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以铜陵市为例

2016-11-08 07:48:59陈思含
四川环境 2016年5期
关键词:工矿铜陵市集约

陈思含,梁 兵

(1.河海大学,南京 210098; 2.河海大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南京 211100)



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以铜陵市为例

陈思含1,2,梁兵1,2

(1.河海大学,南京210098; 2.河海大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南京211100)

在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工矿城市,做好土地的污染防治和土地集约利用工作尤为重要。借助国家社科项目,通过持续的实地调研,以铜陵市为例,采用综合评价法对铜陵市2009~2013年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得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为5.37。根据评价标准,铜陵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属于中度粗放的范畴。基于评价结果,我们得出以下三个结论:(1)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较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的城市规划布局和产业分布具有引导作用;(3)与一般工矿城市相比,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分配有所差异。并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三条合理的建议。

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1 前 言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城市发展的新型道路的探索已经开始;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已经成为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必要组成部分。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依法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着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着力创新城市管理服务,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1]。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水平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从1978年年到2008年这30年间,小城镇数量由2 176个增加到了20 986个,城市的数量由190个增加到704个,其中大城市、特大城市及超大城市共计93个,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2]。然而,在城市化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不少城市也遭遇了发展的“瓶颈期”,而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则是这一类城市中的典型,引发了公众广泛的关注和思考。

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就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包括地级市、地级行政区和县级市、县等行政区划)[3]。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大多依托于当地的资源优势而兴建,无论从经济发展战略角度,还是经济宏观调控角度,此类城市的功能就是为国家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4]。因为工矿城市功能结构的单一性和土地利用的无序性,导致此类城市的土地潜力难以释放。也有专家认为大部分自然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型城市必然经历从成长、成熟到衰退的过程[5]。为了防止此类城市在进入资源枯竭期时陷入长时间的经济衰退,必须探索出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促进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有专家认为可以通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式,对工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科学评定其土地利用水平[6]。一方面,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作为衡量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7];另一方面,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可以根据工矿城市自身的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的结果对城市的土地利用布局和产业分布具有指导作用。

借助国家社科项目平台,研究选择安徽省铜陵市作为评价调研地区。铜陵市目前已经进入资源枯竭期,三大产业比重失调。2008年,铜陵市的第二产业比值达到64%,三大产业比值呈“中间大两头小”分布[8]。因此,铜陵市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利用效率偏低、土地污染加剧、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铜陵市需要对城市用地的集约利用进行评价,为今后的城市合理布局和资源合理利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2 研究区域简介与方法

2.1研究区域简介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1956年依矿建市,是一座新兴的工矿内河港口城市。城市总面积为3 008km2,市区面积为280km2。目前该市市辖三区两县,即铜官山区、狮子山区、郊区以及铜陵县和枞阳县。同时还代管一个国营农场,即普济圩国营农场。据2015年末统计,全市总人数为171.2万人,其中市区人口约47万人。由于城市面积狭小、人口稠密、发展空间极为有限;加上城市规划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所以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土地资源较为稀缺。

然而,铜陵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已探明储量较大。其中,已探明矿产种类30余种,其中,铜的储量占全省的70%以上,硫铁矿的储量位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二。石灰石,黄金和白银的储量均居安徽省第一位。

2.2研究方法

合理的指标体系是实现工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关键。经过对铜陵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考量,参考大量的相关书籍和文献之后,研究者制定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目标层、因素层和指标层。

2.2.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次评价采用综合评价法,将指标量化为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再采用特尔菲法计算各要素的总频度和分值,确定指标的权重值。本次评价共选取了5个大类共9个评价因子进行指标构建,这些因子能够代表铜陵市的土地利用特征,也能合理地反映出铜陵市的集约利用发展水平,具有较高可信度。具体如表1。

2.2.2指标权重的标准化

由于各个评价指标单位不同,衡量内容不同,为了提高评价结果准确性,必须在评价前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次评价采用的是级差标准化处理方法,计算公式为:

