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杂志》刊载小说论略

2016-11-08 05:56王守雪
关键词:小说作品杂志文学

张 颖,王守雪

(湖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东方杂志》刊载小说论略

张颖,王守雪

(湖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黄石435002)

《东方杂志》是近现代史上大型的综合性期刊,它历经44年之久,与文学结下了密切的关系。小说的大量刊载,让我们能够重新认识《东方杂志》的思想文化特色。作为历史长河的第一见证者,它直接参与了中国文学古今之变,对于近现代小说文学的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的论述分为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的小说刊登有自己的特点,这里试图探求每一时期的小说刊登特色,旨在对《东方杂志》有一个新的文学定位,认识中国文学古今之变经历的曲折。

东方杂志;小说;中国文学的古今之变

《东方杂志》创办于1904年,终止于1948年,共发行44卷,发表各类作品20000多篇,文学作品1000余篇,其中小说900余篇,这里汇集了大量的文人学者,哲学家,社会学家,文学家等。可以说,《东方杂志》作为众多期刊杂志中的长期坚守者,展现了它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成为当时人们学术交流和新思想传播的重要媒介。从1904年到1948年的发行期间,它几乎容纳了我们近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进程,作为大型的综合性的纸媒,它既具有史料的研究价值,同时也是我们关照文学发展的一个视角。由于社会环境、编辑者的思想以及作者读者的变化使得小说刊登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初期(1904-1919)、中期(1920-1933)和晚期(1934-1948)。

表一 小说栏目的变迁

一、 初期:新旧杂糅的特色

1904年至1919年,是《东方杂志》的初期,从杂志的宗旨来看,坚持稳健的步伐,文化上的调和论占据主流,这一时期杂志自身的特色最为鲜明。它以一种新旧杂糅的姿态呈现出包容的大文学观。种类多样的小说类型以及文言白话小说的杂糅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面貌。

(一)小说的地位

《东方杂志》上刊登的小说最初是从引入外国文学开始的,它由最初连载侦探小说《毒美人》到后来第一部原创作品言情小说《碎琴楼》,小说作品的刊登开始逐渐增多。1904年《东方杂志》在创刊的开始,在第一卷第一号的《新出东方杂志简要章程》中列出了该杂志的栏目:“一社说,二论旨,三内务,四军事,五外交,六教育,七财政,八实业,九交通,十商务,十一宗教,十二杂俎,十三小说,十四丛谈,十五新书介绍”[1]。1911 年《东方杂志》进行了大的改版,这次改良,与以往最大的区别在于原先按清政府官署衙门的工作名号而分设的栏目统统被取消,代之以近代学科——文学、哲学、工业、商业、理化、博物——的分类方法,并不再列栏目名,而直接以文章名称出现,内容涉及所有学科门类。对于这次改良,《东方杂志》做出了通告,在第八卷第九号《辛亥年东方杂志之大改良》中指出:“广征名家之撰述,博采东西之论著,萃世界政学文艺之精华,为国民研究讨论之资料”[2],这一时期编者重视文学的社会文化作用,这种直接以小说的名字来命名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小说的影响力。

表二 翻译小说作品数量与原创小说作品比较

(二)翻译小说

早期《东方杂志》中的小说大多为从外国小说中翻译而来,正是这些作品开启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序幕。《东发杂志》上最开始刊登小说是从侦探小说开始,从《毒美人》,到后来的一系列侦探小说《邮贼》《双指印》,再到言情小说,理想小说,科学小说的出现,小说的类型开始出现了新意。但相比较而言,1919年以前,小说的翻译数量较少,而且大多都是连载小说,所占的卷目时间长。从统计数据来看,1904年第一卷到1919年第十六卷翻译的小说总数都不及1920年一年的总数。提到翻译小说就不得不提到林纾的小说翻译, 在前期《东方杂志》刊登的为数不多的翻译小说中,29篇林纾参与翻译了六篇小说,且都是文言翻译。可以说,林译小说是中国近代翻译小说的杰出贡献者。在翻译方面,《东方杂志》对于儿童文学的引入功不可没,它刊登了《一千零一夜》(原卷名《天方夜谭》)《格林童话》(原卷名时谐)这些家喻户晓的童话寓言,开启了读者的好奇心。这一时期的翻译小说内容多样,深受读者的喜爱。

