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学习导控策略

2016-11-08 11:56郯志利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探究学习小学数学

郯志利

摘 要:新课程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探究式教学。我们要实施主动探求知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以发展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学习;导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164-01

探究式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以及锻炼独立思考等多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中,在教师有效组织和指导下,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自主控制数学探究过程,有助于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自主获得成功愉悦,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并提升其探索求知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创设情境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创设情境的形式要多样化,可结合生活创设情景、借助演示或操作创设情景、通过讲述故事或事件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现场表演创设情景等。在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

例如,教学“比例尺”时,我们创设了“学生出题考老师”的教学情境,教师说:现在我们考试好不好?学生一听:很奇怪,正当学生疑惑之时,教师说:今天改变过去的考试方法,由你们出题考老师,愿意吗?学生听后很感兴趣。教师说:这里有一幅地图,你们用直尺任意量出两地的距离,我都能很快地告诉你们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相信吗?于是学生纷纷上台度量、报数、教师都一个接一个地回答对应的实际距离。学生这时更感到奇怪,都说:老师您快告诉我们吧,您是怎样算的?教师说:其实呀,有一位好朋友在暗中帮助老师,你们知道它是谁吗?想认识它吗?于是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

问题情境不仅新课导入时需要创设,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创设,这样才能不断地诱发和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始终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教学,改变了单纯的教学模式,创设了与学生密不可分的生活情境,加强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数学的趣味性。

二、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掌控自己学习的主人,在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从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自己动手探究和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给学生提供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结论。几个学生围成一小组,用剪、拼等方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并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方法。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想出了书上没有介绍的方法,并说出它的推导过程。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都得到了和谐的发展。

三、小组合作,引导合作讨论探究

自主探究与合作讨论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得到的知识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比学生个体独立探索获得的体验更为深刻,更容易把感悟和知识印在脑海里。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发给他们细沙、圆柱、圆锥等学具,让他们通过亲自实验、合作交流去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由于是亲自动手操作,学生们参与热情高涨,有的把圆锥装满细沙,有的拿直尺刮平,有的在认真的作记录,通过合作和几次操作,大多数同学们都发现往空圆锥里装满细沙倒入空圆柱里,倒入三次正好倒满,很快就找到了真理:圆锥的体积是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这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给予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创造” 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在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思考、讨论、探究,在尝试对比中发现规律,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

四、注重实践,深化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教学自然是主渠道,但课外的社会实践则更是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广阔天地。因此教学还必须注重实践,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中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历练,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提升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引导他们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如,学习了“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课外“实践性”作业:利用卷尺、竹竿等工具测量出所需要的数据,算出一个圆锥形石堆的体积。学生在完成这道作业时,首先要独立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要计算这个圆锥体石堆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数据?(2)利用现有工具能测量出哪些必须数据?哪些数据不能直接测量,该怎么办?(3)测出数据后,怎样应用这些数据求出这个圆锥体石堆的体积。等这些问题明确后,下一步他们得自己动手测量、收集、处理数据,最后利用课堂中学到的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求出该石堆的体积来。这些问题的探索,有效地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达到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与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双重目的。

总之,教育要着眼于未来,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发展,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为此,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已是当今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探究学习小学数学
新课标下探究学习“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