Y=10-|(Xi-X)/(Xmax-Xmin)|*10

式中:Y为标准化值,Xi为指标初始值,X为标准值,Xmax为实际测量的最大值,Xmin为实际测量最小值。

指标权重准化后的数据如表2。

表1 铜陵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

表2 铜陵市2009~2013年土地集约利用指标数据标准化表

数据来源:2009~201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和《铜陵市统计公报》[9]。

2.2.3评价公式及计算

由于上述指标均能较好地反映工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所以,采用将每一个标准值乘以相应权重值的方法,最后将其结果相加得到一个综合指标Q。

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i是铜陵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各个年份的标准化值,Wi表示各个年份评价指标的权重值,n为评价指标的数量,i为年份。

2.2.4评价标准

根据有关专家所研究的结果,工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0~2),高度粗放;(2~4),中度粗放;(4~6),一般集约;(6~8),中度集约;(8~10),高度集约。一般而言,Q值越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10]。

2.2.5评价结果

本次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参照了工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选取铜陵市作为评价对象,通过分析铜陵市的土地特点构建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由于各个指标均在不同的量纲下,不能进行直接的比较和分析,必须对参评的数据进行指标的标准化处理。经标准化处理之后的数据与之前确定的指标权重值相乘,得到铜陵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指标Q。经过计算,指标Q值为5.37,根据评价标准,属于“中度粗放”的范围。

2.3结果分析及意义

2.3.1结果分析

(1)根据上述评价过程,得出综合指标Q的评价结果为5.37,该结果属于“中度粗放”的范畴。中度粗放是一种不良的土地集约利用状态,具体表现为城市用地结构混乱、城市空间和利用强度比配不协调,城市用地的功能无法发挥,土地利用效益较低,出现了较多土地利用问题,土地集约利用待开发潜力较大。

(2)工矿城市大多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结果均处于中度粗放(4~6)或一般集约(6~8)的范畴,这表明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普遍较低,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近,差距较小。某些一般集约的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结合自身的区位条件,合理布局,制定了完善的城市规划方案;对矿区废弃用地进行复垦或者填充,促进废弃用地再利用,扩大了城市后备土地资源面积;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缓解环境污染状况,提升环境质量。然而,相比之下,铜陵市的评价结果Q仅为5.37,在同行业城市当中,处于较低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污染型企业厂房布局不合理、工矿废弃用地利用方式单一且利用效率低下。建议铜陵市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以上问题,具体措施包括土地复垦再利用、城区工厂整体性搬迁以及调整城区规划与布局等等。

(3)在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指标权重的分配层面,本次评价的工作体现了污染型工矿城市的土地特征。由于工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等条件差异,在污染程度较低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指标的的选取主要集中在土地经济和土地投入层面,例如投入强度、使用强度、经济效率、人口密度等,这其中,经济效率、投入强度、使用强度等指标权重较大;而本次评价在评价指标选择和指标权重的确定时,指标的选择更加侧重于对生态环境的测度和土地利用情况的要求,所以诸如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结构以及土地可持续度等类型的指标较多,所分配权重值也较大,而涉及到土地经济和土地投入层面的指标较少,所分配的权重值也较小。

2.3.2评价结果的意义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铜陵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较低,土地集约利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该评价结果对铜陵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为铜陵市矿区废弃用地再利用指明了方向。铜陵市因矿产资源的开发和采掘对土地的破坏和污染比较严重。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因矿产开发而废弃或污染的土地,亟需开发再利用。通过对铜陵市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可以明确铜陵市在资源开发中所面临的土地利用问题,并为该市废弃用地再利用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指导,促进铜陵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为铜陵市城市未来规划和布局提供建议。根据评价结果,铜陵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原因在于早期的铜陵市是依矿而建,为了方便矿产资源的开发,城市主城区距离采掘矿山较近,城区中遍布工矿污染型企业的厂房,城市布局不合理,严重阻碍了城市主体功能区作用的发挥。自2013年以来,铜陵市政府开始着手将破旧废弃的工业厂房进行整体外迁,设立国家级开发区进行工厂重新布局和建设,对环境污染型企业进行统一规划,严格控制其污染物的排放。此外,铜陵市规划部门根据评价结果将工厂外迁后腾出的土地进行重新规划,通过建设配套设施,对城市分区进行重新整合,促进铜陵市城市规划和布局更加合理。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较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通过分析可知,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与其他资源型城市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亟需采取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2)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的城市规划布局和产业分布具有引导作用。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可以为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的规划和产业布局指明方向,对此类城市今后的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和意见。