(三)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

语言对于小说来说是它的第一面貌,语言的变革也会带来审美习惯的变化。从1904年到1919年的15卷杂志期刊中,小说作品大都使用文言文,即使是大量的翻译小说也是以文言文为主。用文言文翻译外国文学,是五四以前翻译界的风尚。这一时期也有几篇白话翻译的小说,如狭义小说《俠黑奴》、立志小说《美人烟草》、种族小说《忧患余生》。到1919年第16卷第12号上登出了《东方杂志变更体例预告》,体例指出“小说选登白话短篇,最长者亦以三期登毕为度,间用文言,亦力求浅显爽豁”[3]。在1919年东方杂志上刊登了四篇翻译小说小说《重臣倾国记》《赂史》《太贵了》《戎马书生》,其中《太贵了》就是白话文翻译的,这时候文言翻译的小说与白话翻译的小说同时出现也体现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新旧共存的思想。1919年李浩然在《新旧文学之冲突》中指出“吾人之意。以为文字语言。惟有随時代变迁。绝无根本推翻之理。故主张改革者。惟有就固有之文字变通。删繁就易。如提倡白话文。即其一端。特白话文行之已久。将近千年。即用于新闻杂志者。二十余年前亦已見之”[4]。这说明此时的白话文以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已经认识到白话文的便捷性。

二、 中期:多元化及与新文学相呼应

从1920年到1933年,是《东方杂志》文学的繁盛时期,这一时期,小说刊载的数目明显大量上升。经过与陈独秀、罗家伦等人的论争,《东方杂志》面临着不得不改革的局势,因此在1919年第16卷第12号上的刊登了《东方杂志变更体例预告》,其中将杂志栏目分为13栏,其中小说在第八位,到1920年后,《东方杂志》与新文化运动密切,表现出了积极向新文学靠拢的态势,大量刊登新文学的小说,如问题小说,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小说作品大量刊载。这一时期出现了介绍各国的小说文学,同时也引入小说理论,这说明这时候小说的地位才开始真正的提高。多元化的小说刊登一方面具有现代文学的特性,但也失去了杂志本身的立场,自身特色不强。

(一)大量刊载各国的小说

1920年至1933年小说作品一度达到鼎盛时期。从1920年开始,翻译小说的刊登篇目以突飞猛进的势头进行增长。翻译作品中有各国的文学名家,如俄国的托尔斯泰、迦尔洵、契诃夫、高尔基、陀思妥耶夫斯基、爱罗先坷,法国的大仲马、孟德斯鸠、莫泊桑,印度的泰戈尔,英国的王尔德,日本的菊池宽、武者小路实笃、铃木三重吉,意大利的邓南遮等等。从这些翻译情况来看,俄国作家较多,俄国小说作品占绝大多数。翻译小说的引进,对于我们传统的文学模式来说是一种新的形态模式,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一种催生剂。在1923年第20卷第1号坚瓠发表了一篇《本志的20年》,在文中他指出“文艺我們在最近的三年內,于输入西洋文艺一方面,总算有了相当的成绩”[5]。对于中国的新文学来说,这些翻译作品既有启蒙作用又有模仿创新的作用,它在小说的写作语言,叙述方式以及技巧方面都对后来的中国小说产生了影响。

《东方杂志》引进的各民族国家的小说,包括俄国、法国、美国、日本、爱尔兰、瑞典、印度、比利时等20多个国家,这些小说不仅成为了当时中国文学作家的养料,也使得中国文学与世界接轨,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二)原创作品的大量出现

