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洁
(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 重庆万州 404020)
社会互动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理性分析与研究——以重庆市万州L中学为例
郭秋洁
(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 重庆万州 404020)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互动的过程。它的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动态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的存在,需要人们在交流互动中理解与欣赏,运用与实践。本文将社会互动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实验中,实验结果证明,这一理论的应用,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语文整体成绩的提高。
社会互动理论 初中语文 理性分析 万州L中学
全国都在推行各种教育教学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实生活中,理论与实践存在着很大差距:一方面,很多的教育理论都在提倡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教师不能一个人高高站在讲台上,不能实行“话霸”进行强制灌输;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真正互动的课堂并没有得到体现,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应试教育的阴影。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互动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学从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技巧逐步过渡到深刻理解语言学作品的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重要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动态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的存在,需要人们在交流互动中理解与欣赏,运用与实践。
“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社会互动理论强调人的学习和发展发生在与他人的互动之中,而对学习者而言教师是其最好的互动对象。[1]社会互动理论着重于学习的社会环境,把教师、学生、活动之间的相互活动看作教学的灵魂所在,强调教师、学习者、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的动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以及学生的表现运用或改变教学策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商与合作也能使他们极大地提高认知水平的发展和学习的效率。[2]
1.研究问题
在语文互动教学中,教师能够搭建民主平等的互动平台,设置适当互动话题,掌握互动策略,并在互动的过程对做出正确的价值导引与评价,不断生成教育智慧,学生在语文教学多重互动中学习互动、学会互动、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2.研究对象
以重庆市万州L中学初二(二)班和初二(三)班两个班136人为主要研究对象。
3.研究工具
(1)实验前测试试卷和实验后测试试卷,总分为120分。
(2)SPSS5.0数据统计
4.实验步骤
(1)选择初一(二)共67人,(三)班共69人,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两个班于2015年9月入学,是同一个语文任课教师,语文成绩比较平均,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测试,了解两个班的语文水平,随机抽取(三)班为实验班,(二)班为对照班。
(2)实验时间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时间为一学期。
(3)实验结束后,对两个班进行期末考试。
5.教学实验
实验开始后,实验班在社会互动理论指导下学习语文,根据社会互动理论的观点,根据文本意义与教学过程,强调了教师的参与,并在学习各个环节中强调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如提问与回答,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
1.实验前和实验后测试数据
2.数据分析
从图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实验前的测试,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差别不大,110-120分数段的学生只相差1人,60-70分数段的学生也只相差1人;从图1的折线图,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语文成绩前测,成绩差距不大。
从图2的数据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组在实验结束后的语文测试中,差距明显。110-120分数段中,实验班15人,对照班10人,100-110分数段差距明显,实验班29人,对照班19人,60-70分数段,实验班是0人;
从图2的折线图显示,实验班的成绩离散性要小于对照班的学生语文测试的成绩离散性,说明实验班整个班的语文成绩比较集中,整个班的成绩好于对照班的整体成绩。
实验结果证明,经过将近半年的实验,实验班与对照组班语文测试成绩有显著差异。实验班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社会互动理论在语文实验中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实验班整个班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兴趣,还有提高整个班的语文学习成绩,实验是有效的,值得推广。
[1]刘 颖.社会互动理论视阈中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互动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2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
[3] 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42.
[4]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念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10):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