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版中学历史专题式教材的利弊

2016-11-08 13:09刘畅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

刘畅

摘 要: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教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它是历史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所以优秀的历史教材对于学生学好历史和帮助教师的历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基础教育;历史教材;知识载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108-01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教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它是历史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所以优秀的历史教材对于学生学好历史和帮助教师的历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世纪初,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它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持续进行,到2004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四个版本的新课程历史教材,即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人民出版社版、岳麓书社版以及大象出版社版。这四个新版本的历史教材跟以前的老教材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以前的老教材用的是自有现代历史教材以来都流行的通史提纲式编写模式,而现在的新教材采用的是专题式和中外历史合编的编写模式。虽然四个版本的历史教材在具体内容的选取和章节结构的安排上各有不同,但是它们无一例外的都采用了专题式模块教学的编撰原则,这也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地方。

中学历史教师对专题式历史教材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1、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很多理论和问题被提出来,但对于教师来说,对教材的研究是最重要的,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之一,教师不能离开教材来进行教学。它对于教师能否完成教学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最重要的是在当今的教育制度下,基础教育以高考为中心,高考是围绕着教育部颁布的历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核心准则出题的,而历史教材正好也是围绕《大纲》和《课程标准》编写的,在内容上有很大的重合性,教材还是学生参加高考的第一手资料,历史教材编撰的如何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的情况下,深入研究新版专题式历史教材,特别是探讨这种专题式教材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对于指导历史教师如何正确的使用和理解教材,把握历史教材的内容,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随着新课改的持续进行和不断深入,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教育界特别热的教师专业化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教师专业化的目标是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在这种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不应该只是教材使用者,更应该是教材的研究者,甚至是创作者。对于这种新版专题式历史教材的出现,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不应该被动的接受,而应该主动的研究它,特别是把这种教材包涵的专题式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研究透彻,从而克服对教材的依赖,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从教科书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学历史教育的变革方向和教师需要做出的哪些改变,有助于教师对教科书和课堂教学产生新的看法,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新版专题模块式历史教材的弊端:

新版历史教材使用以前专题式教学就已经在中学历史开始前复习的时候广泛应用,中学历史教师也渐渐开始重视专题式教学。自从新版专题式历史教材在全国范围内开始逐渐取代老版教材成为主流历史教材以来,对它的研究和争论就没有停止过。但总的来说,以前对教材的研究重点全都放在教材具体每一单元、每一课的子目等细微之处,研究的都是教材的“形”反而忽略了历史教材的“神”,对教材本身所包含和反应的教学思想和编撰原则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造成了舍本逐末的现象;对专题式历史教学只认识到它的优势和在中学历史考试复习中起到的效果;提出的缺点都是无关痛痒,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专题式历史教材本身的缺陷,这也是本文进行研究的重点。

自从各个地区逐渐使用新教材以来,特别是2008年河南省开始采用新版教材到如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新教材对于广大师生来说,教材形式多样化,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使教师教学思路和方法更加灵活,也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某一专题的相关历史知识。但是,新版历史教材也不是完美的,有其缺点和不足之处,因为历史事件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每个历史事件并不是由一种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包括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对于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往往会体现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而专题式教材中,每个专题模块相对独立,这样就破坏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特别是割裂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破坏了历史事件的整体性、造成时间顺序上的混乱,这就使学生对历史脉络的掌握比较混乱等等,这些因素深刻的影响了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作为一名即将进入教育第一线的准教师来说,想要教好历史这门学科,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单纯的依靠教材,一味的觉得新版教材比老教材相比更进步,没有一点缺陷,这种思想是非常可怕的,教师缺乏主动性而成为教材的“奴隶”,只有深入的了解使用的历史教材,对历史教材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包括编写的原则、思路等,最重要的就是把握教材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发挥教材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深入了解现在通用的新版专题式教材,包括了解历史专题式教学的优势在哪里?这种教学方式有何不足之处?如何利用教材的优势使自己的教学如虎添翼?面对教材暴露出的不足之处如何来弥补?

此外,归根到底教育始终都是面对学生的,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作为教学体系中重要一部分的教材也是如此,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只有符合当时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才能算作一种好的教材。现阶段,对于高中生而言,特别是河南省的高中生,新版专题式历史教材跟初中的通史提纲式教材相比是两种风格迥异的教材,所以怎样使刚升入高中的学生迅速进入专题式历史教材的思路,以及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克服专题式教材相对独立的模块教学方式,加强历史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也是历史教师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新版专题式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水平,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
高中英语教研工作
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建设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