(3)与一般工矿城市相比,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分配有所差异。

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环境污染严重,在评价的指标选择以及权重分配的过程中要以城市自身的产业、环境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合理选择和确定评价指标及权重。

3.2建议

(1)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

根据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可以对工矿城市各类用地,特别是对生产用地重新布局,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将此类企业整合性迁入,完善园区的环境监测体系,促进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2)加大工矿废弃用地治理的力度,促进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经济转型。

加大矿产污染土地以及资源废弃用地的修复力度。由于此类城市的矿产开采地多为地下矿山或露天矿山,废弃用地大多位于矿井下方或露天山区,环境差异较大,可以采取废矿砂填充或是土地复垦等方法进行土地填平和修复。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资源产业向精加工方向转化,逐步推进城市经济转型。

(3)制定合理的城市用地发展战略。

通过实施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可以深入出分析受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工矿城市土地利用的整体水平和城市内部各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差异,为工矿城市土地利用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1]白春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J].求是,2015,(23):26-27.

[2]成谢军.特大城市城市化进程中的滞后和弥补——以南京市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4,(9):1-6.

[3]张微微,李静.资源型城市的突围之道[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4,(1):42-44.

[4]杨丹丹.成长中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思考——以贵州福泉市为例[J].时代金融旬刊,2011,(11):69-72.

[5]梁兵. 基于SWOT模型分析工程移民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以巫山县移民问题为例[J].水利经济,2015,(4):39-41,52,78.

[6]祝仲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D].广州: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08.

[7]张霞.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商贸农业,2013,(2):18-21.

[8]梁兵.基于系统优化模型视角下的征地拆迁利益相关者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6,(2):101-103,110.

[9]铜陵市政府.铜陵市统计年鉴[Z].铜陵:2015.

[10]赵奎涛,胡 克,贾晓晴,杨俊鹏,刘大为.资源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辽西三城市为例[J].中国矿业,2009,(5):38-41.

Evaluation of Intensive Land-use i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ining City——A Case Study of Tongling City

CHEN Si-han1,2,LIANG Bing1,2

(1.HohaiUniversity,Nanjing211100,China;2.SocialStabilityRiskAssessmentResearchCenterofHohaiUniversity,Nanjing211100,China)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accomplish l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intensive land-use in some industrial and mining cities with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y virtue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projects and continuous field investigation, taken Tong Ling as an example,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as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situation of intensive land utilization from 2009 to 2013 in Tongling, and the final evaluation value was 5.37.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the level of intensive land utilization belonged to the category of the moderate and extensive. Based on this result, there were three conclusions:(1)there was still plenty room to improve the low level of intensive land utilization in industrial and mining cities; (2)the evaluation of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played the guiding role in urban planning layout and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in environmental polluting industrial and mining cities;(3)compared with the ordinary industrial and mining city, the indicative selection and weight distribution about the evaluation of urban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were different in environmental polluting industrial and mining cities. At last, this article had put forward thre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se conclusion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ype;industrial and mining city;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evaluation

2016-07-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与治理研究”(15BSH03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移民工程的跨学科研究”(13&ZD172)。

陈思含(1990-)男,浙江杭州人,河海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与移民管理。

X820.2

A

1001-3644(2016)05-0117-05

猜你喜欢
工矿铜陵市集约
苏州市开展工矿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
铜陵市大通古镇防洪墙设计
工程与建设(2019年1期)2019-09-03 01:12:16
铜陵市公务人员体育消费调查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大众阅览点对青年之影响——以安徽省铜陵市全民阅览点为例
新闻传播(2016年23期)2016-10-18 00:54:14
牢筑节约集约“高压线” 严守国土资源“生命线”——玉环县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打开工矿灯市场前,你必须知道的散热知识!
中国照明(2016年4期)2016-05-17 06:16:17
恳请将黑龙江“工矿型”革命老区纳入国家精准扶贫规划
我的星际之旅
小学时代(2016年32期)2016-02-24 09:03:22
徐工矿用卡车在泰国登陆
专用汽车(2014年10期)2014-12-17 01:37:17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