小说原创作品主要出现在1922年以后,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原创作者,而且几乎都是单篇小说。在1922年即第十九卷以前,如图表一,原创小说作品屈指可数。从第一卷到第十八卷的原创作品有何诹的言情小说《碎琴楼》、孤桐的言情小说《绿波传》、端生的短篇科学小说《元素大会》、东吴旧孙的《五十故事》(孙毓修《读欧美名家小说札记》)、雪邨的《风》、《私逃得女儿》。从1922年到1933年,在每一卷的每一号上基本都有一篇原创小说,甚至在一段时期内原创小说的数目与翻译小说的数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原创小说由最开始的附庸的地位到完全占据大壁江山。在《东方杂志》发表了许多现代文学的名家之作,如鲁迅的《白光》《祝福》,郭沫若的《喀尔美罗姑娘》《行路难》,郁达夫的《一封信》《离散之前》《烟影》,落花生的《爱流汐涨》《慕》,王统照的《警钟守》《湖畔儿语》《在剧场中》,张资平的《圣诞节前夜》《鼷鼠先生》《梅岭之春》,蹇先艾的《老仆人的故事》《在贵州道上》,巴金的的《白鸟之歌》《新生》,还有几位女性作家的作品如陈衡哲的《运河与扬子江》《西风》,丁玲的《诗人》《给孩子们》,庐隐的《灰色的路程》等等,可以说这些作品构成了中国现代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文学的发展水平。

原创作品的大量出现离不开作者,这里的作者就有两类,一类是翻译家,一类是作家。也有一些既是翻译家又是作家的人。《东方杂志》作为商务印书馆创办的,传播广泛,在这一时期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有不少作家纷纷投稿。在初期中《东方杂志》的小说作者较少,所以作品也不多,到了1920年以后小说作家开始增多,无论是翻译小说还是原创小说的刊登数目都快速增长,一大批作家如沈从文、巴金、郁达夫、王鲁彦、李健吾等纷纷投稿。这说明新生代的中国现代作家开始成熟发展起来。王鲁彦在《东方杂志》第20卷22号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秋夜》,这说明《东方杂志》在当时的社会吸引力很大,而且具有一定的地位。还有些作家即是翻译家又是创作家,如鲁迅、周作人、李劼人等,这也显示了当时一部分作家的一个特色,即他们首先是从翻译别国的作品开始,进而开始自己的创作道路。

这一时期之所以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原创作品,和翻译小说的引入直接相关。“大量的外国文学翻译作品改变了中国人大国文学情结, 使中国人认识到在西方也有像《红楼梦》这样的巨著。同时, 改变了中国人小说不入流的思想。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使中国原创作品注入新的内容,比如: 追求民主、自由、科学、个性、独立、尚武的内容。”[6]虽然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大力强调提升小说的地位,但他是以新民为基础的,对于小说的具体建设这时候还没有提到,所以原创小说在初期特别是短篇小说几乎都没有,翻译小说的出现为中国现代作家提供了新的视觉和方法,很多作家从模仿到开始自己创作由此开启了创作的道路。鲁迅的创作就受到了契科夫、迦尔洵、爱罗先珂等人的影响,他自己还翻译了大量的爱罗先珂的作品。这些作品原创作品较之早期作品来说更加贴近当时的社会与生活,作家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具体的人和事中,同时启蒙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分析法等也出现在作品中。

(三)白话小说语言的变革

到1920年经过《东方杂志》顺应社会的潮流,开始刊登大量的白话小说,这次变革为小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1920年《东方杂志》在第17卷第2号的读者论坛中刊登了一篇论《禁白话文》,文章指出“总之各种文体。若就其本身论。自以适用便利为主”。[7]这里再一次强调了白话文的使用便利的特点,从这以后《东方杂志》刊登的小说基本都是白话文了。在白话翻译的外国小说中,大量的新词被引进到汉语中,这些语词成为汉语的组成部分,丰富了汉语词汇。如在《太贵了》的翻译中出现了“共和政府”、“君主制”等欧化词语,同时白话小说的发展,造成了文言小说句式及标点的变革,开始使用新式的标点。白话小说的繁盛促进了小说语言的变革,带动了语言文字的大众化,推进了现代汉语的发展。

