已经被熏陶得“脱胎换骨”了,看上去那样美丽优雅、端庄大方。谈谈吧,妈妈眼里的儿子和别人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 孙嘉言不光是学琴,从小到大做什么事都认真,很深入、很投入,一定要学懂、学通。他喜欢坐下来看书,文学、数学、科普都爱看,小学五年级就把《本草纲目》《人体解剖学》这类医学书籍翻阅了好几遍。我经常在想,如果他不学音乐而去学别的什么专业,也一定会成功。别的孩子可能觉得练琴学音乐很苦,但他不觉得苦,喜欢也很享受。小学五年级考钢琴十级,其他孩子都是初中生、高中生,考场上他年龄最小。琴凳那么高,他抱着枕头当坐垫,最后十级唯一的“优秀”给了他。从那时开始,我们意识到,他的音乐才能和其他孩子,真的不一样。

○ 从我十二岁开始,母亲辞掉工作陪伴着我,非常感谢她十几年来全心全意地照顾我。在美国帮别人看孩子、做清洁、做美甲赚点钱,父母为我付出太多,这里面的苦乐讲不完。我没想过自己一定要成为名气多大的钢琴家,只想一定要尽我所能回报父母。

▲ 在美国求学的前两年,朱利亚预科毕业,我和他商量:本科太难考了,考生好几千,录取名额太少,我们不学钢琴改学医好吗?他不同意改,坚决要考朱利亚。本科毕业,我又和他商量:研究生太难考了,学音乐的人那么多,搞音乐路那么窄,还是改学医好吗?我苦口婆心劝他:学医多好,工作好找,工资好挣,你穿上白大褂好有风度,还可以治病救人。你猜他怎么说?“妈妈,我还是用音乐救人吧!”我一下崩溃了,他不可能改学医,朱利亚朱利亚,研究生博士生,一个接一个地读下来,我再也没希望了!

● 音乐会带给更多人希望啊!

○ 我想,在现代文明社会,如果人们身体有了病,先进医学可以治病救人。还有更多的人心理亚健康甚至严重疾患无药可救,他们最需要心灵救治,音乐应该是最好的心灵救治“灵丹妙药”,这应该就是音乐对人类、对社会的价值。我的音乐为社会及世界而存在,愿世界上有更多的人们,从音乐中认识生命的意义,从音乐中获得生存的力量。

猜你喜欢
钢琴家救人贝多芬
亦远亦近贝多芬
救人命的灭鼠药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老钢琴家的记忆消退之际(改编)
我是小小钢琴家
诸葛瑾救人
《我不是药神》:神不存在,能救人的,只有人
海豚为什么会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