三、后期:夹缝中生存

1934年到1948年是《东方杂志》的后期,这一时期由于战争的关系,处于战乱中的杂志夹缝中生存。同时这一时期几个有影响力的刊物都停刊了,如《新青年》《新潮》《小说月报》《新小说》等。没有了论争对话的文学话语,《东方杂志》失去了论争紧张的关系,同时作者与读者也开始相继的减少。这一时期的小说刊登出现了低迷的状态,少数几位作者在坚持,如荒芜、鲍孛。1932 年《东方杂志》因为一·二八事变而停刊,复刊后的《东方杂志》,添设了教育、妇女与家庭与文艺三专栏,其中“文艺栏则又为《小说月报》的后身”[8],文艺栏延续《小说月报》,此时的小说还是占据一定分量的,但是从这以后文艺栏目基本一直在杂志的最后一栏。到了1934年文艺栏目的篇目更是大量减少,从表一我们可以看出甚至有很多卷目没有文艺栏目,由此小说栏目的逐渐衰败也伴随着《东方杂志》的整体衰败。与前一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作品相对来说都不太有名,文学价值不高。但是从另一面来看,作为为数不多的仍然继续坚持发行的期刊,《东方杂志》它以自身的努力的姿态刊登了一些小说,留下了一些珍贵的资料。杨朔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但是他早在1938年就开始了文学创作,《东方杂志》1938年第35卷14号上就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风陵渡口》,这些都是我们看到的不可多得珍贵的资料。

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呼应,《东方杂志》引入了大量被压迫民族的小说作品,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其他民族的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也让当时的一批作家开始了民族小说意义的探寻。总的来看,从1932年第二十九卷到1938年第三十五卷翻译小说的数量大量减少,而1934第34卷年以后《东发杂志》小说作品的总体数量也开始大量的缩减。在这一期间一直到最后几年《东发杂志》仍然坚持刊登了一些小说特别是翻译小说,最终以翻译小说来结束了《东方杂志》的小说刊登命运。《东发杂志》从文学的鼎盛时期以后,小说的刊登也开始走向下滑,到最后一段时期原创小说稀疏可见只有一些翻译小说在最后篇目出现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系。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复杂环境下,《东方杂志》以艰难的步伐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结语

《东方杂志》上的小说刊登,与诗歌、散文和戏剧等其他体裁相比,可以看出小说的数量之多,发展的面貌之繁盛。小说的大量刊登促使原来的文学体系解体, 使得小说上升到文学体系的中心地位。这是媒介报刊为文学创造重要条件的一种表现。纵观这三个时期,初期杂志发展的特色较为明显,中期是小说发展的繁盛期,追随新文化运动的潮流,刊登了大量的小说作品,但自身的特色不明显,后期小说的刊登失去了时代发展的动力,逐渐走向了衰败的道路。不同时期的小说刊登表达了当时社会的面貌和审美期待,也推动了小说从传统文学的边缘地位到现代文学中心的位置,丰富了《东方杂志》的文学内涵。

[1]新出东方杂志简要章程[J].东方杂志,1904,(1).

[2]辛亥年东方杂志之大改良[J].东方杂志,1911,(9).

[3]东方杂志变更体例预告[J].东方杂志,1919,(12).

[4]李浩然.新旧文学之冲突[J].东方杂志,1919,(6).

[5]坚瓠.本志的二十年纪念 [J].东方杂志,1923,(1).

[6]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508).

[7]高瞻. 禁白话文[J].东方杂志,1920,(2).

[8]编者作者与读者[J].东方杂志,1932,(4).

(责任编辑:胡光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文化保守主义学术系统与中国文论建设研究”(15BZW118)阶段性成果

2016—07—14

张颖,女,湖北黄冈人,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王守雪,河南省滑县人,文学博士,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I206,6

A

1009- 4733(2016)05- 0014- 04

10.3969/j.issn.1009-4733.2016.05.003

猜你喜欢
小说作品杂志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杂志介绍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论述小说人物语言的翻译问题
《老残游记》的语言艺术探析
张爱玲小说作品中悲剧意味分析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
聚焦“特色”,定点突破——新课标教材小说作品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